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大宋》第389章


冯媛眉头挑挑:“咱得算计下他们,不能白让他们捞好处,买来的猪,你打算养一养,还是直接杀”
“直接杀,这样的猪身上瘦肉多,骨架大,用调料做好了肉,放到竹筒中封严实,从淮水运出去到别处卖,能赚一笔,先把牌子打出去,趁现在没人这样做,占先机。”
徐宝对与猪的事情有打算,很多有钱人不爱吃猪肉,一个是觉得肥,另一个是猪肉做的不好吃,再一个原因是认为身份会降低。
吃不上食儿的猪不肥,同时用很多调料来做罐头味道好,包装一下,把价格抬上来,再吃的话身份就不低了。
估计卖好了,别的养猪的地方会学,尤其是竹子多的区域。
冯媛拿起旁边的筷子,夹一个茄盒咬口,露出笑容,说道:“不错,香,口感也好,干的茄子有嚼头儿。你把竹筒罐头拿出来,他们两个运猪来的地方可就占便宜了。”
“是啊,可惜我这里没法和人家争,不适合大规模养殖,还有别的活要让人干呢,天然碱要挖出来,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手工工业发展。”
徐宝很遗憾,如果人口足够多,他能做的事情自然也多。
他还需要抓紧时间,让县里的民众富裕起来,不然等着别人看到桐柏县有大的碱矿,就会想办法伸手过来,尤其是一个个家族,为了钱,他们会拼命的。
两个人说着话,茄盒炸好,徐宝又做了一个野菜鸡蛋汤,把桌子搬到外面,看着天上的太阳吃饭。
此时桐柏县城中乱了,小坡村的人到了地方,先找丁县丞和许主簿还钱,两个人很纳闷,哪来的钱呢
结果还不等琢磨出来,还完钱的人出衙门宣传起来,告诉养猪的人有人五贯钱一口猪收。
让他们回家把猪看好了,有人会过去商量收猪的事情。
听到消息的人根本不信,除非有人是傻子才会五贯钱收一只猪,但是等下坡村的人把还了钱的字据拿出来给他们看时,他们又不得不信,否则哪来的钱还
消息一下子便传开了。
很自然的,丁县丞和许主簿也就知道了,两个人是又气又急,他们想的不是现在就收钱。
他们是想要占地,地才是最主要的。
“是谁究竟是谁拿了钱收猪他们要做什么”衙门中丁县丞对
着坐在他对面的许主簿说。

第三百九十四章 没钱分(第二更)() 
丁县丞的面色很难看,许主簿同样阴沉着个脸。
两个人一个是四十二岁,一个是三十七岁,混到现在还仅仅是下县的县丞和主簿,有的二十来岁的人都当县令了。
若仅仅是本事不行,那也认了。
可是整个县,全是两个人在管,根本没有县令,朝廷派的县令嫌弃地方不好,找借口不上任。
各个方面的事儿就两个人带着队伍支撑起来了。
丁县丞还向上申请了,要当县令,各种保证,说能治理好桐柏县,结果上面根本不回复。
许主簿呢,也等着,他想当县丞,或者调到别的地方当县令,可是他的主簿身份必须先提升才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俩一肚子怨气,最后一合计,既然不能升官,那就发财吧。
去年的时候两个人研究了下,正好找到一个门路,于是已经占了部分地的他俩想到了个好办法,一下子能从县里捞到很多好处。
所以他俩才联系上了对方,接着以自己的身份骗了百姓。
如今二人是等着收获的时刻到来,他们不相信百姓能把钱还完,到那时就得卖地,他俩会找自己的亲戚把地给收了。
接着再拿出来一部分地给合作的人,这就相当于用猪换了地,划算,加上之后的粮食也能多赚些钱,往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现在的情况是,那边合作的人猪送过来了,钱还没有回到手里,抓猪送过来,也很费钱的。
若是有人插一手进来,把钱还了,算一算,似乎没赚多少,毕竟那猪要是正常养,也养大了。能卖出钱了。
丁县丞和许主簿互相看着,异口同声地说道:“找到那些人,看看他们要做什么”
接下来两个人商讨,打算先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猪,五贯一头啊,整个县里,猪加起来可是有一万五千多头,对方需要拿出来七万多贯。
不信。不信谁能那么有钱。
当天晚上,来县里的下坡村的人回去,找到小豆,把事情说一遍。
翌日,船员们离开,他们要乘船回去,侍卫亲军们换了衣服,十五个人一组,带着银子,牵着马。还有加工竹子用的工具和大铁锅,以及盐、调料出发,去别的村子收猪。
童老五五个人也跟着离开,他们回家,但是得保密,不能把县令到来的事情说出去。
徐宝也没闲着,拿着地图对照,标上各种矿产的地点,金矿也标上了,然后看别人干活。他捧着书读。
他要考科举呢,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一学,至于作诗就不用了。
三天时间过去,别的村的情况不知道。下坡村的已经把稻子种上了,大家在侍卫亲军的保护下进山收集药材,砍竹子,有养蚕的也去放蚕。
整个村子一派忙碌的景象。
其他的村子也忙上了,欠着钱的村民很痛快地答应了军士们的要求,把猪卖了。然后干活,砍竹子,制作成一个个竹筒。
钱都还了。
丁县丞和许主簿却一点不高兴,钱回来了,猪一共是一万五千四百二十头,原来有籍贯的是四百一十户,后入籍的是一百五十六户。
回来的钱是银子,三万四千三百六十六两,加上之前百姓们还的一部分,将近五万两。
这其实就是卖猪的钱,加的利并不多,需要到了夏天的时候,尤其是青黄不接的那一刻才能多赚钱。
若是正常养那些猪,一个月之后卖的话,也能卖出来七万多贯,扣除猪食钱,只是比现在少赚一点点。
折腾来,折腾去的,就赚这点吗三四千贯的,几个人一分,再给州府里送上份好处,两个人一人能落下五百来贯就是不错的。
跟之前想的不一样啊。
地呢还在百姓的手里。
丁县丞和许主簿有种失败感,事情打听出来了,据说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子弟,很有钱,姓财名子,人有点缺心眼,非要买猪,因为喜欢买。
“丁县丞、许主簿,五个村的里正来了,正在旁厅里等候。”有小厮进来汇报。
县里一共有五个里正,十三个村子,有的里正管两个,有的管三个村子,这个事情他们也参与了,不然的话不好执行下去。
现在情况边了,两个人把里正们找来商议,看看要如何做才好。
“叫进来。”丁县丞与许主簿对视一眼,吩咐。
小厮下去,很快五个里正过来,大家都熟,而且还是一同算计百姓的,所以也不用客套,各自找个地方坐下。
丁县丞咳嗽一声,说道:“县里来了一个叫财子的人,从哪来的没打听出来,他把猪都买了,地,没占上,都说说,该怎么办”
五个里正沉默,谁都不出声,主意不是他们出的,他们根本想不到这种主意,他们惦记的是钱被村民还了,以前说好的,分给他们的那份钱什么时候能拿到手。
“方里正,你说说。”丁县丞见没人开口,只好点名。
被他叫到了方里正犹豫了下,说道:“丁县丞,有人买了猪,我管的两个村子的人日子好过了,今年的夏粮,能交上来。”
“我问的是猪,不是粮食。”丁县丞不满地说道。
“猪啊猪只长了架子,不上膘,开春了,倒是有草能喂,别人买了去,想是要喂大,我出来时,不少人在砍竹子,也不晓得是要做甚。”
方里正回答,他知道丁县丞想问的是什么,但就是不说,他是等着分钱。
“地还能买了吗”许主簿查一句。
“地呀,买不了,村民们种着呢,如今家中不缺钱,谁会卖地呀。”方里正说完嘿嘿笑两声。
丁县丞脸阴得快要滴出水来了,从牙缝里挤出话:“没有地,诸位就要白辛苦一次了。”
“丁县丞,怎是白辛苦猪钱不是给回来了么带来了利呢,去年说好的,得了利,里正一人分半成,半成,怎么也要有个二三百贯吧。”方里正左边坐着的一个里正着急起来,问分钱的事情。
丁县丞冷笑一声:“哼哼,分去年说是占了地的利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