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皇生死判》第117章


“这座驿站是两年前重新启用的,此地连接着几处省府和州府,是最近的道路,所以我们选择以这里作为州府级考核的第一道关卡。”
“等等,你说这是州府级考核的第一道关卡,意思是这已经是在进行州府级考核了?”李荣捕捉到一条了不起的讯息。
“不错,从你们离开省府的那一刻,州府级考核就已经开始了。”驿丞笑着说道:“你们肯定想象不到,为了这次考核,陛下驱动了多少人力和无力,光就各省府连通州府的要道上,就布置了不下百座考点,每一个考点的命题相似,只是内容上略有不同。”
“我们现在所在的驿站,就是作为第一关,也就是侠义考核的考点。”
“不过说起来惭愧,驿站的修复和启用多少耗费了点时间,等我们接到消息赶来的时候,你们已经出发在路上了,而当时我们被一件事情闹的无法开展布局,最后不得已顺势而为,慌忙布置了一个局。”
“老叟儿子的死?”李荣一针见血。
“不错。”驿丞赞许的点了点头:“驿站是两年前启用的,招募的事情也都是当地的府衙安排,我们来的时候也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更不会处理这种事情,当时完全是焦头烂额,还是老潘灵机一动,说要把这件事情设计成一个局,来考验你们。”
“你们就不怕我们第二天人就走光了?”李无双问道。
“走就走了,我们怕什么?”驿丞说:“考核内容是侠义,路有不平事,你们要是不管不问,那这一关你们就过不了。”
“至于你们能否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一点就是考验你们的眼力和判断力了,毕竟这件事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到处都是破绽,只要稍微用一点心就能发现。”(。)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关令牌() 
老潘在旁边嘎嘎一笑,说:“让我们两个始料不及的是,你们的眼力和判断力都太强了,还有一个了解尸体的人,结果让你们发现了我们布局的漏洞,最后偏离了我们设置好的路线。”
“那你们之前是怎么想的?”李荣好奇的问。
“之前其实很简单,就是看看你们有没有人站出来质疑我们。”
“得疫病死的人,死后必须火化掩埋,一切相关之物都要销毁,还有那口井,也必须填上;而在整个实践中,仵作,也就是老潘,他没有做防护一柄的措施,我也没有进行任何防护就去了验尸房,这是我们留下的破绽之一,还有就是尸体陈放,如果真是因疫病而死的尸体,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停放在人流量大的驿站中的,这是破绽之二,还有其他的我就不说了。”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站出来质疑你们,要求你们还死者一个公正,这一关就算过了?”李荣反问道。
驿丞摇了摇头:“哪有这么简单,质疑只是第一步,随后我们会展开调查,然后把与死者相关的,甚至是杀他的人找出来,让他们和死者的亲朋对峙,再看你们如何应对。”
“什么意思?我没太明白。”李无双说。
驿丞笑了笑说:“如果我告诉你们,我早就知道死者是被人杀死,并且知道是被谁所杀,而且我还要包庇那个杀人凶手,你们肯定会以为我疯了,但我可以告诉你们,从我的侠义之道,我认为我没有错。”
“你的意思是,死者该死?”李荣又犀利了一回。
“确实该死!”老潘吐了口血沫,恨声道:“这砸碎从小就不学好,在乡里横行惯了,不知怎的弄到一个驿兵的名额来到驿站,一开始还挺老实,可没几天就找各种借口欺负路过的人,讹诈银钱都是小的了,有次他看到一对小夫妻路过驿站,见小媳妇长得好看,就生了歹念,把那男人害死了,还要抢占了小媳妇的身子,有人看不过眼,就趁着晚上把那人给杀了。”
“杀得好!贪得无厌,欺男霸女,这种人就该死在娘胎里。”池剑抚掌大赞。
“人杀了,但杀人者没走,他要在这里等驿丞来给他定罪,那小媳妇怕恩人蒙受不白之冤,就留下来一起等,结果等着等着,两人有了感情,同时也我俩给等来了。”老潘指着自己和驿丞说道。
“然后我们就包庇了死者,收留了他救下的小媳妇,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没想到老叟找上门来了,至于后面的事情,你们也都该知道了,我们本想看看你们当中是否会有人出来质疑,然后我们顺水推舟审理这件事情,再让你们判断,杀人者和被杀之人,究竟孰是孰非,这也是侠义考核的一部分。”驿丞说道。
“还真是一波三折,所以说人还是要出来多走动,不然怎么能发现这么凑巧的事情。”池剑说道。
“那小媳妇就是刚才我们在院子里见到的那位吧?杀人者呢?您打算如何处置?”李荣问。
驿丞点了点头说:“现在不能叫杀人者了,死者是病死的,与我义子何干?”
说完这句,在座的聪明人都笑了,只有池剑一脸懵逼的看着众人,不明白哪里好笑。
误会解除,谜底揭开,虽然因为各种巧合让双方绕了一个大弯子,但最后的结果是好的,李荣三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侠义心肠博得了老潘和老陈的好感,在修为上,池剑还差了一截,但李荣和李无双已经达到他们的预期。
“剑小子,你实力太差,州府考核不去也罢,不如你留下来当我弟子如何?”临别前,老潘抓着池剑的手嘿嘿笑道。
池剑吐了他一脸唾沫星子,怒骂道:“我呸!谁是贱小子?你才贱!实力差可以提升,但不去考核,我就不知道自己差在哪里,再者说,我是学剑的,你是耍刀的,能玩到一块儿去吗?”
为了前程,池剑没留下,但老潘已经撂下话来,告诉他随时可以去兵马司投奔他,这让李无双很是羡慕,毕竟那是兵马司,州府级势力的子弟想进去都要争个你死我活,池剑倒好,老潘一句话就把后门给开了。
再次上路,三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虽然省府府主已经提醒过他们,说州府级考核非同寻常,但固定思维让他们没有跳出武力比拼的怪圈,若非池剑正义感爆棚,他们也不会遇到接下来的事情,并且顺利拿到侠义考核的通过牌。
接下来的考核还不知会有什么花样,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细节都有可能决定了他们州府考核的成绩,所以三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注意周围发生的一切,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研究个大半天。
离开驿站第七天,三人遇到了两伙人械斗,是当地的两个地下势力在约架。
李荣三人以为又是什么考核,当即插手了这件事情,结果事情好像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个样子,人家是很认真的在约架,根本和考核内容无关。
于是三个人在两拨人的集体追杀下狼狈逃离。
经过这件事,三人也想通了,主动去挖掘考点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还是认认真真做自己,反正该遇上的迟早要遇上,实在没缘分的,那也强求不来。
接下来的行程里,他们又接连遇到了几件事情,他们能解决则解决,自认无法解决的,就快速离开。
说起来也是命,看开了的三人在几次事情上还真就撞到了考点,先是李无双看到路边有老人家被撞倒,下来扶了一把,并把老人送回十里外的家中,让三人获得了“仁义考核”通关牌。
后来李荣三人钱财丢失,在摊贩上赊了一顿饭钱,几天后将钱还上,得到了丢失的财物和“信义考核”通关牌。
至此,三人共获得三枚通关牌,分别是“侠义”、“仁义”和“信义”。
看到这三枚令牌,李荣灵机一动,猛然间想起了什么。(。)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五常令() 
仁义、侠义、信义,这三枚通关令牌,暗合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儒家“五常”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物种最基本的品德。
如果州府的武举考核是从“五常”入手,那么,李荣他们得到三块通关令牌的方式也途径也就可以解释的通了。
既然现在得到了仁、义、信,那也就是说,他们只需要再得到礼和智,他们就集齐了全部的通关令牌。
当然,这只是李荣个人的猜测,具体如何还要看州府考官的想法。
接着李荣把自己分析出来的讯息和李无双二人说了一遍,得到了二人的高度称赞。
接下里的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