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压力大》第218章


“哈哈。”老者在岸上不由轻笑了起来,神情欣慰,“果然是天命贵客啊。”
说话间,黄子风湿漉漉爬了上来,他水性还不错,不过和白鳍豚们玩可受不了。
“贵客请跟我来。”
不等黄子风开口询问,老者抓住他的手腕,往木巢的方向请。
四个满头雾水的人跟在老者后面,走到了木巢后,这里有座类似凉亭的建筑,里面铺着一层圆竹,在原始时代算是颇为考究。
二人对面坐好,紫草坐在了黄子风身边,两名武士拱卫在了他们身后,腰身笔直。
老者点了点头,先开口问:“这位勇士英武不凡,想必是哪家酋长吧?”
黄子风点了点头,实言以答:“茅河边,子归部落酋长,这位老人家,您为何独居在这蛮荒大泽深处”
听见子归部落的名字,老者似乎想起来什么,抬手打断黄子风的话语,低头沉思了起来。
片刻后,老者笑了,目光灼灼看向黄子风,道:“依稀记得,三十年前,我在太华山(太行山西部)遇见了一个正在迁徙的小部落,他们的酋长就叫姚子归。”
子归部落四人面面相觑,竟有此事!
老者陷入了追忆中,感叹道:“彼时,姚子归酋长见我是位巫觋,便求着我为他们部落卜上一卦。他敬我肉食,一日三拜,我见他有智慧又善良,于是就答应了。”
“结果如何?!”黄子风连忙追问。他万万想不到,这一趟跟随白鳍豚,竟然会遇见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老者再次看向黄子风,目光深沉,缓缓道:“那只是个小部落,我原本以为,这一卦会很容易,可却怎么也算不清方向,只得到了一段启示。”
“什么?!”黄子风心跳不由加快。
“地泽陷,七音起,天人下,安中原。”老者看着黄子风一字一顿说,神情变得有些古怪。
黄子风嚯然起身,脸色变了,这段启示说的不就是他在这史前洪荒世界的生平!
“地泽陷”,说起来,他是掉进考古挖掘坑里,然后才穿越的。至于“天人下”
两名武士面面相觑,凡是老子归部落的人都知道关于黄子风的来历,说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被子归老酋长捡到,然后带回了部落里。
从背后抽出那根骨笛,黄子风借着月色仔细端详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七音起”吧?“定中原”就更好理解了,正是他带领族人迁居到了中原首山,部落方才有了大发展,过上了天堂般的生活。
黄子风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来回走动,一会笑,一会哀伤,一会又有些泄气,神情复杂的无以复加。
紫草抱着膝盖坐在地上,和两名武士一起随着他摆头,不敢出声。
“原来是这样”黄子风终于停住脚步,苦笑着击了下掌。
当年部落找到自己的时候,差点当场被石牙杀死,是老酋长把自己救了下来。
后来在部落里,由于缺乏生存技能,又自暴自弃,被族人们排斥,依然是老酋长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和云晓一起支撑自己活了下去。当时如果没有他俩,恐怕绝望的自己早就自戕了。
后来交心的时候,子归老酋长说他早就想把酋长的位置交给自己,当初不理解,现在看来,恐怕根源就出自这老者的那段启示。
这一切他以前怎么都想不透,原来是这样
子归老酋长实在是太执着了,他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部落能兴旺起来,并为此牺牲了自我,可这段由来,他到死也没有说出来。
或许是怕这份期冀太沉重,黄子风担不动。又或者是怕给新酋长带来太多的压力,又或者人已经化为了黄土,究竟是怎么想的,只怕再也无法探究了。
“老酋长啊老酋长”黄子风忽然坐在地上,摇着头大哭了起来。
“子风大”
紫草吓坏了,想过去抚慰黄子风,被老者抬手拦住。
“让他哭吧。”老者叹道:“情如洪水,不泄出来,他会憋坏的。”
紫草点了点头,似懂非懂,不过依然坐了回去,不敢去打扰。
第292章 藏() 
哭了许久,黄子风终于哽咽着停了下来,坐在地上发呆。
“你那启示,后面还有吗?”黄子风小声问。
老者摇了摇头,“我的算术有限,当年也只能算出来这么多。”
黄子风并不相信仙神之说,不过他对八卦有一定的了解,的确玄妙神奇,至于其中的原理,只怕唯有伏羲才明白了。
“那能不能帮我也算一卦?”黄子风终于停止哽咽,抹了把脸问。
老者闻言笑了,道:“你救了坤母子,我替你算一卦,倒也算是有报有还。”
说完,老者起身走到自己的巢外,在铺巢的干草里摸索了起来,不一会摸出一物回来坐下。
清冷的月光下,摆在地上的是一面青玉盘,上面层层叠叠全是各种符号。
青玉产自昆仑山,被称为祖玉,这些青玉纯净无暇,更是上品。玉盘并不是整体琢磨而成,而是由无数碎玉片镶嵌起来的,里外八层,层层可以独立转动,精巧难以想象。
黄子风看傻了眼,他在学校时曾跟随教授考察过龙山玉器,里面也有一个类似的玉盘。当时全系震惊,难以想象史前原始人竟然拥有如此精妙的手工,可那面玉盘和这面比起来,当真是小巫见大巫。
八层镂空琢磨出来的玉片镶嵌成一个整体,并且能运转自如,这工艺即便是放在二十一世纪也很难完成,真不知道连金属器具都没有的上古原始人是怎么做出来的。
“可惜啊,没有火,得不到天籖,这一卦未必准。”老者叹了口气,伸出双手放在玉盘上,开始闭目冥想。
火?那太简单了,黄子风对部下使了个眼色。两名武士立刻上前,一人取出火镰燧石,另一人去周围收集干枯的木枝。
老者睁开眼,饶有兴致看着他俩操作。
引火的材料现成的,持火镰的武士从贴身小包裹内取出一团白色绒球放在地上,开始对着敲火镰。这东西就是黄子风造纸的失败品,不过也不是全无用处,除了可以做鞋垫外,打成绒引火绝佳!
火星“刺啦刺啦”落在火绒上,转眼生成了小火苗,老者看得眼睛放光。燧人氏取火的故事人人皆知,可这么容易就生出火来,超越这时代人的想象。
干柴枝押在火绒上,很快熊熊燃烧,万古寂灭的小洲上燃起了熊熊篝火。老者看得哈哈大笑,从怀里取出了一面龟板,对着篝火炙烤了起来。
这就是所谓的龟卜。
黄子风大致知道这个过程,可具体怎么操作以及如何解读得到的讯息,就无从得知了,只能在一旁看着。
老者显然是一位大巫觋,这样的人身份地位要远远高过一般的小部落酋长,能让他动卦,殊为难得。两名武士和紫草全都围了过来,好奇看着,大气不敢喘。
这个龟板并不是一次性用品,恰恰相反,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老巫觋烘烤了一会后,对着火仔细观察上面的裂纹,然后用得到的启示转动卦盘,一丝不苟。
玉盘哗哗作响,老者转动的越来越快,上面字符往来变化,看得人眼晕。
这玉盘其实就是伏羲八卦,后世所有八卦的原型。
伏羲发明八卦一千多年后,原始卦诞生了两个分支,一为华胥部的“归藏”,另一分支为神农部的“连山”。到了西周,周文王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创造了周易八卦。
不过无论如何变化,伏羲八卦都是老祖宗,变化也最为复杂。
到了现代,所谓的伏羲八卦只闻其名,真实卦图早就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黄子风虽然是学考古的,这也还是头一次亲眼得见。
篝火烈烈作响,老者沧桑的面容被映得通红,神情越来越凝重。他的眼睛渐渐眯了起来,死死盯着龟板,另一只手快速拨动玉盘,发出急促“叮咚”声。
时间过去了整整一刻钟,老者的脸色渐渐发白,身躯摇摇欲坠,就在黄子风准备劝他放弃的时候,突然,只听“哗啦啦”一阵杂乱音,玉盘竟然碎了。
黄子风猛然站起身,不敢置信看着这一幕。
老者满头是汗,至此目光方才从龟板上移开,看着一地的玉片发呆。
“对不起,我没想到会这样”黄子风苦涩低下了头,这玉盘是老者从昆仑山带下来的,必然极其宝贵,却因为替自己卜卦损坏了,也不知还能不能拼得起来。
原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