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名人》第821章


奏本送出去一个月以后,陈飞收到了长安城的来信。信是许敬宗写的,写了足足五页纸,将长安城最近几个月发生的大小事情都和陈飞说了一遍。同时也向陈飞诉苦。陈飞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许敬宗受到了长孙无忌一派的排挤,朝堂上各种针对,现在他就算站在朝班里不吱声,也有人会故意把话题引到他身上,令他苦不堪言。
不过陈飞看了看信上的内容,虽然许敬宗被排挤,但是这家伙在朝堂过的应该还是有滋有味。因为他从许敬宗的信件中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李治和长孙无忌之间的矛盾渐渐凸显出来了!其中矛盾的转折点就是武则天的进宫!
李治到底还是没能经得住武则天美貌的诱惑,在两个月以前,执意要接武则天进宫。这自然遭到了长孙无忌为首的文官集体反对,而且反对的声音非常不好听,甚至有人直接当着李治的面说娶先帝的妃子是不伦,违背礼仪长纲,为皇族蒙羞。
李治一听就炸锅了,原本他还有所顾忌,只是透露出口风,想试探一下大臣们的反应,但是到后来大臣们说的如此难听,他的倔脾气一上来,也顾不上那么许多,直接将武则天接进了宫中。
陈飞也大致能揣摩出李治的心理,别看李治平日里看上去文文弱弱的,但其实他的内心十分要强。正是因为他在登基前一直被李世民以及大臣们贴上了“性子弱”这个标签,所以在他心里,是非常渴望改变自己,拿掉“性子弱”这张标签。因此他有的时候,对外人的评价会非常的敏感,且很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尤其是大家都一致口风反对他的时候,他偏偏喜欢做出和那些大臣相反的事情。
而武则天的事情则又让李治和大臣们的关系降至冰点。原本双方就因为改革还有陈飞封爵的事情发生过矛盾,好不容易关系稍微缓和了一点,没想到一个武则天横空出世,又让双方爆发了矛盾。只能说武则天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武媚娘也不是白叫的。
其实李治看上去性子弱,但实际上脾气倔强的很,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他本来只是想知会大家一声,顺便让他们支持一下自己,因为在他看来,武则天是必须要要接进宫的,就是没想到大臣们反应会这么激烈,几乎是指着自己的鼻子大骂。所以李治倔脾气一上来,也就不管不顾了。
之后的事情就非常简单粗暴了,因为这件事情的对立,李治与大臣们的关系非常糟糕,以至于在往后的朝会上经常伴有争执,不过最后的结果都是李治败下阵来。
一群三十岁以上,人生阅历丰富的大臣围殴李治一人,这让李治如何应付的过来?被欺压也是难免的,即使他是皇上。
好在许敬宗此人确实聪明,虽然他朝堂上没有与那些大臣们争论(因为就他的水平也争论不过他们。),但是散了朝往后,他却经常去李治那边送温暖,因此这段时间虽然有人试图拖许敬宗下水,不过都被李治给挡了下来。
一封信,五页纸,倒是让陈飞清楚了现在朝堂上的局势。果然,当初自己死活要来江南的选择是正确的,否则指不定现在是不是一个人默默的承受一堆人的炮火轰击呢。
“呵呵,武则天?你还真是没让我失望啊。”陈飞看着信自言自语道。
信的最后,是许敬宗委婉的询问陈飞,接下来他要怎么办,是和朝臣正面刚呢?还是继续像现在这样躲在背后用治疗术抚慰李治受伤的心灵。
“呵呵,这个许敬宗,还真的是想不劳而获。陛下又不是傻子,只会躲在背后喊加油肯定不会有太多的好处。唔。。。。。。不过嘛,让他不要太出风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免得最后膨胀了,压到我头上去了。”
陈飞抬手就将手上的信纸烧了。然后摊纸写下了几行字,折叠好装进信封,用烤漆封好,托人送去长安。
不过这封信不是给许敬宗的,而是给李治的。陈飞写了几句关心问候的话,远程为李治施加“治疗术”,相信不久以后,他就会收到李治的回信,到时候他可以更清楚的把握李治的想法,然后么。。。。。。。嘿嘿,希望那些文官不要那么不长眼,欺压在皇权之上永远不会有好下场,他们要是真的够聪明的话,应该能早点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一直执迷不悟的话,就算是为了自己,恐怕他也不得不出手做一些措施了。否则拧成一股绳的文官集团真的太可怕了!
陈飞记得明朝中后期几乎就是文官的天下,那群顽固不冥的书呆子真的是太可怕了!如果不是明朝灭亡,恐怕再这么发展下去皇权就真的成了空架子。
虽说这有利于民主制度的产生,但是。。。。。。。不觉得现在还不是这个时候么?何况,谁知道这些大臣会不会生出一些别样的心思?如果到一定程度真的没有人能约束这些大臣,那么李治。。。。。。。还能算是皇帝嘛?李治倒了,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陈飞不喜欢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掌控,所以。。。。。。他也要争上一争!朝堂之上,没有对错,只有输赢!
(本章完)
第1065章() 
?? 时间一转眼又过去了两个月,自从来到江南以后,陈飞感觉日子舒坦了许多。江南山水养人,这话还真的不是吹的,就在扬州住的这半年,陈飞感觉自己皮肤都白了许多。
除了这里的冬天阴冷的难受以外,其他样样都好。而且在这里也不用天天去上班,船厂的活,偶尔去看一下就可以了。
新的船厂早在一个月前就建好了,不过新船厂还没有开工建造,因为特大号的宝船用料十分夸张,收集原材料需要不少时间,预计要明年春天材料都到了,才会正式开工建造。
老船厂在这里两个月也交出了不菲的成绩,现在有六艘崭新的战舰停靠在内湖的岸边,六艘船全部经历过江中大波大浪的考验,试航非常完美,可以入海航行。且现在船坞中又有几艘舰船在制造,相信明年开春的时候,一支小规模的舰队可以组建完成了。
别的不说,这几艘战舰在国内绝对算是巨无霸了,要是水上作战绝对杠杠滴!无脑碾压都没压力,不要说配上大炮这种变态的武器。简直就是开挂!
最霸气的是,这几艘船的关键部位,都是打上铁皮的!这一艘船,你不用点特殊手段根本无法摧毁它。而据陈飞所知,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能有效打击这类船的武器,别说现在,就是过个几百年也不会出现的。除非用火烧。
但是。。。。。。。火船估计还没凑到近前就被密集的大炮给轰的稀巴烂了。就算真的被火船撞上了。。。。。。那也是不痛不痒。几艘小火船根本无法将这种大船点燃。何况有铁皮的保护,更是无解。
陈飞对几艘战船非常满意,有事没事就去战船上逛逛,歪歪一下带着船队出海所向披靡的场景。
又过了半个月,他接到了长安来的信件和一道旨意。信件是李治私人的诉苦信,暂时可以忽略,至于旨意。。。。。。。倒是一个不错的好消息。
李治非常给力,原本在荆州驻扎的水师,足足一万余人全部划到远洋战队中,至于空缺的士兵,陈飞可以在当地驻军中挑选水性良好的人入伍。但是挑选的人数不可超过五千,前后加起来一共是一万五千人。
一万五千人。。。。。。。虽然少了一点儿,但总比没有好,以后可以再想办法慢慢扩招,至少目前这些人是足够了。而且其中有一万人原本就是水师,熟悉水上作战,操控战船等等,这倒是省去了他许多麻烦,直接捡现成的。只要稍加熟悉战船的操作,就能迅速适应。
至于李治寄来的信件,无非就是向陈飞诉苦,最近他又和哪个大臣因为什么事情,怎么吵架了,颇有种觉累不爱的感觉。陈飞明白,君臣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深,很显然,李治已经对这些大臣相当的不满,信中的言语间皆是抱怨。也可以从侧面看得出来李治被这些大臣欺凌到了什么地步。
一个少年皇帝刚刚即位,正是满腔热血的时候,当他准备大施手脚做出一番成绩的时候,有一群大臣围着你天天给你泼冷水是什么感受?一次两次确实可以让人清醒,但是天天如此就不得不让人愤怒了。
就算是李世民也架不住这么多大臣每天和他唱反调的,又何况李治?
信末,李治表达了对陈飞现在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并寻思着什么时候来江南找他游玩,体会下江南的诗情画意。
“哎!来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