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第356章


谒抻远笾扑P齑锉惶嵘惺橛邑5诙辏煸捌蕉四喜到W凇⒖堤┡驯洹P齑镉米ぴ阢缈诘牟慷犹址ニ牵阉瞧较⒘恕S指嬷煸爸г卜幔虬芰宋獾慕炻勒洌Я寺荨U煤罕址改喜煸罢傩齑锎勇堇椿崾Γ慷釉谯堆艉秃罕庥觥3掠蚜戮邮科芙景粒齑锷硐冉欤芰ψ髡剑虬芰怂那胺妫彼懒?500人,俘获了一只大船。朱元璋知道可以战胜汉军,但又担心张士诚会攻打自己的后方,于是连夜调徐达率部回去守应天,自己统帅众将领苦战,终于把陈友谅打死了。
第二年,朱元璋称吴王,任命徐达为左相国。徐达再引兵围庐州,并把它攻克。夺取了江陵、辰州、衡州、宝庆等路,湖、湘平定。朱元璋召回徐达,命令他率领常遇春等攻取了淮东,攻克泰州。吴军攻陷宜兴,徐达回去救援,收复了它。然后领兵渡过长江,攻克高邮,生俘了吴军将士一千多人。这时正好常遇春攻打淮安,在马骡港打败了吴军,守将梅思祖举城投降。接着攻破安丰,俘虏了元将忻都,左君弼虽然逃脱了,但他的运输船全部被缴获。元兵侵犯徐州,徐达给予迎头痛击,把他打得大败,被俘虏、打死的元兵数以万计。淮南、淮北至此全部被平定。
徐达班师回去,朱元璋又商议征伐吴。右丞相李善长建议暂缓进行。徐达说:“张士诚这个人奢侈而苛刻,他的大将李伯之流,只顾拥有女子和财产,很容易解决。真正起作用的是黄、蔡、叶三个参军,但他们都是书生,没有远大的眼光和计划。我们遵奉主上的威德,用大军逼迫他们,三吴的被平定,当指日可待。”朱元璋非常高兴,拜徐达为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带领水军20万,逼迫湖州。敌军分三路出击,徐达亦分兵三路迎敌,另派部队扼制他的退路。敌军战败后撤,不能进城。回兵再战,徐达把他打得大败,俘获了将吏200人,并包围了他的城。张士诚派吕珍等带了六万兵前往援救,驻扎在旧馆,筑了五个寨自守。徐达命令常遇春等建了十个堡垒来阻塞他。张士诚亲自率精兵来援救,徐达在皂林把他打得大败。张士诚逃跑,于是夺取了升山水陆寨。五太子、朱进、吕珍等都投降,徐达让他们攻城,湖州投降。于是攻下了吴的江州,从太湖进围平江。徐达驻军葑门,常遇春驻军虎丘,郭子兴驻军娄门,华云龙驻军胥门,汤和驻军阊门,王弼驻军盘门,张温驻军西门,康茂才驻军北门,耿炳文驻军城东北,仇成驻军城西南,何文辉驻军城西北,筑起了很长的壁垒群围困敌人。又架起了和城中佛塔一样高的木塔,还筑了三个台,台建成后,在上面可以俯瞰城里动静,台上安放了弓弩火筒,装上大炮,炮击中的地方都被打得粉碎。城里因此大为震动。徐达派使者向朱元璋汇报请示,朱元璋写敕慰劳他说:“将军有超群的智谋和勇敢,所以能够制止叛乱的阴谋,削弱群雄的势力。现在遇事都报告请示,更体现了将军的忠心,对此我非常赞赏。但是,将在外,君主不加以牵制。部队中各种事情,将军可以斟酌情况自行处理,我不从中控制。”不久,徐达攻破平江,俘虏了张士诚,把他解送到应天,收编了张士诚部队25万人。城将要攻破时,徐达和常遇春约定说:“部队进城以后,我驻扎在左面,公驻扎在右面。”又命令将士说:“抢掠老百姓财物的,处死;拆毁民房的,处死;离开驻地20里的,处死。”部队进城以后,吴的百姓和往常一样安居。班师回来,封徐达为信国公。
不久,拜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以常遇春为副将军,率步骑兵25万,北进夺取中原。部队出发后,朱元璋亲自到龙江祭神。当时的人一谈到名将,都首推徐达、常遇春。他们两人的才能和勇敢相类似,都被朱元璋倚靠重用。常遇春悍敏捷,敢于深入敌阵,而徐达尤其擅长于出谋划策。常遇春攻下城邑时,难免会杀人,而徐达部队所到之处,都不扰民,即使抓到了壮士和间谍,也都以恩义相待,使他为自己所用。因此,多数人都乐于归附大将军。这时,太祖告谕各将领说,带兵稳重而又有严格纪律,攻取城池和战争得胜的时候,最有大将风度的,你们都不如大将军徐达。又告诉徐达,下一步军事行动的计划,应当从山东开始。于是向山东进军,攻克了沂州,降服了守将王宣。进而攻克峄州,这时王宣再叛,把他打败,斩了。接着相继攻下了莒州、密州、海州等。便派韩政分兵扼守黄河,张兴祖夺取东平、济宁,而自己率大部队攻克益都,占领了潍、胶各个州县。济南投降,又分兵夺取登州、莱州。山东地区至此全部平定。
洪武元年,朱元璋即皇帝位,就是明太祖,任命徐达为右丞相。册立皇太子,用徐达兼任太子少傅。副将军常遇春攻克东昌,在济南会师,打击并斩了在乐安反叛的人。部队回到济宁后,带领水军溯黄河而上,进军汴梁,守将李克彝逃跑,左君弼、竹贞等投降。于是从虎牢关进入洛阳,在洛水以北,与元将脱因帖木儿大战,脱因帖木儿大败而逃。梁王阿鲁温带领河南投降。在夺取和稳定了嵩州、陕州、陈州、汝州后,才向潼关进攻。这时李思齐跑到凤翔,张思道逃到了城,大军于是入了关,向西进至华州。
收到捷报后,太祖到汴梁,召见徐达,设酒宴慰劳他,并计划北伐。徐达说:“大军平定了齐鲁,扫荡了河洛,王保保正在徘徊观望,潼关已经攻克,李思齐等人狼狈向西逃跑。元朝的声援已经断绝,现在乘胜直攻元朝的京师,不用打什么大仗就可以占领了。”皇帝说:“好。”徐达又接着说:“元朝大都攻克了,而元主向北逃跑,这时要穷追他吗”?皇帝说:“元朝的气数已尽,将会像水的干涸一样慢慢消灭,不必竭尽兵力去追赶,他出塞以后,只要加强边境的守卫,防止他的进犯便可以了。”徐达叩头接受命令。于是与副将军会师河阴,派副将分路攻占河北各地,接连拿下了卫辉、彰德、广平。部队驻扎在临清,命傅友德修筑陆路,以便骑兵通过,顾时浚通河道以便水师通行,于是挥军北上。常遇春攻克了德州,双方合兵攻占长芦,控制了直沽,大造浮桥让部队渡过。水陆两军同时进发,在河西务大败元军,进而夺取了通州。元顺帝领着太子后妃仓惶向北遁逃。隔了一天,徐达列兵齐化门,填城濠登城。监国的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而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拒绝投降,把他们斩了,其余的人一个不杀。封了仓库,造册登记图籍珍宝文物,命令指挥张胜领一千兵守卫宫殿门,使宦官保护照顾各宫人、妃嫔、公主,禁止士卒无礼侵犯。官吏百姓都得以安居,市内的作坊店铺,也都照常营业。
明太祖收到捷报后,下诏将元朝的京师改为北平府,设置六个卫,令孙兴祖等留守,而徐达与常遇春进取山西。常遇春先攻下了保定、中山、真定,冯胜、汤和攻下怀庆,越过太行山,攻占了泽州、潞州、徐达亦率大军开到。当时扩廓帖木儿正领兵出雁门,准备由居庸关进攻北平。徐达得讯后,与各将领商议说:“扩廓帖木儿远出,太原必定空虚。北平有孙都督守卫,足以抵御他。我们正可以出其不意,直捣太原,使他进不能攻,退无处守,正所谓抓住要害趁虚而入。如果他领兵向西回来自救,正好把他抓住。”众将领都说:“好。”于是挥军太原。扩廓帖木儿到了保定,果然回军自救。徐达选派精兵夜袭他的营地,扩廓帖木儿带着十八骑逃脱了。徐达降服了他的部众,把他们全部收编,就这样攻克了太原。乘势拿下了大同,分兵攻取还未占领的州县。山西便全部被平定。
洪武二年,徐达引兵向西渡过黄河,到了鹿台,张思道遁逃,于是攻克奉元。当时常遇春已攻下了凤翔,李思齐跑到临洮,徐达召集众将领商议进军目标。大家都说:“张思道的能力不如李思齐,而攻打庆阳比攻打临洮更容易,请先攻庆阳。”徐达说:“不是的,庆阳城险而部队精锐,一下子不容易拿下来,临洮北面与黄河、湟水相连,西面控制羌、戎,占领了它,那里的人足可以补充兵源,那里的物产亦完全可以补充军队物资的储备。我们用大兵逼迫它,李思齐不走,则只能束手就擒。临洮已经拿下,其他郡还有什么关系。”于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