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第946章


这是个什么情况。
李勇很敏感的察觉到了气氛有点不对,不管是几方面的代表,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苏联人,既然是战前会议就一定要进行讨论,可是谁见过开会的时候都一言不发的战前会议,那样还叫会议吗?还不如不开了。
不了解情况的李勇没有说话,只是举手给彭老总等几个主要首长敬礼,然后走到洪学智副司令员的身边坐了下去,椅子是洪副司令亲自给拉过来的。
正襟危坐,标准的举人坐姿,摘下钢盔,李勇用明亮的眼睛扫视了一下会场,然后转过头来低低的声音对洪学智副司令说道:“洪司令,怎么回事情吗?为什么没有人说话?”
刚进入会场的李勇当然被几方面的人马都关注了,几年的风霜雪雨让李勇的面貌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几岁,可不管怎么样他也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这样一个年轻人就能来参加这样高级别的会议?人民军方面和苏联代表团方面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里的疑问是明显的。
可是不经意间李勇的一个举动又让他们感觉有些摸不到头脑,那就是他坐下来的位置。
中方参加会议的人员是最多的,这无可厚非,因为这里是中国的主场,但刚刚进来的这么一个年轻人却坐在了离彭老总很近的位置,这就让人有点看不懂了,要知道,洪学智副司令员是志愿军几个主要领导之一,能紧挨着他坐下,这个人的身份肯定是不一般。
可能是因为气氛的原因,中方的几个主要首长都没有向其他两方面给李勇做出介绍,翻译人员当然不敢自作主张了,所以李勇的身份相对于苏方和朝方还暂时是个迷。
洪学智副司令压低了嗓子给李勇介绍会场里气氛不对劲的原因:“哼,人家有老大哥做靠山,跟我们夺权来了,朝鲜的金首相想要当战役的最高统帅,想要指挥中朝联军作战,简单的说吧,人家是想当一把手,是想让我们彭老总当副手,娘的。”
怪不得会场里的气氛这么诡异,李勇猛的一下明白过来了,对呀,在他的记忆里好象是有这么一出,三次战役发起前,朝鲜的统帅金xx想要中朝联军的最高指挥权,后来被彭老总给顶了回去,据说还弄的很不愉快,看来历史上那次抢班夺权的会议就发生在眼前,好家伙,紧赶慢赶的还真让他给赶上了。
李勇抬头看了看对面不远处的人民军代表,可不是吗,正中央的位置确实有一个三几十岁的年轻人(也应该是年轻人),正用眼睛的余光望向他这里,这个人没有象别的人民军代表那样穿军装,而是一身灰色的中式服装,被人民军的代表众星捧月一样围在中间。
不用问了,看那样子和做派李勇都能肯定,这一定是人民军的最高统帅金xx首相了,见面不如闻名,没想到大名鼎鼎的金某人是这个样子。
对面金首相的相貌没有给李大副部长留下什么深刻印象,牛人见多了,他已经对这个人提不起什么兴趣。
李勇就不明白了,一个在中**队和苏联军队里都混过的下级军官,一个根本就不知道大战役指挥为何物的人,一个没有一点大兵团作战经验的人,他怎么就敢大言不惭的来要求指挥几十万人参加的大战役,这脸皮得厚到什么程度,往轻了说,这叫脸大不知道害臊,往严重了说,这是拿几十万官兵的性命和国家的前途开玩笑。
第835章 马不知道脸长() 
李勇觉得自己有点肝火上升,由几十万人发起的大战役对最高指挥官的要求极高,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一个下级军官出身的政客或者叫政治家也想独揽大权?还要指挥中朝联军作战!这不是扯淡吗。
别人或许能被某人的身份给唬住,不管怎么样人家也是一国之统帅吗,可是李勇不同,李勇很清楚某人的指挥能力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胡闹,就凭他那两下子也想当联军的最高指挥官?真是马不知道脸多长。
李勇的声音不高也不低,说高吧,他是和洪副司令说的悄悄话,可是要说声音低吧,对面的人民军和苏联代表基本上都能听见。
人民军的代表有点挂不住了,苏联人听不懂中国话,沟通必须用翻译,就是能说几句也是很普通的日常用语,不知道李勇嘀咕出来的话语是什么意思,没有什么反应,有情可原,可是朝鲜人就不同了,朝鲜人里有很多人都会说中国话,特别是在座的朝鲜人里面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中国的东北生活过,不但对中国话很熟悉,就连普通的俚语也很明白,他们都能听懂李勇那一句“马不知道脸多长是什么意思。”
一个穿着马裤马靴挂着将军牌子的人民军代表拍了下桌子:“你这个同志是什么级别,什么职务?知道这是什么场合吗?”
人民军代表用的是汉语。没有用翻译,语音很清晰也很标准,看样子肯定在中国生活过。这句话一问出来,在座的别说是中国人了,连老大哥代表团的人马也能听明白。
用流利的汉语问对方的职务,还拍了桌子,这是很明显的质问而不是询问,潜意识里是在告诉中方,我们能听懂你们在说什么。我们很不满意。
因为李勇的一句“马不知道脸长”让尴尬的气氛里有了一丝并不浓烈的火药味道。
按道理来说外事无小事,当着人家的面说他们不知道好歹确实有点过分。但这句话并不是李勇一时冲动说出来的,经历过无数次大小战役的李勇早就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虽然他还很年轻。
李勇实在是看不上一部分人的嘴脸,怎么的?在苏联红军里混过几天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就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了?
如果不是有中国在后面当靠山。如果不是中国在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某个刚成立不久的政府早就被人家干到海里去了,现在缓过一口气了又觉得自己是根葱了?呸。
李大副部长认为,毛病都是贯出来的,有些人在关键的时候就得打压一下,让他们清醒一下自己有几斤几两,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没准还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那句话是他故意说出来让对方听的。是故意的,李勇的话语里也有潜台词——老子就是看不起你,咋了?
李勇的作风很合几位老总的脾气。见有人怀疑李勇的身份,洪学智副司令哈哈一笑,给其他两方介绍了一下李勇的职务:“这位是李勇同志,我们志愿军总后勤部的副部长,也是我老洪的副手,是我们野战军作战部队里的一个旅长。刚刚从国内调过来的,入朝时间不长。以后大家就认识了。”
志愿军总后勤部的副部长?这个级别就相当高了,其余的两方人员都用有点狐疑的目光看着这个年轻的过分还有点口出不逊的家伙。
彭老总等人碍于身份,不能和对方太顶牛,对苏朝两方面提出来的更换最高指挥员建议保持沉默,可是李勇没有这个顾忌,在李大副部长看来,什么首相不首相的,一个几百万人口的领导人,在中国也就是一个地方市长的级别,还想跟我们彭老总抢班夺权!说‘马不知道脸多长’都是抬举他们了。
“怎么,我说错了吗,战场情况千变万化,对决策者的要求很高,从统帅部发出来的每一条命令都很有可能关乎千万人的生死存亡,因此,也要求最高指挥官必须有驾御大战役指挥的能力,更要具有大战役指挥的经验,在坐的有哪一位有我们彭老总有资格指挥大兵团作战,你们有人选也说出来听听。”
李勇的词锋很犀利,并没有给对方留什么面子,关键时刻,好面子是要死人的,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他可不想让志愿军的战士们白白送死。
你——对面那个拍桌子的人民军代表被李勇问的面红耳赤,他也明白,人民军的规模实在有限,要论指挥大兵团作战,中国的同志随便挑出一个来都要比他们强多了,更何况是在解放军里威望极高的彭老总,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你们人民军人员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就十几万人吧,十几万人能打什么大战役,更不用说现在了,我也知道人民军新组建了几个军团,总兵力又恢复到了七万多人,可是这七万人里面老兵有多少?连两万都不到吧!其余大部分都是刚拿起枪的农民,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这样的部队打打顺风仗还可以,一但遇到残酷的环境很有可能土崩瓦解,我建议你们朝鲜的同志还是把心思放在怎么训练部队上,有时间的话让新兵们多放几枪,让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