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宫》第34章


“怎么?”白修泽问道,“皇长姐还是不肯出嫁么。”
皇帝摇了摇头,“你皇长姐非宋将军不嫁,你又不是不知道。宋将军又刚好征战回来,她闹得更欢了。”
皇帝揉揉脑袋,又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白修泽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父皇不如就遂了皇长姐的意,将她嫁与宋将军算了。”
末了又添上一句,“反正宋将军至今仍未娶妻,有人照顾着也好。”
免得天天和白修隐呆在一块儿,看着都觉得眼烦。
皇帝也无可奈何,“宋将军对你皇长姐无意,前几天刚跟他提及此时,他便开口就说要回边关去守着。”
白修隐心说他要回边关便让他回啊。
嘴上却劝道,“父皇是天子,难道连长姐的一桩婚事都做不了主么。”
“正因为是天子,所以要考虑的更多。”皇帝也教他,“你日后做事也要万事考虑周全,你身上挑的,是我们大周国的担子。”
白修泽点点头,又不甘地说道,“可是长姐都过了适嫁的年龄,若是一直这样耽误着可怎么好。”
皇帝似乎也愁得很,连连叹气,“如今要是有个万全之策便好了。旁人你长姐不肯嫁,你长姐宋将军又不肯娶。”
“宋将军也忒不识好歹了。”白修泽不忿,“长姐乃天之娇女,下嫁他一个将军已是荣耀至极,他偏不肯,父皇便由着他去边关好了。”
“怎么这么大了说话还是这般意气用事。”这话不由得让皇帝训诫他一句,“你长姐的婚事只是她一个人的事情,宋将军却牵扯到整个周国。”
“刚刚才说过的万事思虑周全,怎么快就浑忘了?”
白修泽瘪瘪嘴,“儿子只是看不过长姐被如此耽误罢了。”
皇帝挥挥手,“罢了,为宁安另择一门好亲事吧。也由不得她耽误了。”
大周的长公主竟嫁不出去,岂非笑话。
“那宋将军呢?”白修泽问,“长姐也肯吗?”
皇帝似乎也有几分赌气在里面,“天下好男儿那么多,我便不信只有他宋行安一人了?”
白修泽失望地叹气,不娶长姐,能让宋将军去边关也好啊。
省得宫女们说墙角时,一提到四殿下,总会提到宋将军,听着就烦。
他才不是爱听墙角的人呢。
第44章 劝嫁
宋将军抗旨不娶长公主的消息突然在坊间不胫而走,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成为了百姓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好的只说宋将军不贪慕荣华富贵,更有难听的,传得长公主性格焦躁且奇丑无比,导致宋将军宁愿掉脑袋也不愿娶她。
一来二去,倒是传得满城风雨。
就连在深闺的宋家两姐妹也听说了,宋宜画一边为宋雨寒剥着葡萄,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哥哥可听说了外面的传闻,可是难听得很。”她手中的葡萄晶莹剔透,一双纤纤白手翘成好看的弧度,送进宋雨寒的嘴里。“长公主对哥哥可是芳心暗许,若是这些难听的话传到一片痴心的长公主耳朵里,不知会做何感想。”
宋雨寒吃下葡萄,晃着脚说道,“哥哥身处高位,嫉恨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这样难听的话,他们巴不得早些传到皇上耳朵里。”说罢眨眨眼,一脸调皮地看着他,“不如哥哥就从了长公主吧。”
姐俩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宋行安心烦不已,长公主的这片莫名其妙的心意仿佛一个烫手山芋,接了也不是,不解也是错。
宋雨寒的话让宋宜画轻勾了嘴角,刮她小巧的鼻尖,“长公主若是嫁到我们家来,你去伺候她那臭脾气?”
又转过头看向宋行安,“帝王家向来是最小气的,哥哥还是尽早想想办法吧。”
宋行安叹了口气,望着桌上的酒坛子出神。
坊间的闲言碎语皇帝早就从郑家的嘴里听到过一些,被百姓如此议论,皇家颜面何存!只是对手握重权又立下汗马功劳的宋行安无可奈何,只是心中已有了隐隐的芥蒂。
宁安自然也听说了这些传闻,憋得满腔怒火却又无处撒气,在自己宫里摔盆砸碗,
将脾气尽数甩给身边的宫婢。
“公主,四殿下求见。”
宁安斜了一眼,“这个质子来做什么?不见。”
婢女劝道,“四殿下与宋将军同理军事,关系要好,许是为着宋将军的事来的。”
宁安眉头一拧,做出十分嫌恶的模样,“让他进来吧。”
“长公主安好。”白修隐向她行了一礼,见她面色不善,便微笑着说道,“依礼本该叫长公主一声长姐……”
果不其然,只听得宁安冷哼一声,对他的一声长姐表示十分不屑。
白修隐不以为意,“知道长公主不喜欢,弟弟我便失礼了。”
宁安理了理衣服,压下有些让人失态的脾气,昂头睨他一眼,“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白修隐还没开口,她又说道,“你若也是来劝我不要嫁与宋将军的,那便不用再说了。”
“其实道理长公主都明白。只是不知,长公主可有听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传闻?”
宁安如何不知,若是不知,便也不会在宫中大发脾气了。
骄傲如她,只是这样简单提起一句,便觉得已是对她自尊的极大践踏,
她向来自负,被人以闲言碎语这样议论早以怒不可遏,偏偏这样的事又被这身份卑微的质子提起,好似狠狠践踏了她的自尊心,还不得不摆出一副宽容大度的姿态。
她压抑住心中的怒火,扫了白修隐一眼,不屑地笑笑,
“不过是刁民的闲话罢了,他们爱传,那便传去。”
仅仅一个眼神,就让人觉得她带了十足十的轻蔑与傲慢。
“长公主大度,可以不计较。只是,父皇,未必就不计较了。”白修隐看着她,“这些话再传下去,父皇一怒之下,只会杀了宋将军!”
宁安心中冷笑,要的便是皇帝计较,性命之危面前,她就不信宋行安不肯就范。
“长公主如此倾心宋将军,不知肯不肯救一救她。”
宁安仿佛胸有成竹一般,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他只能自救。”
白修隐摇了摇头,“看来长公主还是不明白。您觉得,在性命与娶您的权衡之中,宋将军会选哪个?”白修隐挑挑眉,“宋将军是怕死的人吗?”
白修隐的眼中带着调侃一般的挑衅,但宁安却不得不沉默了。
她以为,即使是娶一个寻常女子,在性命的威胁面前,一般人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保全性命。更何况,她是堂堂大周长公主。
所以她有信心,只要时间再长一点,拖得皇帝再不耐烦一点,皇帝一定会以性命作为威胁,逼他就范。
两个人就像是在僵持着一场持久的拉锯战,一个要嫁,一个不娶。
只是她忘了,宋行安不是一般人。
白修隐仅用三言两语让她突然没了信心。
“若是父皇杀了宋将军,他依旧不肯娶长公主呢。”白修隐看着她略显无主的眼神,“到时候他们该如何议论呢。脾气焦躁?还是奇丑无比?”
“放肆!”宁安听闻柳眉倒竖,怒喝一声。
“公主息怒,是刁民们放肆。”这样老成的眼神让宁安看到的不再是从前那个乖巧安静的白修隐,“公主如今还有一大把好男儿可以挑选。若是宋将军死了,谁还敢呢。”
白修隐勾唇一笑,“难不成又用性命做威胁吗?”
“威胁来的夫君好还是自己挑选的夫君好,长公主自然比我有数。”
白修隐只短短地留下几句便离开,而几日后皇帝竟昭告天下,长公主已经定下婚约,只等择吉日入门。
白修泽听此一惊,“长姐想通了?”
身边的内侍回到,“是呢,听说前几日四殿下劝了长公主好久,长公主这才想通的。”
“白修隐?他去劝长姐做什么?”白修隐皱着眉头。
“大概是为了宋将军吧。宋将军不是向来与四殿下关系很好,帮忙劝劝也是应该的。”
白修泽发出冷冷的哼声,嘴角撇向一边,“他倒是热心。”
隔了一会,他又问道,“与长姐定下婚约的是谁?”
“去年科举的探花、礼部尚书之子丁秋木。”内侍回答道,“听闻皇后一早便中意这位探花郎了,皇上也十分满意他为人谦虚谨慎,家世不错。这才这么快就定了下来。”
“母后?”白修隐想了想,礼部尚书,也算是在朝中能说得上话的。
作者有话要说:
争取在年前完结。。。
第45章 借银
长公主的亲事办得很是隆重,也算是了了多人的一桩心事。
次年春,皇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