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名人》第825章


要命的是,三千多枚霹雳火被阿拉伯帝国人抢了回去,这就不得不怀疑他们的目的了。莫非。。。。。。他们搞出这么大的阵仗就是为了引诱唐军出来,然后抢夺霹雳火?阿拉伯帝国。。。。。。。难道是想自己制造霹雳火?
这不得不让朝廷上下紧张了起来。要知道,唐军之所以能指哪打哪,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霹雳火等火器,如果被阿拉伯帝国捣鼓出来了,那么今后战争的局面怕是会惨烈许多,这不得不让朝廷急眼了。
李治急忙召集大臣商讨此事,最后他们决定实行一个非常冒险的计划——安西都护府联合朝廷西征军队组成八万人的军队进攻阿拉伯帝国,试图抢回丢失的霹雳火。
于是等到陈飞回到长安的时候,西域的军队已经浩浩荡荡的朝阿拉伯帝国出兵了。当他一回来,还来不及歇脚,就立马被李治召进宫中,许多大臣也在,主要是想问询陈飞,霹雳火的配方有没有可能被阿拉伯帝国自己捣鼓出来。
这个问题不怎么好回到,不过依照陈飞的经验来看,目前阿拉伯帝国还没微观粒子分析仪什么的,火药的成分都搅得很碎,而且沙漠上也很少有硝石,理论上不太会被他们捣鼓出来,但是。。。。。。。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风险还是存在的,所以陈飞也不敢打包票。
听闻这个结果,朝廷里忧声一片,大家只能寄希望于西征的军队,希望他们能夺回被抢去的霹雳火。
四个月后,西征的军队终于传回了消息。他们翻过了荒漠,来到了阿拉伯帝国的境内与他们的守军爆发了攻守战。期间对方的军队并未使用霹雳火,抓了一些俘虏问话之后才得知,他们的主力军队带着霹雳火去攻打更西边的国家,所有的霹雳火都被带走了,而且从时间上来看估计很难追赶上。且西征的军队粮草也快断绝,不得不往回撤。
这是一个令人稍稍松口气的消息。虽然还无法排除阿拉伯帝国仿制霹雳火的风险,但想来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随后李治同意了陈飞的提案,在前往西边的国家的商队中插入探子,密切关注阿拉伯帝国的动向,以此来监控他们的行动,避免出现这次被冷不丁偷袭的结果。
在后来的战争中,得益于这些情报探子的存在,大唐在西征的过程中占了极大的上风,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随着西征的告一段落,永徽二年也翻篇至永徽三年,而陈飞,也终于亲眼见识到了朝堂上,文官集团到底强大到了什么程度!
本章完
第1070章 窘境() 
太极宫,早朝,陈飞像往常一样,打着瞌睡,没精打采的往朝班里一站,准备迷迷糊糊的过完这无趣的早朝,然后回家再睡一个回笼觉。至于奇工坊……去不去看心情吧,反正现在仗也不打,反而没有那么着急去生产。
当然,如果李治能够批准,同意他不参加早朝,只需要去奇工坊工作的话,他还是很乐意的,至少不用每天都三更天起来,一整天和梦游差不多。
而他挂在尚书省的官职……也就是一个闲职,李世民去世后,也没人管他去不去尚书省报道。而且,陈飞估摸着长孙无忌也不会有多欢迎他去尚书省。
现在他和长孙无忌的关系嘛……也就是老样子,因为他没有傻乎乎的跳出来和长孙无忌做对,一直保持低调,长孙无忌也不会闲的蛋疼来对付他。所以表面上看两人的关系不错,但是陈飞自己心里清楚,他们两个立场不同,迟早有一天会站到对立面上去的。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睡眼朦胧中,他睁着迷茫的眼睛看了长孙无忌一眼。不知道是错觉还是什么,他居然发现长孙无忌光是背影就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
可能这就是上位者的权势吧?他摇摇头,管自己打迷糊。梦游一般跟着朝臣们喊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又梦游一般站在自己的位子上摇摇晃晃。只不过老天没有垂怜他,刚打了没多久的瞌睡,他就被争论的声音吵的清醒了。
抬头看了会,发现君臣因为西征一事争论了起来。李治的想法是,趁着阿拉伯帝国和更西边的国家打得不可开交,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出兵攻打西突厥。正好现在军队也在安西都护府,从那里出发去西突厥距离也近。可以节省很多军粮支出。
往年西突厥一直和阿拉伯人联合共进退,对方又是在中亚的荒漠里,因为距离太远,沿途过去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且有很大的风险面对两个国家的夹击,极有可能腹背受敌,所以唐军对他们两个国家无可奈何。这不是战斗力的原因,而是地理原因造成的。
但是现在,军队本来就在安西都护府,从安西都护府出发到西突厥的境内不过小半个月的路程,阿拉伯帝国也在和西边的国家交战,无暇分身,所以此时正是消灭西突厥这颗毒瘤的好时机。李治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但是……话题刚出来,就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尤其是于志宁,这货已经成了“抬杠钉子户”。专门负责在朝廷上和李治抬杠。这会儿,和李治争辩的也是他。
“陛下!此战非正义之战,战之必输不说,耗费国力且无利可图,实乃不智之举,还望陛下收回成命,三思而后行。”
李治一看到于志宁站出来说话就感觉一阵头疼,这段时间,只要他一提出来什么意见,于志宁必然会站出来抬杠,他心里恨的牙痒痒,但是又不得不堆起笑脸笑嘻嘻。
陈飞着君臣两人的样子暗暗好笑,恐怕这就是所谓的表面笑嘻嘻,心里妈卖批吧?
最后的最后,李治的提议也没能被大臣们认可通过,因为后来长孙无忌站出来说了一个让李治非常无奈的事实:国库没那么多钱!
又要建设水师,又要西征西突厥,那一样都要花费大把大把的银子。
建设水师毕竟是先帝的遗命,大臣们不敢不尊所以也就由得李治胡闹去。
但是西征西突厥大臣们就死活都不干了。开玩笑,西突厥那么远,就算从安西都护府调集物资也不是一笔小账目。何况打仗是要死人的,死人以后要给士兵家属安抚费用等等,这些都不是一笔小支出。
西突厥又是那种穷的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打下来了还要花费大笔的资金去建设,还要组织军队防卫,这破地方又种不出什么粮食,牛羊也远不如北庭都护府的肥壮,更本就没有多大价值,一番总结下来绝对是一笔亏本的买卖,所以大臣们才会竞相反对。
水师建设已经是一个无底洞,要砸多少资金进去还不好说,要是再来一下西征西突厥,恐怕积攒了这么多年的国库很快就要见底。
虽说现在国泰民安,但也经不起你这么折腾啊。
李治倒也并非是真的想败家,他不过是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有能力开疆拓土,而不是大臣们口中性格软弱的帝皇,但是……想法是好的,可惜结果不怎么美好。大臣们并没有给李治多少面子。
况且最近确实到处都要用钱,国库的储备已经花出去了不少,实在是支撑不起这么远距离的灭国之战,灭国以后还有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花钱,真的伤不起。
李治捏捏鼻子最后接受了这个结果,西征事情再也没有提起过。
陈飞看到李治委屈的样子暗暗觉得好笑,朝堂上,他这个做皇帝还真是够憋屈的,就单论西征这个话题就被不下十五名官员“围攻”而帮他解围的一个也没有。倒不是自己不想帮他,只是西征一事确实欠缺考虑,陈飞站出来也说不过那些文官,干脆闭嘴不谈。
散朝后,宦官笑眯眯的找到陈飞,告诉他陛下想要见他。
片刻之后,陈飞无奈的站在李治跟前看他发脾气。
“气死朕了!太可恶了!于志宁,诸遂良,张玄素…这几个老家伙天天就知道和朕作对,每次朝会不反对朕几次就不痛快似的,气死朕了!朕要把他们都……”
“都怎么样?”陈飞轻描淡写的说道。“陛下是要罢了他们的官,还是说要拿他们下狱?”
“朕……朕……”李治脸一跨,颓然坐在龙椅上,拖着额头无奈道:“子诚,你说朕该如何是好?”
“陛下,容臣冒昧的问一句,您是想做一代明君,还是一位暴虐专政的暴君呢?”
“当然是一代明君!”李治大喊道。
“好,既然是想做明君,那就……好好接受大臣们的批评吧。”
李治……
本章完
第1071章 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