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唐烟云》第154章


谢默却盯着谢轩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太守并没有对在下尽吐真言。”
谢轩不由地心头有些骇然,此人心思之敏锐,实为谢轩穿越至大唐所遇到的第一人。
这时,谢默突然话锋一转道:“茂陵农户对于种植胡椒一事,兴致不高,茂陵危机并未真正得到解决,太守心中可有定计?”
谢轩吐出胸中一口浊气,趁机转移话题道:“此去京师,如果一切顺利,回返之时,便可彻底解决茂陵之事。”
谢默目中精华一闪:“茂陵之事,关系民生福邸,宜先处置,至于在下之事,不急在一时,且容后再议。”
谢轩闻言不再坚持,开口道:“如此也罢,椒房内种植的胡椒便交于二哥了!”
当夜,杨国忠和谢轩的车架便到达了长安。
第二日一早,兴庆殿内,人声鼎沸,不时有人针对谢轩的提议冷嘲热讽。今日虽不是朔望,但因有要事商议,京官九品以上者,皆被召到了兴庆殿。
未久,后殿之中突然传来了一声唱喏:“圣人到!”
兴庆殿中顿时就变得安静了下来,行礼之后,高力士高喊道:“众卿有表奏来。”
话音方落,就有一人站了出来,此人乃是户部的仓部主事陶金,算是李林甫的铁杆。
谢轩斜瞥他一眼,这自然只是个小角色,顶多只能算是个引子,真正想要置他于死地的大鳄还远远没有出现。
事实上,早在朝中群臣得知谢轩将于近日回京之时,就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磨刀霍霍。
谢轩辩才无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想要将其驳倒,除了要引经据典之外,更需要集合众人之力。
因此,今日众人的准备极为充裕,要与谢轩打一场车轮战,其目的也并非是谢轩以为的要置他于死地,只是为了将他的议题搁置,顺带也挫一挫他的锐气。
古代文人最厉害的是什么?当然是嘴皮子。
这一群人发挥起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当真是把谢轩的提议给批判地体无完肤,把杨国忠的冷汗都给听出来了。
众朝臣骂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但是很快他们就发觉到不对劲了。
以往每到这种时候,谢轩总是会针锋相对,将对方驳斥得哑口无言。
但是今日,直到现在为止,谢轩还没有开口说过一个字,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若不是眼睛还睁着,众人还以为他睡着了。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顿时就让众人心中一阵打鼓,时刻提防着谢轩要用使出什么幺蛾子。
毕竟这位的想法向来都是天马行空,常以奇招致胜,虽然年岁还小,但是却丝毫轻视不得。
又过了一会儿,兴庆殿中终于是冷场了,众人都有一种用尽全身力气,却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这时,玄宗或许也有些看不下去了,看向谢轩道:“幼安,众卿之言,汝以为如何?可有不同的看法?”
谢轩走出队列,躬身道:“臣以为诸公说得都极有道理,请续言之。”
众人闻言,嘴角都是一抽,不少人都有骂娘的冲动,这是什么话,敢情他是来看众人表演杂耍猴戏来了?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行军打仗是这样,朝堂议事同样也不例外。
李林甫虽然算是不学,但是却绝不是无术,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开口道:“幼安若有不同的意见,尽管道来,何必对众位同僚冷嘲热讽?”
李林甫一开口,顿时就让众人精神为之一振,这位权术方面当之无愧的天才,一出手,果然就是不同凡响,抓住谢轩的一句话,就将他置于不利的境地。
李林甫身为当朝宰辅,他一开口,谢轩自然不能不回应,于是拱手道:“下官确是肺腑之言,诸公引经据典,所言皆有出处,岂能没有道理?然。。。”
“噗嗤!”谢轩站在大殿之上,顿时笑了一个前俯后仰。
众臣心中立马为之一凝,经验告诉他们,这货只要在朝堂之上一笑,准保要出大事。
这位算是本朝之中,唯一一位在朝堂议事之时,数次有失官仪,而未被处罚的。基本上御史台的御史对他已经放弃参奏。
李林甫也被谢轩笑得一阵恶寒,沉声道:“放肆,朝堂之上,圣人面前,成何体统?”
这时,高坐在龙床之上的玄宗也开口道:“谢卿,汝孟浪了!”
谢轩这才止住笑声,跪拜在地:“臣想到诸公引经据典,一时难以抑制,这才发笑,请陛下责罚!”
玄宗的好奇心又被勾起来了,直接无视了谢轩的后半句话:“引经据典有何可笑?”
谢轩道:“回陛下,引经据典当然不可笑,但是不察实情,胡引乱据,以致隐元会奸计得逞,就大大的可笑了。”
玄宗闻言,目中精光顿时一闪。
众臣闻言,心中也都是一凝,“隐元会”这三个字一出口,立刻就让所有的朝臣为之失声,众人虽然都是想维护自身或者家族的利益,但却绝不想与谋反叛乱联系到一起。
这时,李林甫开口道:“明明只是田地种植的事,何必要扯到隐元会身上,幼安勿要危言耸听。”
谢轩道:“下官当然不是危言耸听,诸公当还记得去岁的五子谋逆一案,此事便是由隐元会背后谋划,可谓是环环相扣,计中有计,让人防不胜防。此次的鬼刺,乃是隐元会针对我大唐的又一条毒策,虽暂被破解,但同样也是计中有计。”
说完这话,谢轩看向玄宗道:“陛下,臣相信,若是张相在此,必会一眼就看穿对方的阴谋,而杨相,亦因为身在茂陵,对当地事多有了解,察觉到了不妥,这才同意在臣的表书上签押!”
一直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的李麟,闻听此言,目中顿时闪过一道光华,不由地在心中暗呼厉害。
谢轩的话看似在向玄宗陈情,却清晰无误地传达出了两个意思。
其一,是向一直没有发表过意见的太子派传达一个信息,张九龄若在,在此事上,必定会支持自己。
其二,此事的主导者,乃是他自己,而并非是杨国忠指使,也就是说,此事确有内情。
此举不但争取到了太子派的支持,还让以李林甫为核心的反对派,根基产生了动摇。
李麟几乎可以肯定,很多墙头芦苇,自此后,再不会多发一言。
第121章 舌战群儒() 
李林甫与隐元会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他既想借隐元会之手除掉杨国忠和谢轩,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又不甘心为对方所利用。
听了谢轩的话之后,李林甫的心中也一阵打鼓。他当然知道与隐元会合作是与虎谋皮,一不小心就会被对方反噬。
倘若谢轩说的是实情,他再坚持下去,势必要受到牵连,是以,李林甫很识趣地闭嘴了。
李林甫保持了沉默,其他人就更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引火烧身,兴庆殿中,一时间变得沉寂起来。
这时,玄宗开口道:“隐元会有何阴谋,幼安请详述之。”
谢轩拱手道:“敢问陛下,胡椒可饱腹否?”
只这一句话,玄宗顿时就明白了谢轩的意思:“幼安之意,隐元会欲效管夷吾买鹿治楚之事?”
谢轩拱手道:“陛下圣明,正是如此!”
这时,李林甫闻言,心中顿时一喜,开口道:“如此说来,对方早在祭出鬼刺之时,就已经预料到了胡椒之事?”
谢轩心中冷笑,李林甫此话看似分析合理,甚至还有些为谢轩打圆场的意思。但是,只要自己应和,李林甫立马就会展开反击,咬死谢默乃是隐元会暗子的身份。
要知道,茂陵危机能够这么快就得到解决,功劳大半都在谢默身上。杨国忠和谢轩已经先后上表为其表功,请求玄宗为其平反。
如果李林甫能把谢默给拖下水,杨国忠和谢轩多少也要担上失察之罪,功劳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谢轩自然不可能让李林甫的阴谋得逞,于是开口道:“非也,对方不是仙神,岂有未卜先知之能?”
李林甫开口道:“怪哉,如此说来,以胡椒克制鬼刺,并非是隐元会露出的风声?”
面对李林甫的明知故问,谢轩点头道:“克制之法,乃是下官族兄谢默提供。”
李林甫疑惑道:“既如何,幼安何以一口咬定种植胡椒乃是隐元会买鹿制楚的计策?”
谢轩道:“顺势而为而已,这世间本就不存在完美无缺,天衣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