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第962章


生命就危险了。
冰层上也有战士正在帮助这几名掉在水里的战士,要尽快把他们拉上来,可是这几名正爬在兵面上的战士看到了浮桥的不稳定,看到又有人掉了下来,他们推开了冰层上战友的手,转过身向浮桥冲了过去,在刺骨的冰水中用自己的肩膀把浮桥抗了起来。
抗住,一定要抗住,否则江中心的大冰窟窿对冲锋中的部队威胁太大。
大部队在迅速通过,无数个战士从他们肩膀抗着的浮桥上通过,李勇带着小分队也一样踩着浮桥冲了过去,李勇仿佛听到了站在水里的几名战士牙齿互相打架的咯咯声。
副连长何翠花边跑边扭头喊:“同志,赶紧上来呀,我来拉你们。”
几名站在江水中的战士一声不吭,只是用眼神示意他们肩膀上的战士,别管我们,快通过。
李勇心里清楚,这几名只露出脑袋的战士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们是在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力量来支撑自己。
第850章 强渡() 
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敌我两军是公平的,大自然不会厚此薄彼,但是因为后勤能力的原因,酷寒低温对志愿军的影响更大一些。
渐渐的,跑动中小分队和这几个站在水里的战士越来越远,李勇回头看了一眼,部队都已经通过,那几名战士还站在水里一动不动,没有一点爬上来的意思,李勇知道,生命已经离开了他们。
这些战士都是好样的,都是英雄,他们明明知道长时间用肩膀去抗梯子会被冻死在江里,可是他们还是义无返顾的去做了,没有一点点的犹豫,就象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普通事情。
战士们的勇敢是自发的,爬到冰河里去抗梯子也是自发的,这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局部战斗,他们的身边没有指挥员,职务最高的一个战士也不过是一个班长,没有谁去命令他们这样做,可是他们很自然的就去做了,这种勇敢来自于平时一点一滴的教育,来至于灵魂深处,这样的教育已经印在他们的脑海里深入到骨髓中。
部队继续向前,前锋已经逼近了大冰河的另一侧,加把劲再冲出去几十米就能上去了,可是这时候也是敌人火力反击最为凶猛的时候,残余的火力拼命发射,为的就是把志愿军拦阻在寒冷的临津江里。
敌人的轻重机枪加上各种炮火,都在拼命的向冰面上发射,因为有了小分队的加入。五挺架在江心的马克沁重机枪为三四六团减轻了压力,可是马克沁也有局限性,只能暂时压制敌人的机枪火力。对有弯曲弹道的迫击炮火没有什么作用,因为敌人的迫击炮都躲在战壕和工事里。
一枚接一枚的炮弹从天而降,然后在临津江的冰面上爆炸,把结实的冰层炸开一个一个大窟窿,被炸开的冰洞多了就连成了一片,然后这些连成一片的冰窟窿轰隆一下塌了下去,江水翻滚着涌了出来。
敌人不是泥捏的。前沿阵地上的迫击炮火一通猛炸,把三四六团要冲击的临近南岸的冰层全部炸塌。部队被挡住了。
敌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把冲锋的志愿军拦截在江水翻滚的临津江上,然后再用火力大面积杀伤。
江面上什么隐蔽物体都没有,部队一但被拦截在冰面上。后果不堪设想。
跑在李勇身边的李玉明气喘吁吁的问:“旅长,旅长,他娘的,敌人的迫击炮也很厉害,把冰层全炸开了,怎么办?是不是让咱们的炮班和他们干一家伙。”

敌人的迫击炮很厉害?当然了,人家的炮弹有的是吗,可以随便挥霍,可是我们就不行了。小分队的炮班携带的炮弹数量有限,要留在关键的时候用上,再说了。现在冰层已经被炸开,想和敌人对抗也晚了。
李勇的脑袋急速转了转,敌人的火力很猛,把临近南岸的冰层全部炸开了,厚厚的冰层变成了冰水混合物,可是也正因为敌人的注意力都在冰层上。所以才没有顾及到正在射击的小分队的重机枪班,如果一但敌人腾出手来。机枪班可就够戗了,要知道,迫击炮对付重机枪是很有办法的。
见识到了敌人的迫击炮火,联合国…军可不是新疆和西藏的土匪,步炮配合在某种程度上比志愿军还要高明,李勇大声呼喊:“李玉明,让机枪班马上跟上来,快点。”
在李勇的催处下,机枪班的战士们连重机枪都没来得及分解就直接搬着跑过来了,还好他们转换了位置,机枪班刚刚撤出去几十米,一顿迫击炮火就打过来,他们原来的位置变成了一大片冰窟窿。
“他娘的,好悬,老子差点要交代。”
机枪班的班长悄悄擦了下脑袋上的汗水,如果旅长的命令再晚下一分钟,他们这二十多人就够戗了。
三四六团的前锋部队距离临津江南岸只有几十米了,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前面的冰层被全部炸开,再想从冰上通过已经不可能了。
冰上走不了,又没有时间和条件架设浮桥,那就只剩最后一个办法了,从江水里里趟过去,也叫武装泅渡。
临津江的平均水深是一米五至两米,看是不深,但这只是个平均数据,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一样,具体哪一段河流的水深到底是多少可能连当地人都弄不清楚,如果是水深一米五的地方还好办,人下去淹不死,可是谁能这知道这个地方的水是深还是浅,如果蹦下去的地方水深是两米,那就不用敌人打了,大水也能把人淹死。
测量一下当前河流的深度成了当务之急,可是那里还有时间测量什么深度,在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死亡危险的冰河上,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冲过去,只有冲过去才能把胜利攥到手里。
眼看着三四六团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已经到了被炸开的冰河位置,脚已经踏到裂冰的边缘了,只见这个战士没有一点的迟疑,一个纵身从冰层上跳了下去。
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在不知道水流深浅,不知道任何水文情况,冲锋的时候从冰层上跳下去,是穿着棉袄棉裤跳下去,可不是普通人能干出来的事情,也就是战争年代的解放军战士能做出来这样的举动吧!!!
只见混合着冰块的江水一下子就淹到了他的胸口,全身没有沾到水的地方只剩下手里高举的一支卡宾枪了,这个战士好象没有感觉到刺骨的寒冷,反而高兴的大喊着:“同志们,水不深,立功的时候到了,跟我冲。”
这个战士太猛了,他是在用自己的身体来给部队来测量水深,还好,三四六团冲击的地方水不算太深,这个战士没有被淹死,部队可以泅渡过去。
李勇边跑边问身边一个三四六团的小战士:“这个家伙是谁。”
小战士回答:“报告首长,跳下去的是我们五连的指导员王凤江。”
虽然李勇穿的是一身韩**队的制服,但是这个小战士还是能肯定这一定是一个首长,而且职务还低不了。
在王凤江的带领下,战士们呼啦啦从江面上跳了下去,在大冰河中奋力向前,他们身上有武器有弹药,有水壶和急救包,还有几天的干粮,在几十公斤的负重下向岸边用双手划水前进。
李勇的独…立旅在大西北是横着走的部队,全旅官兵的性格桀骜不逊,一般的部队看不上眼,可就是这样,李勇也禁不住暗中佩服,三十九军的一一六师真不简单,是实打实的英雄部队,每到关键时刻总会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这些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就是普通人一个,可是在关键时刻却总是能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扫雷英雄张财书和赵振海是那样的战士,在大冰洞里舍身架浮桥的战士,还有眼下这个奋力冲锋的王凤江,都是如此。
临津江被炸开了,江水里混杂着大块大块的冰块,这些冰块顺着水流互相碰撞着急转而下。
情况异常危险,漂浮在河流里的冰块会给泅渡中的部队带来巨大的威胁,只要身体被两块冰块夹一下,人就完蛋了。
子弹在耳朵边尖利的呼啸,炮弹在身边爆炸起了一个又一个冲天的水柱,大块浮冰互相撞击着冲下来,一个又一个的战士牺牲或者负伤后被江水冲走,在严酷的战场环境下,在湍急的大冰河里,负伤与牺牲没有什么区别。
这正是战斗最为关键的时刻,部队能不能突破临津江就在这个时候,志愿军总部的各级首长都在关注战斗的进展情况,彭老总还有前敌司令韩先楚都彻夜未眠。
冲啊,冲啊,战士们放弃了一切,管他什么子弹和炮弹,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