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运河前朝路》第54章


“两渠建成,功在千古。”董昭激动道。
“董大人劳苦功高,必会受到丞相的赏识。”王连随口道。
“何来丞相?”董昭不禁一愣。
“哦,我随口一说。”王连笑道。
“董昭不过辅助一二,监御使大人才是第一功臣。”
“我迟早还是会离开这里,而大人必将是万万人之上。”王连认真地说道。
“不敢,只要能为黎民谋福,便是幸事。”
董昭连忙摆手,此时,他还没有太大的雄心壮志,暗道今天王连说话很奇怪。
就在昨晚,王连惊喜地发现,运河之眼上象征平虏渠和泉州渠的两条纹路,已经成为了红色,中午时分,他又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下,进行了一次测试,从运河之眼上散发的光辉看,穿越完全没有问题。
王连的一颗心算是落了地,从此,他再也不用害怕别人的威胁,只要想走,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位置就能进行。
闲聊过后,董昭跟王连依依惜别,他还要回魏郡继续担任太守,做好本职工作。
王连没有马上穿越离开,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回聊城去看看,如今的聊城划归兖州境内,是个县城,名字只有一个字,叫做聊,也称聊邑。
翌日清晨,王连带上几十名护卫,骑马前往聊城,经过一天一夜之后,他终于来到穿越之前的故土。
如今的聊城面积很小,城墙也不高,附近的东阿、冠县等地,还没有划归进来,更是显得孤孤单单。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座小城,未来会发展到拥有六百万人口的地级市。
令王连非常失望的是,如今的聊城还没有运河,更找不到绿荫下读书的那棵大槐树,那是唐槐,顾名思义,到了唐朝的时候才有。
县令听说监御使大人来到,吓了一跳,连忙率众跑出城来,将王连热情地接到县衙之内。
王连打听了一下聊城的经济情况,相比附近的很多城池,也算位列上游,在这附近出生的程昱等高官,对故土多有照顾。
王连就在城内最好的驿馆住了一晚,第二天带着护卫重新返回了南皮城。
在这个时期,王连负责的运河工程已经结束,但是,更多的运河工程还会陆续展开,曹操以及后来的魏国皇帝们,修建了最初的北方运河体系,也把南北运河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国大运河的雏形。
王连很想回许都看看蔡文姬,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太过危险。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曹操还没有称帝的心思,对伏寿等人存在偏袒,如果自己真被伏寿给杀了,曹操也未必会责罚这个皇后。
王连也没有急着离开,就在府宅耐心等待了半个月,曹操带着一行文臣武将,终于又回到了南皮城,为继续北伐乌桓做前期准备。
这天上午,郭嘉来到王连的府宅,很开心的样子,“王御史,刚才主公提及了你,想把文姬接来,就在此地为你二人举办婚礼,并且将南皮城送与你。”
“感谢司空大人的好意,只是,我不能娶文姬。”王连道。
“文姬之才,世所罕见,若你觉得她曾嫁人生子,也可纳为妾室。我想,你若想娶主公之女,也能被应允。”郭嘉想到了个折中的办法。
“我很喜欢文姬,跟妻妾位置无关,只是,命运的安排,我们注定不能在一起。”王连微微叹了口气。
郭嘉迷惑不解,又说:“我还记得,王御史刚从古墓出来之时,曾言未识男女之事而遗憾。”
“军师,那是个玩笑,你来得正好,拜托转告司空大人,我要走了。”王连道。
“去往何处?”郭嘉愣住了,王连这样的特殊人才,不可多得。
“我也不清楚去哪里,这里有一封信,烦劳带给司空大人。”王连说着,从案台下方拿出了一卷白绢,递给了郭嘉。
郭嘉微微皱起眉头,他跟曹操的关系非同寻常,当着王连的面,将信打开了,却发现上面只有四个字,善待文姬!
“军师,既然你看了,就请多多美言吧!”王连笑道。
“王御史,在奉孝看来,只要你一心跟随主公,前途不可限量,何必非要让他忧心呢?你若去往他处,文姬只怕也会受到牵连。”郭嘉的话语很真诚,直到现在,他依然以为,王连可能会投奔孙权、刘表等人。
“军师,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修建白沟、平虏渠和泉州渠,如今任务已经完成,即便离开,也不会去投靠任何人。”王连认真地说道。
“你不能走,待我回禀主公,再做安排。”郭嘉起身道。
“军师,我就在你面前离开,切记,北征乌桓之时,要保重身体。”王连先一步奔出屋外,又想起一物,回手丢在了郭嘉,正是那半片领军的虎符。
“王御史,切莫糊涂。”郭嘉立刻追了出来,却见王连只是站在院内的大槐树下。
第071章 大业元年() 
“军师,你和随从看我离开,转告司空大人,我没有别的要求,看在我修建三渠的面子上,善待文姬,最好把我的名字也抹掉。”
王连大声说着,快速从怀中取出运河之眼,将瞳孔的位置对准了树丛缝隙透出的一束阳光。
随着阳光能量不断注入,运河之眼上荡漾出七彩之光,迅速将王连笼罩在其中,郭嘉彻底惊呆在当场,在他无比愕然的目光注视下,王连凭空消失在原地。
耳畔传来了嘈杂声,王连从深深的晕厥中醒来,却发现自己正靠在一处小巷的角落里,身下铺着一张潮湿的旧席子,前方还放着个豁口的大碗。
这是乞丐讨饭的行头,王连低头朝自己的身上看去,这才松了口气,穿着的还是那套监御使的官服。
这处角落相比隐蔽,王连的目光透过墙壁间的缝隙,看到的却是热闹的集市,人来人往,不乏身着绸缎锦衣的有钱人。
搞不清是哪个朝代,也不知道在哪座城市,但王连第一直觉就是,这身官服不能穿,太过敏感,想想还是脱下,揉成一团塞进墙角里。
不远处就有一套脏兮兮的衣服,上面有许多孔洞,应该是之前那名乞丐留下的,王连忍着上面散发的刺鼻酸臭,还是将乞丐服穿上,这才走出了小巷。
路边摊的商人们,看到乞丐来了,纷纷捂着鼻子,露出厌恶的神情。王连也不理他们,目光扫过那些有规模的商铺,走了几十米,终于发现了一处钱庄。
王连大步走了过去,立刻有一名伙计打扮的男子拦住了他,不满道:“站住,此地也是你能进入的?”
“有钱!”王连从怀里摸出一锭金子,在伙计面前扬了扬。
伙计立刻换上了笑脸,点头哈腰地请王连进去,里面是一个大厅,正对长方形的柜台,一名中年人正在那里扒拉着算盘。
“换钱!”王连将金子拍在桌子上,摆出一副穷人乍富的样子。
中年人拿起金锭,疑惑地反复看了看,并没有发现上面有什么标记,继而问道:“都换成钱铢?”
“对,以后就不怕没饭吃了。”
中年人拿出一杆小秤,把金锭放在上面称量了下,又在算盘上象征性地扒拉了一阵子,起身回到后方,取出个布袋子,丢了过来,说道:“金锭品相不纯,只能换三千铢。”
王连心里很不满,这可是一两黄金,而且曹操派人送的,品质一流,摆明了是欺瞒乞丐不懂。
当然不能计较这些,被骗也就算了,王连打开袋子,发现里面的钱币很轻薄,上面有五铢的字样,而且,颜色看起来有些发白。
“颜色不对吧?”王连皱眉问。
“新皇登基,用的就是这种钱币,先从国都大兴开始。”中年人不耐烦地解释道,眉头始终皱着,大概觉得王连身上的味道太难闻了。
国都大兴?王连略微思索了下,立刻明白过来,他这次穿越,已经来到了隋朝。
钱币颜色发白,难道就是五铢白钱?这可是隋炀帝时期发行的货币,王连急忙又问:“兄台,我不太懂,新皇何时登基的?现在年号多少?”
“去岁登基,现在是大业元年正月。”
中年人回了一句,抬抬手,示意王连赶紧走。伙计也过来请王连出去,一个乞丐就不要问这么多了,好好买壶酒吃顿饱饭去吧!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工程正式拉开序幕,南北运河真正意义上连接在一起,构成了非常完整的运河体系。
王连不禁佩服运河之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