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鼎》第215章


柳毅说完之后,便看着陈润。陈润最在案前沉吟不语,眉头皱在一起。
片刻之后,陈润说道:“伐并州以一统河北,师出无名且有匈奴之祸。南征中原则名利双收。”
朱止问道:“主公之意,仍是南下。”
陈润说道:“如今天下格局已定,以后便是王与王的战争。若要争天下,首要便是激励军民士气,唯有如此方能强国。”
朱止说道:“既然王上注意已定,臣不再多言,当全力为王上谋划南下方针。”
柳毅向朱止拱手道:“宪文先生高义,柳毅感佩。”
朱止也拱手回礼道:“云和先生言重了,你我皆为主公谋划,自当相互扶持。”
陈润说道:“好啊!我冀州君臣同心协力,何愁天下不平?”
柳毅也笑道:“下个月初六乃是一吉日,王上可于彼时即位为王。”
。。。。。。
邺城城郊
陈润命人在此设立高台,效仿刘瑞祭天称王。
高台上,五方旗帜,白旄黄钺,兵符将印,祭祀天地的牲畜、祭品均已齐备,而后大军列阵,鼓角齐鸣,请三人登台。
“请陈冀州登台!”
华夏古代先民们对于天,可谓是十分的敬畏和崇拜,因此由此延伸出来的祭天大典,也显得十分的繁杂和多。
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将这些都做完。然后在感谢一下上天赐下祥瑞,这一番都做完之后,祭天大典才算是完成。
真是累,看来以后这个祭天仪式,能不行还是不行的好。
陈润心中有些疲累的呼出了一口气,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个步骤,过程冗长,礼仪繁缛,不但刘瑞本身累,同时更是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
此时陈润终于也体会到了刘瑞在此时的无奈,这繁琐的礼节简直让人无所适从。
祭天大典,虽然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更是让刘瑞整个人因此而疲累。然而这场大典所带来的,却是陈润威望的再度提升。
“赵王加冕!”
终于到了加冕之时,陈润带上了九旒的王冕,此时的他终于成为了一个王。
他站起身来,俯视着高台之下的群臣与将士,片刻后大声说道:“自明帝以来,皇纲不振,周室失威。陈润今日奉天子诏,加冕为王。从即日起,寡人为赵王,建国号,赵,改元昭武。”
“我王万年,赵国万年!”
“我王万年,赵国万年!”
“我王万年,赵国万年!”
。。。。。。
下面的群臣和将士大声高呼道。
“赵王乘夏车,检阅将士臣民。”
陈润走上夏车,夏车前面是冀州士卒驾车。陈润走上去之后,士卒一会挥马鞭,六匹马嘶吼一声,随后向前奔去。
陈润透过眼前的旒,看着他的士卒和臣民,心中可谓是百感交集。
曾经的他是大周的皇亲,如今却也为王了。陈润知道,他称王便意味着,周室的威望在再次被踩在脚下。
不过陈润并不后悔,他早就知道,周室已无回天之力,尤其是刘瑞挟天子之后。
此刻的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扫平天下。
第276章 讨汉() 
长安,承明殿
“回王上,孙兴发布讨汉檄文。交州牧张尧,并州牧李复响应。此时联军攻五十万大军,已在魏都许昌集结。”顾清说道。
刘瑞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魏王是什么态度?”
顾清说道:“回王上,此次魏王也加入了联军。”
刘瑞叹了叹气,冷笑道:“好啊!好啊!没想到魏王居然率先沉不住气,撕毁了盟约。楚王呢?”
顾清:“楚王来信,表示依旧与我大汉结盟,但是楚国不与大汉合兵。”
刘瑞点了点头:“正常,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嘛!能理解。给楚王回信,楚王深明大义,寡人甚是感佩,楚国若有危机,汉定当为其后盾。”
此时吴链站出来说道:“王上!臣以为当务之急应当是应对诸侯联军,许昌距离洛阳太近了。洛阳守军不足三万,洛阳八关守军不到五万。若是他们攻入洛阳拥立天子,则我大汉危矣!”
此时关化又说道:“王上!还需警惕汉境内的匈奴人与羌人,还有那些做奴隶的地圆教徒。若是这些人乱起来,内忧外患之下,大汉才真的危矣!”
刘瑞看了看底下的百官,然后开口喊道:“越临城!”
越临城出列行礼道:“臣在!”
刘瑞说道:“大汉境内所有的汉化羌人、匈奴人,还有那些地圆教都有你管。若有烦躁情绪者,以安抚为主。敢有寻衅滋事者,即斩!”
越临城大声说道:“臣遵王令!”
吩咐完之后说道:“诸位!此乃我大汉又一次危机,寡人决定亲赴洛阳,以激励士气。”
刘瑞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百官的切切私语。关化连忙站出来说道:“王上乃万乘之躯,怎能亲自赴险?王者不做无妄之事,不惹无妄之灾,请王上三思!”
“请王上三思!”百官顿时跪下高呼道。
刘瑞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心中也有些无奈。他知道这些大臣是担心他的安危,尼玛王储现在都没有,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大汉岂不乱了。
刘瑞看着百官如此,便开口说道:“诸位方才说寡人乃万乘之躯,寡人倒要说,国若亡了,寡人这身子一文不值。”
关化也顾不上什么忌讳了,大声说道:“王上!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王上若有个三长两短,我大汉危矣!”
“大汉危矣?”刘瑞顿时盯着关化道。
关化心头一跳,连忙跪下道:“臣失言,然王上不可以身试险啊!”
“已经危矣!”刘瑞面色凝重的说道:“我大汉已经大事不妙了。”
“王上慎言!”顾清连忙说道:“王上乃天命之子,注定要一统天下,怎能生出如此颓废之气?”
刘瑞笑道:“天命之子?难道寡人就坐在这御座上什么都不做就能一统天下了?大争之世,没有谁是天命之子。就算有,也是自己争来的。寡人心意已决,诸位不必再劝退朝吧!”
说完不再理会百官,径直离开了大殿。
回到书房,发现自己的次子刘稷已经在等候自己,不过他并没有发现自己站在他身后。
内侍向刘稷使了一个眼色,刘稷转过身看到刘瑞连忙说道:“儿臣拜见父王!”
刘瑞面无表情说道:“何事?”
刘稷说道:“儿臣请命,与父王一同去洛阳,抵御诸侯联军。”
刘瑞说道:“不准!”
刘稷愣了愣,连忙问道:“父王为何不准?”
刘瑞:“为你!”
刘稷又是一愣:“为我?”
刘瑞点了点头,走到案前坐下,指着剑架上的剑说道:“那是何物?”
见刘稷一脸疑惑,刘瑞也不再追问,而是说道:“凶煞之器!稷儿,你从小素善兵战,然匹夫之勇人皆可得,你要学的是统筹全局,强国富民的帷幄之术。”
刘稷虽然一脸严肃,但是刘瑞依然看出他不乐意,便问道:“有什么不服气的?”
刘稷连忙道:“儿臣不敢!”
刘瑞说道:“不敢可就是不乐意。”
刘稷正色道:“儿臣谨遵父王教诲。”
说完也不等刘瑞说话,已经退下了。刘瑞看着走出书房的儿子,没好气的自言自语道:“给你个国不要,偏要个沙场。”
。。。。。。
“稷儿你好糊涂啊。”林瑶说道:“你难道不明白你父王留你在长安的用意吗?”
刘稷说道:“孩儿不解!”
林瑶道:“你父王这是要立你为太子。”
刘稷说道:“母亲,孩儿无意王储之位,这王储大位本来就是大哥的。”
说道刘倬,林瑶也沉默了。那是她和刘瑞的长子,也是嫡出,更是她最爱的儿子。如今刘倬被刘瑞流放,林瑶便将所有的爱转移到了自己的次子刘稷身上。
林瑶说道:“我儿以后万万不可再说此话。”
刘稷问道:“为何啊?”
林瑶说道:“此话若是传出去,长安恐有动乱啊!”
。。。。。。
三日后,刘瑞带领十万大军来到了洛阳。将大周都成弄成了一座军事要塞,这里就是他们抗击诸侯联军的地方。
洛阳皇宫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