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贼》第64章


,此次你插翅难飞,且束手就擒吧。“
高杰正听那人说话,还未及回答。冷不防的,一个人持枪直刺向他,以为可以得手。
但高杰将身子一闪,将凳子砸向这人,乘他闪避之际反手夺枪,一枪反刺,那人脖间即时喷出一团血柱。
其他人见状,便不再说话,当下混战一团。
高杰已然夺枪在手,便奋起神勇,挥枪连刺数十人。但是无奈,蒙面人却越杀越多,纷纷从围墙上跃下,并随后在地上铺开绳索。
搏杀了许久,高杰终于一个踉跄,被绳索绊倒在地。蒙面人一拥而上,将他捆了个结实,拖曳着向前院的许定国房内走去。
许定国此时正南向而坐,将一只脚搁在桌案上。见高杰被拖进来,一边摆弄着手中的短刀,一边冷笑道:“三日来受尽你屈辱,也该有个了断了!”
高杰看到了许定国,暗道自己还是太轻敌了,今天怕是凶多吉少。遂大笑道:“不想老子竟为你这老小子算计了,早知道我就应该杀了你!”
许定国狞笑道:“可惜,你没有机会了!”
他站稳身体,拿起短刀,直刺向高杰胸膛。
高杰因双臂被绑,手腕难向上抵挡,意欲躲闪,却动弹不得。
许定国一刀刺下去,高杰怪叫一声,气绝而亡。但许定国恐他不死,又向胸腹连刺几刀,直到流出来的鲜血染红了他脚下的地面。
那边高杰带来的三十名亲兵,在醉中闻杀声欲起身迎敌时,却被陪睡的歌妓紧紧缠住不得脱身,大多死于乱刀之下。有几名逃得出去,也被许定国部卒追杀。
这许定国杀死了高杰,也不敢逗留睢州,便连夜引兵撤向北边的考城。
天已经亮了。
高杰遇害之事在全城逐渐传播开来,整座城顿时沸腾了。
……
“什么!高杰真的死了?!”
南京。阮府。
阮大铖彻底震惊了!
汪兆麟抹了一把冷汗,心道:还好混了过去!
塘报是越其杰送来的,后面还有袁枢、陈潜夫、张缙谚的名字。
看来此事是真的无疑了!
阮大铖想了想,瞄了一眼端端正正坐在那边的汪兆麟,又思忖了一会。方才慢慢说道:“汪大人还真是神机妙算啊!”他改口叫汪兆麟“大人”,说明心里有了想法。
汪兆麟岂会听不出这言辞间变化的含义,连忙客套说:“哪里哪里,阮大人言重了。要说神机妙算,还是阮大人厉害!”
“哦,我哪里会神机妙算了?”阮大铖倒是挺有兴趣:“说说看!”
“阮大人留下在下性命,可不就是已经预见到有这些事情发生了吗?我若是前去拜访史可法,怕是早就入了阴曹地府了!”汪兆麟话语里不忘捧阮大铖。
“哈哈哈,这倒是。史可法为人不真诚,显得小气许多。不过,我想的是,汪大人会给我带来哪些好消息!”阮大铖率先单刀直入主题。
“这个简单,我家大王想归顺大明,成为官军!”汪兆麟也不再绕弯子。
“张献忠可是多次归降又多次反叛的人,我怎么能信他这一次?”阮大铖也不傻。
“我家大王说了,为了消除大明朝廷的疑虑。我大西将和闯贼开战,攻取汉中之地,作为给大明皇帝的贺礼!”汪兆麟侃侃而谈:“同李自成决裂,还不能够显示我家大王的归顺之心吗?”
“和李自成开战倒是个好主意,可是这还不够!”阮大铖有意捞取更多的好处。
“那大人的意思是?”汪兆麟早就得了朱启明的指示,只管答应要求便是,反正口头上说的又不算!就算白纸黑字写下来不也是可以撕掉的嘛!所以他也没有顾忌。
“朝廷需派官员去监督四川各州府,你们这些人要听从朝廷指令,还有……”阮大铖也不怎么相信汪兆麟的话,但还是依着规矩说了一大堆的东西。“最重要的,张献忠必须亲自来京城投降!”
这个是阮大铖最终的目的。
皇帝如果看到活生生的献贼在他面前投降,还不乐开了花!
皇帝一高兴,那他不也跟着地位高升,甚至入阁拜相?到时别说史可法,整个东林都不能和他一人抗衡。彻底招降张献忠,利用张献忠打垮李自成,多么大的功劳!
“好!我这就给大王写信,告知大人的意思。”汪兆麟满口答应,同时又向阮大铖诉说了许多大西的事情。
什么太穷了,没钱花。什么压力太大,整天被官军打。什么当流寇没前途,不如招安……总之,怎么苦怎么说!
末了,汪兆麟又来了一句:“其实,高杰死了之后,局势会更乱!大人要趁机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力量,而我家大王愿意跟随大人,还请大人三思!”
阮大铖没有回话,着手安排了下人送汪兆麟回客房休息,自己又思考了起来。
他在想着如何同马瑶草说这件事情。这可是件大事!多了一个人下水,就多了一份保证!
(本章完)
第67章 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 
马士英听到阮大铖的消息简直懵逼了。
他内心一阵翻腾,心想,这阮集之莫不是要疯了吧!
然而等阮大铖仔细地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他反而觉得,这事情没准还真有戏!但一切都要看北方的事态发展情况而定。
不过,能再次排挤史可法,也是他非常乐于看到的事情!
……
驻扎在雎州城郊的高杰部队正在翘首企盼主帅的归来。
但他们等来的却是大帅遇害的消息。
当他们得知道高杰遇害的消息后,怀着极其悲痛愤怒的心情,在李本深、王之纲、郭虎的率领下蜂拥杀向睢州城。
雎州城城门紧闭,城内静悄悄的。任你破口大骂喊破了喉咙,就是无人答应。
“妈的!攻城!”李本深几人立刻发令。
日中时分,他们从东门杀入,见人就杀,连老弱病残都不放过,一时尚未及搬走的人家全都遭了殃。
杀了城内,他们又杀向城外,睢州附近二百里地扫荡而尽。只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李本深、王之纲等人都杀红了眼。探马来报说许定国昨夜已到考城,几人二话不说,又领兵杀向考城。
那许定国刚到考城不多久,高杰的部队便追了上来。两方交战一阵,许定国抵挡不住,便按照先前定下的计划率部渡河向清兵投降。
……
扬州。史可法驻地。
他听说了高杰被许定国杀了的消息时,起初有点不敢相信,过了不久,探马送来了确切的信息。史可法看了塘报之后,决定立刻离开扬州,骑马疾驰奔向徐州。他已经预知到此时徐州的高杰大营内肯定乱成了一团糟,如果不去解决一下,后果不堪设想!
高杰的儿子高元爵,年纪比较小尚幼,可以让他和母亲一起留在扬州。高杰的外甥、总兵李本深算的上一员能将,可以代统高杰军。还有胡茂祯、李成栋这些将领都可以安排个一官半职,抚慰人心。
史可法打算奏请皇帝,以李本深为提督,胡茂祯为阁标中军,李成栋为徐州总兵,其余诸将各分地盘。立高元爵为世子,同时优恤高杰。
一路上史可法想了前前后后许多事情,他也不知道怎么做会更好。当务之急是稳定高杰军中的人事,处理好与其他地方之间的关系。
还有北伐的事,也只能暂时先搁置一下了!
自高杰死后,史可法为平息高杰部众内部及三镇关系东奔西跑,精疲力竭,而吃力不讨好。
而叛将许定国北窜五十里渡黄河北降后,率部为清兵前驱,反攻河南,破郾城、上蔡,围归德。
一时之间,江北乱了套。
江北局势不稳,东南也受连累而势危。
史可法移檄诸镇北御,然而自高杰死后无一人敢应。
史可法叹息道:“中原事不可为矣!“
自古以来历史皆有可能,伟大政治家、军事家的勇气和智慧在历史关头决定着大局走向。
而在这个时代的历史浪头上,明朝军队一把手,任兵部尚书、督师大学士的史可法,却没有造出一个安邦定国的局面出来。所谓的“抗清英雄”,无非一个忠君殉国的道德楷模。
南京。
朝廷上下知道兴平伯阵亡的消息后,人心大震。
平日里难得正经办一次事的朱由崧听从了史可法的建议,传旨道:兴平创立军府,以忠死事;身肉末寒,兼有嗣子,朕岂忍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