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大喜,如此说来,想必帝后二人皆躲于此处。
便急报于萧干。
萧干闻言,便急急领亲卫前来。
见得殿门果然下栓落锁,萧干遂命麾下于廊房之中拆下得柱子一根,又使十数人抬之,当成攻城锤使用。
众人只发一声喊,联手抱起廊柱便往殿门撞来。
此时内宦正以身顶住殿门,为廊柱一撞,顿时飞出数丈开外,吐血不已。
殿门到底不是城门,众人只得三五下,便已经将殿门撞开。
萧干乃持刀领头而入,见得地上内宦犹未死绝,便以刀加其颈,喝闻道:“伪帝、伪后何在?”
内宦为重锤所撞,此时五脏俱碎,动弹不得,便咬破舌头,一口血痰喷于萧干脸上,含糊着骂道;“背主逆臣,何不早死!”
萧干大怒,但将手中宝刀拖去,内宦脖子上顿时出现一条血痕。血痕渐渐扩开,喷出一股股血雾,内宦转眼间便已经了无生息。
待进得殿来,尚且不待萧干下令,奚兵们早已经四散开去搜查。
此时只听得殿内寝房中数名士卒兴奋地大喊道:“伪帝、伪后皆在此处。”
萧干闻言大喜。
不多时,便有奚兵押着狼狈不堪的帝后二人前来。
见得萧干,天赐帝便开口道:“朕原本便为萧卿所立,自朕登基以来,乃以萧卿为心腹,官禄兵权未曾有亏。卿家何以今日复叛?”
旁边萧后也喝骂道:“贼子!何敢以下犯上?”
萧干乃将手中圣旨高举,开口道:“此亦无他!天祚帝有旨,诛杀逆臣耶律淳!”
第229章 死别(一)()
帝后二人闻听得萧干此言,复大惊。
天赐帝便开口道:“湘阴王犹在人世?”
萧干便喝道:“大胆逆臣!竟敢如此称呼陛下!”接着又开口道:“陛下自有百神呵护,又岂会出事!如今正诏我等前去,联手共破金人!”
当初自己登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得便是联合朝廷力量共御金人。如今确认得天祚帝犹在人世,且欲要同金人相博,天赐帝自不肯二帝内讧,白白便宜了金人。
于是天赐帝便起了退位之意,开口道:“即是如此,寡人情愿将江山交还陛下,自己退位称王。只求四军大王放寡人同王妃一条生路。”
天赐帝得死!天祚帝也得死!否则自己又如何称帝?
当下萧干便冷冷地喝道:“圣旨既下,谁敢违令?”
天赐帝开口哀求道:“四军大王可将寡人递解于陛下驾前!若得如此,寡人死生不敢忘四军大王恩德。”
萧干冷笑道:“陛下旨意之中只说诛杀逆臣,却未曾有递解二字。”
天赐帝继续哀求道:“求借圣旨一观!”
萧干便将圣旨丢来。
天赐帝捡起圣旨,细细看完,万念俱灰,心知必死。
旁边萧后眼尖,一眼见得圣旨背书用印有误,便尖声叫道:“圣旨何以未得枢密院使背书?此乃伪诏!陛下万不可轻信!”
天赐帝闻言大喜,便转过圣旨看来,果见得背书之印为北院大王。便以手指之朝萧干展示:“萧卿可看此处,此诏必为贼子所伪造!欲使你我君臣相杀!说不得便是金人阴谋,萧卿万不可中计。”
萧干看也不看,只冷冷的吐出四字:“此非伪诏!”
天赐帝便也相跟着叫喊起来:“既是伪诏,朕不退位!萧卿乃人臣,何敢加害辽国天子?”
萧干闻言,便将身子蹲了下来,于天赐帝耳边低声道:“管他真诏伪诏,本王只当其为真诏!耶律淳!只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天赐帝闻言不由得瘫于地上,不敢相信的看向萧干,开口道:“朕自登基以来,可有亏待卿家之处?”
萧干不答,只装模作样的抽出刀来。
旁边萧后见状,赶紧扑于天赐帝身上,以身蔽之。
萧干却扬刀喝道:“陛下,可有何遗言?”
死到临头,天赐帝只于地上颤抖不已,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萧后此时正趴于天赐帝身上以为遮护,赶紧于天赐帝耳边悄声开口道:“且拖延之!尚有活路!”
自己阴蓄得三百死士,此时萧干作乱的消息想必已经传至宫外,若能拖延到宫外死士入宫相救,犹自有一丝生机。
天赐帝一向最听萧后言语,便朝萧干开口道:“朕自知今日必死!萧卿,且看在朕往日间未曾亏待你的份上,容朕于梓童再团聚一番。”
萧干等得就是这句话,闻言便收刀入鞘,复命众人将萧后拉于一旁,又靠近天赐帝耳边悄声道:“若是本王答应此事,陛下又何以为谢?”
天赐帝求生心切,若能拖延得许多时间,说不定还有一丝生机。便开口道:“但朕之所有,唯萧卿择之。”
萧干闻言大喜,便开口道:“本王为辽国征战一生,劳苦功高。愿为大辽摄政王!”
听得此语,天赐帝犹自不敢相信耳朵,便朝萧干开口道:“汝欲夺辽而代之?”
萧干笑而不语。
天赐帝复低声开口道:“汝既奉天祚帝之命,以逆臣之名诛杀朕躬,如此即便朕下旨又有何用?”
于萧干而言,自不肯以刀剑相杀,自以迫使天赐帝自尽为上,事后以帝王之礼葬之,自己再当众痛哭祭拜。
如此杀害天赐帝的罪名全在天祚帝身上,自己犹自可以招揽南京道民心。
待到天赐帝自尽,天祚帝为金人所杀,辽国可以继位的宗室全无,自己便可以摄政王的身份总领辽地大权,再图谋登基之事。
于是萧干便笑道:“此事不需陛下忧心!本王自有计较在此。”
天赐帝稍一沉吟,便开口道:“可!”
萧干闻言大喜,便顾谓士卒道:“且容帝后二人团聚一番!尔等且随本王退出殿来。”
众士卒领命而出!
萧干便使士卒将栖凤殿围住。殿门已损,众人于外面能将二人看的一清二楚,也不虞有变。
见得众人退出殿外,萧后大喜,便冲将过来将天赐帝扶起,开口道:“陛下休要忧心!臣妾曾偷偷计来,宫中奚兵不多!且臣妾已蓄得三百死士,待其闻讯入宫,我等拼将一死也会护卫陛下出逃。”
天赐帝却摇了摇头:“只恐今日便是朕的死期!”
萧后赶紧跪地请罪:“若非臣妾干政,萧干老贼又如何能兵不血刃便进得城来!”
天赐帝反而安慰道:“此乃天意,于梓童无关!天赐帝久无消息,谁能料得其仍在人世?”接着又开口道:“只先生何其神矣!天降奇祸之事,果然不差!”
当初事起仓促,二人都慌乱无比,却将此事忘于脑后。
如今听得天赐帝提起王叶,又提起天降奇祸,萧后猛然间想起当日自己曾求其出手禳解,又有三道锦囊在此。
于是萧后便悄悄将身子转了过来,遮住了殿外众人的视线,低声开口道:“且喜先生当日留得锦囊在此,只言危急之事可救陛下性命,何不拆开一观?”
天赐帝闻言心下自是大喜,锦囊事关自己性命,自是时时存放于袖中,以备缓急。
便借机将袖中锦囊掏出,按王叶当日的吩咐,拆开了第一个,却见得里面只有二指宽的纸条一张。
这才看得一眼,天赐帝脸色全变,身子又软了下去。
萧后见状便一手扶住天赐帝,一手取过纸条看来,只见得上面正有打油诗一首:“萧干何张狂,持刀闯未央。可怜天帝子,一朝命丧亡。”
萧后看完,也是身子一软!先是大惊,继而大怒!
此人何其神矣!天降奇祸之事果然不差,即便连此祸乃萧干所为尚且算将了出来。只贼子可恨!早知此事而不明言!
若此贼早日说明此事,自己又岂会劝陛下放萧干大军入城?自当以青壮拼死拒之!即便不能,犹能携得陛下早早逃出析津府!
于是萧后便开口道骂道:“贼子敢尔!其心可诛!”
第230章 死别(二)()
旁边天赐帝见得王叶神奇若此,几日前便已经料到了萧干作乱之事,自是对其信了个实打实。复见得锦囊字条断言自己必死,天赐帝心中绝望至极,再无生念,但闭目等死。
萧后瞥得此状,赶紧开解道:“陛下休为此人所骗,贼子惯于装神弄鬼。萧干之事,想来不过误中而已。彼亦曾言陛下寿数一百十八,若果其能算尽天数,效验如神,又何以前后矛盾若此?”
心知必死,天赐帝心绪反而平静了下来,心中空明
小说推荐
- 回到宋末玩三国
- 好书尽在/w 文案 北宋末年,金人肆虐 联辽合宋以拒金人,奠定三国鼎立之势 左右逢源挖墙脚,扫平三国复一统 关键词:争霸流 宅男 腹黑古人称呼采用的原则 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称呼一直在变迁。各朝各代或同或异,难以一概而论。许多在古人看来很正常的称呼,在现代的我们看来就很搞笑了。稍微列举几个 第一个
- 最新章:第332章
- 三国猎艳录(宋轩)
- 『状态:全本『内容简介:大家好,发了一本新书《仙界风流特工》请各位书友支持 我死了,重生在三国时代,最显赫的四世三公的袁府。成了袁绍的儿子。我的重生,意味着三国枭雄的噩梦来临。刘备、刘表 张鲁、刘璋马超、张绣‘吕布我要一点一点的蚕食你们 不过在这之前,我要现在官渡,击败伟大的曹操 至于无数的三国美女
- 最新章:第418章
- 末世三国
- .书名:末世三国传说中的异能第一章 奇怪的梦落幕的夕阳,无边的疆场,两伙大约一千左右的士兵在奋力的冲杀着,至于其余的,看不清。马鸣声,厮杀声,偶尔还伴有一声一声低沉的兽吼,还有那说不上来是什么的嘶哑声。突然,本来类似于高空的视角开始快速的拉进,不停的拉进着,一直到贴近地面。按说这样的视角是能够看到周
- 最新章:第72章
- 汉末新三国
- 78904第1章 初恋女友的婚礼)2016年2月28日17:49分皖南一县城:车祸现场一辆白色的北京现代IX35型号的SUV拖着长长的刹车痕迹停在马路边,路边站着一群围观的路人,有人正在拿着手机赶紧拨打着电话,在车头五米远的地方有一个二十多岁浑身是血的青年躺在地上,鲜血混合着口水不断的从口中涌出,少
- 最新章:第246章
- 崛起在汉末三国
- 作者:倚楼观雨【由文】月旦评美人榜说明(附图)第十二名:婧仙子樊氏,原名樊婧,荆州桂阳人氏。一头秀发轻挽银玉紫月簪,恍若倾城,似是飘然如仙。好像一章只能贴一张图,剩余美人图都另起一章。第十一名:冰肌美人甘氏,原名甘冰倩,豫州沛国人氏。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第十名:翩仙子杜氏,原名杜
- 最新章:第163章
- 重生之三国末代
- 作者:午夜悲鸣前言三国,一个扑簌迷离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沉迷于其中,多少豪杰猛将崇拜于其中。罗贯中,三国的超级粉丝,他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三国演义。一段从公元189年到280年的历史;民间,百姓们同样也流传着自己的《民间三国,以及一部最有历史根据的,陈寿先生的《三国志。
- 最新章:第58章
- 少年纳粹亲历第三帝国末日
- 希特勒在地堡的最后日子:少年纳粹亲历第三帝国末日 作者[美]阿尔敏·迪·莱曼 蒂姆·卡罗尔 是莱曼亲眼见证纳粹垮台的实录,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见证了希特勒末日的全过程和他必然灭亡的下场。书中也记载了莱曼是如何一步步认识到了纳粹的罪恶并开始记录下事实真相。九州出版社 第一章 恶兆 译者前言 阿尔敏·迪·莱
- 最新章:第57章
- 品三国 源本:吕著三国史话(节选)
- 作者:吕思勉 吕著三国史话 相关信息 出版说明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 吕思勉大半生以教书为业,主讲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达五十余载,教学之余,笔耕不辍,是一位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他一生写过两部通史《白话本国史》和
- 最新章:第16章
- 幻想三国志第02部三国篇
- 作者:蓝狐(内地实体版 第二部 三国篇 第六回 神仙湖畔 老人向姬轩凝视半晌,叹了口气道“唉…你果然是轩儿 姬轩奇道“请问您是“当年你年纪尚小,自然不会记得我了”老人道“现下你虽然长大,但五官轮廓,依稀可见是当日的小轩儿,唉…你跟你姊姊霜儿,都成长得极为出色 姬轩眉头一皱,貂芷抢着道“姬霜不是他的亲
- 最新章:第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