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第77章


热情地给两人介绍,有灯市,有庙会,有专卖南洋货物的洋市等等。
这些北京也有,李云崖觉得没啥意思,跟朱由检一商量,索性不去城里,改去乡下。
朱由检是没有意见,他对什么都感到新奇,看什么都很有趣,他儿子朱慈烜也是一样。
马车赶到一个村子,叫做刘千户,顾名思义,这里原来是个千户所,里面大部分人家都是姓刘的,因为距离州城不远,人数挺多,还很热闹。
村口有一条河,河边上有一群少年在抓鱼,他们不用鱼竿不用网,抓鱼抓虾全靠一双手,都脱得一丝不挂,有的在岸边的石头缝里捕虾,有的潜到水下抓鱼,已经抓到两条小鱼,一把青虾,在岸边用泥沙堆成一个围塘,将战利品养在里边。
李云崖三人看得有趣,在岸边驻足,忽然哗啦一声水响,河面上钻出一个少年,双手紧扣着一条鲫鱼,从头至尾能有一尺来长,同伴们齐声欢呼:“三河哥抓到鱼了!还是三河哥最厉害!”
捉到鱼的少年游到岸边,把鱼放到围塘里面,三个才七八岁的男孩围在边上看。
李云崖走过去:“小兄弟,你这鱼我看着好,多少钱卖给我吧。”
少年抬起头上下打量了李云崖三人一番:“这鱼刺多,在我们当地卖不上价,客人如果想要,直接拿去就是了,不要钱。”
“那怎么行呢,这也是你辛辛苦苦从河里抓上来的,我们不能白要,你出个价。”
少年想了想:“你若要给,就给一分通宝吧,我把这两条小草鱼,还有这些虾都给你。”
一分崇祯通宝,买不到一斤玉米,按照购买力算,相当于后世的五毛钱左右,这份买卖还真划算,李云崖喜欢这少年的淳朴:“这样吧,今天我要请客,你这些鱼虾不够,我给你一枚银元,你帮我再抓些鱼虾来,怎么样?”
“一块银元!”四个少年齐声惊呼,一块银元就是一圆崇祯通宝,价值相当于一两银子,在这里可以买一百多斤小麦,可以到天津城里的酒楼里美美地吃上一顿,按照他们的换算方式,可以买好多好多的糖块,可以买城里最流行的新衣服。
少年大声打了个口哨,把还在水里的小伙伴都着急过来:“这两位大爷要办宴席请客,需要鱼虾,要花一块银元雇我们抓,咱们加把力气,争取把这钱挣过来!”
对于这些农村少年来说,从来只有过年时候才能得到几分压岁钱,平时根本没有零花钱的说法,一块银元无异于天文数字,大家齐声欢呼着扑通扑通重新跳回水里,就连那三个年纪小的也努力在河边拢起双手,全神贯注地扑虾。
不多时,有少年冒出水面,手里高举:“我抓到一条白漂儿!”
那叫三河的少年听见说:“白漂儿不行,刺多也不好吃,不能摆上席面请客。”
抓到鱼的少年随手把鱼扔回河里,又钻进水里,很快有钻出水面:“我又抓到一条鲤子!”这会没人阻拦,他美滋滋地游上岸,把筷子长的鲤鱼扔到围塘里面。
第70章 难民
朱慈烜眼巴巴地看着在河里捉鱼的少年们,羡慕极了,他很不能也能像鱼儿一样在河里自由自在地钻进钻出,可惜他不会游泳,即便他会,父皇也不会同意他下河。
不能下水,他只能蹲在围塘边上看鱼,贵为皇子,他这辈子看过的活鱼仅限于养在大瓷缸里面的锦鲤,这种灰不溜秋的鱼他或许吃过,但绝没看过。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小手,用一根手指戳了戳最大的鲫鱼背部,围塘里面的水不是特别多,鲫鱼三分之一的背部露在水面以上,被戳到之后奋力摆尾,溅起一大片水花。
朱慈烜吓坏了,几乎连滚带爬地扑回到李云崖怀里。
李云崖哈哈大笑:“不过是条鱼嘛,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怕他,来,爸爸带你一起戳。”
李云崖把鲫鱼抓出来,招呼朱慈烜:“快来,摸摸它,这会随便摸。”
那鲫鱼离了水,在他手里用力挣扎,尾巴左右乱扇,朱慈烜不敢碰,李云崖又是哄又是激,才鼓起勇气,在鱼肚子上摸了下。
玩了一会,眼看太阳偏西,李云崖招呼少年们上岸。
“这些不够一块银元的。”少年三河看着围塘里的鱼有些沮丧地说。
“连半块也不够。”旁边一个憨憨的少年接口。
“我还有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李云崖说,“这鱼我们不会收拾,你们帮我收拾出来吧。”
少年们正为挣不到一块银元而失落,听说还有活干立刻动作起来,从衣服堆里捡出两把薄铁片磨的小刀,熟练地刮鳞抠腮,开膛破肚。
李云崖拿出一角通宝:“还得麻烦你们哪位帮我到村里弄些油盐来,还要租借一个铁锅。”
三河指定一个少年:“大宝,你去我家跟我爹说一下,把那口小锅拿来,再取些油盐酒醋来。”又跟李云崖说,“就都算在一起吧,不用再另给钱了。”
“那也行,等最后一起算钱,最好再来点葱姜。”
大宝带着两个伙伴去取东西,李云崖带着沿河找石块搬过来。
朱慈烜跟在后面好奇地问:“爸爸,你要捡石头干嘛啊?”
“做鱼吃啊,待会爸爸给你做烤鱼。”李云崖捡到了足够的石块,垒成一个灶台,朱由检在旁边看着,想要帮忙却又无从下手,李云崖就带他一起捡柴禾:“要干爽的,草和树枝都可以。”
只是这时正值初夏,草木俱都青翠,根本找不到干柴,李云崖就到距离这里最近的一家农户,花了一分银元,买了些现成的木柴,跟朱由检一起往回运,农户收了钱也愿意帮忙,三个大人,运了三趟,朱慈烜也每次抱着两条跟着跑。
柴禾够了,鱼也收拾好了,很快大宝他们也带着锅回来,他跟三河说:“大娘让我告诉你,不许把锅子弄坏了,不然的话让大伯揍你。”
李云崖把柴拢到灶膛里,用打火机引火,少年们看着喀嚓一按就能窜出火苗的宝贝都很吃惊,他们见过最好的生活工具就是火柴了,还是有钱人家才能用上的。
火升起来,李云崖把锅放在炉灶上面,将收拾好的鱼一股脑放进去,加上葱姜醋酱煮。另一边再起一处篝火,两边用岩石架起来,中央用树枝穿过鱼身放在火上烤。
他把手伸进背包里作掩护,从空间里拿出百里香、甜牛至、紫苏叶这些调味品,以及山楂、红枣、辣椒粉这些,分别加入锅里跟烤架上面。
很快香气就飘出来了,一群少年们围在旁边都开始咽口水,朱慈烜更是吸溜吸溜的,不过他教养比较好,并不跟李云崖开口要,只是蹲在一边,瞪大眼睛看着。
三河跟李云崖说:“两位大爷,你们还有什么吩咐吗?”
“没什么吩咐啦。”李云崖招呼他们,“剩下的就是吃鱼了。”
三河摇头:“你的鱼还得请客呢,我们就不吃了。”他想要报酬,又有些不好意思,努力了好几次才终于开口,“我们这些鱼不值一块银元,加上这些油盐酱醋,您跟四角就好了。”
“说好了一圆就不会改了,这些鱼在我看来,可比一块银元更值钱。”李云崖掏出一块崇祯通宝递过去。
三河接过银元看了看真假,然后冲着李云崖和朱由检鞠了个躬:“谢谢两位大爷,如果还有什么吩咐你们尽管提,只要我们能办到的肯定给您办了。”
“剩下的吩咐就是吃鱼。”李云崖说,“我要请的客人就是你们,今天我们第一次来天津,就遇到你们在这里抓鱼,都是缘分啊,来来来,吃鱼吃鱼,大家一起吃才有意思,不然的话这些我们三口人也吃不完。”
少年们得了钱,自然不好意思再吃鱼,纷纷推辞,准备离开,李云崖随手拉住一个:“干嘛?我请你们吃鱼,你们都不给面子,莫非是瞧不起我们吗?”
“我们没有……”
“没有就吃啊,快点,都做好。”李云崖把一根树枝鱼串递过去,“你们自己分,尝尝我烤的鱼味道怎么样。”
少年们都看向三河,三河微微叹了口气,点头答应,大家哄然欢呼,把鱼串接过去分食,李云崖本身做饭手艺就很好,手上调料又全,少年们一边大块朵颐一边表示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
李云崖拿了一条跟朱由检分食,朱由检还放不开,李云崖撕下一块“鱼排”递向他的嘴边:“这样在野外吃鱼,图的就是个野意儿,幕天席地,直接用手,来来来,保管你终生难忘。”
朱由检吃下了他投喂的一块,果然跟过去吃的烤鱼滋味不同,也伸手自己撕了一块,慢条斯理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