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铁腕》第734章


在郭东海之后,朱朋面色焦虑的向赵长天汇报。
“掌握歹徒的身份特征了吗?”赵长天沉声问道。
“书记,正要向您汇报这方面的情况。”朱朋回了一句,继而他望向李黄河,“黄河,你向赵书记、王市长汇报吧。”
李黄河没说任何废话,径自说道:“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三个人的身份信息,王君龙、王君虎、王君强,他们是亲兄弟,都曾经是乔四团伙的成员,以前都有过犯罪前科。”
顿了顿。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李黄河接着说道:“这三兄弟是西林县大留乡王家村的人,十年前到市里打工,后来投入到乔四麾下充当乔四的打手,曾因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数次被抓。但都被乔四捞了出去。”
“知道他们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听完李黄河的汇报,赵长天略加沉吟后问道。
“有一个母亲和妹妹,父亲在八年前去世了。”李黄河不假思索的答道。
“我已经联系了西林县委县委书记关朋,要求他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人员把那对母女送到市里来。”朱朋接过话,将他之前的安排说了出来。
“好!”赵长天点了点头。
对于朱朋、李黄河在这起危机事件中的表现,截至目前。赵长天是满意的。
总结朱、李二位的汇报,结合自己的判断,稍加思索之后,赵长天对于眼下这起恶**件有一些感觉不太对劲儿的地方。
重生前,赵长天是一位在黑道打拼多年的大佬级人物,因此。对于诸如王家兄弟这种道上的混子,赵长天自认为是比较了解的。正是因为了解,赵长天才觉得王家兄弟的行为着实有些反常。
正常情况下,道上是有一些所谓的狠人,可以用心狠手辣形容,比如当年的赵长天,就是这类人。但再狠的狠人。哪怕是狠人中达到一定层次的亡命之徒,也不代表着就完全拿自己的性命不当回事儿,相反,这些人也与普通人一样惜命。
而且,相比于普通人,这类人对于执法机关的惧怕,要远在普通人之上。
当然,那种被灌输了极端宗教思想、被彻底洗脑的人,是另当别论的。
可是,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王家兄弟基本不太可能是能种极端人物。也就是说,他们应该会很惜命,也应该惧怕执法机关才是,但事实上,王家兄弟目前所做这件事。基本是将性命豁出去了,而且还公然挑战执法机构。
如果说他们这样脱离了常规、胆大妄为的举动,仅仅是想铤而走险弄到五百万,怎么也有些与常理不符。假如换位思考的话,赵长天觉得,直接去抢银行、运钞车、或者打劫有钱人,所冒的风险也要比这种大张旗鼓、劫持众多人质的做法小得多。
看到赵长天拧着眉头思考,朱朋等人没有出声打扰。眼下,他们除了等着谈判人员带回来消息,都有些束手无策的感觉。
同时,几个人也难免忧心忡忡。
形式很明朗,歹徒手中都有枪支,而且身上背着炸药,如果强攻的话,谁也不能确保在将三名歹徒同时击毙,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会让歹徒有引爆炸药的机会。
而一旦发生了那种情况,在大巴车那种狭小的空间内,剧烈的爆炸将会造成非常惨重的伤亡,几名老师和数十名中学生,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活下来。
假如真的发生了那种最坏的情况,责任谁来承担?朱朋、李黄河作为直接责任人估计难逃被解职的下场。而王宝华和赵长天,也将受到巨大的牵连,能否保住自己的位置都是个未知数,尤其是省里的闻阳一直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他会放过这样打击赵长天的机会?
朱朋、李黄河能想到这起事件中可能蕴藏着的灾难性的后果,赵长天自然也能想到。
“这很可能是一起阴谋。”
思绪流转,赵长天脑子里浮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朱局长,西林县那边传回了消息。”
正在这个时候,公安局的一名副局长匆忙跑到朱朋面前,神色紧张的汇报。
喘了口气,那名副局长继续说道:“当地派出所的警务人员到达王家村的时候,发现王君龙三兄弟的母亲和妹妹已经失踪了几天的时间,村里没有人知道她们的去向,只是提供消息说,王家母女是被一辆面包车接走的,开车的司机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车上还有另外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
“会不会是有人通过那对母女胁迫王家兄弟?”李黄河脱口而出。
“有这种可能,但也有可能是王家兄弟提前安排后路。”朱朋先是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摇了摇头,提出了不同意见。
“提前安排后路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要这样打算的话,王家兄弟应该不会假手于他人,而是会亲自去安排。”
赵长天摆了摆手,断然说道。。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ps:新书冲榜,有闲暇的兄弟去捧个场吧,呵呵!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七百二十二章 高举右手() 
赵长天的话音刚落,郭达大步从广场里面走了出来,走到近前,他冲着在场的几位领导一一点头示意。
“谈判失败,王家兄弟表示一定要见到钱之后才肯谈下去。而且,给出了一个小时的期限,声称如果时间到了,钱还没有送到,每过十分钟就杀一个人质。”
郭达言辞简练的汇报道。
“狗日的王八蛋!”
朱朋面色难看的爆了一句粗口。
“书记,怎么办?是不是暂时答应他们的条件?以便拖延一下时间。”
发泄完之后,朱朋沉着脸向赵长天请示道。
“不必,我从来没有向这种人妥协的习惯,而且,即便我们暂时妥协,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赵长天眯着眼睛,语气冰冷而又坚定的给出了答复。
“马上准备三件避弹衣,再准备一条呢绒丝袋子,伪装成装满钱的样子。”
深吸了一口气,赵长天面向朱朋、李黄河下达了命令。
“书记,您的意思是?”朱朋有些震惊的望着赵长天。尽管是疑问的语气,但朱朋已经清楚的知道了赵长天下达那些命令的真正目的,就是强行出击解救人质。
而这其中所蕴涵着的巨大难度、和潜藏着的极大风险,朱朋是非常清楚的,他相信赵长天也同样非常清楚,可即便是这样,赵长天仍然要决定这么做,这种魄力或者说胆量,朱朋自认不如,甚至换成另外一个市委书记,估计也不会就如此果断的下达这种命令。
毕竟,一旦任务失败,作为决策者的赵长天,将会承担大部分的责任,甚至是直接导致丢官弃职都有可能。
“执行命令吧。”
看到朱朋眼中的犹豫。赵长天断然说道。
“是!”感受到赵长天态度的坚决,朱朋不再迟疑,神色凛然的应道。
就在赵长天做出决定的时候,在人民广场四周围观的人群中,两位来自京城中新社的名记,吴飞、郑朋,正在讨论着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老吴。这样性质恶劣的人质劫持事件,在国内可是难得一见啊。”
说话的是郑朋,现年三十八岁,中新社的资深记者,以文笔犀利著称于新闻界,是京城有名的笔杆子。站在他身边的是吴飞。现年四十三岁,也算是名记,但比之郑朋,在名气和地位上都要稍差一些。
“大朋,我听你这语气,怎么没什么同情心呢,你这人可真是铁石心肠!”
吴飞望着身旁的好朋友兼同事。语气有些挖苦的说道。
郑朋瞥了好友一眼,有些不以为然的反驳,“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是最重要的素质,所谓的同情心是最要不得的,我…”
“得了,别和我说你那老一套了,我耳朵都听得起茧子了。虽然你在社里混得比我好。但不代表我就认可你那些冷血理论。”
没等郑朋说完,吴飞不客气的将他打断。
郑朋丝毫没有被人打断之后的羞恼,而是自顾自的说道:“我说老吴,我觉得我们来得真是凑巧啊,这上午刚到锦市,下午就发生了这么具有新闻价值的大事件。”
“你什么意思?难道怀疑我早就预测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才特意把你大老远的从京城拉过来?如果我真有那本事。还会让你这种得志的小人在我脑袋上作威作福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