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第328章


成吉思汗打败了金朝,兵力更强大了。公元1219年,有一支蒙古商队受成吉思汗派遣到西方去,经过花剌子模(在今里海东,咸海西),被当地的守将杀害。成吉思汗亲自率领二十万蒙古大军攻打花剌子模,接着,又向西攻打,占领了现在的中亚细亚各国,前锋一直打到现在的欧洲东部和伊朗北部,才带兵回国。
成吉思汗带兵西征的时候,曾经要西夏发兵帮助,西夏不但拒绝出兵,而且和金朝结了同盟。成吉思汗回来以后就决心灭掉西夏。在围攻西夏京城的最后时刻,他自己却得了重病。他知道好不起来,就在病床上对部下将领说:“我们攻打金朝,要向宋朝借路。宋朝和金朝冤仇很深,一定会答应我们。”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儿子窝阔台接替他做大汗。窝阔台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向南宋借路,包围金朝京城开封。公元1233年,蒙古军攻破开封,金哀宗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
蒙古又联合南宋围攻蔡州。
金哀宗派使者向宋理宗求和,说:“金朝被灭,下一步就挨到宋国了;如果跟我们联合,对金、宋两国都有好处。”
宋理宗没有理睬他,金哀宗走投无路,只好自杀。公元1234年,金朝在蒙、宋两军夹攻下灭亡。
元灭南宋
元中统元年(1260年)七月,派郝经出使南宋。南宋权相贾似道生怕郝经泄露他隐匿议和,谎称大捷的骗局,将郝经一行扣留在真州(今江苏仪征)。这时,忽必烈忙于和阿里不哥争位,无暇南顾。直到中统四年(1263年),才派出使节赴南宋质问扣留郝经的原因,仍不得要领。第二年,阿里不哥投降。元世祖便集中精力筹划进攻南宋。
蒙古军队分东、西两路向四川、两淮发动了进攻。至元二年(1265年)二月,蒙古元帅按东在四川钓鱼山(今四川合川东)大破宋军,缴获战船146艘。东路的蒙古元师阿术进攻庐山(今安徽合肥市)、安庆(今安徽潜山)等地,杀宋将范胜、张林等人。不久,四川宋将夏贵率兵五万反攻潼川(今四川三台)。蒙古守将刘元礼击退夏贵,并在蓬溪(今四川中部)大破宋军。迫使四川宋军处于守势。第二年,阿术攻打蕲(今湖北蕲春)、黄(今湖北黄岗)等州,俘获宋军数以万计。蒙将汪惟正则攻占了开州(今四川开县)。
在经过充分准备和试探性进攻之后,元军最终把主攻方向确定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至元四年(1267年)八月,阿术进攻襄阳,俘获人口五万、马牛5000。并在回师途中,设疑兵诱敌,杀宋兵万余人。在阿术的这次试探性进攻之后不久,原南宋将领、已投降蒙古的南京宣慰使刘整提出了先攻襄阳,浮汉入江的攻宋方针。这一战略方针的最大优点是蒙古军队一旦占领荆襄,便可切断四川宋军的退路,避开两淮守军的阻击,顺长江而下,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元世祖忽必烈同意了这一方案。于至元五年(1268年)调集诸路蒙古、汉军和战船,成立东、西二川统军司,以阿术、刘整为都元帅,统一指挥围攻襄阳的大军。元军很快在襄樊南、汉水东白河口等处筑垒,以阻挡援襄的宋军。南宋襄阳守将吕文焕十分惊慌,秘密派遣信使向驻鄂宋军统帅吕文德求救。吕文德不相信元军真的筑垒围困襄阳,认为襄阳城坚池深,存粮可支十年。如果刘整真敢屯兵于坚城下,自己定于明年春汛来到时,率大军援襄,那时内应外合一定能够大破元军。
蒙元灭宋之后修建的孔庙至元六年(1269年)三月,阿术围困樊城,在赤滩浦击败援襄的宋将张世杰部。七月,蒙古将领李庭在鹿门山(今湖北襄樊东南)大破宋将夏贵率领的援襄舟师。接着,又在灌子滩击败宋将范文虎舟师。吕文德三次遣将援襄失败,十分悔恨地说:“是我误了国家。”不久便病逝了。
至元七年(1270年)正月,南宋改派李庭芝督师援襄。范文虎嫉妒李庭芝,生怕他建立大功,便勾结权相贾似道。在贾的支持下,公然挟妓饮酒作乐,拒绝服从李庭芝的军令。三月,阿术、刘整造船5000艘,练水军七万人,再加上环襄修筑的城墙,从水陆两路封锁了襄阳。不久,阿术、刘整在灌子滩再次击败范文虎的援军。取了年度,又按元将张弘范的建议在襄阳城西的万山修筑城墙,并调张弘范驻守鹿门。从而彻底切断了宋军的粮道。第二年四月,阿术等在湍滩(今湖北宜城东南)击败范文虎军。不久,各路元军合围襄阳。同时,赛典赤、汪良臣、札剌不花、曲立吉思等分攻嘉定、重庆、泸州、汝州(今河南临汝),以牵制宋军使他们不能全力援襄。接着,阿术军在鹿门山一带击败范文虎的十万援兵。至元九年(1272年)五月,阿术等又在襄阳城下击败宋张顺、张贵率领的3000民兵。此后,南宋再也派不出援襄的军队。襄阳成为一座孤城。
这时,忽必烈命将回回人亦思马因所献的巨石炮送到襄阳军前。元军在得到攻城利器之后,在至元十年(1273年)正月发动总攻。阿术派兵先切断襄阳、樊城间的浮桥。然后用回回巨炮猛轰樊城,迅速占领樊城外郭。宋将范天顺、牛富等率余部巷战,几乎全部阵亡。元军攻占樊城之后,乘胜进攻襄阳。吕文焕一再向朝廷告急,均被贾似道扣押。而阿术却派人在城下宣读忽必烈的谕旨,只要吕文焕投降,不仅不加惩罚,反而加官进爵。于是,困守孤城五年之久的吕文焕开城投降,并表示愿意充当元军南下的先导。
元军攻占襄阳,打开了南进的大门。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月,忽必烈下令征集十万壮丁从国,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市)赶造八百艘战船,以备南征。六月,忽必烈以南宋扣押郝经为借口,大举伐宋。丞相伯颜率兵20万出征,不久在郢州(今湖北钟祥)遭到宋将张世杰的顽强抵抗,未能攻克,只好绕道而过,攻克沙洋(今湖北荆门东南)、新郢(今湖北钟祥西南)、复州、阳逻堡(今湖北黄冈西北)等地。迫使鄂州宋军投降。第二年正月,伯颜派鄂州降将程鹏飞等招降沿江各州,黄州、蕲州、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望风而降,安庆守将范文虎也献城投降。伯颜军在池州丁家洲(今安徽铜陵东北)击败宋丞相贾似道的七万精兵。这时,宋朝才释放元使郝经等人,但伯颜大军已占领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三月,阿里海牙攻战岳州(今江苏镇江北大江中),大破宋张世杰、孙虎臣的精锐舟师。从此,宋无法组织有力的抵抗。同月,忽必烈召伯颜回大都,面商军机,决定由伯颜取临安(今浙江杭州市),阿术攻淮南,阿里海牙攻湖南,宋都带等取江西。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阿里海牙攻下潭州及湖南各州县。伯颜大军进至临安东北的皋亭山。宋太后派遣使节求降。伯颜派遣将领入城,收取府库财物和图书典籍。同时派人接收两浙、淮西各州县。三月,伯颜入临安,俘虏宋太后、皇帝、后妃等北返。
伯颜占领临安之后,宋残余势力仍在抵抗。至元十三年(1276年)五月,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益王。任命文天祥为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七月,阿术攻占泰州,杀宋将李庭芝、姜才。九月,元将阿剌罕、董文炳、塔出、李恒山等进攻闽广。十一月,元军入福建。陈宜中、张世杰率军17万、民兵30万保护帝赴泉州。不久,又赴潮州。十二月,宋招抚使浦寿庚以泉州降元。元将阿里海牙攻占广西诸州县。为安抚江南人心,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将浙东西、江东西、淮东西、湖南北诸路宋官吏侵占的民田退还民众,“俾各归其主,无主则以给附近人民之无生产者。”同时免除宋代的一切苛捐杂税。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上半年,文天祥收复赣南的一些州县,张世杰反攻泉州。但同年八月,元将李恒在兴国突然袭击文天祥军。文天祥败走循州(今广东龙川)。九月,忽必烈命塔出、忙兀台分海陆两路追击宋帝。十一月,塔出军攻下广州。宋帝在张世杰保护下逃到井澳(今广东中山南海中)。十二月,宋帝再逃入海。至元十五年(1278年)三月,帝死于石冈洲(今广东雷州湾东海岛东南海中)。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立其弟,并于六月迁往厂山(今广东新会南大海中)。同月,忽必烈命张弘范、李恒率领部队入闽广。闰十一月,张弘范攻潮阳,文天祥退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