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皇生死判》第123章


“持有两枚令牌的人,可得兵力五千,村庄一座,兵种可任选七种,实力为淬体境七重。”
“持有三枚令牌的人,可得兵力七千,城池一座,兵种可任选九种,实力为淬体境九重。”
“持有四枚令牌的人,可得兵力九千,要塞一座,兵种不限,实力为通脉境一重!”
哗——场内再一次炸开了。
虽说早已料到令牌数量的不同会产生巨大的差距,但谁也没想到差距会那么大,尤其是没得到令牌的和得到四枚令牌的武者之间的力量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通脉境的兵力,这还不得横扫其他所有队伍?”
“近万通脉境武者,这还用比吗?”
“如果是相互厮杀,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前退出了?这根本没法打嘛!”
的确,在这等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如果是要众人带队厮杀,那持有四枚令牌的武者肯定没人敢碰。
“肃静,着什么急,话还没说完呢。”主簿不满的瞪了各省府的武者们一眼,继续说道:“本次考核全员参与,不限规则,但每隔一个月就会出现一次兽潮,为期三天,每过一个周期,难度自动上升一级。”
“散兵游勇需要保证自己在半年内不死;其他有根据地的,必须保护好根据地,不能让兽潮摧毁;由于全员分配实力不同,所以遭受的兽潮规模和强度也不同,另外,根据地的建设位置由你们自己指定,可若是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两座或两座以上的根据地,兽潮难度以最高级别根据地为依据上升一级或数级。”
这下终于没人再有怨言了,实力越强,责任越大,没有令牌的散兵游勇只要保护好自己就行,没有限定战场,可打可退,操作空间广阔,哪怕全军阵亡,只要自己还活着就算完成考核。
其他有根据地的就不同了,他们要守护根据地,必须正面对抗兽潮,虽然可以凭借根据地的防护攻势减少压力,但随着兽潮强度的上升,伤亡和难度都会越来越大,最后未必会比散兵游勇强多少,甚至可能覆灭。
而且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所有人都在一个地图里玩,根据地之间不能彼此依靠,否则兽潮会根据范围内根据地的数量递增通数量的难度,这基本杜绝了强强相靠的可能,反而给散兵游勇提供了一条生存之路。(。)
第一百五十六章 阵道战场() 
“整场考核都会在阵塔缔造的阵道战场中进行,考核开始后,你们的精神意念会进入阵道战场,暂时失去对外界的感知,另外,你们在阵道战场中的时间流速会加快,所以不用担心会被饿死。”
“一切有关于兵种、基地、兵力等信息,在你们进入阵道战场后可以自行查阅,你们会有一刻钟的时间来编排自己的军队。”
“另外我要郑重提醒你们,基地不一定就安全,兵力强大并不代表战斗力强大,你们得到的军队都是彻头彻尾的新兵,有从民夫中征召来的良民,也有招安的匪类,能不能驾驭住他们,这也是对你们的考核。”
“确定兵种及兵力信息后,你们可以选择基地的安置地点,考虑到你们会有结盟的需求,所以你们还会有额外的一刻钟和自己的盟友决定基地的安置点,没有基地的,见会和自己的军队随机出现在任意地点,记住,是任意地点,所以请务必提高警惕,别一进场就被淘汰了。”
交代完该交代的,主簿向阵塔的方向点了点头。坐在阵塔中的五名考官同时催动阵塔内的机关,激活塔顶的宝石,缔造阵道战场。
下一个瞬间,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失重和眩晕,然后就出现在一片漆黑的空间里。
在这方空间中,只有一处亮光,那是一个盛放着铠甲的台子,台子下写着:欲戴甲兵,必承其重。
李荣来到台子前,眼睛盯着那套闪亮的铠甲,心潮起伏不定。
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涤荡着李荣的脑海,令他久久不能平静。
当然,感性的记忆无法撼动李荣的理性,进入黑暗空间的时间只有一刻钟,他要在这一刻钟内选择自己兵种和了解阵道战场的规则,所以不能耽误太长时间。
双手触摸上冰冷的铠甲,一股沉重的压力瞬间笼罩李荣的全身,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忽然发现那身铠甲已经套在了他的身上。
李荣试着原地跳了一下,跳的不高,落地时却发出一阵闷响,可见这铠甲到底有多重。
不过和最初的石门力量相比,这点重量李荣还是可以接受的。
穿戴好盔甲,李荣的身后多了一杆长枪,肩上挎着强弓,这是阵道战场根据他擅长的武器演化出来的兵器,兵器不是玄器,无法注入气血之力,但材质比玄器有过之而无不及。
整套着装完善之后,李荣身前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光屏,光屏中闪烁着各类讯息,还有一个漏斗状的倒计时。
李荣虽是初次接触这种很高级的阵道力量,但却不陌生,马天恒对他集训的成果在这时完全体现出来。
李荣率先点开规则栏,仔细阅读阵道战场内的规则。
前世时,李荣最好的朋友文相曾经跟他说过:规则是最强大的武器,了解规则,能让你在任何环境下游刃有余,若是能驾驭规则,则可在规则之下所向无敌。
李荣不懂得如何驾驭规则,但他知道了解规则是必要的,这至少能让他规避最大的风险。
一大段的规则阅读完毕,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李荣长出了口气,暗暗庆幸自己将规则仔细阅读了一遍,否则按照他的惯性思维去选择兵种,那他这场考核怕是坚持不了多久就要被淘汰了。
在阵道战场的规则中,一切都无比接近真实,例如基地,一个寨子不是空寨,它本身拥有十个自然人口,这十个自然人口默认为务农和打猎,为基地的人员准备食物和后勤。
也就是说,他们所掌控的兵力是会产生日常消耗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那么纠集的战斗兵力越多,日常消耗就会越大,如寨子容纳的三千兵力来说,十个农户肯定无法解决三千人的口粮,所以在这三千兵力中,势必要分出一部分来选**兵,协助寨子里的人务农或打猎。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有人忽略了这个规则,选择了机动性强大的骑兵,又没有意识到获取食物的重要性,那么三天后,骑兵行军粮食消耗完,军队将产生逃兵,或者引发哗变。
这不是危言耸听!阵道战场,的的确确是按照最真实的场景来布置的!
李荣拥有一座要塞,根据要塞的级别,要塞内会存在一万个自然人口,以一万人供养九千兵力,看起来完全没有压力,但李荣不敢有任何疏忽。
他仔细调出了要塞的一切信息,发现这一万人并非全部都是农民,有一半以上是商贩、苦力、僧侣和其他与农事生产无关的人。
也就是说,要塞已经脱离了生产的初级阶段,管理级别上升到了一个很复杂的高文明程度。
简单的说,他的任务不只是管人,而是在管一个社会群体,这两个难度级别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如果李荣把这一万人当成农民,或许饿不死士兵,但绝对会对要塞以及自己的权威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来说,要塞已经接近完整的社会体系,这里有务农人员,有乞丐,有僧侣,有商贩,他们有各自的职业和思想,进行这各自的社会活动,李荣想要打破这种常规是很难的,而且强硬的做派会引发反弹。
另外,人员多了,职业种类多了,矛盾和冲突就随之产生,李荣也不能放任不管。要是他不管,这些细小的问题就会持续发酵,最后爆发出来的破坏力足以动摇李荣在要塞的统治地位。
总的来说,李荣这个级别的考生,需要考虑的已经不单单是战争问题了,社会和民生问题也尤为重要,而要稳定要塞的内部团结,李荣还必须分出一部分兵力来选**兵,协助他管理要塞。
除了民兵这种能打能抗能种田、关键时刻还能出任衙役等角色的多功能低战力兵种,军医和工兵也是必需的。
李荣查看要塞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城防值,城防值会随着要塞的损毁,人员的伤亡而减少,城防值一旦跌破零点,则要塞失守,考核失败。
人员伤亡需要军医来控制,要塞的防御建筑需要工程兵来加强和修补,这两个兵种必须要准备,而且数量也不能少,否则在短短一个月内,恐怕根本来不及恢复多少城防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