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名人》第819章


这里的船工一辈子都和木头打交道,除了钉子以外很少用到铁,所以陈飞将奇功坊的铁匠带来,确实能解决他们的不少麻烦。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可以招学徒帮忙嘛!相信用不了多久,先进的造船工艺就会在江南流行开来。时代的步伐将会被他推动!
工匠们兴奋的讨论陈飞带来的图纸,而他则和杨刺史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交谈。
虽然杨刺史不懂造船的事情,但是看到刚才那些工匠兴奋的表现,他就知道陈飞这次来江南是做过精心准备的,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来不务正业忽悠人的。同时,他也对陈飞此人产生了很大的好奇。
如此年轻的少年,到底哪里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主意?又是发明霹雳火又是发明大炮等等,现在好了,连造船也懂,他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得?这就是所谓的天才么?
陈飞刚才小小露了一手震慑住那些工匠以后,他忽然发现杨刺史对他的态度热情多了,想来刚才见识到自己的本事以后,杨刺史也终于认真起来了。那么。。。。。。现在正好来聊一聊造船的细则!~
“杨刺史,新的造船厂等我们看过地图,实地考察过以后再定,现在。。。。。。有一点不得不告诉你,目前我们的人手还是缺了点。。。。。。我不是说会造船的人手,我知道这一片会造船的几乎都已经被召集过来了,我的意思是,会一些其他手艺的,比如打铁什么的,这些人也需要杨刺史帮我召集一批来。工钱方面的事情您不用担心,我会和陛下说明,请求朝廷拨款。
早在出发以前陛下就和我说过,朝廷现在国库充裕,足以让我们建造一支舰队,需要钱就尽管提。所以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们只需要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听到不用担心钱的事情,杨刺史长舒一口气,笑道:“大人说笑了,这本就是下官应该做好的事情。回去以后下官这就安排人着手去办此事。”
陈飞点点头:“如此,劳烦杨大人了。”
杨刺史连忙拱手道:“哪里哪里,这些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呵呵,今后我还要在这里住上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还得靠杨大人多多照顾。”
杨刺史和陈飞客气了一番,又回到了船厂里。
陈飞走的这段时间,围着看图纸的工匠多了一圈,看到陈飞回来,原本聚拢的工匠连忙散开,远远畏敬且讨好的看着陈飞。
陈飞看到他们的样子顿时哭笑不得,我又那么吓人嘛?其实我很和善的好不好?
随后他也不废话,叫来刚才几个资历最老的工匠,以及几个机灵的年轻工匠,造船厂的领导班底就这么暂时决定了。陈飞表示这些图纸可以交给他们,任由他们观看。当然,前提是不得损坏。
且陈飞只给他们两个月的时间搞清楚船的构造,两个月以后就要开始建船。建船的工作流程参照流水线生产,几个人负责一个部位的安装。由他们几人领导统一安排。
这些工匠看过这些图纸以后,顿时觉得心中豪情万丈,正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别说两个月,恐怕明天他们就会尝试将图纸上的许多东西付之实践!
陈飞看到工匠们的热情,咧嘴笑了起来。很好,就是需要有这样的激情!
两个月?希望两个月以后,自己能见证奇迹!
(本章完)
第1062章 数理化的重要性() 
?? 江南的夏天很热,造船厂的气氛更加火热。两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在这期间,厂里的工匠统一接受了陈飞开设的临时培训课程,主要是教他们一些简单的,造船会用到的物理和数学知识,而且这些知识还是陈飞不要脸的从系统里查阅出来的,不然凭他的水平,恐怕只能误导人家。
这些工匠也非常给陈飞面子,由于他们都有一定的造船基础,对简单船的构造非常清楚,陈飞教的也不难,所以很快就学会。结合分发给他们的图纸,悟性高的很快就摸透了船的大致建造。
两个月的学习和准备,确实能让他们开始建造最小的几种船型。
除了陈飞最开始提到的三种规模的主战船以外,舰队里还配备了许多小船,比如专门用来运输淡水的水船,用来快速水战与运输兼用的马船,主要用于运输船队所需要的粮食以及后勤供应物品的粮船,担任护航的战船等等。
这些船只的规模不大,上手很快,可以方便工匠们熟悉造船的操作。船厂里热火朝天,一派火热,大家都在奋力干活,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
趁着工匠们开始做活,陈飞也终于能抽出时间去实地考察一下新船厂的地址,在扬州城东南方向,长江中央有一座小岛屿,四面全是江水,且连通着运河,怎么看都是非常理想的船厂地址。
只不过因为这座岛屿四面都是江水,水流很急,想要运送材料上岛也很麻烦,所以。。。。。。杨刺史并不对这块地方看好。
陈飞来实地转了转,也是对这块地方大失所望,水流太急,不是一个理想的造船地址。倒是他沿着长江往下走了十里地,发现了一处水流非常平缓的江岸,且江岸线很长,若是用来建造船厂的话。。。。。。。陈飞估算了一下,这一块地方足够建造船厂,且能为舰队提供庇护的港湾,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方。
虽然一开始看好的地方让人觉得有些失望,但是老天还是给了他一份惊喜。“杨大人,你看此处如何?”
杨刺史看了看,也觉得此处可行。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将这块地方征用为船厂。至于建造新船厂的朝廷批文。。。。。。早在两个月前陈飞就写信给李治。前两天信件刚刚送到,李治非常霸气的回应了连个字——准批!且让陈飞全权负责此事。
也就是说,新船厂的选址规模等等全都让陈飞自己定,要钱了就尽管和朝廷提,反正朝廷不差钱!
李治确实是一副暴发户的嘴脸,朝廷几年修养生息,确实累积下了雄厚的资本,但是。。。。。。。建造船队确实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情,恐怕过不了多久李治就要被压榨的叮当响了。
想当初,朱棣搞了几次下西洋,几乎把国库全部倒贴进去,明初累积下来的雄厚资本几乎全都陪在朱棣父子手上,可想而知组织舰队是多么烧钱的事情。
不过陈飞建造这支舰队的目的可不是给人家去送银子,也不是为了寻找某个人。而是要用圣人之书去传化那些蛮夷土著!并且辅之以武力征服!
所谓统治,一手执书,一手执剑而已!对待敌人,不能手软,但是为了长久的稳定,必要的感化也是需要的,一味暴力的镇压绝对是无法做到长久统治的,那些被镇压的人会拼命反抗。
最好的就是打压一部分人,然后扶植一部分势力,让他们相互之间狗咬狗,而大唐只需要在中间调和,获得足够的好处就可以了。。。。。。。恩,想法果然很美好
陈飞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新的船厂很快开始制造,在此期间,陈飞又一次征集工匠,不过他这一次征集工匠的标准有点奇葩——在图书馆上过数学课程,且有工匠基础的人!
是的没错,陈飞开始征集那些学过数学的工匠。别看数学这玩意在一千四百多年后有点华而不实的感觉,虐的无数考生哭爹喊娘,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数学确实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小到买菜,做工,大到模拟宇宙万物的运行,都离不开数学。造船也是!
陈飞发现现在干活的这些工匠数学基础差了一点,小一点的船还好说,大一点的船造起来就会困难了。虽然教过他们一些数学课程,但是。。。。。。他还是需要一批有数学基础的人来参与这个项目,顺便接着这次机会发展一下数学物理等课程。
中国之所以在近现代被西方国家拉开了差距,就是数理化方面被别人比下去了。虽然他的图书馆里面有数学课程,但是学的人不多,且学了以后也就只能做一个账房先生,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所以他觉得有必要推动一下数理化。
说句不夸张的话,将来中华能在世界巅峰站立多少年,就要看国人的数理化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如果故步自封。抱歉,西方国家还是会用先进的科技敲开我们的国门。这是历史规律。
幸运的是,居然真的被陈飞招到了三个有数学基础,且在做工匠的人。而且这些人在上完课以后并没有放弃继续学习,有空他们还回去图书馆看看相关方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