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三国》第242章


赵良嗣便朝刘延庆微微摇了摇头,意思是两种笔迹果然全无相似之处。
方才童贯只核对笔迹,赵良嗣核对完笔迹后,却开始看起内容来。
第283章 对质(三)() 
核对完笔迹后,赵良嗣便细细看起内容来。
待看到信中曾言“复设伏欲图谋老夫弟子”之语,赵良嗣便转头朝王叶看来。此人果然为对方收为弟子,只此人何德何能,竟然能得高人垂青?
接着赵良嗣又转头看了刘延庆一眼,这货果然隐瞒了许多事物!你丫的这是自己找死,谁不好招惹去招惹这高人,果然如人家所言,既然能将析津府赠与,自能反手将析津府收回!
但凡谋士献策都会留一手后手,赵良嗣身为谋士,自然清楚的很!
方才赵良嗣已经察觉刘延庆所说有疑,只一心拉偏手,故此一直不肯出声。
只以谋士的操守来说,若是自己猜测出来的东西,向不向主公说明便由你自己决定,但凡是推理出来的可能,那就必须向主公进言,更何况如今乃是白纸黑字?
再说来,自己虽为归朝官,却也属于文官序列,平日里刘延庆这种货色虽然职位高过自己,也只有在自己面前俯首听令的份。谁料得这货竟然有如此狗胆,竟然胆敢刺杀文官?今日这货能朝这王承旨下手,说不得明日便有胆量朝自己下手!
此例绝不可轻开!
刘延庆犹自在犹豫,赵良嗣却已经将书信又递回了童贯手中,且开口道:“此信还请恩帅细看!”
听得赵良嗣此语,童贯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当下接过书信看过,一见得设伏图谋之语,童贯不由得勃然大怒。
刘延庆贪财,自己能忍;刘延庆怕死,自己能忍;即便此次刘延庆兵败,自己也能忍;唯有以武将刺杀文臣之事,这事万万不能忍!前面诸事自己尚且能遮掩一二,唯有此事容易引火烧身。
当年前唐的教训就在这里,一旦武将刺杀文臣成风,顿时便是军阀割据的局面。
以文御武乃是国策,乃是铁律!此事若是传了出去,朝中那群文官又岂肯罢休?今日你能刺杀六品文官,明日便胆敢刺杀当朝宰执,后日便敢谋朝篡位!
对于这类人员,朝廷一向是有杀错,不放过!
此事一旦传开,非止刘延庆必死无疑,只怕自己于自己也有大碍!
当下童贯但将书信摔于刘延庆眼前,暴喝道:“大胆!竟敢以武将谋刺文臣?来人!将这刘延庆拖出去砍了!”
前文已经说过,刘延庆跟得童贯久了,自是熟知童贯的习性。
如今见得童贯发怒,其情神与往日截然不同,刘延庆自知宣帅是真火了,便赶紧跪了下来请罪。
复听得童贯口出斩杀之语,刘延庆更是吓得肝胆欲裂,慌乱之中尚且忘了分辨,只磕头求饶道:“恩帅饶命!恩帅饶命!”
童贯只背过身去,不再理会。
童贯军令既下,旁边边有亲卫闪过,也不管刘延庆如何的求饶,只反拖着刘延庆便往门外走去。
旁边郭药师见得此状,也是吓得魂不附体!
刘延庆这货绝对没胆量刺杀自己,自己要提防的乃是郭药师这货,如此斩杀刘延庆又于自己何益?
王叶便赶紧跳出来开口道:“宣帅且慢!”
童贯便回头道:“此贼胆敢刺杀于你!承旨尚且欲要替其求情耶?”
王叶便开口道:“下官又岂肯替其求情!只刺杀下官之贼子正为他人,实与刘将军无干!”
刘延庆此时也反应了过来,如今刀在颈上,又岂肯替郭药师隐瞒?赶紧开口喊道:“恩帅明察!此事乃郭药师所为,实与末将无干!”
童贯闻言稍一举手。
亲卫便将刘延庆放了下来。
刘延庆赶紧膝行前来,朝着王叶开口道:“承旨可要替末将作证!此事实非末将所为!当日间承旨经过末将设伏之地时,末将可甚么都没敢干!”
旁边郭药师闻听的此语,直呼今番死矣!心中又是将刘延庆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本来无凭无证的事情,这猪队友却偏偏自己找死!方才自己故意丢下手帕一方,只以此为证便足矣!这货偏偏要将怀中另外一封书信取出献上!
当下童贯便朝王叶开口道:“当日到底情形如何,王承旨可一一说来。”然后转头冷冷地盯着郭药师,继续朝王叶开口道:“若果有武夫胆敢刺杀于你,自有本官替你做主!”
王叶便开口道:“当日间朝廷大军进程,下官见得城中乱起,便赶紧护卫这大石林牙家眷由北门而出。途中便遇到刘将军设伏,末将乃以朝廷告身示之,遂得过。复行得里许,便遇到另外一队设伏之人,此贼见得本官告身,却阳为退去,阴使人以弓箭攒射下官。幸得苍天庇佑,将士护卫,下官这才逃得此难!”
旁边刘延庆听得此语,心下大喜,赶紧补刀道:“恩帅!正如王承旨所言,当日末将领八百人马于北门外设伏,亦曾遇着王承旨。只末将身后,却是郭药师领人设伏。刺杀王承旨之人,并非末将,实为郭药师!”
童贯闻听此言,便朝郭药师喝道:“铁证如山!你尚且有何话说?”
郭药师自度必死,便也豁出去了,当下便朝童贯磕了一个响头,复开口道:“大丈夫敢作敢当,此事确为末将所为!只此次我军偷袭析津府功败垂成之过,亦实为这小贼出手算计!”
见得郭药师坦然承认,童贯反倒犹豫了起来。
凭心而论,自己麾下的武将,自己自然不忍心斩杀。
唯有此事实在骇人听闻,一旦传出必然引起文官集体杯葛,为了自己的复燕大计,为了自己的奉王之梦,便不得不狠下心来。
只这郭药师却与刘延庆不同。
刘延庆乃是国朝武将,曾在军中沉浮数十载,若果然胆敢刺杀文臣,便是知法犯法,不杀不足以平官愤。
郭药师却是新降之人。且有辽一朝内讧的时候多了去了,哪年哪月没有武将杀文臣的事体!
此人才新近归降,尚且不谙朝廷法例,只照着辽国规矩行事,倒也有几分情有可原。即便此事传将开去,朝廷那群文官也只会嘲笑辽人不识礼仪,未必就会赶尽杀绝!
且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要复燕,最好便能有一熟知燕地风土人情之人为向导。郭药师纵横燕地数载,又有得大军在手,若能得其倾心相助,复燕之事自是事半功倍。
第284章 对质(四)() 
童贯既有宽宥之心,自然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一边喝骂郭药师之余,却又悄悄朝其使了个眼色。
其中的意思明白的很,你只要肯磕头认错,再求得苦主谅解,说不得还有一条活路。
唯有此事若是传扬开去,其祸不小。
若得王承旨不再追究此事,答应不将此事传扬开去,自己便可以小惩大诫,几十军棍应付过去。
然则郭药师新降之人,实在不熟悉宋国官场这一套。
以郭药师想来,如今自己犯下大罪,宣帅又是暴怒无比,即便连刘延庆这种心腹旧将宣帅尚且肯狠心斩之,更何况自己这新降之人?
萧干御下之道只有一条,便是“暴”,这货在萧干麾下混的久了,自度此次必死无疑。
此事因这小贼而起,既然自己必死无疑,那临死也要咬这小贼一口。
见得郭药师不肯求饶不说,却反过头来狂咬王承旨不放,这下子可把童贯架住了。
有心杀了这郭药师,心中却有几分不舍,若是就此放过,仓促间又哪里有台阶可下?
下不了台怎么办?
当然是找赵良嗣!看人说话、搭梯架台乃是谋士的基本功。
当下童贯只得朝赵良嗣看过来。
赵良嗣见状也会过意来。
唯有如今郭药师死咬着苦主不放,却也一时半会无法转寰。
稍一沉吟,赵良嗣便站出来开口道:“既然郭药师断然此事乃王承旨所为,恩帅何不趁今日便将此事分断明白?”
说完此语,赵良嗣又加重语气开口道:“二人一文一武,皆为恩帅心腹。若果二人暗藏心病,文武不和,日后又如何携手为恩帅出力?”
其中“日后”两字,更是特意加重了语气。
童贯闻言大喜,仲亮果然会说话。今日这番话说出来公允无比,却又明明白白给了郭药师一个暗示。
当下童贯便点头加码道:“此话有理!本官今日便替你等分断明白,他日且休要再起争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