的鲁王,告诫部下好好地和四明山的百姓结交。部下不能完全遵守他的节制,山里的老百姓惧怕兵祸,偷偷地放火焚烧黄宗羲的营寨,部将茅翰、汪涵被烧死。黄宗羲失去了归处,清朝追捕他的檄文一再下达,他只好携带子弟到浙江的剡中。黄宗羲听说鲁王到了海上,于是赶赴那里,被授予左副都御史。每天和吴钟峦在船里,正襟危坐地谈论学问,空暇时便注解授时历、泰西历和回回历三种历书。
黄宗羲跟随鲁王监国流亡,母亲还住在老家。清朝朝廷对被灭亡国家不顺从从命令的遗臣,记录他们家中的人口上报。黄宗羲听到这个消息,勿忙向监国鲁王陈诉衷情,得到准许,便更名改姓从小路回到家里。这一年监国鲁王从健跳到了滃洲,又征召黄宗羲,充当冯京第的副手去日本乞求派援军。到达长崎,没有被接见,便赋诗式微用以感动部下的将士。从此开始东西迁徙,没有安定的住所。弟弟黄宗炎因为和冯京第有来往被判罪,受刑已经有相当日子,黄宗羲用计使他逃走。顺治十一年(1654年),张名振所派负有伺隙行事使命的使者到来,被捉住,又指名逮捕黄宗羲。顺治十三年(1656年),慈水寨的寨主沈尔绪起事,也以黄宗羲为首领。他所以没有死,都有上天的保佑,而黄宗羲自己并不惧怕。以后南明小朝廷在海上覆灭,黄宗羲完全绝望,便奉迎母亲返回故里,用全力著书立说,而四面八方向他请教学问的读书人也逐渐去他那里。
第259章 清朝(13)()
康熙十七年(1678年),朝廷下诏征求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寄诗给黄宗羲,敦促他上路就任,再次推辞得以避免。过了不久,叶方蔼奉诏同掌院学士徐元文监修明史,打算征召黄宗羲作为顾问,地方的督抚大员以礼去聘请他,又被推辞。朝廷议论认为黄宗羲一定不会接受征召,请求下令浙江巡抚把黄宗羲著作中有关历史的部分抄写送到北京,他的儿子黄百家可以参预修史局的事情。徐乾学侍奉皇帝轮值讲学时,康熙问到前朝还有哪些遗贤,又以黄宗羲的名字回答,并且说:“他曾经被臣的弟弟徐元文上奏疏举荐,可惜因为年纪太老不能来。”康熙说:“可以召他到北京来,朕不交给他任务,就是他要回去,当即派遣官员送他回去。”徐乾学答复说黄宗羲病重年老不会有来意,康熙听后叹息不止,认为招致人才很难。黄宗羲虽然不肯来,而修史局凡有重要的问题,一定向他征求意见。历志出于吴任臣之手,修史总裁从千里之外将书稿送给他,请黄宗羲审订改正而后定稿。曾经说到宋史另外列有道学传,是元朝者的鄙陋所致,明史不应该按照宋史的旧例这样做。朱彝尊正好有这种主张,得到黄宗羲的书信以后拿给大家看,便删去明史中的道学传。黄宗羲去世时,终年86岁。
黄宗羲的学说,源于刘宗周的蕺山学派,所接受的是诚意慎独的学说,严密平允实在。黄宗羲曾经认为明朝人讲学,沿袭语录的糟粕部分,不以六经为基础,把书束之高阁而只是从事于交游叙谈,所以请问学业的人必须先深入研究经籍,经学是用以治理世事的。如果不想成为拘泥保守的儒者,必须在读经时兼读史书。所读史书不多,无从证明事理的变化;读书多而不从思想的条理上去探求,就只能是平常的学问。所以对上下古今、各家之说要深入研究融会贯通,从天官书、地理志以及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教义,精心研究。黄宗羲所著的有易学象数论六卷、授书随笔一卷、律吕新义二卷、孟子师说二卷。他的文集有南雷文案和南雷诗案。现存的共有南雷文定十一卷、文约四卷。他还著有明儒学案六十二卷,书中叙述明代所有讲学的儒学人物的源流派别间、分合得失很详细,所编著的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编纂过程中阅读了明朝人的文集二千多家,自己说它和十朝国史互为首尾。又著有深衣考一卷、今水经一卷、四明山志九卷、历代甲子考一卷、二程学案二卷,辑录明史案二百四十四卷,又明夷待访录一卷,都是有关治理世事的重大政事。顾炎武看到后感叹说:“象夏周商三代那样政治清明安定可望得到恢复了!”关于天文的著作有大统法辨四卷、时宪书法解新推交食法一卷、割圜八线解一卷、授时法假如一卷、圜解一卷、西洋法假如一卷、回回法假如一卷。以后梅文鼎按周髀算经谈到天文,当世都感到惊奇认为它是不传的秘密,而不知道实际上是黄宗羲的首创。黄宗羲在晚年时又编辑宋元学案,合上明儒学案,记录了700年间儒学人物不同学派的师承源流。宣统元年,黄宗羲被送进文庙陪祭孔子。
统一台湾
郑成功及其子郑经在收复台湾后,仍然用南明永历年号,以明朝遗臣的身分继续同清廷对抗。但是,清朝政府经过入关之后数十年的统治,已经完全巩固了其地位,国内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也已趋于缓和,台湾郑氏实际上成为阻碍国家走向统一的一股割据势力。早在康熙初年,统一台湾的问题已经提到清朝统治者的议事日程上来,只是由于掌握实际权力的鳌拜集团以为“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才被搁置下来。
“三藩”之乱爆发后,郑经乘机率军进攻福建等地,先占领漳州、泉州,继而夺取海澄、潮州、今长汀、邵武等地。清军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收复漳、泉诸州,但郑经仍据守厦门,并且连年进犯福建沿海。康熙十八年(1679年),郑经部将刘国轩等率军再次向清军发起大规模进攻,使福建清军渡于就付,遭受极大损失。尽管郑经不愿与吴三桂等明朝的叛臣为伍,不接受其号令,但郑氏所部数年煽乱于东南沿海,客观上起了侧应吴三桂叛军的作用,增加了清军平息叛乱的困难。直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夏,郑经军连遭失败,才再度退归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初,郑经病逝于台湾,其子郑克监国。郑经的亲信侍卫冯锡范等人为了争夺权力,诱杀了郑克,又奉郑经年幼次子郑克继位。此后台湾地方大权落入冯锡范与刘国轩二人手中。郑氏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岛上人心不稳。
郑成功军用过的大刀这年六月,康熙帝在确知郑经已死和台湾统治集团内乱的消息后,即谕令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提督诺迈、万正色等人乘机进兵台湾、澎湖。但由于当时进军准备尚不充分,水军提督万正色等人对进取台湾又存有疑议,这次军事行动没能立即实施。稍后由于内部长学士李光地的荐举,康熙帝决定任用熟悉海上情况,并曾为郑成功部将的施琅,于七月任命他为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太保,率军进攻台湾。施琅先后从郑芝龙、郑成功父子,与郑成功的关系相当密切,后因与郑成功意见不和,遭到猜忌,于顺治八年(1651年)降清。施琅降清后,他的父亲和兄弟被郑成功杀死。在清廷诸臣中,施琅是坚定的军事统一台湾派,曾多次上疏,建议“乘便取进,以绝后患。”康熙四年曾率师出海,后受猜忌,多年在京任闲差内大臣,并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康熙二十年他再次出任福建水师提督。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施琅至福建上任,即于厦门调集军队,修整船只,积极准备攻台。台湾方面得知情况,也加强了防备,以刘国轩统兵六千人镇守海上要冲澎湖。施琅本拟于五月出师,但由于与总督姚启圣意见不一致,殆误了时机,只得待机再出兵。这一次尝试进取台湾没有结果,引起朝中一些本来不同意对台湾用兵的大臣的议论。户部尚书梁清标上疏说“今天下太平,凡事不宜开端,当以安静为主。”左都御史徐元文也“请暂停台湾进剿”。同年九月,郑氏集团又派人到福建议和,请求“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而不削发登岸。但这些情况都没有动摇康熙帝统一台湾的决心。他表示,“台湾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回绝了郑氏的请求,同时命施琅度时机,再度进剿。为了避免总督、提督意见不合,相互牵制,清廷还根据施琅的多次请求,特准施琅单独领兵进攻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率军由铜山出发,进军澎湖。这时澎湖的刘国轩部已增兵至二万,战船二百余艘,而且在岸上和外布列了大炮和炮船,防御体系相当坚固。十六日,清军发起进攻,刘国轩迎战,双方
小说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作者:冯国超1 开天辟地的神话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 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 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譬如
- 最新章:第134章
- 爱你上下五千年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布受天下】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爱你上下五千年作者:子少言文案淡定从容的男人和任性妄为的女人的故事。男主是考古学家。考古+爱情文章涉及考古,但是作者并非考古专业的,因此肯定会有许多错误的地方,非常欢迎大家指出来,我也很乐意得到大家的指正,会虚心改正的。
- 最新章:第77章
- 爱你上下五千年II
- 爱你上下五千年II作者:子少言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03-04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207226 总书评数:1733 当前被收藏数:1283 文章积分:28,765,912文案"教授,这块石头在古代也是一种货币吗"嗯"那我用这块石头买教授一晚"左煜"我不收钱《爱你上下五千年》第二部,左煜和司玥
- 最新章:第87章
-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 作者:刘国光主编】内容简介: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制定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我国在半个多世纪中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认真回顾和总结制定五年计划以及实施国民经济宏观管理方面的教育,对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作者简介:刘国光,经济学家,1923年11月23
- 最新章:第197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执手千年·上下
- 洗衣丫鬟邂逅今生男友:执手千年·上下 作者:木轩然第一章·穿越(1)今天,2006年11月7日,立冬。明年,丁亥年,也就是我的本命年。本人是一个小猪尾巴,据各大八卦网站解说,需要从立冬这一天开始佩戴吉祥物。怎么说都算是本命年,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就算再怎样都得带些东西也好趋吉避凶。俗话说,宁可信其有
- 最新章:第168章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 作者:非玩家角色内容简介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见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 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 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 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 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 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 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标签:变身
- 最新章:第373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征战五千年
- 作者:维斯特帕列简介一枚神秘的虎符将李悠带到了异界,还给了他穿越时空召唤军队的能力;虎牢关下,李元霸锤打吕奉先;汴梁城外,戚家军大破金兀术;山海关前,皇太极疲于奔命.华夏春秋五千年,吾身不死,征战不休。征战五千年!带着从各个时空收集到的强大军队,李悠开起了自己的争霸之路。第1章 神秘的虎符“今晚上就
- 最新章:第6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