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第928章


李勇都要笑死了,何翠花这个二秆子劲还真让人没法说什么,不用说李勇了,会议室里所有的首长眼睛里都含着笑意,这些个首长都是对打仗很痴迷的主,就说洪学智副司令吧,如果不是彭老总硬赶着,他也不会去干什么后勤的部长,打仗才是大家的最爱,见到何翠花就象看到当年的自己。
何翠花有点不好意思的坐下了,嘴里还在嘟囔着:“首,首长,我可能说错了。”
在坐的各位都是人精,虽然何翠花说的有些糊涂,但是大家还是从她的话语里听出来不少的信息,就比如说那个大辎重营吧,一个旅能有一万四千多人就很让人希奇了,最奇怪的还有一个三千多人专门负责后勤的辎重部队,这得有多少物资呀,怪不得彭老总把李勇这个年轻人从日喀则调到朝鲜前线来,看来确实有两把刷子。
解放战争中,四野有十二个主力步兵纵队(军),一个炮兵纵队,这些是野战军主力,除此以外还有几十个独立旅和独立团,算是二线部队,一线和二线部队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竞争关系,也就是说,不论是那个主力师,部队打好了是主力,打不好了降到二线部队当独立旅,独立旅如果在战斗中表现优秀也可以升格为主力师,邓华副司令等人都是四野的老首长,对旅级别的部队不陌生,四野是全国最大的一个野战军,下辖的旅级别的部队也不过是六七千人,还从来没听说过有一万四千多人的旅级别的部队,那不是比主力师的人员还要多了吗。
“一万四千多人的独立旅,三千多人的辎重营,还有坦克和炮兵,你们这个独立旅不简单吗,我来提几个问题,你们旅的物资是如何筹集的?”说话的是政治部主任杜平。
就象解放军的部队里所有搞政治工作的人员一样,杜平主任的心思也极为细腻,既然何翠花说话有点不着调,那就由他们来提问,几个问题下来就应该能把问题搞清楚了。
坐下去的何翠花用手捅了一下李勇:“旅长,还是你来说吧,我净出洋相了。”
李勇想想也是,要具体来论述点什么还是他这个当旅长的要好一些,怎么说当初的设想也是他提出来的吗。
“各位首长,我们旅的物资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就地筹集,发展当地老乡来帮助咱们部队,这一点和别的野战军没有区别,二是贺老总从山西给我们调拨过来的小米,三是从敌人手里缴获。”
“说重点,第几条最重要。”
杜平主任不愧是志愿军的高级指挥员,一句话就问到点子上了。
“第三条最重要,我们旅所有的物资来源大部分要依靠缴获,我们大西北土地贫瘠,资源少,靠当地老乡是没有办法养活大量部队的。”
“国内和朝鲜不同,说说你对目前情况的看法。”问话的是洪学智副司令员,很显然,他要考较一下这个新来的小部长是否名不虚传。
彭老总笑眯眯的没有说话,他也想看到李勇这个西北野战军智计百出的指挥员能不能给他带来点惊喜。
李勇知道关键的地方来了,别看这些个首长们都同意他当志愿军的后勤副部长,那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基于对彭老总的信任才同意的,并不完全代表他们自己的观点。
李勇稳稳的站了起来,明亮的眼睛仿佛能看透眼前的铁皮木板房,后世的记忆和现实的情景好象重合在了一起。
“各位首长,朝鲜人口稀少,又久逢战乱,工农业产值低下,没有办法养活我们几十万大军,靠就地筹集粮食的办法显然是行不通了,现代化战争又带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大兵团作战的根本还是要依靠强大的后方,补给要靠国内,这是没错的,但是问题来了,美国人也知道我们的想法,所以就要拼命的袭击我们的后方交通线,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来对付美国人的空军。
美国人的空军是很强大,但也并不是无懈可击,夜间他们的袭击能力就很差劲,所以,朝鲜的夜晚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我的初步设想是,在我们后方交通线上按照交通工具每个夜晚的行使距离设立大的防空储备点,车辆和人员白天休息,夜晚行动,用接力的方式把物资和弹药运上来。”
谢谢老伙计“炎冰”的支持,这一章更新完又要停几天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最近老巴单位里的事情有点乱,上级检查没有通过,所以上上下下的都很恼火,一把手被弄到红色基地去反思,中小级别的官们一个个战战兢兢,呵呵,所以老巴也被连累的很紧张。(羡慕那些靠写作就能养家的大神们,可以不用受窝囊气了)
回答“黑风翼”老伙计的一个问题,关于主角以后是否能当几代总理的问题,实话说,实在是不敢写呀,现在就已经相当于被软禁了,再天马行空的写下去会被喀嚓掉的,就说这么多了。
第818章 娘家人() 
李勇的眼睛清亮亮的,仿佛在一刹那间看到了未来,刚上任的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侃侃而谈。
小小的会议室里声浪一下子高了起来,对呀,这是个好办法,既然美国佬的空军在白天炸,那咱们就在晚上走,天一亮就休息,看他还能怎么办?他娘的还能飞下来跟老子拼刺刀?那样才是求之不得呢。
既然美国佬的飞机不能下到地面上来拼刺刀,就说明李勇的意见很好,其实这也不是李勇想出来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争后期琢磨出来的办法,李大旅长只是提前一段时间拿了出来。
李勇接下来继续谈他的建议或者是设想:“大的物资储备点建立以后还可以在两个点中间设立几个小的储备点,比如说十公里一个,或者五公里一个,这样就能让遇到袭击的车队有充分的隐蔽处所,另外,还可以把大型车队小型化,从隐蔽点出发的车辆可以是几十辆也可以是一两辆两三辆,这样的好处是,即使遇到损失,也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好啊,这就是我们以前在国内打游击的时候经常用到的化整为零吗,这个办法好。”说话的是副司令韩先楚,这个老红军战士一下子就想到了部队弱小时候的战争生涯。
常年的战争磨练让这些高级指挥员的头脑无比聪明,李勇只是提了一下建议,他们马上就给出了很多的补充意见。比如说,要在各个制高点上设立防空观察哨,美军的飞机远远过来的时候就开枪示警。还要组织小规模的警卫部队去对付敌人的特务等等。
一个临时小会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让彭老总很是高兴,李勇的建议不但给急迫的志愿军后勤带来了希望也说明他没有看错人。
“怎么样!我们新来的小部长是不是很不错?洪大个子,我给你挑的助手不白给吧!”彭老总的声音里很少有的多了一丝骄傲的情绪。
洪学智副司令等几个首长的眼神也变了,如果真按照这个方法执行下去,虽然说还不能彻底解决后勤问题但也会给濒临瘫痪的交通线带来很大改变,就说车队小型化这一点建议。就有点拨云见日的感觉,按照李勇的办法。大型运输车队选择在晚上集中通过,白天可以化整为零,一辆或者两辆单独前进,这就就能保证交通线白天也可以通行。还能把损失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确实是个好办法。
“能者多劳,我看就这样吧,把建立防空隐蔽点的任务交给我们新来的副部长,我这个部长也能缓出点时间来干点别的工作,大家看行不行?”
洪学智副司令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李勇也没有想到,刚到朝鲜就接了这样一个任务,但这也确实是部队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会议临结束前。彭老总告诉李勇,任命一个副部长还是要走一定程序的,李勇一会先去组织部报到备案。然后就可以正式上任了。
出了铁皮木板房子,李勇带着何翠花去找组织部报到,何副连长一脸的不情愿,她可不管李勇的级别有多高,其实何翠花也弄不明白副部长是多大的官,大小都无所谓。反正不打仗就没意思,她来朝鲜干什么?是想跟着李勇上前线杀敌立功的。去搞什么隐蔽部真是太没劲了。
所谓的组织部也不过是几间工棚一样的房子,实际上整个志愿军总部的房子都差不多,是一片连一片的工棚,是老早以前淘金工人搭建的临时住所,这样的住所不可能有多好,只是个容身的地方,夏天还好一点,冬天就太遭罪了,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让缺少取暖设施的工棚里冷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