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唐皇》第410章


峭尽?br />
之后的建德五年,更是加上开府,封成安县公,邑千五百户。
可杨素受周武帝宇文邕如此重恩,却非但不思报效,反而在宇文邕身死之后,就主动投靠到杨坚门下,助其把持朝政。之后在先帝代周之时,更被拜为大将军,领河内兵攻打战局虎牢关的宇文胄,将其斩杀,使得尉迟迥的讨逆之战,功败垂成。
而杨素以此殊功改任徐州总管,进位柱国,封清河郡公,邑二千户。就连其弟**,也被封为临贞公。
之后二十年,杨素更屡次主持追杀宇文家残党一事,手中可谓是沾满了宇文家的鲜血。
所以后者,是决然不愿意与这位的子孙,有任何形式的合作。
李世民更知自家那位母亲大人,虽也希望借助楚国公府,撼动大隋的根基。可这位也同样不愿杨玄感,真的将大隋掀翻,从此坐大。
可以想见,那必将是他们武功李氏的灭顶之灾。
李世民也同样相信玄霸身死之仇,母亲大人绝未放下过。
不过这次他动用的人手,其实严格来说,是与窦氏无关的。至少现在,是没有太多关联了。
当初窦氏,将那份名单交到他手中开始,这些人就等于是更换了主人。
事实上也是如此,之后供养这些人的花销,一直都是由李世民自己负责。
“是这样吗?”
张雨柔想了想之后,就不再纠结此事,转而询问道:“可你既然请了外人动手,就不怕漏了形迹?虽说如今绣衣卫的精英,绝大多数都被调去了洛阳,可底蕴还是很足的。还有尚书右司郎,京兆郡丞骨仪,那位可是当了十几年的侍御史,出了名的破案如神。”
就如现在辖制洛阳的河南郡,只有郡丞管制一般。此时的京兆郡,只有一位郡丞在当家作主。
而她口中的尚书右司郎,京兆郡丞骨仪,无论是在朝廷还是民间,都是威名赫赫。
在其担任侍御史期间,可是破了无数的大案要案,栽在他手中的公卿权贵,已经足有一打之数,在民间有着‘铁骨御史’的美称。
不过也正因为得罪的权贵太多,骨仪虽然功勋累累,却一直都未能得到升迁。他自开皇初年就已是侍御史,之后二十年却依然还是侍御史的职位。然则其性秉刚鲠,有不可夺之志。
自开皇末年以来,朝政渐渐浊乱,货赂公行于世。凡当枢要之职,不问贵贱,并家累金宝。天下士大夫莫不变节,只有这骨仪励志守常,介然独立。
不过当今天子,还是有着识人之明的,因骨仪处法平当,不为势利所回,又嘉其清苦,超拜为的京兆郡丞,主持整个京兆郡衙的的一应政务。
张雨柔感觉如果这位铁骨御史准备下力气追查的话,李世民我能把手尾做得再怎么干净,也势必得露出马脚不可。
这个可能性极大,毕竟这次七位朝官在同一天被刺杀,身为京兆郡丞的骨仪,是要被朝廷追责的,
“所以我向天子,要来了这一份旨意。”
李世民特意用手,点了点旁边香案上供奉着的那卷圣旨。
“魔龙八部谋反不成,又祸乱大兴。本将有证据证实‘魔龙八部’,与这七起刺杀朝廷命官案有关,接手一应宗卷与后续追查诸事,有问题吗?”
张雨柔顿时无言以对,她很快就想到,李世民雇凶杀人的时候,一定是对魔龙八部栽赃陷害了。只是那张纸条当中,并没有记录这一信息而已。
第三百七十八章 牵制成功() 
“骨仪他能够同意?”
张雨柔语声未尽,就收起了回头。
这不是骨仪同不同意的问题,而是如今追查魔龙八部的权责,就在李世民的手中。
即便这位铁骨御史的骨头很硬,还要强行追查此案。李世民也大可打着天子的旗号,干扰京兆郡的行动。
张雨柔不由再次感慨,她的意中人,确实与以前不同了。一年之前,她很难想象那个懒散而有抱负正义感十足的少年,会利用手中的权柄,公然做这种挟私报复,公器私用的举动——
不过张雨柔随后又摇了摇头,自我安慰的想着,其实李世民‘公报私仇’其实没什么不妥。
那位现任的楚国公形迹可疑,多半是真有着反意的。李世民身为绣衣郎将,天子的鹰犬,自然需要不择手段,打击这些狼子野心之辈。
不过——
“可我劝你接下来,最好是消停一阵为好。”
只因这不但会激怒大隋朝野,也会将骨仪逼到悬崖极境。以后者的性格,势必会穷究根底,查个水落石出誓不罢休的。
“你当我们有这么多闲钱?”
李世民摇着头:“令尊虽然出手大方,可我们也不能拿着他的钱随意挥霍。这种大规模的刺杀,只有一次而已。再继续的话,就不太划算了。”
此时的大兴城内,一定已是全城戒严的状态。如果他要再雇凶的话,那些杀手必定会坐地起价。此外他手下那些人暴露的风险,也将极大增长。所以无论是从安全,还是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都很不划算。
“也就是说,这次只是为牵制楚国公府?”
张雨柔心想自己真蠢,李世民的意图岂非显而易见?
经历了这场大规模的刺杀之后,那杨玄感一家,多半是再没有力气,参与李世民与薛举之间的这场战争的。
这个时候,只需有‘无影箭’一人,就足以牵制住楚国公府在关西一地的所有精力。除非是杨玄感,打算将自家的那些部属门人置之不顾了。
“民间有一句话说的好,瓷器比陶器金贵,光脚的不怕穿鞋。”
李世民唇角微挑:“我现在虽然势孤力弱,可也同样没什么弱点,除了九泉山庄之外,其余就没什么需要顾忌的。更难得的是,得益于天子圣眷,还有你们青龙山庄之助,让我有了直接掀桌子的力气。他们如果以为,一个薛举就能将我逼入绝境,自陷死地,那就是想太多了。我们得让他们知道,无论是谁,敢在这时候把你我惹火,那都要做好被我拖入地狱的准备。”
张雨柔微一扬眉,她就喜欢李世民这样成竹在胸,傲睨当世的气概,
“说起来,罗大叔还有那个郑仁泰,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呢。这个时间点,应该也快了吧?能够透露一下吗?他们盯上的目标是谁?”
李世民笑了笑,一点都没有隐瞒的意思:“因城戚龙月,还有宁县魏极,两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已,雨柔你大概没听说过。”
张雨柔却眼现释然之色:“是他们?”
事实上,这两人在关西的江湖地位,可一点都不小。一个掌握着三五百人的精锐马贼,活跃于延安郡一代,身背着数十起劫案;一个则是北地郡的盐枭,从薛举的手里拿货,执掌着北地郡将近四成的私盐份额。手下也有好几位二品高手,爪牙近千。
“可这两个人的实力都很不弱?魏极也就罢了,可因城的戚龙月,据说是实力一品的大高手,据说朝廷也曾数次围剿,却功败垂成的。二郎你这次又花了多少钱?能够成功吗?”
她想李世民不会只派出这两个人而已,就如之前的大兴城一般。势必得雇佣杀手,才有成功的希望。
“大概花了二十万贯,主要是给他们打下手。”
李世民依然将大半的注意力,投在了身前装配到六成左右的‘神煞天极’。
“这次只是尝试看看而已,即便失败了也无所谓。他们两人从来不是重点,不需要太在意的。”
所以他给罗礼与郑仁泰两人的命令,也是‘见机而为’,不比之前对杨韵吩咐的勉力为之。如果能够成功的话最好,不成功他也不在意,无非就是花一点冤枉钱。二十万贯,也就是两套帅阶墨甲的价格,且就全局而论,这也是必要的花销。
“也对——”
张雨柔不由陷入凝思,心想这两人的死,虽然能打击薛举的势力。可要说李世民此举能够逼迫薛举不得不撤去潼关之围,那显然是没可能的。对于财雄势大的薛举而言,这并不能算是特别大的打击。
“所以你的重注,还是押在宇文家身上是吗?”
毕竟她是全程目睹李世民,与那位宇文述做过什么交易的。
可那位大人,就只是应允在中枢层面,对李世民提供支持。只要后者的行事不太出格,宇文述都能为兜底。此外就是答应调动边军,以边境盐铁走私为名,严查薛举有关的商队而已。
就是为了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