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匪王》第318章


柴风扬伸出大拇指:“还是老姜辣!”
柴永波瞅一眼长大的儿子:“拍起老爸的马屁了。”
柴风扬动情的说道:“老爸,我在美国听到最多的就是对你的议论。商业、工业、房地产。连总统都对你高看得很。”
柴永波哈哈大笑:“其实他们是要我卖命罢了!中国是我们的国家,谁让老爸有钱呢!”
柴风扬欢喜的说道:“上海的两个妈妈都好吗?焦灵妈妈怎么不见?”
柴永波无奈的说道:“都好!都是大忙人,连你老爸都见不着。孩子,好好干。给你的弟妹们做个好榜样。”
柴风扬懂事的点点头:“我会的!”
随着太平洋战事发展,关东军主力逐渐被抽调至太平洋战线。1943年底到1944年的主力师团在东北有15个,辽阔的地面和漫长的中苏边境线让他们不堪负重。日军天皇下令增兵,陆续又有七个师团朝东北挺进。
1944年5时,日军中国东北兵员约51万、在北朝鲜约6万、在南朝鲜约23万,合计约80万。南库页岛千岛第5方面军约9万,旅顺与元山海军兵员约2万。
关东军辖有第1、3方面军。因朝鲜东北沿海是苏军可能的进攻方向,朝鲜北部防务于5月底从第17方面军交割关东军,6月17日从中国派遣军调入第34军司令部驻咸兴担任领率。
为了应付艰难的局面,关东军将在东北的25万退伍的日军军人重新征集,并编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作为临时部署兵力的补充。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一举达到24个师团,约70万人。关东军兵力的增加只是一种表面的膨胀,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仅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特别是由于日军在各个战场连遭惨败,士气低落,关东军往日的威风已经不复存在。
山田乙三1944年7月起任关东军司令官,关东军制定了“要塞建设计划”、“筑城实施方针”等一系列规划、战术技术要求、财务及物资保障计划,以保证筑城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日军修筑的国境筑城工程按照阵地类型分为:要塞、守备队阵地、野战阵地、游击据点和持久抵抗阵地。日军役使超过百万的中国劳工和战俘修筑这些国境筑城工程,为保守秘密在完工后将大部分人杀害。
其收缩后的防御范围是:从长春向东沿铁路至图门,向南沿铁路至大连,并包括朝鲜半岛在内。它的核心抵抗地域(或称最后抵抗地域)是以吉林省通化市为中心,其范围大致长约350公里,宽约250公里,面积约八万多平方公里。这个核心抵抗地域日军称“眩蟮亍保馕撼志玫挚拐蟮亍?br />
杨雄和欧阳文在朝鲜疯狂扩军二十万大军和女子两个师整军完毕。柴永波对柴风扬说道:“准备出兵朝鲜吧!你的对手是日军海军航母上的空军,压力相当大。孩子,一旦日军兵力增加,准许你们撤退到承德。”
“是!我一定打出个样子让老爸看看!”柴风扬恭恭敬敬的给父亲敬个军礼,出门坐上汽车朝卢氏机场驶去。柴永波目送着,身后的刘香敏笑呵呵地说道:“这孩子!小时候就要娶我家丫头,敢不认账看我不打烂他的屁股!”
柴永波左右看看,轻声对她说道:“你等着抱外孙吧,他已经给你来了个先斩后奏。”
“啊!把我家丫头欺负了?我说老四,你这家传的作风太那个,我得好好教教丫头别上当。”刘香敏笑着讽刺柴永波,心里却乐得笑开了花。
第273:叱咤疆场(七)
第273:叱咤疆场(七)
1941年12月日军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军的战略重点转向南方。1943年夏季之后,随着战争态势的变化,关东军的主力部队逐渐调往太平洋战场。
日军在中苏国境的战略意图发生了变化,它在中苏国境地区的进攻型要塞逐渐转变为防御型要塞,要塞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原来缺少防御功能的要塞都增补了防御设施。
防御设施虽然可以增补,但要塞的位置是无法改变的。它靠前设置,无法迫敌提前展开,浅纵深,无法梯次防御,机场和仓库靠近前线容易被摧毁的弱点也是无法改变的。
柴永波清楚,日军的所有防线是针对苏联部署,此时自己发起进攻,很可能短时间打垮关东军。空军、炮兵占了优势,可以与日军放手一搏的时候。
梁大勇接到电报,在避暑山庄召开了作战会议。空军司令李刚;朝鲜军正副司令杨雄、欧阳文;第二路军司令何明辉和所有的军长都到达会场。梁大勇看着手下的干将,站起来呵呵的笑着:“好!咱们百万雄师终于要和关东军开战,各位准备好没有?”
杨雄站起来严肃的回答:“司令!朝鲜二十五万人马随时听候派遣!”
金灿激动地起身说道:“朝鲜大部分农村和乡镇已在我掌握之中,铁路和公路基本掐断,保证把日军困死在东北!”
梁大勇示意他们坐下,对何明辉说道:“第一战役有第三军刘子安部、坦克师攻打沈阳;第五军高俊部、第六军段上进部攻打新京长春。第五军骑兵腾格尔部在农安、九台配合第一军阻挡关东军回援。”
“是!”
“前敌司令官何明辉负责空地指挥,柴风扬担任前敌参谋长,杨雄负责总后勤。1944年八月一日凌晨一点发起进攻!”梁大勇沉着冷静的下达命令。
“是!保证完成任务!”
第300章:巧媳妇难做无米炊() 
陈晓急忙问道:“司令官,青年军的作战认为呢?”
梁大勇微笑着说道:“京津地区所有县级日军是你的打击目标,留下天津、北京之敌。防止日军破坏古都。”
“是!”
蒋在重庆大发雷霆:“七日内必须把各地政府官员派过去,何总长,此时由你负责,决不能把华北平原让给共!”
何应钦起身说道:“没有军队我们能站住脚吗?卢氏军申明不驻军,这件事你拿个主意。”
蒋捣着拐杖说道:“可以就地组建保安部队,柴董事长会给你们武器的。”
何应钦心中一颤:“土包子拿起枪能守得住各地?我看还是派一支部队过去吧。”
“部队?福建沿海日军和武汉一带日军蠢蠢欲动,我们不能为了东北而丢失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个道理不用我教你吧?”蒋不满的教训着。
何应钦紧张的汗都出来了:“巧媳妇难做无米炊,这件事还得斟酌。”
“斟酌!斟酌!等国土散尽你就不用斟酌了!”蒋暴怒。
白崇禧呵呵笑道:“我倒有个主意,把阎锡山的部队派过去。最好是傅作义前去。”
蒋沉吟着。傅作义和共虽有来往,但基本上还是靠得住的。想到此他说道:“好!让他担任第12战区司令长官,成立12战区“复员委员会”,自兼主任,下设绥蒙、天津、东北三个组。接收承德所有的收复城池!”
傅作义驻扎在河套地区,军纪森严,颁发职官十二戒条,规定:“绝不贪污腐化”,“绝不吸食鸦片烟、赌博”,“绝不蒙上欺下、弄权欺世”,“绝不接受人民下级馈赠”,“绝不与商人来往、不兼营商业”等等,违者给以惩罚。
1943年提出“治军治水并重”的口号,发放农田水利贷款,大兴水利。长官都成立了水利指挥部,统一调配军工、民工。军工所修干渠达1700里,支渠超过1万里,水浇地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一时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接到升任第12战区司令长官的命令,急速带领两个军朝华北挺进。
胡宗南、傅作义把守着京广一线,蒋心里稍安。但东北问题又在他心中缠绕着,戴笠出来说道:“校长,军统可以抽调一部分人。”
蒋担忧的看着他:“军统去我不放心,他们那批人如果不满意时,只怕你连尸体都收不回来。”
戴笠说道:“政府官员有你指定,保安团这样的角色我想没问题吧?”
蒋想想也是,点头说道:“派一批清廉、能干的过去,别让人抓住把柄。”
“是!”
奉天战俘营是一个专门用来关押日军从太平洋战场俘虏的美英等国战俘的战俘集中营,实际上是日军人设立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战俘集中营,被称为东方的“奥斯维辛”。它同时监管着两个直接隶属于“奉天俘虏收容所”的第一、二俘虏收容分所,那里分别关押着被俘的“二战”盟军少将级高级将领17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