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花锦》第24章


郁青染端起茶杯,“我知道了,明天就去找他。”
绡儿在听到“庄明”这个名字时,神情一滞,脸色更加苍白了。
青果子胡同又窄又小,在偏僻的城中边缘处,掩映在一片巨大的白果树林里。
郁青染带着绡儿和荷姑两人敲响了庄明的家门。
开门的是一个用灰色头巾包着头发的女人,年约三十上下,眼角处有些细纹,但五官清秀,年轻时应该也是个美人。
她打量了一下门外的几个人,最后目光落在郁青染身上,“这位是郁三姑娘吧?”
郁青染点点头,“婶婶有礼,不知庄师傅在家吗?我略带了些礼,希望你们笑纳。”
女人慌忙笑着,把她们迎进屋,“三姑娘太客气了,妾自当不起姑娘的一声婶婶,人家都叫妾阿七嫂,三姑娘便称妾阿七嫂吧。”
蔡康没有说还有个阿七嫂和庄明他们住在一起,庄明也没有和蔡康说过他和他娘搬去庄子上了,这位阿七嫂该怎么安置。想到这里,郁青染也就没怎么多言了。
绡儿低着头把提的几罐酒放在了院坝里的水缸旁。
“提了酒来?”阿七嫂有些惊讶,“明哥不能沾酒的啊。”
这话一出,郁青染倒是愣住了,她专门和蔡康请教过,这庄明有什么爱好,蔡康说他这人就没别的喜欢的,唯独就爱这杯中之物,她这才寻来了几坛好酒。
“算了,反正他现在也戒了。”阿七嫂脸色有些不善,径自回了屋。
屋里传来一阵阵咳嗽声,有时还夹杂着呵斥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住着竹拐杖颤巍巍地走了出来,眯着眼睛看着郁青染她们三人。
“你们找谁啊?”她的声音苍老无力。
“干娘,”阿七嫂追了出来,“这位是郁三姑娘,来找明哥的。”
“哦,”老妪的眉头舒展开来,“原来是郁三姑娘,阿七,还不快让人家进来!”
郁青染跟着阿七嫂走进屋里。阿七嫂也没说庄明去哪儿了,只给她们三人抬了三张很旧的梅花椅子,连茶碗也没上一个。
老妪在一旁坐下,咳了几声,把阿七嫂招到面前,低声念叨着:“阿明现在好容易找到活计了,你干嘛还不愿意他去啊?你摆出这副臭脸给谁看啊?人家是上门来看人的,又不是讨债的,你就不能有副好脸色?”
声音不大,却清清楚楚地传进了郁青染的耳朵里。她给绡儿打了个手势,让她去把阿七嫂叫到这边来,可绡儿像是没看到一样,低垂着头,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荷姑见了,跟郁青染道了声“没事”,自己走到阿七嫂面前,温和地笑道:“阿七嫂,不知道庄师傅什么时候回来啊?”
“真不巧,明哥他可能要半个时辰后才能回来,他去给我干娘买药去了,要穿个通城。”
阿七嫂又走到郁青染面前,继续说着:“郁三姑娘,我干娘下雨天容易腿疼,一定要选个不潮湿晒得到太阳的屋子给她住,还有,明哥晚上容易失眠,您一定不要派太多事给他,他这几年也比较难熬,另外。。。。。。。”
绡儿突然上前推了阿七嫂一把,“你以为你是谁?跟我家姑娘提那么多条件,你也开的了口!”
阿七嫂楞楞地看着绡儿,张大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你怎么会在这儿?”她结结巴巴,吃惊地说道,“你不是在郁家老太爷跟前服侍吗?怎么会跟着,跟着三姑娘,莫非你现在去了庄子上?”
绡儿扭过脸,没说话。
郁青染一直觉得绡儿这一路上怪怪的,整个人闷闷不乐,像有心事一样。
“绡儿,你认识阿七嫂?”
郁青染亲自问话,绡儿不敢不回。
“姑娘,这是我亲姑姑,当年我爹娘流放,死在了半路上,她嫁给了那个害我爹娘的人,那个庄明,我原先还不敢确认,现在看见了她,我终于能够确定了,这个庄明就是害我爹娘的帮凶!”绡儿边哭边说,夺门而去。
阿七嫂泪如雨下,跪在了地上,喃喃道:“不是的,不是的,不是这样的。”
老妪叹了口气,看了眼地上的阿七嫂,摇头道:“冤孽啊!”
郁青染和荷姑对视一眼。荷姑跑出门去追绡儿去了,郁青染还坐在院子里。
过了一会儿,庄明回来了。
“我不去你们庄子上了。”他撂下一句话,黑沉着脸扶着他娘回了屋,“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郁青染也没说什么,回了庄子,就给蔡康写了信,把今天的情况都详细说了一遍,跟蔡康也说明白了,这个人她不是太想用了,就算庄明愿意来庄子上,绡儿和他们见面,心里也很不好受,倒不如不来,所以她也说了,希望蔡康另外推荐个人来。
第二天,蔡康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庄子上。
030。商讨() 
蔡康来的时候,天都还未亮。
“三姑娘,三姑娘!”蔡康一进院子,就扯开喉咙叫道。
荷姑出来开了门,郁青染正坐在屋子里喝茶。
“三姑娘,庄明那个人不是你想的那样的。”蔡康脸上难得地露出了焦躁的表情。
“庄明是怎么样的人我一点儿也不想知道,”郁青染淡淡地看着蔡康,“他已经亲口说自己不想来庄子上了。”
“误会啊,误会啊,三姑娘,你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荷姑在旁边听着,蔡康是什么人,他难得求一回人,他这次低声下气地跑来跟姑娘商量,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的面子不能不给,若是姑娘再拒绝,可就真不应该了。
“姑娘,”荷姑想着,不由劝道,“不如让庄师傅先过来吧,实在不行我们再想其它办法。”
郁青染摆摆手,“他和绡儿有些过节,我不会用他的。”
蔡康瞪大了双眼,“弄了半天,原来你竟是为了一个丫头放弃了这么个好帮手,老太爷还和我说你聪慧识人,没想到竟是如此糊涂,罢了,念你年纪尚小,我也不想多和你说什么,你且自己想想吧!”
蔡康说着,站起身,刚一走到门口,却又被郁青染叫住了。
“蔡伯,我也不是不讲理,您想想,我若明知绡儿和庄明有过节,还把庄明招到田庄上来,到时他们两个相见,势必会有很多不愉快,况且他昨天的态度已经如此坚决了,说明他的芥蒂很深,他今天改变主意,不过只是委曲求全罢了,他抱着这样的心态,怎么能为我办好事?”
蔡伯被问得哑口无言,半晌才道:“你可以再把绡儿送回郁家的。”
郁青染摇摇头,想了想,“堵不如导,绡儿如今见了她姑母和庄明,心里也难受,到现在都还没看见人,庄明这个人也不是我说不用就不用的了,姑且就让他先过来吧。绡儿的爹娘已经死了,难道活着的人就该活在痛苦的回忆里吗?”
蔡康眼前一亮,既然郁青染愿意接纳庄明,也愿意帮助庄明和绡儿冰释前嫌,那就再好不过了,他突然觉得刚刚自己说话也重了一些,不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三姑娘,其实庄明和绡儿的事,说起来也很简单。”他笑着道。
原来,绡儿的爹以前是壶州的知县,那时候绡儿的娘刚怀上绡儿,有人上门给绡儿的爹行贿,因为家里当时需要用钱,绡儿的娘就做主收了这笔贿赂,没想到却中了圈套,而那个设下圈套的人正是绡儿的姑姑,也就是阿七的新婚丈夫,当时的壶州县丞叶立信,东窗事发之后,绡儿的爹娘就被判刑流放了,阿七和叶立信也和离了,刚出生的绡儿被送到了乡下,后来被牙婆辗转卖到了金陵城,进了郁府当丫鬟。
庄明以前是叶立信的门客,才学很高,当时和阿七嫂的关系就比较好。叶立信设计害绡儿的爹,庄明出谋划策,也没少出主意。阿七嫂离开叶家之后,庄明也离开了,去了聚贤钱庄当二掌柜。阿七嫂就住在庄明家,拜了庄明的娘为干娘。
阿七嫂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绡儿,几经周折,才得知绡儿在郁家。阿七嫂和绡儿刚刚相认的时候,两人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后来绡儿偶然从以前家里的老仆人那儿得知她爹娘被害的真相,开始仇恨起庄明和阿七嫂来,从此和他们断绝了来往。
郁青染喝着茶,“其实这事也不能怪庄师傅,他当时在叶立信手下办事,自然听命于他,若是他因为个人喜好而违背自己的使命,那他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幕僚。虽然有时候做事会违背一些原则,可他身处在官场之中,有些事情本就说不清是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