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北灭隋唐》第723章


因此罗马帝国不管有他现在多么的衰弱,夏国对他们的提防从来都没有减弱过,任何一个能够阻拦其强大的手段夏国都会尽可能的实现,为罗马人保留一个实力强大的对手就是很重要的一点。
很快石海光答应了波斯人的求和,在波斯人缴纳了两百万金币赔款和其他无数宝石后,带着数以十万计的波斯美女,以及其他各类数不清的战利品从波斯帝国撤军了,留给波斯人的是一个从库姆、德黑兰一直向东都惨破不堪的呼罗珊。
石海光撤军当然不可能不管王晖、何亮和杜盛的事,因此在他撤军的同时这三人也陆续撤军了,不过王晖得到了大量的财物、赔款还有数万波斯美女,何亮除了赔款外得到了波斯让出来的卑支路省东部。
而杜盛除了这些则是在后世霍尔木兹海峡出海口设立了一个不小的军事基地,连后世波斯湾内的卡塔尔和巴林也成了夏军驻扎地,数万夏军驻扎在这里监控波斯人的海上贸易活动。
其他各路助战的诸侯国也都根据各自出兵数量获得了不等的战利品,这一战大家损失不大收获不小,因此大家都很满意,毕竟诸侯国们的家底也都不丰厚,能多挣一点总是好事。
波斯人花了巨大的代价换取了夏国和他藩属国们的退兵,另外又出了大量的代价从石海光那里换来了大批的刀剑等兵器,迅速武装起来五六十万大军,然后掉头以为岳父报仇的名义向罗马帝国和亚美尼亚王国联军杀去。
对于波斯人和罗马帝国死磕的情况夏军当然是喜闻乐见,因此石海光不管罗马帝国使节的强烈抗议,带着二十多万大军自顾自的离开了。
在这一战中王栋和王睿当然又立功了,不过两人毕竟是王子,石海光也不敢太让他们深入,基本上在攻克阿什哈巴德之后两人上战场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哪怕这两人不满也没能让石海光回心转意。
如今对波斯帝国的战事既然已经停止,两人也只好带着抢掠来的上千辆车返回镇海,杨武依然是帮着石海光在河中驻扎,同时也有协助李红鱼平定西部疏勒等地的任务。
劫掠了波斯帝国的整个呼罗珊地区后,夏军收获颇丰,王栋、王睿两兄弟兴高采烈的带着上千辆大车的战利品渡过乌浒水,然后翻越天山进入疏勒,再沿着天山南麓一路经河西走廊、河套回到了夏国。
当他们走到定襄郡的时候终于得到了王泽将要称帝的消息,兴奋的两兄弟紧赶慢赶只带着少部分骑兵赶到了辽东,然后从这里乘上蒸汽机车,终于在仪式的第三天赶到了镇海城。
带着无限的荣耀和骄傲,王栋和王睿领着这一支匆忙赶回来的数千名骑兵参加了阅兵仪式。
虽然这支骑兵的队伍并不整齐,兵器也没有来得及更换,甚至他们身上还有奔波万里后留下的疲惫感,但是他们透露出来的杀气让任何人都不敢看轻他们。
正是因为这支大军的忽然赶回来,裴炬才懊悔的知道原来夏国之前居然在跟万里外的大国波斯开战,双方为了争夺河中之地爆发了一场近百万人的大战。
不过懊悔也没有用了,裴炬知道跨越万里征战是何等不易,更关键的是夏国不仅派出数十万大军西征万里,而且人家还打赢了。
更是一口气攻打到波斯帝国心腹地带,要知道波斯帝国早在汉朝时期就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了呀,汉武帝光是为了攻打大宛国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夏军居然击败了更加遥远更加强大的波斯帝国!
一想到这里裴炬就不得不服气,随着见识到夏国的各个方面后,裴炬忽然觉得有些沮丧,自己的陛下杨广如今励精图治准备恢复实力后再击败夏国,可是他真的能做到这一点么?
第590章 熊孩子的愿望() 
天气越来越暖和,虽然辽东厚厚的积雪还没有全部融化,也已经变薄了很多,夏国各地的冰面官府已经严令禁止人畜踩踏。
甚至有些人口比较多的郡县官府已经在计划打破一些冰面,避免一些熊孩子在冰上贪玩掉进冰冷的水里。
在未成年孩子占了一多半人口的夏国中,各地官府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些孩子来展开。
这样的工作早在王泽刚刚占据济州岛的那几年就开始了,虽然新生儿年年都在创新高,不过如今的夏国在经历了四十多年后已经能够初步享受到人口红利带来的便利。
因此各地官府对孩子们的照顾真的是好的没话说,只是年龄很小的小孩和十五六以上的少年都好说,最让各地官府和家长们头痛的就是那些七八岁到十一二岁之间的熊孩子。
不管是官府、学校还是这些熊孩子的家长,都对这些捣蛋的熊孩子伤透了心思,尤其是开春之前这段时间他们更是格外紧张,每年这时候夏国都有不少熊孩子因为在冰上贪玩而掉进水里甚至因此丧命。
在战争结束后而回归的各郡国民卫队这时的最重要任务除了森林防火外,就是在沿河、沿湖的地方严密巡视有没有贪玩的熊孩子在冰面上戏耍,虽然冰上不能去了熊孩子们对玩的需求却在不断推出新的花样。
辽阔的大平原上一片片浓密的森林中间间隔着大片的农田草场,这时平坦的农田和草场都依然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远处还能看到一座并不太大的村落。
这是如今夏国本土各地很常见的乡野景象,如今夏国本土的土着部落几乎已经消失,因此村落哪怕小一些也不再有过去的危险,村子里的民众虽然不能私自砍伐那些森林,却能在森林里采集大量的山货。
于此同时民众们在享有这种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协助森林防火的重任,森林中间的空地就是民众们分到的牧场和农田,一条宽阔的驰道从远处延伸而来,贴着村落的边缘又伸向远处。
就在冰天雪地的原野中却响着一阵阵欢快的笑声,一辆巨大的冰车,也就是后世的爬犁飞速在雪地上奔驰,一群八九岁到十一二岁的熊孩子挤在上面兴奋的大喊大叫。
熊孩子们丝毫不在意寒风的吹拂,洪亮的嗓音表明这些孩子的身体非常健康,而圆润的脸蛋也因为寒风被吹得红扑扑的,可是熊孩子们仗着身上厚厚的皮衣、手闷子,还有狗皮帽子根本不怕冷。
冰车在夏国并不罕见,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两辆这样大小不一的冰车,毕竟长达半年的冬季也有大量的物品需要运输,只是让人惊讶的是眼前拉着这部巨大冰车的牲畜并不是夏国常见的马匹,而是一头体型健硕的巨大驯鹿。
驯鹿头上威武的鹿角,还有粗壮的四肢无不显示着这头驯鹿强壮的体魄。
一头驯鹿一般在四百斤左右,如果饲养的好的话甚至能够长到六百多斤,虽然普通的马匹一般能长到七八百斤重,但是因此驯鹿更适合冰雪地面上的行动,在冰雪上驯鹿的拉拽能力甚至超过了马匹。
另外这些驯鹿原本就生活着更加寒冷的北海甚至更北方的地区,因此在耐寒上面驯鹿比马匹更强。
这样一来夏国民众在看到对隋帝国作战中那些驯鹿的出色表现后,相当一部分民众都开始从北海周围的牧场大批量购买一些驯鹿,这些驯鹿不仅可以作为出色的畜力,甚至还是品质很高的肉用牲畜。
眼前的冰车上面全都是熊孩子,居然没有一个成年人在驾驭这辆冰车,这伙熊孩子明显是偷偷把家里作为畜力的驯鹿牵出来当做了自己玩耍的工具,有这么一头驯鹿拉着冰车前进比自己一个人在冰面上傻乎乎的划好多了。
只不过熊孩子们驾驭冰车的水平很明显还不够,随着驯鹿在前面一个上坡处猛一转弯,冰车没有稳住一下被甩了出去,七八个熊孩子尖叫着掉进附近路边的雪窝里,顿时就看不见影子了。
也幸亏这时还有大量积雪堆积着作为缓冲,这才没有把熊孩子们摔疼了,甩出去的熊孩子也就罢了,努力从雪堆里爬出来,不过还有两三个年龄小一些的熊孩子居然被整个盖在冰车下面。
虽然这些熊孩子都穿的厚厚的不会受伤,可是若不能很快将他们救出来,很有可能因此被冻坏,这辆不小的冰车很重不是熊孩子们能够轻易翻过来的,让带头的几个大孩子急的团团转。
正巧这时不远处一队夏军骑兵打马而来,在驰道上看到这样的情况迅速下马走过来,然后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将冰车翻过来,将被盖在里面的几个熊孩子全都扶起,这才又骑马远去只留下一阵豪爽的笑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