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贼》第43章


见自己的同袍有难,手上立刻又加了些力度。试图以此来减轻突进城内弟兄们的压力,然而他还是错估了贺珍的本事。
退兵的号令声传来的时候,刘进忠狠狠的踹了一脚身旁的饱经摧残的枯树,带着不甘心回头望了城头一眼,率兵迅速的撤退到进攻发起地点。
贺珍踏踏实实地守了一回城,不过这次他有理由追击出去了………这是一次很好的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大西军撤退的十分仓促,连尸体都没能来得及带走。此时追击,可以扩大战果。
撤退的****利心里也是气的不行,这么多弟兄死了,自己却无能为力。手下的士卒也觉得憋屈,刚好看到追击的贺珍部。
这下好了,一方叫嚣着要消灭对方,一方又想着为战友报仇。于是,两方在城外进行了一场拉锯战。
“老子不撤!这群大顺狗!老子要在这里杀光他们!”
拉不住的士卒杀红了眼,嘴里大骂着。
“去你妈的!砍死你!”
“老子又赚了一条命!值了!”
叫喝,咒骂声同交战声纠结在一起,战况愈发激烈。
李定国原本打算用火铳攻击出城的贺珍部,但这想法却被****利撤而不退,原地作战的士卒们阻碍了。
“杀杀杀,用火铳杀快,还是用刀快?!将军命令,赶快撤!等会炮营的人就要往这里发炮了!”李定国直接派了刘进忠来告诉****利。
刘进忠的大吼让****利清楚了李定国的意思。
“弟兄们,赶快撤!等会老子让炮子教这些狗娘的下辈子怎么做人!”
嘭~~~
好不容易分离了自己的人马,火铳的实心弹便朝着贺珍的追兵飞了过去。
“好!砸死他们!”
“去******!杀了他们!”
回到阵中的幸存士兵又是一阵叫骂。
现在的汉中,已然成了围城。而城外城内的士兵,则成了不死不休的困兽。
(本章完)
第46章 落水狗() 
十月底兵败山海关,十一月初退出北京城。李自成的屁股后面就像着火了似的,飞速地将费尽心力夺来的土地拱手让给了满人。
他想着回到老家凭借潼关险要之地,保住手中现有的土地。然后,挥师南下,驱逐江北湖广的左良玉,有必要的时候顺手灭掉那黄虎的献营。从而,再次东山复起,恢复打进京师时的荣光。
可多尔衮不是容易满足的人,他头顶着皇父摄政王的名号,如不能巩固京师的安全,扫清周边的威胁,这可不是一件让人信服他威慑力的事情。
盛京的全部家当已经搬了过来,满汉蒙各旗的王公大臣们都在上折子,集体要求小皇帝在京师举行登基大典,以正视听,告谕天下大清政权的合法性。
若是能在这时再添上一笔战功,那自己在大玉儿哪里便绝对是值得依靠的存在。
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年纪轻轻就达到了他的祖辈们未曾占领的高度………他成了这壮观的城池新的主人。尽管他这个主人权利有限,而且身后的太后,面前的皇父制约着。但这并不妨碍他将成为留名清史的帝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洪承畴和吴三桂以及其他的降臣降将努力下,旧明的汉人官员在压力及内心欲望的驱使下,纷纷接受召唤,成为了大清的臣属。此刻,他们正声音洪亮的祝贺新主子的登基。
“封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封多罗郡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
“封武英郡王阿济格……”
“封洪承畴为武英殿大学士!”
“封平西伯吴三桂为和硕平西王!”
“封尚可喜……”
新君登位,大赦天下。无论满汉官员皆有所封赏,加之剃发令的风波逐渐消失。京师的士子百姓也不再激烈抵抗。在他们看来,保住自己的家业和名望,这在满人或汉人的统治下是没什么区别的。除了崇祯这个年号被改成了顺治元年之外,也没什么不适应的。
况且,多尔衮吸取了剃发令的教训,在形势还未稳定的时候绝不会再采取激进的措施。同时他严令八旗士兵不得扰民,全军入城之后不入民房驻扎。野战部队城外训练准备追击李自成的队伍,留守部队则直接在城头上立营安寨。这一举动,让京师的百姓感到满人似乎要比大顺好得多,而明朝的大军估计也不会再回来了。平西伯都成了满人的臣子,自己一介平民又何必抵抗呢?
于是,福临登基的时候,京师格外的安静。
顺治元年十一月。
“你从来没让我失望过。”慈宁宫的偏殿中,一位端庄的风华女子轻启朱唇。
“布木布泰,我这都是为了你!这你是知道的。”说话的是新晋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
他口中的布木布泰,正是当朝皇帝的母亲,科尔沁部的格格,小名唤作大玉儿的皇太后。
“我知道你为了我费了很多心,我说过的话也绝对会算数。你可还记得当初你到阿玛哪里去的情景?”大清皇太后布木布泰面对多尔衮一点也没有威严的架子。
这里的侍女奴才都被赶到外面去了,只有两个人在亲亲交谈。
“我记得,我这辈子都不会忘。可惜。。。。。”多尔衮眉目含情,却又叹息一声。
“可惜你的父汗,可惜你哥哥。但我们熬了过来,不是吗?现在,我们是在一起的,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的儿子福临,他也是你的儿子。你是皇父摄政王,大清真正的皇帝。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布木布泰一字一字的说着。
“我知道,布木布泰,玉儿,为了你,我会好好的做一个皇父摄政王。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多尔衮说着,将头埋到了布木布泰的怀里,任由她抚摸自己的头皮。
。。。。。。
“他们都是一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早知道老子就该剁了他们!传我的令,再有发现通敌嫌疑者,立刻问斩,无需再向我汇报!老子就不信,离了这些明狗,我大顺的天下还就真的完了!”回到了陕西,李自成觉得自己又恢复了元气。但手中的奏报让他很是气愤:
大同守将姜镶公然恢复明室旗号,反对自己。山海关之战不见卖力的唐通,偷袭占据保德,还无耻的派兵向西渡过黄河袭取了府谷、葭州二地。山东、河南等地明朝官绅也蜂拥而起,趁着自己兵败,无暇顾及他们的时候,杀害大顺军士卒。到今天为止,畿南、山东及豫东地区已被大小官军及土贼盘踞,不复大顺军所有,几成无主之地!
“皇上,我早就说过,这些旧明的官员就不该留他们性命!当初要不是李岩将军阻止大王,或许我们可以无忧的在京师过活。”牛金星出来放了一记马后炮,将矛头直指李岩。
“皇上,臣只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绝无包庇他们之意。况且臣说过,应当尽快安定百姓,稳固实力。臣觉得,眼下的败局,确实是积弊深重造成的。请皇上在此时千万不可雷霆震怒,臣怕会将其他的降臣降将推向对立面。这样以来,大顺真的会岌岌可危!”李岩心里暗叹一声:大顺迟早要败在牛金星手里。他不能不管,即便是冒着触怒闯王的风险。
“哼哼,李岩将军说的很对。那你告诉朕,如何收拾眼下的残局?又如何面对死去的弟兄们?怎么处理姜镶和唐通的叛变?我倒是想着,你可能会有法子,那不如这皇位由你来做好了!”李自成越说越气。
“臣万死不敢!”李岩没料到李自成会有这么大的火气,为今之计,只好自证清白了:如陛下不信臣的话,臣也无怨言。只求陛下能给臣一次机会,带兵杀敌,为大顺解决这些麻烦!
“行行行,那就给你两万人马。命你去榆次、太谷、定襄,务必平定那些反叛的人,将他们的人头提来见我!”李自成冷冷的说道。
“陛下,如他们肯再次归顺我朝,臣想着还是不要杀降为好。。。。。。”李岩考虑一下,又说道。
“放你娘的屁,老子不杀了他们,难解我心头之恨!你要去便去,不去我派刘宗敏去!”李自成显然没了耐心。
“臣遵命!”李岩心有不甘,但只好作罢。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双恶毒的眼睛盯上了他。这一天,将会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天。
此时的李自成就像一条落水狗,却又不肯放弃最后的狂吠。
(本章完)
第47章 李岩之死() 
宰相牛金星一向被视为李自成最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