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宫策》第57章


想想,要是父皇不想留三哥,早就斩草除根,另外放个赝品在天牢里掩人耳目,我们岂不是被牵着鼻子走?”
盛江流皱眉,捋着长须,“殿下所言极是,这天牢,的确该仔细探探。”
凤涧叹气,转而说起另一个话题:
“谢老狐狸真会藏,硬是逼着儿子离开燕王,说明谢家应该早就听到风声,想与我们联手,才将谢归放到我们身边。”
说到谢雍,盛江流显然很反感,“平白无故的,说那老匹夫作甚?”
凤涧挑眉,“舅父,谢家之前的态度是站在我们这边,魏家出了事,他谢家还想独善其身不成?”
盛江流道:“独木难成林,有谢家相助,形势会缓和许多。可谢雍一向洁身自好,与各族不远不近,要让他答应联手,只怕有些难度。”
“从谢归下手,不怕他不答应。拿小狐狸做饵,不怕老狐狸不入套。”
在盛江流看来,他的疑心和狠辣,很有做皇帝的资质,便赞许地点头:“殿下有打算便好,盛家全力以赴。”
凤涧唤了个人来,叮嘱他查探谢归的起居出行。
过了两日,一大清早的,那人脸色极为难看地回报:“殿下,那谢家公子,似乎有些不对劲。”
第56章 秘密暴露
凤涧听完手下禀报; 眉头紧紧拧起。
他深吸一口气; “此话当真?”
“殿下,那谢家公子身边似乎跟着几个人; 小的查探过; 并不是谢家养的。”
各士族都有秘密培养的人,如魏家的“鬼影”; 谢家自然也有。各家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彼此都很容易分辨出对方来头。
谢归之前与凤涧会面时,三个死士都留得远远的; 没让凤涧发觉。凤涧这次亲自派人去蹲守; 便察觉了一丝踪迹。
再次确认过,那些人不是谢归的书童风雅,凤涧长长地沉默了。
如果真是这样……
“去魏家送帖子,本王今日要亲自上门。”凤涧止住他的惊诧; “不必阻拦,这一趟; 本王必须得去。”
——
谢归的心病来得快; 病去却如抽丝。一连好几天; 他整个人都病恹恹的; 提不起精神; 热也不退,把风雅愁得厉害。
这病惊动了谢雍,谢雍亲自过问,还带来了不情不愿的谢夫人。各类名贵的药不要钱地灌下来; 却起效甚微。
“公子,药来了。”
谢归无可奈何,屏息一口灌下。风雅一手接过空碗,一手递给他一颗梅子。
喝了几天的药,谢归舌头都苦得发麻。
然而药只有更苦,没有最苦。
风雅收拾药碗,催他好好休息便退出去了。谢归咬着梅子,又灌了几口清水,仍然苦得不知味。
“啧,怎么,现世报了?”
听就知道是燕王殿下来了。谢归苦得话都说不圆,囫囵地道:“都什么时候的事了?还拿来堵我……”
当时谢归一口药汁吐在他衣袍上,让他记仇记到今天。
洁癖可不止谢归才有。
调侃他两句,凤璋坐在他旁边,笑着打开了亲自拎来的膳盒。
正值盛春,京城里各色零嘴小吃数不胜数。凤璋带来满满一盒,缤纷琳琅,让人食指大动。
谢归被苦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坐到他身边,刚刚伸出手指——
凤璋施施然拖走膳盒,拈起一块桃花糕,轻咬一口,望着谢归的眼中满是笑意。
“你还病着,须得忌口。”
谢归的眼神立时杀过来,像两把刀子,把他从上到下剐了个遍。
按照一般情况,凤璋逗他逗够了,自然会把膳盒给他。但凤璋今日不知怎地,当着谢归的面,把一整盒都吃完了,也没拿出一块来。
谢归的眼神已经比刀子更利。
猫儿都快炸毛了,凤璋才施施然收手,打开最下层的盒子,露出底下的粥来。
他刚刚打开,一股浓郁的香气瞬间散布开去。
凤璋亲手把粥端出来,轻轻推到他面前,“慢点,当心呛着。”
归一几次下厨,凤璋亲自尝过,才有了这碗热气腾腾的粥。肉丝细碎,均匀地散落在粥里,正适合养病的谢归。
谢归不疾不徐地用着,不曾抬眼看他。凤璋知道这次逗狠了,也不急,悠悠地道:“我让漆四找人去了。”
谢归轻咽一口,“哪个?”
“赵家少爷,和盛十郎。”
谢归放了调羹,稍稍蹙眉,“盛十郎还没找到?”
当初得知是盛家姐弟害了谢归,凤璋便给漆四传令,务必要堵住盛十郎。漆四早有准备,提防着盛十郎,得了令,刚带人堵到盛十郎营帐,就发现他早溜了。
天罡卫的势力主要在关内,盛十郎极可能出了停云关。
谢归没了喝粥的心思,“盛十郎必须找到。这人心狠手辣,又过于狡猾,不抓住他,他会是个大变数。”
凤璋点头,“自然。不过,有赵品钧在,不怕盛十郎跑远。”
谢归一怔,“你把盛九娘的消息放出去了?”
盛九娘暴毙而亡,幽蓟城里只有猜测,不曾联想到赵品钧身上。但凤璋一放风声,盛十郎就会像闻到血的狼,奔着赵品钧来。
凤璋笑道:“本王怕盛十郎也有疑心病,就派了小八出去,不怕他不信。”
贴身伺候凤璋的有十二名天罡卫,排行第八的,谢归还没见过,“我在燕地编排赵家夫妇的话,也是他做的?”
“正是。别看他年纪小,只有十三四岁,点子却不少,很机灵。”凤璋额外叮嘱,“不过日后你若是见到他,千万别叫他全名,只能叫小八。”
“为何?”
这十二人以姓带排行为名,若有伤亡则另行提拔,填到位置上,改姓不改排行。
凤璋忍俊不禁,“他姓汪。”
汪,八。
谢归心有余悸地看着粥,庆幸自己放下了调羹。
凤璋也跟着笑了一阵,“至于赵品钧,不仅仅钓盛十郎和老八用,本王还让他带了批药材进京,看看能不能对你的病情起效。”
谢归点头,“有劳殿下了。”
“你我之间,客气什么。”
凤璋笑吟吟看着他。谢归自觉气氛微妙,连忙低头喝粥。
外头传来鸽子似的咕咕声,凤璋皱眉轻咳,便有人影闪进屋里,正是辛辰。
“殿下,谢公子,恭王殿下派人来探过了。”
谢归刚好喝完粥,轻轻拭净嘴角,“才来?我都等他好久了。来了几个?”
“有五个人,发觉了我们之后,就忙着回去禀报,没有多看。”
谢归叹气:“我还指望他的疑心病能再重一点。”
“赵品钧还没到,盛十郎还没来,要是八弟现在就找你麻烦,你岂不是惨了?”
谢归懒得搭理他,“告诉天牢那边,看守别那么紧,留点空隙让他们钻进去——另外,如果他们拨开秦九后背衣服,务必让秦九装睡。”
辛辰领命而去。
凤璋状似无意地问道:“三哥后背有什么?”
“他左肩胛骨下,有个红色肉痣……”谢归后知后觉,“你套我话?”
凤璋似笑非笑,“三哥那个肉痣,是当年他对母后出言不逊,被本王伤到的。伤口没养好,长了颗痣出来。你八岁前在相府,八岁后迁居别庄,那又是三哥后背的伤,你是怎么知道的?”
谢归笑得非常温柔,眼神往别处撇去。
“殿下,此事……说来话长……”
——
五天后,被凤璋催了几道信的赵大少爷,赵品钧,终于进了京城城门。
赵大少爷自幼锦衣玉食,接手生意后也见过许多场面,却也是头一回进京。
赵管家被他关在府里,另有天罡卫看守着,随行的有老仆,曾经到过京城。然而这十余年变化太大,一行人在城里兜兜转转,快到午膳时分,才终于到了谢府门前。
簪缨世家的气势自然不凡,门房听说他要见谢归,登时吓了一跳:“公子他还在病中,家主吩咐过不得让公子出门,也不得随意见客。你们可有帖子?”
弄来弄去,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
赵品钧有些懊恼,瞥见身后两大箱子药材,眼神一亮,“我们是给公子送药材来的。”
谢归的病拖到今天还没好,门房一听,来了精神,却还夹杂着警惕,“药材是哪来的?”
世家门房比他赵家公子还有脸面,赵品钧只能陪着笑,“是幽蓟赵家,受人之托,寻觅良药送到府上,还望通传一二。”
他还没蠢到当众说出燕王名号,毕竟在燕地时,他和燕王属于点头之交。
然而这些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赵品钧刚把药材弄进谢府,盯梢的人就进了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