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千金》第147章


杨佩瑶愕然。
这都哪儿跟哪儿?
她每天忙得要命,哪有闲工夫管杨佩珍的事儿?若不是杨佩珊提醒,她根本就不会留意。
当即冷笑道:“你照照镜子,哪里比我强了,是长相还是气度?我害你,是我拿了大烟竿往你嘴里塞,还是我去买了大烟回来强迫着你吃?”
这句话提醒了杨致重。
杨致重上前一步,居高临下地盯着杨佩珍,声音冷得像是寒冬时节武陵湖面的冰,“大烟从哪儿来的?”
杨佩珍昂着头,“佩瑶给我的?”
杨致重冷冷地看向杨佩瑶。
杨佩瑶深吸口气,坦然地迎视着他,“爹,我没有。”
杨佩珊替她作证,“佩珍尽血口喷人,瑶瑶天天除了上学就是去图书馆,到哪里弄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四姨太挺着大肚子在旁边幽幽地道:“二小姐亏不亏心,过年的时候,谁豁出去给你求的情?瑶瑶真想害你,你现在说不定早死在老家了。”
杨致重顿时想起来,正月初三,杨佩珍已经闹出一桩丑事。
那次,他在气头上,险些收不住手,是杨佩瑶给他倒杯茶,让他缓了缓。
杨致重“哼”一声,目光再度投向杨佩珍。
这下不单是淬过冰,还像燃着火,只要稍不如意,就会熊熊燃烧起来,“说,大烟从哪儿来的?”
话音刚落,士兵跟宋妈拿着烟枪、油灯还有剔除烟膏的铜签子下来。
三姨太紧随其后,凄厉地喊着,“是我给的,烟枪也是我去买的,都督要打就打死我吧。”
杨致重一巴掌扇过去,“都是你干的好事。”
三姨太立刻肿起半边脸,有鲜血顺着唇角渗出来,甚是可怖。
杨致重怒气未消,又冲太太嚷嚷,“你怎么管的家,都管成大烟窟了?”
太太仿似没有听见,木着脸不作声。
杨致重转头吩咐士兵,“都拉出去关到柴房,明天一早送回老家,没我的命令不许踏进杭城半步。”
三姨太有过上次的教训,没用士兵动手,面无表情地往外走。
杨佩珍挣扎着不肯,被士兵左右架了出去。
杨致重刀子般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屋内众人,浑身散发着骇人的寒意,一字一顿道:“杨家人一不许赌~钱,二不许抽大烟,三不许生内讧,有不服的,站出来给老子看看。”
屋内静悄悄的,谁都不敢吭一声。
片刻,杨致重缓了声音,“摆饭。”
春喜怯生生地道:“饭菜都凉了,正热着,马上就好。”
杨致重道:“不用热,老子当年打仗,连雪渣子都吃过,怕什么凉。”
太太对春喜使个眼色,温声道:“艳美怀着孩子,吃不得凉东西。”
杨致重再没多话。
不大会儿,宋妈带着春喜等人把饭菜摆上来。
众人围着饭桌坐好,太太这才发现杨承鸿没在。
吩咐春喜上去叫,屋里没有人。
二姨太犹豫好半天,期期艾艾地开口,“景芝从楼上下来时,我好像看到门口人影一闪,像是三少爷。”
太太问道:“要不要让士兵找找,天都黑了。”
杨致重板起脸沉声道:“不用找,随便死在哪里。”
一家人沉默地吃完晚饭,杨佩瑶偷偷看眼手表,已经八点了。
幸好她在学校已经把作业写完,只需要把明天的功课预习一下就好,否则又得晚睡。
这一夜,杨佩瑶睡得还好,半夜里醒过一次,她不敢胡思乱想,便背课文,一篇课文没背完又睡着了。
再醒来,天色已经亮了。
杨佩瑶穿好衣裳跟王大力一起跑步,在文山街头上看到了杨承鸿。
他蜷缩在墙角,身上还穿着昨天的制服。
很显然昨天晚上就在墙根蹲了一夜。
幸好现在天气不太冷,也幸好文山街都是军官驻地,治安好,否则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后果。
杨佩瑶气道:“你在这里干什么,怎么不回家?”
杨承鸿梗着脖子,片刻才回答:“我怕爹打我,二姐的烟膏是我买的。”
杨佩瑶惊讶地睁大双眸,“你……你抽过没有?”
“没抽过,”杨承鸿低着头,盯着脚上沾满尘土的黑布鞋,“我不敢,有一次我去买烟膏,有个人抽大烟抽死了,被抬出来,瘦得只剩骨头。”
杨佩瑶气不打一处来,斥道:“你知道不好,为什么还买给二姐?”
杨承鸿道:“二姐逼我买,她说不抽就会死。”
杨佩瑶无言以对,伸手拽他,“走,回家,跟爹认个错。”
“不,”杨承鸿赖在地上不起来,“爹会打死我的……我还欠了大烟馆的钱,烟膏涨价了,二姐给的钱不够,就赊了十块钱。”
杨佩瑶恨得牙痒痒,“你怎么这么糊涂?那些人是变着法儿哄骗你,说是十块,转天就涨到二十了,下次再去说不定涨得五十一百。”
可是看到杨承鸿的样子又觉得可怜。
十四岁的年纪,自我膨胀得能日天日地拽得不行,可到底还是个孩子,遇到事情就没了主意。
越发地恨杨佩珍,有本事抽大烟就自己去买,祸害杨承鸿算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夜的精灵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陌影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1章 责任() 
杨承鸿觑着她脸色; 小心翼翼地说:“姐借我点钱吧?”
杨佩瑶戒备地看着他。
杨承鸿道:“我想去申城躲一躲; 等过几天爹的火气消了,我再回来。”
真是不出门不知道世情险恶。
到了申城吃什么喝什么,再被人哄骗着走到邪路上; 一辈子就毁了。
杨佩瑶当即拒绝; “不行; 你哪儿也不许去”; 顿一顿; “我现在身上也没带钱; 你在这等着,我很快就出来。”
“姐,”杨承鸿哀求; “那你别告诉爹。”
杨佩瑶思量片刻,对王大力道:“你先看着; 别让他跑了。”
王大力应声好。
杨佩瑶一路跑回家; 看到杨致重已经吃完了饭,正由五姨太伺候着给他扎腰带。
而四姨太还在饭桌前喝粥。
杨佩瑶招呼声; 匆匆忙忙吃两口,回屋换了衣裳背起书包往外走。
杨承鸿仍蹲在原先的墙根处,手里拿根树枝,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地上划着。
杨佩瑶凑上去看,是默写的一句古诗,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
是国三年级上册第五课的诗文。
杨佩瑶胸口一梗; 问道:“今天老师检查听写?”
杨承鸿点点头。
“你要是去申城,哪里还有机会上学?”杨佩瑶伸手拉他,“我带你去吃包子。”
杨承鸿扔掉手里树枝,抬脚把地上的字蹭去,乖乖跟在杨佩瑶身旁。
十四岁的大男孩,个比杨佩瑶还高半头,走起路缩手缩脚的。
杨佩瑶侧头瞧一眼,斥道:“站直了,堂堂男子汉能不能挺起胸膛走路?能不能有点担当?自己做错事就得认着,爹还能把你打死?”
话出口,又紧紧地闭上。
杨致重不能打死他,可在气头上,失手打出毛病来却不一定。
说话间,走到包子铺。
杨佩瑶买了两笼屉包子、两碗小米粥和一碟小咸菜。
杨承鸿真的饿狠了,不顾包子还烫着,抓起来就往嘴里塞。热包子含在嘴里,咽又咽不下去,吐又不舍得吐,狼狈不堪。
王大力看得直摇头。
杨佩瑶心酸不已。
她原本是不想多管的,怕是管了也讨不了好处。
就像杨佩珍一般,纵然上次替她求情,可这次出事,杨佩珍还是毫不犹豫地咬她。
可看着杨承鸿的情势,又不忍心撒开手不管。
默默地等他吃完饭,开口道:“我身上带了钱,先找人想法把你欠的债还上,然后回去跟爹认错。你老实点,不该你担着的事儿别往自己身上扯……我会在旁边劝着爹。”
杨承鸿闷闷地“嗯”了声。
杨佩瑶看眼手表,七点四十,上学已经迟到了。
第一节课雷打不动地是国语课,不知道姚学义会怎么罚她。
抿抿唇,拉着杨承鸿坐电车去仙霞路,再拐到葵青戏院,对“瘦竹竿”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