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第158章


还有一个值得说的是,王权富贵他们的商会,被薛文这么一调教,蓟城的繁荣度,居然比以前还要繁荣一倍。
许多人愿意到这边做生意,因为这边的商会让商人们有家的感觉,不再被人瞧不起。
在许多人眼中,商人重利,大多唯利是图,所以有很多商人难以和士族相提并论。
做的比较好的商人,也就战国后期的吕不韦,他本是商人出生,他人生步步为营,通过奋斗到宰相的职位,后面更是位高权重。
差点取代秦国,不过秦始皇谋略略高一筹,才将吕不韦压下去,不然就算谁也打压不了吕不韦。
周子浩回到太子府,舒舒服服的将自己从头到脚梳洗一遍,这路上的风尘实在是多,若是迎面遇上个骑马特别快的人经过,细细的泥土被带起来,有时候都看不清前面的路,就像一层饱满的雾气,只不过遇上的泥土。
周子浩脸上和头上都积满了很多灰尘,原本还觉得好,可是到后来,全身都会觉得痒痒黏黏的。
再加上马鞍坐的并不是很舒服,周子浩还从来没有在马背上坐那么久,最激烈的一次是赶去费城帮忙那次。
公孙先生他们也是,在下人的伺候下,舒服的沐浴,洗刷多日来的辛苦。
素琴重新换回她清新淡雅的白色长裙,高高挽着头发。
不愧是素琴,怎样都是美美的,让人看了就很难挪开眼。主要是素琴长的好看,走到哪里都有很高的回头率。
周子浩府里的下人都比较随意,没有条条框框,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所有人都在可以按照平常人一样生活,所以素琴的出现,让这些男下人们多看了几眼,不过也没有人敢随便多看。
在太子府里干活,可是很有面子的,走在路上,或者回自己家去,那都是非常有地位的。
因为刘玉儿的故事在齐国上下已经传遍,也不知他们是如何知道大部分细节的,居然为刘玉儿的故事,转门编成话本。
这些话本提供给各大茶馆酒馆的说书人,让他们卖力去说,经过绘声绘色的描绘,这玉儿的故事让人深刻记住。
甚至,有的人听了说书人的话,特地跑去闾县那边,寻找刘玉儿到过的足迹。
刘玉儿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因为那些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受过刘玉儿的光顾。
尤其是有巫婆害人的地方,用活人祭祀的迷信方式,统统被刘玉儿用西门豹的方法除去,水利的修缮|、改道等安排非常妥当。
村上的老人最喜欢编造故事,所以那些听了说书人过来的人,听完老人们的表述,觉得自己跑一躺非常值。
这就使得很多人前去观看闾县,造成闾县的人流量暴涨,刘玉儿抓住机会,赚取那些吃饱没事干来闾县的人的钱。
刘玉儿深深记着周子浩说的一句话‘人流量就是钱’,对于闾县这样的小地方,吸纳暴涨的人流量。
刘玉儿调动了许多力量,第一个就是人民,刘玉儿花了一些钱高价收购他们的货物,然后摆到县城去,然后高价卖给别人。
这番倒爷的行业,让刘玉儿不用收取多少赋税,就很好的完成上交本县赋税的任务。
她如今已经解决县内恶霸,巨头的压榨,剩下的就是齐王这个最大的贵族,需要交钱上去。
不过这钱交的心甘情愿,当了县公之后,刘玉儿才知道,作为政府里的人也不容易,每天都要精算着,接下来要开发的事。
现在刘玉儿要做的有三件事抓生产,修路,修水利,每一样都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她一个瘦小的身体很难撑住。
开始之前,许多人都质疑她,但是后来看到不断拼命做事玉儿,并且有模有样,让所有都闭了嘴。
刘玉儿鼓励人们多做点好看的手工小玩意,然后卖到她这里,这样可以缓解许多家庭的困难。
她收集受欢迎的物件,卖给那些慕名而来的好奇者们,这件事居然为闾县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手工作品出奇的受欢迎,就连县城的一些贵族,也会向刘玉儿定制一些。手工作品的火爆,是刘玉儿之前没有想到的,她的本意只是让那些揭不开锅的贫苦人民有条活路。
许多人甚至直接在自己的村里设置收购点,做完积累在一起,等待县公派人过来收,然后就等着发钱。
刘玉儿有个计划,她准备带着平民们一起种地,种完之后,留下一部分人管理,剩下的人就学做手工作品,主要作品有草鞋,象形小动物,箩筐等。
这样多线发展,更有利于快速致富。
第208章 遭人记恨() 
刘玉儿作为太子府的丫鬟,做到县公,这样传奇的励志经历,让许多人都想到太子府做下人。
不过,已经没有机会,因为不要人了。
当然,刘玉儿的好,也被许多人嫉妒,甚至充满仇恨,其中就有刘爷他们那一帮恶霸。
程家府里的厅堂中,程苏光召集一帮‘曾经’在闾县风光无限的人,聚在一起,共同商量大事。
程苏光在临淄城里有人罩着,就是那些位高权重的族老,所以在座的各位都是以他为马首是瞻,有什么事第一个先给程苏光请示。
“光爷,我们这个日子没法过了,再让刘玉儿那丫头继续当闾县的县公,恐怕我们真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刘爷最近快要吃土了,被刘玉儿整治过之后,每天清汤寡水,和普通人差不多,不过比普通人好上几倍,毕竟他不需要为吃饭担心。
程苏光坐在主位之上,扫了众人一眼,转而看向刘爷,说:“我知道你们都受苦了,可是那个丫头暂时还不能动,否则肯定会出大乱子。”
刘爷非常不解,那个刘玉儿只不过是齐王身边的一个丫鬟罢了,为什么可以在他们头上撒野。
除了刘爷跳脚不爽外,还有就是专门出租渔船给渔民的鱼头韦曲阳,他以前出租渔船的抽成是九成,现在变成四成,变成渔民赚大头。
虽然他们也没有损失什么,但是这样一来就让他们非常不爽了,因为渔民越来越富裕,他们的口袋则是越来越干嘠。
韦曲阳抱怨道:“这么低的抽成,我的大船都不想再出租了。”
当然这是气话,若是不出租,他们稳定收入来源,就像在坐各位都拥有大片土地,若是不让人民耕种,他们也会跟着颗粒无收一样。
“我觉得例钱我们也收的太少了,要是按照这样的模式,以后想吃顿好的饭,都要精打细算。”乌由人也说,他家的田地被刘玉儿全部改造,并且还说这是齐王的安排,强行削减他们收入。
要说到收入,他们也是很有难处,一大家子要吃饭不说,人情往来的钱,也需要一大笔钱来才能打通,不然你以为谁会理你。
比如程苏光,在坐的每个人每年都要向他‘孝敬’一大笔钱,不然这个圈子恐怕都进不了。
看着各个人都有难处和不满要宣泄,程苏光眯了一会眼蒙,事实上他也非常讨厌刘玉儿这个尽给他惹事的人,可是没办法呀,上面的人下了死命令,不能动。
他能怎么办,甚至为了保护刘玉儿,他还专门让人看着,不让下面的人使坏。做到这个地步,他也非常无奈,因为只要出现一次,他家立马被一大批技击军围攻。
今天这个聚会,就是为了安抚躁动不安大伙,他程家已经经不起技击之军围攻几次了。
程苏光做了个稍安勿躁的动作,屋中正在切切私语的人都停了下来,纷纷看向程苏光。
程苏光说:“你们的损失,今年我会一次性补充给你们,还有接下来先取消对我的进贡,一切等这烦人的县公消失再说。”
在坐的人还以为听错了,因为程苏光说的这话太过劲爆,不过刘爷还是第一个跳了出来,“光爷,这怎么行,我们每年向你进贡是心甘情愿的,决没有不情愿。”
然而刘爷的话太过于虚伪,他也曾私底下抱怨进贡的任务负担过重,但是现在为了表现忠心,他必须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否则以后还怎么得到程苏光的重用。
其他人没有说话,不过表面上表现得和刘爷相差无几,可是看向刘爷的眼神却是充满鄙夷,他们最看不惯刘爷这种做法。
他们今天聚在这里,就是希望从程苏光这边获取好处,几次破坏他们的好事,都知道有程苏光的影子。
一想到后面的日子还有很长,就觉得在黑暗日子中,希望能得到一点曙光,不然开源节流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