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相》第94章


想到这里,刘沛对伍通说:“伍捕头,你去看看白沙金矿的人马怎么还没有来?”
正说话见,人马便到了,为首的是一个名叫方明的万户。刘沛见方明来了,便说:“方万户,你怎么现在才来?”
方明自然不敢抱怨,虽然自己比刘沛品位高,但是刘沛此时是受内阁命令赞管白沙金矿的。见刘沛质问,方明便答道:“回大人,这连日大雨,路上泥泞不堪,路过白林乡的时候,遇到了山体塌方,索性没有人员伤亡,只是清理费了些时间。”
刘沛自然也是讲道理了,语气缓和道:“嗯,辛苦弟兄们了。你们先去加固河堤吧。”
第110章 罩得住() 
六月二十四日,晚上。
秦仓站在新丰江大堤上,看着滂沱的大雨,一脸的阴沉说:“怎么样,都准备好了吗?”
身后一名军官打扮的人答道:“回大人,都准备好了。”
秦仓点头说:“嗯,决堤吧!”话音刚落,一阵巨响传来。秦仓大惊道:“怎么回事?”
军官惊慌道:“大人,决堤了!这里危险,您赶紧随属下走吧。”
秦仓身子一软,说道:“出大事了,赶快报告都督大人。”
都督府,司徒明也是一夜的未眠,今晚便是约定的最后期限,想来,秦仓此时已经下令决堤泄洪了吧?突然,听到原本沉寂的街道,一阵吵杂。隐约的听到有人喊:“新丰江大堤决堤啦,洪水来啦!”
司徒明眉头一皱,正要出去查看,一名士兵却气喘吁吁的前来报告道:“都督大人,决堤了!”
司徒明说道:“有什么好慌张的,不是安排好的么?”
士兵结结巴巴的说:“都督大人,是大堤被洪水冲溃了。布政使大人还没来的下令。”
司徒明一听,踉跄了几步。说:“什么!难道真是天亡我也?”
俗语有云,一泻千里,新丰江大堤一溃,沿岸的州县便马上遭了秧。刘沛好不容易打个盹,却又被远远传来的隆隆声惊醒。一下子便坐了起来问道:“什么声音?”
伍通一脸惊恐地说:“回大人,这是洪水的声音。”
刘沛下意识的想去前去河堤查看,伍通一把拦住刘沛说:“大人,危险。您不能过去。那边有王小二看着就行了。”
刘沛咬了咬牙,跺了跺脚说:“行,伍通,马上带着全县的巡捕和狱卒去搭设粥棚,地点就设在郊外。还有叫伍大夫和其余的郎中的聚集起来。准备熬制预防瘟疫的汤药。其他州县的灾民很可能都会涌到我们这边来的。”
王小二也走了过来说:“回大人,河堤暂时没有什么问题,应该可以顶住第一波的洪峰。方万户已经在加固河堤了。”
刘沛点头说:“王小二,你带着巡防队,马上去县衙请黄先生,去守着义仓和白沙新区的粮仓。一切事情都听黄先生安排,如果有人哄抢粮食,格杀勿论,后果我来承担。”
此时的白金粮行外,早已经乱作的一团,有消息灵通的,知道新丰江大堤决堤了,便都来到了白金粮行抢购粮食。
黄山大喊着:“大家安静,大家安静。价钱不会涨,大家不要抢。”
前来抢购的人都不理会黄山。黄山虽然已经来了一段时日,但是平时看上去就是一个小老头。背地里百姓都叫黄山做黄老头。县太爷刘沛自然没人敢惹,但是这县丞黄老头算那什么?
王小二带着巡防队赶到的时候,黄山已经快要支持不住了。王小二见状,大喊道:“都给我住手,大老爷发话了,哄抢粮食,不守秩序的,都统统抓紧县衙大牢,听候发落。”话应刚落,巡防队员纷纷拿出防身用的木棍,把白金粮行围了起来。王小二扶起跌倒在地上的黄山说:“二老爷,大老爷让我来帮您维持秩序。”
黄山脸上受了点伤,满身都是泥水。咳嗽了几声说:“老了,这么多年我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大老爷怎么说?”
王小二点头说:“二老爷放心,临行前大老爷已经吩咐过了,你先休息。接下来的,我来处理。”
安置好了黄山,王小二对着众人大喊道:“大老爷说了,没有接到上面的命令,这官仓的粮食不能动。但是,白金粮行的粮食照旧卖,而且价钱还是平时的价钱,只是有一条,每户人只能买三天的粮食。三天后再来买。”
一个人大喊道:“凭什么?我有钱,就不许我多买了?”
王小二使了个眼色,几个巡防队员就把说话的人拉了出来。
王小二说:“你叫什么名字,你的保长是谁?”
一个老头走了过来说:“回队长,他是我们村的,叫赵四,他就是保长。”
王小二冲老头微微一笑,然后说:“我告诉你们为什么。这大老爷的粮食都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而且是用比平价高两成买的,不算其他费用,按平价卖给你们,就亏两成了。你们说,大老爷对你们怎么样?”
人群中纷纷有人喊道:“大老爷是好人。”
王小二点头说:“是的,可是,有的人贪心不足,打算多买平价的粮食,然后高价卖出去。你们说,他们是把大老爷当傻瓜吗?这样的人,该怎么处置?”
“抓起来,抓起来。”众人纷纷喊道。
王小二点头说:“大家放心,大老爷不会趁着水灾抬高粮价的,而且,等上面的公文下来了,也不会克扣大家的粮食。”
刘沛虽然不怎么露面,但一向以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也没有做过损害百姓利益的事情。在加上王小二也是出了名的心黑手狠。一会功夫,原本纷乱的人群便恢复了秩序。
黄山欣赏的看着王小二说:“王队长,若不是你来,恐怕我这把老骨头要丢在这里了。以前就听说白沙的百姓悍勇,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王小二嘿嘿的笑着说:“二老爷过奖,主要还是大老爷罩得住。大老爷虽然来了白沙之后也没少捞钱,但是捞了钱会为咱白沙做好事啊。而且,捞的也不是咱们的钱。所以,咱们白沙的百姓都是很服大老爷的。您刚才就应该做早点把大老爷的名头搬出来,这样恐怕就没人敢动你了。”
黄山微微点头,想来自己也是有些迂腐了。总觉得刘沛还年轻,自己这个做前辈的,自然不能降低身份去依靠刘沛的名头。现在看来,刘沛除了缺乏经验之外,心计智谋的确比自己要高。不由得对刘沛多了几分的敬畏。然后,便问王小二说:“流沙河堤那边情况怎么样?”
王小二说:“那边的情况还好,大老爷这几日一直坐在加固河堤,撑过第一波洪峰是没问题的。”
黄山点头说:“嗯,接下来就麻烦你们巡防队了,没有你们在,恐怕还是会出乱子的。我去大堤上把大老爷替下来吧,他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
第111章 拖延() 
六月二十六日。
在第三波洪峰过去后,雨终于停了。刘沛长舒了一口气,不过,接下来的,便是更大的难题。不用黄山提醒,刘沛也知道,雨一停,来自四面八方的灾民都会涌到白沙县来。因为整个西陵道的人都已经知道,白沙县有粮食。
刘沛在书房中,有些疑惑的问黄山说:“先生,为什么都督大人还不发布赈灾文书?按理说,这文书昨天清晨就应该到了,这与大梁律的规定不符合啊。”
黄山沉吟一会,然后说:“大老爷,我想,咱们无意中揭起了一个大蚁穴了。”
刘沛不解的问道“蚁穴?”
黄山点头说:“看来,这些年不只是西陵道衙门在倒卖官粮,下面的州县恐怕都跟着上行下效。有的州县是官仓一直没有粮食,所以没粮食赈灾,比如西沙县。有的州县是把官仓里的粮食都卖完了,所以没有粮食赈灾。”
“什么?若真是如此,那整个西陵道的百姓不就都遭殃了吗?我原以为只是西陵县周边的几个县遭殃而已。”刘沛震惊的说。
黄山点头道:“是的,也唯有这个说法,才可以说得过去。不然,司徒明为什么要拖延发放赈灾文书?因为他知道,一旦发了文书,各地都没有粮食赈灾,到时候肯定都去西陵道衙门要,可是西陵道衙门也没有粮食。不赈灾,和无法赈灾,是不同概念的。所以司徒明宁可背一个拖延赈灾的失责之罪,不然那就是倒卖官仓粮食的重罪了。”
刘沛开始有些为难,昨日巡视白金粮商的时候,他已经见到了一些难民了,虽然先逃出来的难民,都是有些钱财的,衣食住行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