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雍高帝纪》第152章


“既是佯攻,臣以为不必等到来年开春再用兵——”王晟说着,忽然听见门口有响动,几人都朝门口看去,见到一个羽林军打扮的兵士站在门外,垂首抱拳,告了一声罪,却未说明来意。秦恭与陈潜都颇有些疑惑,按说他们议事,外面必有卫士把守,以防有人偷听泄密,但这人居然能直接进来,不知是何来头。
王晟见了来人,不禁默默偏过头去。
“这么快就到时间了?”刘符笑笑,对王晟道:“丞相,你该走了,人家来接你了。”
王晟勉强笑道:“王上,时间还早罢?”
刘符心道,你不愿分我一半,难道我自己还不能抢来一半么?听王晟此言,哪里会附和着说早。刘符扶着王晟站起来,不容拒绝地拉着他朝门外走去,将他交到边嵩手中,不厌其烦地交代道:“已是戌时末了,不早了。你回去之后,公文不得再动,服下一帖药,炒热了粗盐在下腹处敷满半个时辰,期间热水烫脚一刻钟,搓揉脚心一刻钟。这些都不劳你操心,我派去的羽林们自会都打点好。”
刘符看向边嵩,边嵩那线条刚硬的下巴缓缓点了点,刘符于是又看向王晟,“你就随便看看书、听听曲儿什么的,培养点爱好。子时一到,若未就寝——”刘符轻轻拍了拍王晟的肩膀,语气平淡地威胁道:“明日就不会有公文送往丞相署了。”
王晟一时没说出话来,刘符倒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道:“对了,我令太医每隔一日去给你请一次脉,现在应该正在你府中候着了。”
见王晟要开口,刘符抢先又道:“景桓,这可是我两夜没睡,和太医们讨论出来的。怎么,你以为有哪里不妥么?”
王晟顿了顿,缓缓道:“多谢王上……臣并无异议。”
“那就好,”刘符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睡一觉。明日我让敬仁将商议结果告知于你,你若有何损益之策,我们再从长计议。”
边嵩看向王晟,朝外伸出一只手,“丞相,请吧。”
王晟跟在边嵩后面,踏着夜色慢吞吞地走了,走时听到身后响起刘符的声音,“丞相还有要事。来,咱们继续,刚才说到哪了……”
………………
那一天,丞相失去了他的自由……
丞相:我大雍的羽林现在都是这样以下犯上的吗【痛心疾首】
魏达:丞相最近是不是被王上疏远了!感觉隐隐有被排斥出核心决策圈的趋势!嗅到异状蠢蠢欲动。jpg
………
如果丞相也动物化,那么会是什么玩意呢(划掉)什么动物呢……看看如果有我心水的答案,没准再码个番外出来!
第97章 
这一年秋天,雍国忽然在洛阳和长江两线增兵,攻打齐国西境,齐王派人迎战,但齐军只要一靠近,雍军便缩回去,绝不与他们纠缠。他们想退兵,北面防线上的雍军便又开始进攻,若放任不管,就是平白把大好的土地拱手让人,于是只好向北救援。可他们这边前脚刚走,原本撤退的西路雍军后脚就又来犯境,而等他们好不容易到了北面,北线上的雍军便也做了缩头乌龟。齐国毕竟不像雍国一般家大业大、兵强马壮,人数虽然比单路的雍军要多,打个对折之后却又比雍军少了,无力分兵驻守,只得一面征调新军,一面两头奔命,苦不堪言。
次年开春,刘符亲至前线,决心一举荡平齐国。
“王上,你可来啦!”朱成哈哈大笑着迎过来,“你一来,我老朱可总算能做成前锋了,天天指挥这大军可没什么意思!”
刘符见周围没人,也不摆架子,在他肩膀上捣了一下,“我没听错吧?我的后将军和我说,指挥大军没意思?看来我得给你安排个文职了……哎,要不你去管文书吧。”
“哎,哎!不是!我不是这意思。”朱成连忙摇头,“我是说天天带着这七八万人,也不正经打,见了人就躲,这个没意思!”
“哦,这样啊。”刘符点点头,“想打仗么?”
“想啊。”
“想当前锋?”
“想啊!”
“那还真不巧,”刘符拍了拍他旁边站着的一个少年,“这次的前锋是这小子。”
朱成这才注意到刘符边上还站着个人,他打量了下,见这个少年板着一张脸,脸上冷冰冰的,也不吭声,十分不讨喜的样子,但看着倒有几分眼熟,便问:“这谁啊?”
“才几年就忘了?刘征啊。”刘符拍拍刘征的脑袋,“伐赵的时候我带在身边的小子。”
“啊,都长这么高了!”朱成感叹道:“男孩到了这个年纪,都长得跟冒尖的竹子一样快。”他也打算拍拍刘征的脑袋,被刘征一歪头躲开了,“得,和你那大红一样,都是不认别人的主。”
“那是,我养在身边好几年,手把手教的兵法。你和我比?我还能这样呢——”刘符朝朱成扬了扬手,让他看向自己,然后两手捏住刘征的脸颊,向两边扯去。刘征被他扯得牙都露出来了,仍是一动不动地站着,只有眼睛里露出来点无奈。
“这小子看着有点呆啊,而且才多大点,怎么带兵?”
刘符松开手,在刘征脸上轻轻拍了拍,“我当年第一次带兵的时候也才十七,就勉强读完了一本《孙子兵法》,别的兵书连一页都没看过,他就比我那时候小两岁,得我亲自教导,差不到哪去。”
“谁能和你比啊?”朱成摸摸胡子,“可别是纸上谈兵。”
刘征看了他一眼,刘符站在刘征侧面,没看见他是什么眼神,但朱成反应十分强烈,指着刘征对他嚷嚷道:“这小子野得很!敢这么看我老朱!”
“王上,臣奉命押送粮草至此,请王上查验。”
刘符闻声回头看去,“哦,刘越啊。”他和刘征一般年纪,却轻裘缓带,面露微笑,朝着刘符走过来,腰间的玉佩发出清脆的轻响,像是雨点打在竹子上一样。这才是翩翩少年该有的样子,虽然不像是他刘氏子弟,却意外地让人感觉拿得出手,刘符扭头又看了眼面无表情的刘征,忍不住“啧”了一声。
“王上安好?”
“好得很。”刘符抬起手,没摸刘越的头顶,而是轻轻在他肩膀上拍了拍,“路上没出什么岔子吧?”
刘越一笑,眼里故意露出些委屈来,“王上这么不相信臣么?”
刘符哈哈一笑,“信不信,我找人验一下就知道了。”
刘征和刘越分别站在刘符两侧,三个人站出了一个“山”字来,朱成摸摸脑袋,“这是什么?刘家军么?哎……我看就我老朱一个外人。”
“见过后将军。”刘越这才注意到他,忙行了一礼。朱成摆摆手,“行,还是这小子有礼貌。”
刘越问:“听说征弟要领兵做前锋了?”
刘征不说话,还是刘符替他答道,“对,也该练练手了。”
刘越一笑,“做王上的前锋可是要吃亏了。”
“嗯?”刘符疑惑,“怎么?”
刘越抬头看着刘符,朝着他笑道:“齐军无法分兵,听说王上亲征,必然将主力派来西线,全力抵挡王上。如此一来,便宜可都让北线占啦。”
朱成一愣,忽然一拍大腿叫道:“对啊!娘的,肯定是让秦恭先打进徐州城了。我说耿禹这小子临走之前怎么乐得那么开心呢,问他还不说……娘的,这小子太贼了!”
刘符一笑,“要是这次耿禹做北线前锋,当真先攻入徐州城,伐梁的时候就可让他自领一军了。好了,叙旧就到此为止,升帐议事吧!”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齐军派精锐西向抵挡刘符,在北线只安排了几万老弱和仓促征集的新军,连防守长江的驻军都调去了不少。此等乌合之众自然不是雍军的对手,秦恭与耿禹一线势如破竹,一路攻破寿张、郓城、瑕丘,兵锋直指都城徐州。齐国各地守军比他们预料的要多,所以秦恭未敢绕过城池直取徐州,而是一城城地稳扎稳打,但若是以现有的速度打下去,打到徐州城下也是指日可待。
刘符这边则与齐国大军纠缠起来,他这一路只为拖住齐军,为秦恭争取时间,所以他倒并不着急。周发派来对付他的主将张怀,是齐国一等一的大将军,最受周发亲重,但刘符却深知此人,知他虽久经戎马,却智谋不足,并非良将,看不出徐州已日趋危急,反而被他激得热血上头,非要和他纠缠下去,非要决一胜负不可。
刘符倒乐得见他如此,张怀一直和他拖到徐州城被攻下也不退军才好,反正他是没什么好着急的。
“报!梁军在汴水旁扎营,正在列阵!”
刘符一哂,接过李七递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