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第909章


等车到近处李勇仔细一看,认识,来人赫然是以前和独立旅在一起战斗过的藏军九代本的代兵官格桑旺堆,不过,现在的格桑旺堆可不是什么九代本的代兵官了。他已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代本步兵团的团长,兼任昌都地区的警备司令,是一地的最高首长。
见到李勇,格桑旺堆也很兴奋,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说道:“上级让我们接待大军首长,没想到来的是旅长你呀。”
想当初九代本起义等一切事宜都是独立旅一手操办的,所以格桑旺堆和李勇也非常熟悉,他也和战士们一样喊李勇为旅长,虽然李勇的年龄要比他小很多。
李勇和格桑旺堆狠狠的拥抱了一下,然后给他介绍说有特殊任务要出藏,至于是什么任务就不能细说了。
格桑旺堆当然知道部队纪律,上级让他接待,可没让他打听消息,这点常识还是有的,格桑团长把李勇和他一个连的战士直接接到了他的警备区司令部,他要好好尽一下地主之谊。
相对于九代本来说,独立旅确实是有功劳的,旅长李勇也对格桑团长很友好,格桑当然把这份感情记在心理,现在机会来了,他当然要好好答谢一番。
“旅长,我的几辆吉普车还是你给的,这些铁家伙太方便了,也比骑马舒服多了。”格桑团长边走还边和李勇聊天。
小了格桑团长好多岁的李勇则是拍了拍格桑团长的肩膀,一副老气横秋的大哥模样说道:“这算啥,咱们以后的条件会越来越好,吉普车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一顿饭吃的酣畅淋漓,看的出来,格桑团长是真心实意的招待他们,饭菜很丰盛,对了,每个桌子上还备了一些酒。
西藏已经全境解放了,昌都地区也恢复了可贵的和平生活,李勇告诉战士们,有喜欢喝酒的可以适当的喝一点,但绝对不可以喝醉。
第二天李勇和警卫连的全体战士没有赶路,而是准备在昌都城里休整一天,在休息的同时还需要多采购一些物资,格桑团长则是全程陪同,尽心尽力。
李勇很受感动,特意让何翠花把自己的收藏的一支手枪拿了出来送给格桑团长留做纪念。
出了昌都就算正式走出西藏地界了,格桑团长带着人一直送出去了老远老远,直到看不见对方的身影,李勇和格桑旺堆也算是在战斗中结下的友情,这份感情很真挚。
从昌都城出来以后大家很明显的感觉到地势在下降,李勇和战士们都清楚,这是从高原地区向平原地区的过度地段。
一路向前,几乎每间隔几百公里就有人前来带路,带路的不问为什么,只管当好向导,而李勇等人也不吭声,只管跟着向前走,这是部队的保密纪律所规定的,相对于给李勇他们提供服务的当地政府机关来说,这就是一支执行秘密任务的部队。
出了昌都以后又走了好几天,这几天里所走的路径李勇等人是很生疏的,因为独立旅是一路从大西北过来的,现在所走的路和以前是不一样的。
几天以后,一条铁路从他们的眼前延伸出来,一直伸向不知名的远方,再走了几公里,一个荒凉的小火车站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两条线路,几组道岔,短短的站台,一小排可怜的平房,还有星星点点的几个穿着军装的工作人员,就是这个小火车站的全部家当了。
火车站很小,小的都有点可怜,按照李勇的看法,还不如他后世记忆里的四等小站大,可是就是这个很小很小的火车站却停着一列长长的列车,有敞车、棚车,还有平板车,对了,还有两个牵引的机车。
战士们都很兴奋,别看车站小,那也是车站,也是火车呀,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还是平生第一次看到火车,一切都透露出特别的新奇。
也难怪,李勇队伍里的二百多人里,要说看过火车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李大旅长,另一个就是现在的警卫连的指导员李佳,别人都是纯粹的土包子。
三牛、小成、宁二子,还有李玉明,大家都在悄悄议论着火车,不知道这家伙是干什么用的,这么长,能跑的起来吗。
李佳只好小声告诉大家,这就是火车,没啥稀奇的,大家都别吭声,省得让人笑话。
全列车的编组为三十几辆,其中一大部分都用防雨蓬布蒙着,也不知道车上装的啥家伙,剩下的是几辆空的平板车,对了,还有一辆老式的草绿色的客车体。
李勇看明白了,这肯定是一列军列了,运输的也是战备物资,空下来的几辆平板车也一定是给他们准备的。
李大旅长心里始终藏着一个疑问,那就是他们这两百多人如何去朝鲜,靠用汽车摩托化开进???可能到了朝鲜的时候他们带出来的十几辆车也就报废了,那就太可惜了。
要知道,当时别看建国了,国家还不能自己生产汽车,汽车还要靠从苏联进口,独立旅缴获的车辆还是宝贝,这一切都要等长春的一汽能自己生产汽车以后才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果然,等他们刚一到,几个工作人员就走了过来,其中一个穿着四个兜干部服,看着象是军官模样的人说道:“那位是李勇旅长。”
第800章 土包子坐火车() 
一路跋涉,满身风尘,这一天,李勇和警卫连的战士们来到了一个荒芜人烟的偏僻地区。
满眼都是野草,什么都没有,随身的战士只有一个加强的警卫连,李勇的感觉好象又从一个一万几千人的部队首长变成了一个当初的小连长。
就好象是几年前特务连刚刚成立那会的感觉,三牛、小成,还有李玉明都和自己在一起,有所不同的是,身边的女人由胡小莲变成了何翠花与李佳。
沿途没有地标,也没有任何有标志性的人造物体,连李勇这个号称全旅最明白的人也不知道现在到了什么地方,反正是气温越来越高,战士们把棉衣都脱了下来,应该是从高原来到了平原地区,还看到了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火车站。
战士们高兴的大呼小叫着,连续行军的疲惫一扫而光,因为看到了火车吗,这可是很新奇的玩意,就连李玉明和三牛等几个人也很兴奋。
身为警卫连的新任指导员,李佳只好小声制止大家的行为,因为看见火车就这样乱喊乱叫实在是给人一种特别土的印象,很象土包子。
其实也不是象,相比从大城市出来的李佳来说,警卫连的战士们就是很土很土的土包子,这是事实。
靠着月台边上停靠了一列长长的军车,仔细数了一下足足能有三十几辆,车体早已装好,都用蓬布盖的很严实,三十多辆,在当时的年代和环境下,这可是一个很厉害的大编组。
全列车由两台老式的蒸汽机车牵引,机车头上轻轻的喷吐着白烟,呼哧、呼哧,就象人在呼吸一样,一下一下的很有韵律,这是机车锅炉已经点火的象征。只是还没有加上负荷。
李勇从为数不多的车站工作人员都穿着军装判断出,这里看似很偏僻荒凉,但一定是一个专用的军管车站,这样的车站不办理客运和货运业务。也不和地方铁路有什么交通了而已。
几个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其中一个领头模样的人来到近前问道:“哪位是李勇旅长?”
连长李玉明忙过来介绍说这就是我们旅长,还追问了一句,你是干什么的。
李勇还是太年轻了,在独立旅大家都看习惯了,觉得很正常,可是这一出来就老是闹笑话,很多人都不认为这么个年轻人是旅一级别的指挥员,虽然解放军的干部都很年轻。但这样年轻也有点太过分了。
过来的人多少有点狐疑,但是一有上级的电报,二有这么多人看着,人家也不可能弄个假的来糊弄他。
干部模样的人举手给李勇敬礼,嘴里说道:“报告首长。我是车站的站长,接到上级的命令,请你们从这里登车,车辆都已经准备好。”
李勇明白了,上级是让他们从这里登车,然后用火车运送他们去东北边境或者是朝鲜前线。
这应该是一个好事情,起码要比他们自己用汽车运输省事的多。也更为经济。
旅一级别的指挥员肯定是此地最高级别的首长了,所以站长领着李勇和几个警卫人员来查看他们将要乘坐的火车,站长还向李勇交代说,因为知道一个首长要从这里出发,所以特意准备了一辆客车体作为首长的座车,不然的话就只有货车里的敞车和蓬车了。
李勇知道他说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