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罂粟岛的那段时光》第183章


车厢内有两名戎装的军官,一位是将军,另一位是上校,两人正在对话,对车厢外的危险丝毫没有察觉。
“将军,天太晚了,或许,我们可以明天再去。”上校问。
“不,克劳德上校,事不宜迟,这份文件一定要让威灵顿公爵和国王陛下看到,越早越好。”将军说。
“可现在,假面幽灵已经潜入城里,至今没有线索,说不定就在某个地方监视我们,我们单枪匹马,你又拿着如此重要的文件,实在是太冒险了。当初,真应该多带一些侍卫,让军医部也派人来护送。假面幽灵,那可是杀人机器,不可小视。”
“克劳德上校,你还是太年轻了,我参加的战斗比你用的子弹还多。如果我们多带侍卫,等于明摆着让假面幽灵知道我们的身份和目的,而现在,我们只有一辆马车,就算被她发现,她也不会想到,车厢里坐着一位手握机密文件的将军。因此,我断定,我们非但没有危险,反而很安全。”
“将军不愧是久经沙场,敌人的心思都被你琢磨偷了。”
“当初,我不负英王所望,率皇家海军,大破丹麦海军,接着炮击哥本哈根三日,彻底摧垮了丹麦人的意志。威灵顿公爵在哥本哈根以南的战斗中,更是势如破竹,打出了皇家陆军的气势。如果纳尔逊将军在世,拿破仑恐怕也不会如此嚣张。”
“还好皇家海军后继有人,只要我们的海军尚在,拿破仑就休想踏过英吉利海峡。”
“是啊。目前,欧洲内陆的反法同盟仍在坚持与他抗衡,不知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上帝保佑。”
伊莎贝尔在车厢外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她断定这位将军就是甘比尔上将,也就是炮击哥本哈根的刽子手。伊莎贝尔决定杀死他,并得到那份文件。于是,她一跃而起,跳到车厢顶盖,用链刃残忍地杀死了车夫,并控制马车停下。
就在车厢内的两位军官感到疑惑不解时,伊莎贝尔突然冲进车厢,那位上校刚要拔剑反击,就被她用锋利的链刃缠住了脖子,瞬间勒死,并重重地倒下。
那位将军惊慌失措,额头上瞬间冒出冷汗,因为他见到了真正的假面幽灵,这也许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恐怖的事情,虽然他的脸都被吓得变了色,但仍然紧紧地抱住那份文件,生怕被抢走。伊莎贝尔没有直接去抢夺那份文件,而是走上前去,从容地坐在他身旁。
“你想干什么?”将军用抖动的声音问。
伊莎贝尔没有回答,而是从容地从上校的尸体上搜出一条手帕,开始不慌不忙地擦拭链刃上的血迹。
那位将军没敢再开口说一句话,他的衣服已被冷汗浸湿,只能向上帝祈祷,或坐在那儿等死。
安静了一阵之后,伊莎贝尔突然问话:“你就是炮击哥本哈根的刽子手?”
沉默已久的将军被她的突然问话吓了一跳,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鼓足了勇气,很有尊严地回答:“请你称我‘将军阁下’。”
“好的,将军阁下,我可以看一下你手中的文件吗?”
“我是不会给你的,你可以杀了我,然后拿走,但休想让我将它递到你手里。”
“你何必要为此送命呢?”
“我宁肯死,也绝不背叛国家。”
“我告诉你,我杀了你之后,非但要拿走这份文件,还要杀了你的全家。所以,我劝你老老实实的交出来,以免殃及家人。”
“我宁肯送上全家人的性命,可绝不背叛国家,你这个疯子。”
“那我只能为你的灵魂祷告了。”说完,她一把掐住将军的脖子,并狠狠地捏了下去,紧接着发出骨骼断裂的声响,致使这位坚强不屈的将军当场毙命。
她拿到了那份文件后,刚要阅览一下,车厢外却传来了清脆的马蹄声,可能是巡逻队赶到了。于是,她拿上文件,迅速离开车厢,很快消失在漆黑的巷中。
巡逻队发现了遇刺的将军和上校后,立刻上报。次日,伦敦各大报社纷纷发布这一消息,标题是“甘比尔将军与克劳德上校遇刺事件”,这一刺杀事件在短短的一日之内传得沸沸扬扬,整个英国皇室都震惊了,政界与军界的大臣们为此感到提心吊胆,他们生怕下一个受害者是自己。不久,乔治王下令为两位遇刺的军官举行了国葬。虽然,军探部和军医部封锁了市区,并努力追查刺客的下落,但却一无所获,只能做出一些估计,多数人怀疑是假面幽灵所为。
近日,逍遥法外的伊莎贝尔见证了政府为甘比尔上将和克劳德上校举行的国葬,除此之外,她一直躲藏于威斯敏斯特宫的钟楼内部,并阅览了那份抢来的文件,上面的内容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布防情况,及新型大炮的设计图。更令她感到奇怪的是,这份如此重要的文件并没有被各大报社提起,公民对此事更是一无所知,由此证明,除了死去的甘比尔上将和克劳德上校,没有人知道这份文件的存在。如今,一个周过去了,军探部和军医部,这两个在英国被认为是“国家特务”的部门,仍然没有查出刺客,更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正是这些国家警察的无能,才促使了伊莎贝尔的猖獗,她多次对一些政府官员进行跟踪,并伺机杀死他们。她不时还会摘下面具,扮成市民,在街道上随意走动,并多次在白金汉宫周边徘徊,伺机收集信息。短短两周内,她还制造了“亨利”号和“约翰亲王”号两艘战舰的爆炸案,以及皇家粮仓的两次纵火案,那些政府官员的房屋纵火案更是不计其数,政府一直对这些恶劣而可怕的行为束手无策,从而致使大英帝国遭受有史以来最荒唐的羞辱。被称为拥有“世界最强海军”的英国,竟如此不堪一击?竟被一个刺客搞得一片混乱?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国王和首相被刺,岂不是迟早的事?
伊莎贝尔希望看到英国陷入混乱,更希望英国人惧怕她的名字,她原本打算两天后回国,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她的计划原本是刺杀乔治王和波特兰公爵,可乔治王和波特兰公爵年纪已经很大了,估计活不了多久了。于是,她将刺杀的矛头转向了英国元帅威灵顿公爵,想以此来瓦解英军的军心。因为,目前的伦敦正处于戒严状态,人心惶惶,报社每天都会将新的坏消息登上头版。硕大的伦敦城,军队是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更重要的是要聚拢人心。所以她断定,作为国家元帅的威灵顿公爵定然会露面,只有他亲自出面讲话,才能体现出军队对人民的爱戴,更能体现出军民的凝聚力。
数日后,伦敦的帝国报社报出了威灵顿公爵将于两天后在鸽子广场的圣马丁教堂下发表演说的消息。伊莎贝尔觉得机会来了,这可能是她刺杀威灵顿公爵唯一的机会,她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只有杀死威灵顿公爵,英国的军队才能群龙无首,国家元帅一职也将无人接班,军探部和军医部也将是一盘散沙,到时候,第九国防将联合法国奇兵营趁虚而入,定会搅得英国不得安宁,直至被瓜分。
两天后,威灵顿公爵终于要露面了,他所要演讲的内容,必定振奋人心。各大报社也提前报出了相关消息。巧合的是,这天正好赶上阴天,对于伊莎贝尔这个血族刺客来说,如同大自然的恩惠。她一大早就隐藏于圣马丁教堂的顶部,俯视整个鸽子广场,决定让威灵顿公爵死得很惨。这天,伦敦的街道上除了乞讨的人和巡逻队,没有别人。也可能是数日以来,伊莎贝尔制造的爆炸案和纵火案,成为了导致市民不敢出门的真正原因。
最近发生的一些始料未及的死亡事件,使得原本热闹的大街变得冷冷清清,但威灵顿公爵的突然露面,在那些深受恐惧的人们心中点燃了希望的火光。虽然,威他还未露面,但圣马丁大教堂前的鸽子广场上,却早已聚集了至少五百名市民前来为他捧场,可见这位国家元帅在人民心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
又过了大约一刻钟,威灵顿公爵的马车在皇家骑兵队的护送下赶到了广场,现场的人们顿时欢呼雀跃。伊莎贝尔立刻警觉起来,她摘下面具,如恶狼看到羊群一般,注视着刺杀目标。当这位一身戎装的国家元帅走下马车向群众挥手,并登上演讲台时,场面逐渐安静下来。看来市民们不想耽误国家元帅的讲话,只想洗耳恭听。
威灵顿公爵,别名铁公爵,原名阿瑟?韦尔斯利,是深受英王器重和人民爱戴的国家大臣,更是军队的灵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