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第322章


菊嬉步?万士兵分成13翼迎战札木合。双方战于答兰巴勒主惕地方(今克鲁伦河畔)。这就是蒙古历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战”。会战结束,铁木真失败,被迫退到鄂嫩河去。札木合用极其残酷的手段把战俘处死了,引起了札木合部下许多人的不满,他们毅然脱离札木合,反而投奔到铁木真那边去。因此,铁木真虽然在“十三翼之战”中战败了,却使坏事变成了好事,札木合部下许多奴隶主、属民和奴隶成了铁木真新的支持者,铁木真反而更壮大了。
不久,塔塔儿部首领蔑古真反抗金朝,金章宗命丞相完颜襄约克烈部的脱斡里勒汗和铁木真合兵进攻塔塔儿,蔑古真大败并被杀死,塔塔儿的部民和牲畜全部被脱斡里勒汗和铁木真掳获。完颜襄打了胜仗,十分高兴,因而封脱斡里勒汗为“王”,从此脱斡里勒汗就称为“王汗”;封铁木真为“札兀惕忽里”(军统领。军是辽金时地方部落所组成的军队),铁木真正式接受了金朝的封职。这样,铁木真在蒙古尼伦各部中的威信更高,权力更大,他惩罚和处死了几个不听指挥和他作对的奴隶主,并收管了他们的部众。后来成为成吉思汗“四杰”之一的木华黎就是在这时由他的父亲送来做奴隶的。
铁木真在漠北高原上崛起后,与其他蒙古各部的矛盾越来越大。公元1201年,合答斤、撒勒只兀、豁罗刺思、朵儿边、塔塔儿、翁吉剌、蔑儿乞、斡亦剌、泰赤乌等11部的首领在阿鲁灰地方(今内蒙古乌尔虎河)集会,共推札木合为古儿汗(天下之主的意思)。札木合称汗后迅速出兵攻打铁木真。铁木真联合王汗对抗札木合,结果札木合的军队大败。王汗乘胜追击札木合,铁木真乘胜追击泰赤乌部,取得了胜利。
公元1202年,铁木真又发动了对塔塔儿残部的战争。结果,塔塔儿人被全歼,部民都成了铁木真的俘虏,他们或是被杀,或是沦为奴隶。塔塔儿部的消灭标志着东部蒙古各部已被铁木真征服。
这样,铁木真的劲敌就剩下西部蒙古各部了,而西部蒙古各部中最靠近铁木真的就是强大的克烈部。面对铁木真咄咄逼人的锋芒,王汗也紧张起来,加上逃亡的札木合的挑拨,王汗决定先发制人,对铁木真发动袭击。但是,由于王汗部下的两个牧民透露了消息,铁木真已作好了战斗的准备。王汗的攻击没有摧垮铁木真,反使他的儿子桑昆受了箭伤。然而,王汗毕竟兵多将广,实力雄厚,铁木真是经不起这种消耗战的,因而不得不把部队撤走,并派人向王汗求和。与此同时,铁木真抓紧时机,继续扩充力量,准备伺机决战。当他发现王汗思想麻痹、失去警惕时,发动了突然袭击,占领了王汗的金帐。王汗败逃,在鄂尔浑河畔被乃蛮人所杀。他的儿子桑昆一直逃到合失合儿(今新疆喀什),也被当地人杀了。从此,强大的克烈部完全瓦解。克烈部的败亡为铁木真统一全蒙古扫除了最大的障碍。所以,对王汗作战的胜利是铁木真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铁木真继续沿着统一全蒙古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剩下的敌人还有乃蛮人、蔑儿乞人、南方的汪古人以及其他一些小部落。其中蔑儿乞人是世仇,乃蛮人是最有力量的大部落。
克烈部败亡后,到处流窜的札木合只好投奔到乃蛮人那里去栖身了。乃蛮是一个文化发达、建立了政权的大部落,当时的统治者叫塔阳汗。塔阳汗得知克烈部被消灭、铁木真统一了大半个蒙古的消息后非常惶恐,加上札木合的挑拨,决定以铁木真为敌。他采取的对策是:南联汪古,上下夹击。但是汪古人不愿与铁木真结怨,反而把塔阳汗的计谋告诉了铁木真。铁木真知道这个消息后,料定与乃蛮的战争不可避免,于是一面通过中亚的商人摸清乃蛮的军队实力和部署,一面再次整顿自己的军队,以增强战斗力。他把自己的军队按十人、百人、千人组织起来,任命自己的亲信当百夫长和千夫长;设置“扯儿必”(把总)管理辎重;挑选精兵组成“怯薛”(护卫军);又从精兵中挑选上千名勇士当前锋。这样一支机动灵活、配合协调的军队人,是非常适应草原作战的需要的。
成吉思汗圣旨牌公元1204年夏,铁木真率领大军出征乃蛮。铁木真驻军于哈勒哈河畔的建忒该山;塔阳汗则纠集蔑儿乞、克烈、塔塔儿、哈答斤等残部及斡亦剌、朵鲁班、散兄兀诸部,声势颇大,扎营于杭爱山。当铁木真与手下众将领商量出征时,有人就认为夏天马瘦,不宜行军,主张缓至秋高时再征。铁木真采纳了其弟别勒古台的意见,认为正可利用乃蛮轻敌而不备之机出兵,必获全胜。铁木真率军沿克鲁伦河前进,驻军萨里川。塔阳汗也率军渡过鄂尔浑河东进。双方在纳忽昆山相遇。摆好阵容后,恰巧铁木真军营中有一匹瘦马受惊逃入乃蛮营中。塔阳汗一看铁木真的马瘦成这样子,就更加轻敌。他亲自跃马索战,铁木真摆好阵势准备迎战。这时跟随塔阳汗一起上阵的札木合,看到铁木真的军容十分整肃,简直今非昔比,知道交战后凶多吉少,就偷偷地溜走了。这一天,战斗十分激烈、残酷。到下午时,塔阳汗的军队渐渐招架不住,塔阳汗身负重伤被俘。于是形势急转直下,乃蛮军队顿时溃散,在黑夜中到处奔逃,坠崖身死者不计其数,只有少数军队在塔阳汗的儿子屈出律率领下逃到西辽境内。不久塔阳汗因伤重死去。这场大战后,乃蛮的百姓都成了铁木真的俘虏,追随塔阳汗的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等部也纷纷投降了。
乃蛮战役的胜利使铁木真完成统一色蒙古的事业越来越近了。从此,铁木真的威名震动了蒙古高原,余下的一些尚未征服的部落都不是铁木真的对手,他们或被击破,或自动归附。公元1204年秋,铁木真最后击溃了他的宿敌蔑儿乞残部,大败蔑儿乞首领脱脱,俘获了他的百姓,脱脱带了他的两个儿子、几个那可儿远远地逃走了。不久,翁吉剌残部、汪古部也归附了铁木真。这时只剩下十分潦倒的札木合了。由于大势所趋,他的几个那可儿知道败局已经不可挽回,便将他绑了送交铁木真,最后被铁木真处死。至此,铁木真统一全蒙古的大业完成了。
金泰和六年、宋开禧二年(1206年),全蒙古的奴隶主贵族们在鄂嫩河畔举行了忽里勒台(大聚会之意),推举44岁的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并上尊号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是蒙古语强大的意思。
成吉思汗成为全蒙古的汗,标志着蒙古族的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几个世纪来,蒙古各部从来没有统一过,他们互相残杀,纷争不已;现在,他们在强有力的领袖成吉思汗的统治下形成了统一的局面。在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阿尔泰山的辽阔地域内,过去语言、民族、文化水平各有差异的各部落开始结合成一个共同体,他们之间文化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共同的语言逐步形成,勤劳勇敢的蒙古族开始了形成的过程。从此,伟大的蒙古族开始在中国和世界历史舞台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蒙古名将木华黎
木华黎,姓札剌儿氏,他的家族世代居住在阿难河水的东岸。父亲孔温窟哇,以邻里亲戚的缘故供职于成吉思汗麾下。跟从平定篾里吉,征讨乃蛮部,屡立战功。后来乃蛮部再次叛乱,成吉思汗与手下六个骑士逃走,半路上没有东西吃,孔温窟哇抓来一只正在水边的骆驼杀了,烧烤后给成吉思汗吃。追兵眼看就到了,而成吉思汗的坐骑倒毙,其余五个骑士面面相觑,惊愕不已,孔温窟哇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成吉思汗,只身抵挡追兵,战死。成吉思汗幸免于难。
孔温窟哇有五个儿子,木华黎是他第三个儿子。出生时有白色的气弥漫于帐中,神巫非常惊异说:“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孩子。”等他长大以后,性格沉稳坚毅,足智多谋,长了一双猿猴般的长臂,擅长射箭,力挽二石的强弓。与博尔、博尔忽、赤老温侍奉成吉思汗,都以忠诚勇敢被人们所称道,号称“掇里班曲律”,就是汉语“四杰”的意思。
成吉思汗曾经作战失利,正赶上天降大雪,迷失了军帐所在地,夜里躺在草丛中。木华黎与博尔张开毛毡,站立在雪地中,为成吉思汗遮蔽风雪,一直到天亮始终一动不动。一天,成吉思汗率三十余个骑兵行走于山谷之间,回头对木华黎说:“此地如果遇到强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