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第646章


“行,我要吃的话就不跟王姐客气了。”沈云芳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
“客气啥,都这么多年的邻居了。”王姐听她答应下来高兴的挥了挥手,“哎,对了,我还拉着你聊呢,没耽误你事吧,赶紧的去上班吧,等你回来咱们再聊。”
“哎,好,那王姐我去上班了啊。”沈云芳看了看手表,真的不早了。
走到楼头,开了车锁,坐上车子,慢慢的沈云芳的小越野就开离了军区大院。
她先开去的农大,今天早上她有两节课。上完课和同事聊了几句之后,她这才又开车往农场这边赶。
这两年农场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红砖围墙把整个农场围了一圈,在邻近马路这边设立了一个大门,然后找了两个老头在这边看大门加打更。
当沈云芳的车子远远的从马路上驶过来的时候,门卫室值班的一个大爷就看到了,也认出了这是老板的车,赶紧的从门卫室里小跑出来,把大门提前拉开,让老板的车畅通无阻的进入。
等沈云芳把车子停在停车位上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
“嫂子,你来了,大家人都齐了,咱们现在就开会还是稍微等一会儿。”张春旺听到声音赶紧出来迎接。
沈云芳关上车门,摘下墨镜,“现在就通知开会。”说完就往办公室走去。
沈云芳的办公室已经从宿舍楼里搬出来了,去年在晒谷场的另一侧单独另盖了一个四层的办公楼,这里边不光设立了老板的办公室,各个经理也都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在三楼还有一个可容纳五十人左右的大会议室。今天的会议就要在那里举行。
等张春旺陪着沈云芳拿着资料进入会议室的时候,屋子里已经坐了几个人。都是农场里的管理人员。
沈云芳抬手示意大家坐下,她自己坐到了主位,会议开始。
“大家都知道咱们农场和加工厂这边这几年的发展状况,现在咱们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是要继续开发国外市场,还是要转战国内,大家都是咱们农场的一份子,那就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沈云芳放松的先说了几句开场白。
这几年农场发展很快,沈云芳又在白局长的支持下,承包下来邻近的二千多亩地和相邻的那个水库,和自己原来的一千多亩,加在一起就成了现在的规模。
因为办农场的各个环节大家都很熟,所以接过这两千多亩荒地之后,工人们很熟练的进行开垦种植。
相应的,农场原有的项目都在不停的扩大,有了水库,那很多项目都提上了日程,比如说养鱼,还有鸭子和鹅的放养等等。
农场扩大了是好事,但是同时在销售上压力就很大了。
国人都有跟风的喜好,沈云芳开农场一车车的蔬菜往外拉很多人都看在了眼里,所以没几年,就有人跟沈云芳一样,包了一片地,也围了起来开始办农场。
当然真正有钱的人还真的看不上种地养鸡鸭这个行业,所以能跟风的也都不是太有钱的人,他们没有沈云芳的大手笔,因此开的农场规模肯定是不如飞扬农场。
不过大家都不傻,都看好了反季蔬菜的利润,所以Z省周边这两年蔬菜大棚像雨后春笋一样,一个个的冒了出来。
不过原有的市场大部分已经被飞扬占据,要想在飞扬手里分一杯羹,大家是各显神通啊。
当然也不乏背景深厚的人,所以各个企事业单位过节年末的福利,飞扬已经基本上插不上手了。那些没有深厚背景的,为了能在这里分一块蛋糕,不惜打起了价格战,以近成本价搞批发,又成功的在飞扬这边咬了一块肉下去。
好在从两年前,飞扬就已经开发新市场,利用李拓的关系把飞扬的东西卖到了国外去。
不过,过程很顺利,但是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加工厂那边的袋装食品到是销售的非常不错,比如说薯片、辣条、卤蛋及各种袋装卤肉、麻辣金针磨等等,为飞扬赚来了很多的美元。但是在生鲜市场上,飞扬却尝到了首次的失败。
飞扬运出去的各种蔬菜和肉类都是经过检疫的,但是最终能卖出去的却十之一二,路途遥远,要是卖不出去,那剩下的也不可能在运回来,只能是在异国他乡的货架里等着腐烂。
这样勾下来,飞扬走出口这两年,真的没挣到多少钱,也就打个持平而已。
对于这种情况飞扬的领导人非常的恼火,所以就有了今天这次会议。
第八百三十章齐头并进() 
进入自由讨论阶段,孙大伟和赵大宝是生鲜生产的直接管理者,看到自己辛苦种出来的蔬菜就这么在外国烂掉了,他们心如刀割,所以在会议上提出要回归国内市场的提议。
但是李拓却有不同的看法,“咱们能走出这一步非常的不容易,我想当初的艰辛大家还历历在目。袋装小食品的成功大家也是看到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住,在生鲜这一块,我们也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的。”李拓不想放弃好不容易开拓出来的国外市场。
双方各持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是把决策权交给老板了。
沈云芳看大家都看向她,笑了笑,“大家不用那么紧张,咱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步。”
“你们刚刚说的我都听到了,我觉的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
大家都不解的看着她,都有道理?那最后要听谁的。
“我是这么想的,现在生鲜市场国外还没有打开局势,那国内的市场咱们就继续找人去突破,那些跟咱们打价格战的农场也就是开始阶段能打得起,要是长期都是这个价格,那他们也不用别人出手,一定会破产。”
大家想想老板的话,都觉得有理纷纷点头。确实是这样,那接近成本价的批发价,能来那么一两次打击对手,却不能长期如此,谁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让整个农场一天天的干掏工人薪水自己白玩不是。所以自己这边只要坚持住了,还会有市场的。
“老板,那国外的市场就放弃了吗。”李拓说的有些不甘心。当初搞出口的时候他不知道跑了多少路子才跑通,光送出去的红包都不知道多少个了,要是现在就这么放弃,他真的是不甘心。
“当然不,咱们为了这条线付出了那么多,没赚回来之前怎么可能放弃,我可是个很抠门的老板。”沈云芳笑的神秘兮兮。
“那您这是要?”李拓有些不明所以。
“开发国内的市场其实跟继续国外的市场一点冲突都没有,咱们完全可以一起进行的。”
大家想了想沈云芳的话,恍然大悟,他们都走入了误区,两个市场不是非要二选一的,完全可以齐头并进的吗。
“当然,国内市场这边我就不说了,因为咱们的业务员已经是做熟了的,虽然这两年确实业绩不算是好,但是我想从今年起又将会有新的起色。但是国外市场要想继续就不能按照原来的路子来弄了,咱们必须想出新的花样,让外国人认识咱们的国家,继而认可咱们的产品。”沈云芳提出了新思路。
下面的几个人就着她的话,开始新一轮的讨论。
沈云芳也不说话,就听着大家天马行空冒出来的各种想法。左手放在办公桌上一下一下的敲击着。
等大家讨论的告一段落,然后都一致转头,把目光投向了始终没说话的老板身上。
沈云芳坐正了身子,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属下,“你们说的我大概都认同,咱们的蔬菜和肉类推到国外去乏人问津最主要的一点是没有知名度,大家不认识飞扬这个品牌,不了解飞扬这个农场,更甚者他们对zg都了解甚少,所以才会对zg制造有些排斥、不能接受。要想咱们的飞扬能在国外也站住脚,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给飞扬打响知名度,让全世界都知道飞扬的存在。”沈云芳说的铿锵有力。
“可是,在国外做广告比国内还贵吧,咱们卖粮食那点钱还不够广告费呢。要我说,直接卖便宜点,咱们少挣点,外国也总有贪便宜的人。”
沈云芳不是很接受这样的提议,摇了摇头刚想说两句,李拓在那边就给否决了:“这个不可行,如果现在降价了,那么吸引的都是低收入的人群,咱们飞扬在顾客心目中的层次就已经定位了,以后在想扭转就更不容易了。”
当初沈云芳和李拓商定的就是要走中高档路线。
“都要卖不出去了,还计较那个干什么。”某位还想说出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