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的江湖》第31章


布丁道:“喊什么喊,要喊早喊了,少爷不用费事,一箭便可射死你。”布丁这倒说的是实话,他发现恶道后,偷偷一人前来,为的就是要立下首功,好叫别人刮目相看。说不定,布泰珲一高兴能赏他个捕快干干。就因为这点私心使布丁此刻陷入极度危险被动的局面。
“哼哼,你射啊。”说着,太虚道人从怀中掏出一支短匕,向布丁逼近。布丁大喝一声:“射。”短箭飞出,太虚道人将匕首朝短箭投出,匕首与短箭空中相撞,跌落在布丁身前。布丁从腰间取下挠钩,抖手朝太虚道人扔去。太虚道人防有诈,急忙向后躲闪。布丁趁机向前一个滚翻,捡起匕首,身子就势一歪,噗通一声,落入江中。太虚道人赶至近前,只见江水翻腾,湍流不息,人影全无。这里水深浪急,小船随波逐流,很容易触礁,无暇再顾及布丁死活,抓起竹竿撑船,一使劲竹竿崩断。拿眼一瞅,太虚道人忍不住骂道:“混账透顶,天杀的坏东西。”原来,断处明显有锯痕,想是被布丁锯过。
太虚道人无撑船之物,无计可施,只能任由小船随波逐流。下行了百丈距离,太虚道人听见船底有潺潺流水之声。扯开篷布向底舱一看,不由亡魂皆冒。只见舱底一个鸡蛋粗细的窟窿向内泛着水花。船身迅速下降,不一时,便没到船舷。
太虚道人思谋再三,狠狠一跺脚,恨声道:“好你个小子,山不转水转,道爷记得你了。”太虚道人趁船未沉之际,从船舷抠下几块木板。往水中一扔,随即提身而起,落脚处正是那块木板,借着一踏之力,提身再起,未等落下,又将手中木板投下,如此借力再起。几个起落,没入岸边的芦苇荡。
这时,布丁从水中探出头来。大叫道:“记住你爷爷是谁,我乃临淄城西门大户——袁兹祚是也。”布丁说完,暗自窃喜,心想,袁兹祚,袁兹祚,叫你派人四处堵你家少爷,这回叫你的家丁先保护你自己吧。
布丁这边取得大胜,官军那边却遇到了点麻烦。原来,太清观在十几年前只是一处不大的小道冠,荒废多年,太虚道人无意间来到这里,意外发现道观内有一条通向青龙山山腰的密道。从山腰而上,两旁是笔直高耸的峭壁,最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行,稍胖的人需侧身而过,人称“一线天”。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入,易守难攻的绝险之地。因此,太虚道人决定将贼窝选在此地,并在此基础上,苦心经营十几年,将道观扩大数倍。为防万一,密道只有少数几名心腹知道。
官军攀上围墙时,袁括即被刚刚复苏的看院犬的叫声惊醒。推门一看不由亡魂皆冒,连裤子都没顾的穿,招呼就近的喽??牵?裘ψ杲?艿捞优堋5搅松窖??北家幌咛欤??u蛩闫咎煜沼牍倬?苄??p》 这场奇袭战结束的出乎布泰珲意外,完全不费一兵一卒便将太清观控制住。布泰诨派人清点战果:斩杀贼寇十余人,擒获一百三十余人。遗憾的是,找遍道观,始终不见两大罪魁的踪迹。布泰珲不甘心,命令官军在观内扎营,继续搜索,挖地三尺,展开地毯式搜捕。他也猜测,观内定有密道一类的存在。连搜三日,遍询人犯,仍无结果。布泰诨和戚佑才一商量,准备对几名贼道大刑逼供,来个杀鸡儆猴,布泰诨是夫子出身,凡事最不愿以武相逼,这也是逼得没法子了。孰料,就在此时,吴知府带人前来,身边跟着一个道士,从相貌上看似乎比太虚道人略小。
第五章 青龙劫6() 
布泰诨忙迎上去揖手行见上官礼。吴知府没好气地问:“布泰珲,你倒是和本府说说看,这么兴师动众的是为哪般?”布泰诨把前因后果简单一说。吴知府怒道:“那你可捉到袁括?”
“这暂时没有。”
“那么,可有人见过他的形迹?知道他的去向?”
“有,是这个孩子布丁。”
“混账,你竟听信一个孩童的话,就擅自对道门圣地动武,真是气死我也,你可知道太虚道人现在何处?”
布泰诨道:“这下官正在缉捕。”
吴知府身边道士说:“无量寿佛,道兄睡梦之中被人射中三箭,夺门而逃,逃到贫道这里已经奄奄一息。临死,把这信物交给贫道,叫贫道找吴知府伸冤雪耻。”
布泰诨和戚佑才面面相觑,心想,没听手下人说射中太虚道人啊。戚佑才问道:“太虚道长尸身在何处?”
“在贫道道观后院,现已焚化掩埋。”
戚佑才道:“不对,大人,布丁说亲眼看见太虚道人逃进了芦苇荡。”
吴知府骂道:“又是一个孩童的胡言乱语,谁给你们胆子为了一个孩童的话妄动兵戈。”
布泰诨道:“回大人,从袁江之死,我们分析到太清观可能有问题。”
“可能?现在你们已拿下太清观,那把贼赃贼证呈给我看看。”
“这太清观道士们人人有武器,官军到时,许多人持械顽抗,而且都是训练有素的,一般的士兵不是对手。”
“哼,”吴知府身边道士开口道:“眼下南方叛乱四起,各地为一方安宁纷纷成立民团义勇,道兄的观内也是为防叛逆而准备了些武器,这些武器还是吴知府特许的。”
吴知府点头,“不错,是本府同意他们这么做的。你还有什么证据?”
“这证据吗,只有找到袁括本人了。”
戚佑才道:“大人我们可以加紧审讯贼寇。这几日心思都放在搜捕上了,还未来得及细审。”
“你们想屈打成招吗。”王鸿涛冷嘲热讽道:“我说,布大人,这都干得什么事啊,杀也杀了,抓也抓了,别跟你家少爷说,你弄错了。”布泰诨被一顿数落的脸色发黑,险些晕倒。
原来,这个老道自称是太虚道人的师弟,叫太清道人,吴知府早年没少受太虚道人好处。太清道人前去一番哭诉,果然激怒了吴知府,带人前来问罪。回到县衙,吴知府坐堂,重审此案。一干人等全在堂外听候传唤。本案第一人证布丁自然在首位。吴知府坐在公案正中,布泰诨和戚佑才一左一右分立在两旁,而王鸿涛则翘着二郎腿坐在一侧。吴知府看着案卷道:“嗯,近年来着实死了不少人,最近,衙役袁江惨死,使得尔等怀疑是道观所为。于是,一个顽童布丁自动请缨深夜前去打探——你们还真是知人善用啊,这么大个县衙竟派个孩童前去。”
布泰诨忙道:“布丁即将年满十六岁,已经算不得孩童。”
戚佑才补充道:“其实,还有两名衙役跟随。他只是路熟,带路而已。”
“嗯,传布丁和两名衙役上堂。”
第五章 青龙劫7() 
布丁先上堂,将自己江边发现死尸,夜探青龙山,盗取钥匙拂尘,回禀布泰诨发兵一一讲来。王鸿涛打断他,道:“你这小子,听起来比那御猫展昭还要厉害。”
吴知府听他说了半天,也早已不耐烦。道:“王公子所言甚是,本府岂能听你一面之词,传那二衙役上堂。”
吴青和赵员二人胆战心惊上堂。吴知府问:“你二人说说,当日,你们三人夜探青龙山的事由。”
“这”
“快说。”
“是,大人。”二人互通眼色。他二人早在下面打好腹稿,如果有人问起那夜,若实说,两人不如布丁胆大,没敢进内,必定会被众人耻笑。至于二人为何突然昏睡,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布丁给他们的解释是:二人被江上一股突如其来的迷雾放倒。既然迷雾来袭,凭什么布丁就没事。于是,二人把早撰好的台词说出:“回禀大人,其实,那夜我们三人在江中迷失,突然被江上一股迷雾迷倒。醒来时已到岸边,根本未到青龙山。”
“什么!”连布泰诨和戚佑才都瞪大眼睛,异口同声问出:“为何不早说。”
吴青道:“我们回来后,大人只询问布丁,并未征询我等。”
“你们下去吧。”吴知府转头看向布泰诨,冷笑道:“布泰珲,哼哼,你真是糊涂啊。”
布泰诨道:“可是,他他分明带回来几样物证。”
“都什么物证?”
“太虚道长的贴身拂尘和捕房钥匙。”
太真道人笑道:“钥匙这等寻常之物,焉能作证,随便找个街头巷尾,就有匠人能仿制。我道兄随身拂尘在入殓前已被一同下葬,如若不信,大人可一同前往开馆验证。”
“混账,”吴知府重重一拍公案,“太真道人说的对,物证,是物皆可仿造,何况这等寻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