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公路》第266章


“敌人上来了!火箭准备,覆盖冲车,三轮齐射!”左边的弓箭营司马见到这次敌人出动了冲车,直奔城门而来,瞬间做出了判断。
随着他的军令,位于左边城墙的弓箭手在弓箭屯便在屯长的指挥下,一个个借助身边的火盆,点燃绑着浸油麻布的箭矢,拉满弓,估测了冲车的距离,随着令旗,射出了三轮火箭。
总共300人的三轮火箭,几乎都覆盖在一个地区,那冲车本就庞大,整个冲车的顶棚被钉上了密密麻麻的火箭,瞬间冲车顶棚便烧了起来。
“撤!”从冲车上燃起的火势,曹军进攻的屯长很轻易就判断出自己面对的情况,若不及时撤退,冲车便会整个烧起来,到时候他们就要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了。
于是就见那曹军冲车部队转了个向,往回撤退,冲车上火势逼人。护持在周边的盾手盾牌上都挂着火箭,很多还在燃烧。
打退了敌人的冲车,左侧的云梯登城部队也靠近了,这次曹军大量的大盾手护持着他们,弓箭对他们的压制效果不好。
左侧的弓手部队见盲目的射击效果并不好,只有寥寥数人中箭倒地,看到敌人冲车部队周边护持的大盾手有的盾牌已经被烧了起来,似乎火箭的攻击效果不错,楚军军司马当即改变策略“火箭三轮覆盖射击!”
随着号令发下,城墙上的所有弓手换成火箭,在各个屯长的指挥下,分别对逼近城墙的敌军登城部队展开火箭攻击。
连续的三轮箭雨之后,曹军攻城部队的盾手盾牌上几乎都挂着数量不等的火箭。
楚军的火箭并不是一般的箭矢,而是特制的。箭头前端的一小截中填充有凝固的鱼油混合物,射出之后受到撞击会将鱼油震出来,散落到周边。因此这些火箭虽然射击威力不大,但随后的附着性燃烧效果极好。被火箭洗礼之后,曹军攻城部队的大盾手盾牌基本上燃烧了起来。
看到形势不利,于禁当即令号角手吹响号角,让前方的部队撤回来。
这会儿先被点燃的冲车部队已经退到安全距离,曹军正在用沙土熄灭着火的冲车和盾牌,用沙土一层层搓洗各个地方,把上面的油脂洗掉。
“第二批给我上!”前方的部队撤退速度还算可以,眼看他们即将撤出安全距离,于禁又下令整装待发的军卒冲了过去。
见到曹军又一批人采用相同的策略前来袭击,已经有了应对策略的楚军在曹军还未靠近到城墙50步距离便又一次以火箭之威,打退了曹军的进攻。
这一次曹军行进的距离比上一次短,但于禁主要目的并不是真个登城麓战,见楚军消耗了数波箭雨,顿时再次撤军,随后又让休息了一会儿的前一波士卒再次佯攻。
于禁大军的奇怪动向引起了徐晃的警觉。曹军如此做法,完全不像是要攻城的样子,从眼前形势分析,徐晃略微思考,就知道了于禁打的什么主意。
“敌人欲疲我军弓箭手,传令下去,让弓箭手分为两部,轮换休息,不要盲目进行覆盖射击。”想到于禁的目的,徐晃下达了命令。
徐晃一方改变了策略,于禁看得很清楚。那城墙上对前方佯攻大军的箭矢覆盖面少了很多,使得曹军第一次接近城墙,再楚军丢了一些原木落石之后撤退。
“哈哈,楚军大将也不是笨蛋啊!居然减少了弓箭手的压制。不用管他们,继续进行佯攻!”于禁看到楚军策略的改变,并未失望,反而觉得这才正常。想到如距离天晚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以此消耗时间,既能拖住楚军的注意力,又可使傍晚时分发起的总攻减少损失,于禁笑了几声,让士卒继续进行佯攻,疲惫守城楚军。
第294章 首战(三)() 
袁曹双方将领都有自己的考量,如此一来,于禁所部不断的假意进攻,以疲惫楚军军心,而同样,楚军早就得到徐晃的军令,也不过是散漫的在做防守,双方共同出演了一场战事激烈不断的把戏。
这场拉锯战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下午时分。于禁的攻击部队总数也就只有上百人因为疏忽大意而被箭矢击中,死亡半数。
而为了表演齐全,楚军的250人的弓手部队却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很多人双臂因用力过多,已经无法开弓。至于剩下的250人,则因为徐晃早有考虑,一直都是休息多于作战,还保持着顶尖的战力。
一场大战中,楚军只有6个人因为粗心被城下曹军弓手的胡乱射出的流矢击中,有一个直接射中面部,中箭身亡,其他的也就受了点皮外伤,没有大碍。
时间临近傍晚,于禁大军在一个时辰前便吃过了晚餐,如今已经在城外集结完毕。徐晃望向城外,就看到曹军正在做最后的攻城准备,到处都是调整位置的攻城阵列。
从曹军的布置上看,于禁是打算发动强攻了。仅仅云梯就有数十架不说,三辆冲车也派了出来,加上十架井栏,阵容不容小觑。
要是不知道曹军的打算,徐晃还真个以为于禁这是准备乘夜猛攻,以此来减轻损失。可从城中内应的动作上来看,曹军里应外合破相县的日子,也就是今天了。
那李氏联合了相县中的十余个小家族,在午时一起求见了徐晃。声称曹军暴虐无道,如今敌人兵临城下,楚军士卒已经经过大半天的防守,都有些疲惫。所以他们自愿派出家中奴仆,帮助楚军运送物资。
一般情况下,哪里会有人主动要求参战的。这次徐晃迟迟不征调相县的青壮驻防,就是为了试探城内内应。李氏附带着那不明情况的十多个小家族前来游说,不过是为了用正当的理由接近城门,从而里应外合而已。
知道李氏族人已经准备发动,徐晃明知道他们有问题,但还是答应了下来。为了使得这次李氏夺城门成功,同样对楚军造成的威胁最小,徐晃可谓绞尽了脑汁。
李氏虽然是相县大族,但袁术为了治下的安定,对于大家族的奴仆数量规定得很死。像李氏这样的家族,奴仆最多不超过700人。
700人的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特别是在楚军治下,私练兵卒是要严查问罪的。所以徐晃可以肯定,李氏族人的军队都是一些杂牌乱军而已。说他们是军队,都是在抬举他们。
如此少的人数,加上战斗力惨不忍睹,要想做为内应,夺下楚军严密看守的城门,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
可楚军高层将领的要求是要徐晃必须败得自然,又要将损失降得极低。如此一来唯一能够让李氏内应夺得城门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去支援守军不多的城门,比如南门和西门。
南门与西门中,徐晃必须留下一条逃生的道路,不然就真个演戏把自己给演死了。这两门中,徐晃选取了靠近敌人主攻方向的西门为逃生通道。
所以自答应了李氏等豪强的助防请求之后,徐晃故意将李氏的族人派到南门助战。
将李氏族人派到守军少的地方助战还只是第一步而已。别看徐晃的守军人数稀少,可是在南门与西门两地每边还是有500的常设军队的。
等到于禁权利佯攻相县,战事胶着的时候,徐晃可以名正言顺的抽调南门的300人到东门助战。但剩下的200人也不是李氏等人能轻易打败的。
就徐晃看,以李氏内应这700人的战斗意志,要是被杀死一两百的人,怎么都会溃逃。如此一来,所有的布置就功亏一篑了。
想来想去,徐晃觉得,能够让楚军名正言顺溃败的事情,唯有南门主将战死。只有主将战死,加上要应对数倍的敌人突然攻击,楚军才能不动声色的将南门控制权交给李氏族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徐晃当即让人悄悄干掉了一个李氏的奴仆,然后把他的尸体弄到了南门角楼内。然后给他弄了一身军候的服装,接着让人把他伪装成战死的模样。当然面部也是造成了被多人围攻,砍得面目全非的样子。
最后徐晃的布置便是通知城外的骑军,让骑军掩护大军撤离相县一事了。本来徐晃就与骑军细说过军事布置。城外能够看到相县的山上,一直都有楚军骑军的探子在盯着相县情况。
只要徐晃认为,撤退的时间快到了,若是白天,楚军会移动城内的旗帜,以此为号。若是夜间,则以篝火数量为标记。
得了徐晃的命令,那马军探子便可直接回到马军藏身地,通知马军都尉,让马军都尉率兵赶到相县,以做外援。
徐晃估计,这一连番的布置下,马军到达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