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旺家小农女》第394章


,那就没赚。他们见这东西能补贴又能卖钱后,再也忍不住了,大伙都种了这。
尽管种得多,他们却不愁卖不出去,有方知县啊。
是啊,方策将土豆运往整个大齐王朝,跟整个大齐王朝比起来,这个土豆只是九牛一毛,依旧供不应求。
因为这事,新安定县又多了不少定居的外来户。
还有一件事让人想不到,那就是醋,醋的销售并不在药店里,而是在百姓的餐桌上,因为酸这东西不仅能提味,还能去腥,尤其是海鲜的腥味,白家大厨用过之后,就舍不得放手了,白家大厨没想过把消息传出去,可这消息还是露了出去。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他们觉得醋能冶病,京中有个富贵人家的姑娘病了,但不想喝这酸酸的醋,后来想了个法子,让醋跟最爱的鱼一起做,没想到,这味道还真是绝了!
此后,醋的名声又传了出来。
粮灾的事稳定之后,白家已经开始大批生产醋了,本来还担心弄多了销不出去,可没曾想,自从知道这东西能做菜后,家家户户都想买一坛。
为啥?
这东西能冶病啊,跟菜一起做,那也是吃啊,醋进了身子,这身体自然就好了!
白家的这醋定价并不便宜,但是,跟草药比起来,算是便宜些,一般人家,就算穷点,咬咬牙就买了,除非是真吃不下饭,才不敢买。
就连家境一般的农户,在过年的时候也会去打上一坛,连苏家村都有了这样的习俗。过年的时候,他们见面不问买肉了吗,改问你买醋了吗,还真是件新鲜事。
苏玉知道这事时,哭笑不得。
醋是百姓的心中,先是药,再是调料,还是颇有高价的,这样一来,苏玉从白家分到的利润就极为可观了。
一月一结,开始的时候吸有两千两,等到了后来,那是一万两一万两的给,苏玉都有些麻木了。她数了数,她手上都有五万多两了。
那一刻,她甚至有些茫然,她都这么有钱了,还累死累活的养珠干什么?还招人进厂做方便棉做什么?
这种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后来,苏玉又回到了养蚌的地方,开始记录蚌的习性。
管它呢,她不干活,她那要做什么,吃了睡睡了吃吗。
既然有了钱,不愁吃喝,那就将生活条件改好一点吧,瞧,这新的安定县,下水道有了,能在室内冲澡了,冬天上厕所也不用受冻了,多好。
没错。
苏玉将银票存了起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银子也是,她将银票藏在了不同的地方,藏了十处,就算丢了一处,也还有本钱。
又过了半年。
安定县的名声彻底打响了,短短一年,方策的政绩极为漂亮,不仅将安定县缺失的人口补齐了,还将安定县变成了人来客往的地方,而且,做生意的还有优惠政策。
最主要的就晃住宅的事,一开始没多少人愿意买这里的宅子,说是怕地龙翻身,后来,苏玉给方策出了一个主意:“先买的八折,一个月后九折,再后来的不打斤。”
苏玉说完又道:“对了,咱们可以住宅区附近办个学堂,买住宅的人可以免费让孩子入学。”
有学堂就有人,就人就有人气,那就会变得热闹。
方策微笑:“我是想在安定县办几个学堂,不过,我倒没想过免费。”
苏玉笑:“可以这样,咱们分成五年免费,三年免费和二年免费的,对了,若是成绩好的,还可以奖银子,若是考中了秀才,那得大大的奖,这样等学堂的孩子多了,咱们再办个书院。”
方策眼带笑意的看她:“你的鬼主意可真多。”
苏玉摸了摸息子。
方策叹道:“现有一个问题,大儒不好请啊。”
苏玉狡猾一笑:“那有什么,他们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咱们去请些真材实学的秀才举人,最好是不得志的,不能要那种酸腐之人,咱们价钱出高些,包食宿,等干到十年,再分住宅,还愁他们不留下吗?”
片刻,苏玉又嘿嘿一笑:“对于那些孩子的学习问题,我还有一个极好的法子!”那就晃考试!
不是现在的科举考试,而是试卷!
但凡经过初三高三的孩子,都应该对学校周的大考小考,还有一天十几份试卷记忆犹新吧!
苏玉现在想起,脸色都有些发绿呢!
嘿嘿嘿。
苏玉觉得,古代的孩子,也该享受一下试卷的魅力,将重点画出,变着法子出试卷,现考考考,这样肯定会出成绩的!
多棒的法子啊!
苏玉眼睛都眯了起来,她一想到这个,就很兴奋啊。
对了,她得跟方策好好的商量商量这事,将往年考秀才的卷子找出来,填空背题啊什么的。
273 另有隐情() 
练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苏玉嘴上那样说,可心里却将练字的事认真的记了下来,此后,她练字都比以前多一个时辰。练字得心静,苏玉渐里习惯了这事,不得不说,练字久了,苏玉的眉间也有了一股沉静之气。
半年后,苏玉的字能入眼了,用方策的话说,就是有了些许灵气。
此时书院已经办好了。
苏玉看着眼前的小萝卜头们,将‘试卷’的心思压了下去,嗯,还得过两年,等孩子们大一些吧。是的,现在入学的都是小童,最小的才五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岁,小宝跟高平都在其中,连石头都被揪进去了,虽说他习了字,可那也勉强脱离睁眼瞎的程度,既然有了书院,现在他们年纪小,多读书多总是好的。
石头原先不愿意进学,那是觉得在家里呆着自在,后来小伙伴们都进了学,连徐师傅都在书院领了差事,他一个人,怪无聊的。
说起来,方策邀请徐师傅去书院光骑射师傅了,说起来了,除开跛足这点,徐师傅骑马射箭的本事还真是极厉害的。
苏玉又在石头耳边说了些厉害武将的故事,尤其是关于智谋的重要,石头听着,若有所思,过了一日,他就主动找了苏玉,说要进学。
书院就叫安定书院,以县的名字起的名,好记得很。
因为书院是新建的,不怎么有名,入学的大多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新安定县的富贵人家可不多,以前有点权势的,大多都搬走了,比如陈家,比如杜家。
有点小钱的,就单独给请了个师傅,在家中教。
新县重建的事已经上了正轨,方策每天抽出一个时辰去书院教学,县中的人听说了这事之后,书院的孩子顿时增了一倍。
有的图学问,有的想跟新知县拉拉关系,反正,这一来,书院里的孩子都快百人了,一时间,学堂挤得满满的,方策有些哭声不得,只好多开了一个班。
可这样一来,教书的先生就不够了。
方策又开始忙起了招师的事。
而此时,苏玉拿着剥开的蚌,一脸惊喜。
蚌里有珍珠,她从养的蚌中拿出了十个蚌,割开一瞧,起码有七个有珍珠,用蚌养珠已经出了成效!因为只养了一年,珍珠并不算大,不过,一个蚌里的珍珠却是极多的,所以,这事成功了!
苏玉的嘴角忍不住上扬,压都压不下来。
她将这七个有珍珠的蚌放好,然后急匆匆的去了书院,她去找方策了,这事成了,总得跟合伙人说一声吧。
苏玉找到方策的时候,方策正在批改作业,没错,作业是孩子们的,这还是苏主提出来的,除了背书练大字外,还留了课堂作业跟课外作业,苏玉只开了个口,方策就懂了她的意思。这作业的内容都是方策跟学院里的先生一块出的,有难有易。
那些个学生,每当上课,总是心惊胆颤,跟作业比起来,背书倒成了一件极为简单的事。
尤其是石头,每次的作业都完不成,后来想了歪招,抄作业,可这傻孩子连别人的名字都给抄下来了,惹得先生大怒,后来还挨了板子,石头再也不敢抄了,之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做起了作业。
当然,大多是不会的,不过他现在学机灵了,会拿作业去问小宝了。
书院里,小宝眼高平的成绩是排在前面的,作业也是按时完成,上面的字工整得很。
苏玉找了方策,喘着气道:“东西出来了,你跟我来。”
方策一时没明白:“什么东西?”
苏玉眼睛极亮的说道:“珍珠。”周围没人,苏玉直接说了出来。
方策惊得站了起来:“这么快?”他以为,至于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