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第572章


“嗯,行,这事你跟着点,咱们虽然工期比较紧,但是质量上却不能差了。再有后续的事情你也抓紧。机器差不多一月份初能到,咱们尽量让加工厂在年前就开起来。”年前是销售旺季,要是加工厂年前能正常生产出货物来,那今年飞扬的输入将更进一步。
“好的,我明白。”张春旺点头,“不过招工的事情怎么处理?”
既然要开食品加工厂,虽然里面有流水线的机器,但是还是需要不少的员工的。这么个招工法,还需要嫂子说明。
沈云芳皱眉想了想。
“加工厂里差不多得招五十人左右,”这是个综合性的加工厂,制作的小食品涉及到煎炒烹炸,所以需要的工人还是比较多的。“咱们现有的宿舍楼可是住不下了,所以我想还是就近找一些工人吧。这样不需要住宿,让他们都跑通勤,咱们每个月给一部分通勤费就好了。”
张春旺点了点头,觉得这个方法可行。
“最近的就是军区大院,咱们去那里招军嫂吗?”
“你的意思呢?”沈云芳反问他。
第七百三十二章招工条款() 
张春旺思量了一下说道:“就咱们这几次雇工的情况来说,能来咱们这干活的军嫂基本上都是从农村来的,是会干活,但是可能是因为知道嫂子你也是军嫂,所以多少心里都有些有恃无恐,对于咱们这边的管理也不是那么买账,不过之前是按劳付费的,她们有偷懒的,咱们少给工钱就完事了。但是要是招这样的人做长期工,就不太合适了,最起码不能啥人来了咱们都要。”
沈云芳听了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进工厂干活和种地是真的不一样,再说在工厂里虽然是流水线作业,但是要是操作不当还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
“你说的这个是个问题,在招工这方面咱们还是要好好研究一下的。”
于是两个在农场里最有发言权的人,憋在办公室里一个小时,终于把招工的各种条件和待遇都想好了。
“行了,就这些,你找人多抄写几份,到市里挑几个小区贴一贴,至于军区那边,还是我亲自打电话吧,我觉得招收军嫂进工厂这事,还是跟军区打个招呼比较好。”这也是给自己家男人脸上贴金的事,当然是怎么光彩怎么来。
“行,我这就找人去办。”张春旺办办公桌上的几张纸收拢了一下,回去还要在重新誊抄一份,这上面写的有些乱。
张春旺走后,沈云芳看了看手表,差不多到中午下班时间了,她出去看了一圈大家酒糟制作的情况,和小组长强调了一下卫生和质量,就推着自行车回家去了。
中午吃完饭,沈云芳也没睡觉,趴在桌子上开始默写上午跟张春旺商量出来的招工条款。
“你这是干什么呢?”李红军在厨房洗完碗就看自己媳妇在那用工呢,这可是不常见。
也就是当初生完胖胖,媳妇要考大学之前看她学习过一阵子,之后好像这样的情景在家里就很少看到了。
沈云芳头也不抬的说道:“我那边加工厂要盖完了,这不是就需要工人了吗,我上午和张春旺商量了一下,定了几个招工的条款。我寻思着先哪这个去军区卖个好,反正都是招工,招谁干活都一样,要是通过军区招几个军嫂进去,你们领导看你的眼神不得更热切吗。”沈云芳话说的非常直白,反正她也知道,自己家男人可不是那种死脑筋的人,虽然请客送礼什么的他有些排斥,但是这样既不耽误自己的事,还能在领导面前刷好感的事,他是不反对的。
“哦,又要招工人了?你们农场发展的很快吗。”李红军说着,就站在媳妇身后看着她写的条条款款的。
“嗯,还行吧,现在压力大,必须努力赚钱,所以就自己累点,把自己种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一下在出售,这样利润就会翻倍。”她说的压力大指的是这几年除了银行压的贷款之外,因为不断的盖厂房以及进机器,农场的账面始终都是亏损的。
“嗯,多雇点人是对的,你是老板,等工人多了,只要在后面给大家指挥一下就行,别啥都自己跟着干。”李红军边看边说道。
沈云芳回头给了自己男人一个大大的笑容,这么会心疼人的老公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
“你说的正是我的终极目标。”她就想当个甩手掌柜,有钱赚,偶尔腻歪了有个地方让她动动手脚,家庭方面还不耽误。
之后午休时间,两口子直接给升级到了谈情说爱的时间,多亏现在天气冷了,要不他们被窝里都能着火了。
等下午孩子都去上学之后,沈云芳跟着李红军一起去了军区办公楼。
李红军去上他的班,沈云芳则拿着中午写好的几张纸去后勤部找那个相熟的首长商量招工的具体事宜去了。
首长同志对于沈云芳这次来带来的好消息非常高兴,要知道,家属区那么多随军家属,军区里能给解决的工作岗位也就是十之一二,而且很多在城里的工作,都是需要有学历的,所以那些从农村来的军嫂,因为不识字文化程度低,得到的工作机会就更少了。
要知道,这家里,一个人挣钱还是两个人挣钱,差距还是很大的。都是人穷破事多,没钱了过日子才更加的斤斤计较,同样的,邻里之间就总会出现矛盾。
军区后勤部这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大难题,但是大环境是这样的,他们就是在用力,也就是多那个几个工作机会,很多农村军嫂照样只能待在家里带孩子。
去年沈云芳的农场临时雇人干活找军区里的军嫂,后勤部就非常的支持,不管怎么说,都是个挣钱的机会,多少的这些军嫂能凭着劳动挣点,不是也能缓解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吗。
现在沈云芳又拿着招工条例来找他,告诉他这是个长期工,只要干好了,以后就能跟正经职工一样,一年上十二个月的班,挣十二个月的钱。而且看着招工的条件,不需要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只要会干活,听话就能行。这可真是为农村军嫂量身定做的工作啊。
首长同志努力的保持面部表情镇定,“你在通勤费这里标注了一个三角号是什么意思?”
“这个啊,通勤费主要是我们加工厂针对城里的员工设定的,毕竟他们每天往返来回的,比较费劲,大多数人都得做公交车,这是给他们的一点补贴。不过,咱们军区离我那里不是很远,应该不涉及到通勤费这一说,所以咱们军区招的工人可能就没有这部分钱了。”沈云芳解释道。
“那怎么行?”首长同志当即就不干了,凭啥一样都是招工,城里的人就能在每月三十块工资的基础上,还能拿五块钱的通勤费,自己这里的军嫂就没有,这绝对不公平。“小沈啊,你也是咱们军区的军嫂,怎么能这么厚此薄彼呢,同样是工人,一样要遵守你们工厂的国章制度,到最后待遇却不一样,这可说不过去。”
“哈哈,首长您别着急,听我给你解释。”沈云芳安抚了要炸毛的首长同志,然后跟他说明了公交车的路线问题。
现在通往军区这边的公交车只有一趟,而且终点站就在军区门口,根本就不到农场这边。从城里招的工人,就是考虑到从市里到军区这边的费用才给报的通勤费,军嫂们根本就没有公家车做,报什么通勤费啊。
“当然,要是什么时候公交车通到我们农场了,那就所有工人都一样了,我们都给报销通勤费。”沈云芳最后留下这么一句。
第七百三十三章老家那边的破事() 
自从军区后勤部通知了军嫂们‘飞扬农场’招工的信息,并且在家属区的公告栏里贴出了一张放大版的招工须知以及薪资待遇条款,沈云芳家就没断过来敲门的。
这些军嫂每个过来串门的手里多少都拿点东西,不是拎一棵大白菜就是拿几个鸡蛋,最次的也是抓几把瓜子什么的。来了主要就是问工资多少,有没有假期,自己能不能被录取等等信息。
沈云芳看人太多,实在是没法一一答复,要不自己家都不能正常生活了,所以她不收任何人给拎来的东西,问工资和假期什么的,就让她们直接去公告栏那看,那里写的清清楚楚,就是工作中的一些基本要求都有写。至于能不能录取,这个就要看招工时候的具体情况了。现在这个时候她是没法给她们明确答案的。
这天中午李红军下班回家的时候脸色就有些不好。
“咋的了?有人给你气受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