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第152章


狼福唤邮芡仔怕薜淖值淅锴∏∶挥小岸圆黄稹必碜侄K灰晾蛏碌梦藁翱伤担缓酶娲恰K僖裁换乩础?br />
汉密尔顿的把柄落到杰斐逊和共和党人手里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杰斐逊在当时隐忍不发也不完全是受道德的约束,因为他自己也有风流债。杰斐逊是个鳏夫,他妻子玛莎于1784年去世。他在亡妻床前发誓:此生决不再娶。他确实没有再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再谈情说爱。事实上,杰斐逊感情细腻,浑身上下都是艺术细胞,对音乐、绘画、建筑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个超级浪漫的人。1786年,杰斐逊在巴黎遇到了美丽的艺术家玛丽亚考斯威。
玛丽亚生于意大利,她父亲是英国富商,在意大利有很大的产业。玛丽亚对绘画有特殊的灵感,她对艺术的领悟和痴迷是她吸引杰斐逊的最重要的因素。1781年,玛丽亚嫁给成功的英国艺术家理查德考斯威。考斯威深受英国王室,特别是威尔士亲王的喜爱,夫妻俩日子过得非常惬意,他们的房子像艺术宫殿。1786年,考斯威夫妇来巴黎办事。在朋友的聚会上,27岁的玛丽亚认识了43岁的美国驻法公使杰斐逊。杰斐逊对玛丽亚一见钟情。尽管玛丽亚是有夫之妇,但他无可救药地陷入与她的热恋。在那段浪漫的日子里,他们无数次坐着马车,沉醉于巴黎郊外如诗如画的秋色中,说不尽的甜言蜜语,道不尽的悱恻缠绵。杰斐逊知道自己与她不能长久,便痛苦地在理智与情感、现实与梦幻之间徘徊和挣扎。在给玛丽亚的那封著名的四千字情书里,杰斐逊描绘了“头”与“心”的激烈辩论,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后来,玛丽亚随丈夫返回伦敦,这段“罗曼史”也不得不终结。
如果杰斐逊与玛丽亚是两个孤立的个体,这段情也许会无声无息地随风而去。问题是,他们俩有个共同的朋友——安洁丽卡斯凯勒彻奇。安洁丽卡可不是一般人,她是菲利普斯凯勒将军的大女儿,她妹妹就是汉密尔顿的太太伊莉莎。安洁丽卡只比伊莉莎大一岁,姊妹俩性格完全不同。伊莉莎端庄、拘谨,安洁丽卡活泼、叛逆。虽然安洁丽卡并不比妹妹长得漂亮,但她的聪颖、妩媚、灵性和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让所有的男人为她倾倒。从富兰克林、华盛顿,到杰斐逊、汉密尔顿、拉法耶特,再到英国的威尔士亲王、议会领袖,都对她殷勤备至。当然,他们爱她的角度不同。富兰克林和华盛顿以长辈的身份爱护她,因为他们跟她父亲是好朋友。战争期间,华盛顿长期驻军纽约,很多军事会议都在她父亲斯凯勒将军位于纽约上州的豪宅里开,他是看着她长大的。对汉密尔顿和杰斐逊这一辈人来说,她是他们的“女神”,满足了他们对女人最美好的想象。
安洁丽卡跟妹夫汉密尔顿的感情超乎常人。当初,如果不是安洁丽卡已婚。汉密尔顿追求的对象很可能是她,而不是她妹妹伊莉莎。安洁丽卡的丈夫约翰彻奇是富豪兼英国议会的议员,安洁丽卡婚后随他去了伦敦,她在巴黎与杰斐逊相识并成为好朋友。玛丽亚考斯威还是安洁丽卡介绍给杰斐逊认识的呢,她对这中间的故事知道得一清二楚。杰斐逊对安洁丽卡很爱慕,关系非同一般。后来,杰斐逊回国,仍与安洁丽卡保持频繁的通信,用世界上最浪漫的语言赞美她。有时候,安洁丽卡隔的时间长一点不给他写信,杰斐逊就会抱怨说她把他忘了,语气非常亲昵。这并不表示他们之间有实质性的举动,但至少表明他们不是一般的朋友。杰斐逊与汉密尔顿没有成为政敌的时候,安洁丽卡与两个男人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但是,随着党争的加剧,当安洁丽卡发现自己不得不“选边站”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妹夫。杰斐逊当然知道其中的利害。人家毕竟血浓于水,他要是把汉密尔顿逼急了,难保安洁丽卡不把他那些风流韵事捅出来。
杰斐逊的“情史”远不止这些,一个更长久的关系才是他后半生的依靠。1787年,杰斐逊派人把7岁的小女儿从弗吉尼亚接到巴黎。跟着他女儿一起来的,是15岁的奴隶,萨莉赫明斯。萨莉的哥哥詹姆斯也是杰斐逊的奴隶,在巴黎给杰斐逊当厨师,学得一手法国菜。萨莉是杰斐逊已故的妻子玛莎从娘家带来的“陪嫁”奴隶。她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她是玛莎的父亲与其奴隶的私生女,也就是说,她是玛莎同父异母的妹妹。据说,萨莉不管是相貌还是举止、气质都像极了玛莎。虽然没有特别权威的记录,但从几个目击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混血的萨莉皮肤颜色很浅,白人特征多于黑人特征。她拥有惊人的美貌,亭亭玉立,若在今天估计可以在好莱坞占有一席之地。这么美丽的姑娘天天在杰斐逊眼前晃悠,她要是没把杰斐逊晃晕了才叫奇怪。杰斐逊说:“性是人类最强烈的感情。”他不是个喜欢压抑自己感情的男人,尤其是当“猎物”完全处于他的控制之下的时候,没过多久,杰斐逊把萨莉变成了他的情人。这一年,杰斐逊44岁,萨莉15岁。
萨莉是个聪明、勇敢的女孩,她从一开始就知道,杰斐逊不会和她结婚,也不会给她自由,一切要她自己去争取。1789年,杰斐逊回国述职,他要萨莉跟他一起回去,但萨莉说:不!此时的萨莉已怀孕,她要为自己和孩子的权利抗争。法国早已废除奴隶制,只要她走出杰斐逊的家门,外面就是自由的世界,谁也拦不住她。于是,开天辟地第一次,一个奴隶主被迫坐下来与他的奴隶谈判。杰斐逊承诺,他与萨莉的孩子都将在他们21岁时获得自由。虽然萨莉没有为自己赢得自由身,但她显然在杰斐逊的家庭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凭着对杰斐逊的信任,她跟着他回到弗吉尼亚。不久,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了。后来,他们又生了四个孩子,这些孩子最终都获得了自由。杰斐逊去世后,他女儿让萨莉成为自由人,她跟着孩子们一起离开了杰斐逊的庄园。
从今天的角度看,杰斐逊与萨莉,一个丧妻一个未嫁,他们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但在那个年代,这种事属于“大逆不道”。南方各州都有严苛的法律,禁止白人和黑人发生性关系,否则奴隶和主人都会受到惩罚。尽管很多庄园里都有类似的故事,你不说谁也不知道,但传出去就够你受的。杰斐逊竞选总统时就有人说他与奴隶有染,闹得沸沸扬扬的。但杰斐逊比汉密尔顿聪明,他才不会站出来承认呢。你们爱怎么传怎么传,我无可奉告。结果,他的沉默把他送进了白宫。他与萨莉的事一直都是“传言”,直到1998年,科学家们才通过比对杰斐逊后裔和萨莉后裔的dna得出结论,坐实了他们的关系。
看上去,汉密尔顿和杰斐逊这对冤家,不仅在政治上针锋相对,私生活也一个比一个热闹。也许正因如此,他们只能互相牵制,却都不能把对方置于死地。他们这些风流事华盛顿都知道,好事者早就跑到总统那儿打过小报告了。可是,天底下的“传言”一旦进了华盛顿的耳朵,那比进了保险柜还保险,你就不用再指望听他说出来。他越守口如瓶,大家越愿意把闲言碎语往他那儿倒。特别是女士们,个个争着跟他聊天,尽管他一点也不擅长聊天。没关系,他只要听着就行了。
华盛顿同样是绅士教育的产物,不会对女士说“不”。在男士面前,他那张脸是寒冬腊月天,冷得让你不敢靠近;但在女士面前,他却如春天般的温暖,别提多舒服了。所有的男人都觉得他威严冷漠,所有的女人都觉得他和蔼可亲。其实,华盛顿不是冷血动物,只是性格内向而已。他不太容易交朋友,但你一旦成为他的朋友,他会对你不离不弃,除非你辜负他。他跟大陆军的老战友就比较“熟络”,会跟他们开玩笑,甚至会讲点“黄段子”。女士面前的他就更放松了。在军营时,那些来探亲的军官太太一有机会就与总司令喝茶、娱乐,他时不时地会耍些公子哥的手段,只为哄女士开心。
但是,华盛顿与女士的交往是有原则的,他对某位女士的关注一般取决于他与她们老公或父兄的友谊。比如,他对格林太太凯蒂、诺克斯太太露茜、汉密尔顿太太伊莉莎都特别照顾,只要她们来访,他一定亲自迎出门去,扶她们下马车,陪她们在花园散步,请她们与他一起坐在总统包厢看戏,在舞会上与她们跳舞的次数最多,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与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