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名人》第807章


就此陨落!
曾两次攻下草原上的民族,生擒可汗,西征吐骨浑,立下战功无数的军神就此长眠!
在军队中,不少士兵将李靖视为精神榜样,如今他的离开对军队照成了莫大的影响,不少士兵为之痛苦,军队中不少将领曾是他的部下,皆来为李靖遗体出殡送行!
陈飞也在齐列,对于李靖,他一直都是非常敬重的,这位老人恐怕是朝堂上除了程咬金给他关照最多的一位,且并没有向他索取任何回报,真的将自己看走子侄,可惜,生死不由人。这位曾在大唐历史上,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浓厚一笔的大将军,终究逃不过岁月的无情,离开了人世。
出殡的当天,宫中的李世民得到了消息,不顾重病的身体,坚持出宫,为这位陪伴多年的战友送行,其举动感动无数人,大家纷纷落泪。
李靖去世后,李世民似乎深受打击,回到宫中又犯病昏睡过去,这一昏睡,一直持续了五天!
贞观二十三年,七月十日。这一天,注定在史书上留下悲伤的一笔。
清晨时分,昏睡了五天的李世民忽然醒来。急召李治来见他。李治原本在代政上朝,听到父皇醒来,顾不上许多,罢朝赶往李世民寝宫。
在此期间,已经有几位太医为李世民瞧过了病情,但是得出的结果却是令人心寒。
病入膏肓,无力回天!
李世民这一次醒来,似乎有点像是回光返照,神志也有点不清,拉着李治东交代一句,西交代一句,想到什么说什么,李治含着泪,一字一句,记得非常认真。
最后,李世民忽然用力抓住了李治的双手,道:“稚奴!父皇在梦中似乎看到了大唐的未来!陈飞提议搞得那些舰队,如果国库充足的话就去组建!父皇似乎看到了某一天,那些巨大的舰队,载着大唐的国旗,征服一个有一个的国家!大唐必将昌盛!父皇希望,你能好好守住这份基业,莫要让父皇的心血都付之东流!”
李治哭的稀里哗啦的,点头又摇头,啜泣道:“父皇,儿臣会守住这份基业,定不会令父皇失望,儿臣还要学习父皇,开疆拓土,让大唐的疆域,扩展到苍穹之下每一片土地,但是……父皇你不要走好不好?儿臣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会,父皇留下来教儿臣好不好?”
“傻孩子!”李世民轻轻摸着李治额头,露出慈爱的神色。“父皇老了,终究逃不过生老病死,你要学会坚强,以后父皇不在了,你也不要害怕,遇到事可以拿出来找大臣们商量,知道嘛?难事可找长孙无忌,房玄龄,如果是奇事或者难到他俩都没有好注意的事,你可以找陈飞。此子才思敏捷,或许会给你出人意料的惊喜。”
李治拼命点头“儿臣知晓,父皇放心,儿臣定然会与大臣们商量,父皇……”
“好了,不要再哭了,你是男子汉,更是将来的皇帝,应该坚强,不要老是哭哭啼啼的,不成体统。稚奴,派人去将你的弟弟妹妹姐姐们叫来,还有朕的嫔妃,朕有话对他们说。”
李治含泪答应。不出多久,皇室成员齐聚一堂,不过为了保证安全,所有人都隔着一定距离与李世民相见,尤其是女性,在李世民面前哭的稀里哗啦的,殿堂内只听见哭声一片。
李世民对子女,嫔妃都做了交代后,便让他们退下,只留下李治和李明达这对最宠爱的儿女伴在自己身边。
李明达扑在李治怀里哭泣,李治自己也强忍着眼泪不掉下来。
相反的,李世民却显得很平静。他对着天花板沉默,曾经的一幕幕又在他眼前走马观花般的闪现。
从跟随自己的父亲起义,到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再到后来他统治下的大唐盛世,一切的一切放佛都在眼前,他却成了一位看客,平静的观看自己这一生。
叛逆也好,精彩也罢,这一生……已经走完了。
最后,李世民面带微笑,对着李治,李明达轻轻说了一句:“孩子们,父皇去找你们娘亲了,今后的日子,靠你们自己了。”说完,李世民面带微笑,永辞于世!
一代传奇帝皇李世民就此告别人间!
他这一生,传奇,精彩,辉煌,却也有遗憾,污点。然而无论如何,他,就是李世民!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皇之一!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本章完)
第1046章 留点面子() 
?? 李世民闭上眼的那一刻,李治和李明达的哭声如同失控一般决堤而出。他们疯了似的上前呼喊父皇,可惜的是,他们的父皇再也不会回应他们,哪怕半个字。
外面守侯的宦官听到里面的哭声连忙进来安抚李治和李明达,殿外等候的太医手脚发软走入殿内,位李世民把脉诊断后,几乎是瘫坐在地面上颤声宣布“陛下……仙去了!”
“不!父皇没有走!父皇只是昏睡过去了!你这个庸医!你们这些都是庸医!快给我把父皇治好!否则我治你们的罪!”
两位太医吓得手脚发软,几乎要瘫在地上,不断的磕头谢罪,哀求李治不要杀他们。
此时李治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冲击,早已经失去理智。下令让殿外武士把两位太医拖出去治罪。
最后还是李明达为两位太医求了情,因为这两位太医曾经照顾过她一段时间,李明达虽然伤心欲绝,但她非常完美的继承了长孙皇后温柔的性格,在这个时候苦苦哀求李治,这才饶了两位太医一命。
不一会儿,皇宫内响起了悠扬的钟声,听起来有点悲伤。
宫外衙门里,所有正在办公的大臣们一瞬间停下了手头的活,露出难以置信,悲伤的表情,他们很清楚钟声的含义——那是皇帝驾崩的丧钟!也就是说,李世民……仙去了!
很快,宫门外聚集了一批一批的大臣,长安城内,无论官位大小,全都来到宫门外等候。且同时,一队队士兵持刀上街,净水泼街,所有百姓回到屋中,不得随意上街走动,整个长安城进入最高级的戒严。大街上除了来往的士兵,没有任何人!
一个时辰后,李治在宦官万福的搀扶下,一身素白出宫面见大臣。
在李治六神无主的目光下,大臣们皆跪下叩拜。
长孙无忌取出一道密旨,上前走到李治面前,轻声道:“殿下,这是陛下的遗诏,是否现在宣读?”
李治抬起空洞的眼神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轻轻点头。长孙无忌随即转身,朝着程咬金点了点头。随后颤抖着宣读了李世民的遗诏。
遗诏的内容很简单,中心思想就一条——立李治为新皇!天下百官当尽力辅佐,不得有误。
宣读完以后,长孙无忌冷冷地扫视过在场所有的大臣,尤其是几个皇子,一举一动皆落在他的眼里。
“奉陛下遗诏,新皇当立,诸位可有异议?”
程咬金上前一步,大力挥手,周边的禁卫军武士手持武器往前压迫的走了一步,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敢提出异议,可以保证此人活不过三十秒就会被虎视眈眈的禁卫军当场格杀!
“臣等无异!臣恭迎陛下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长孙无忌和程咬金也随之跪下,参见新皇。
李治看着大臣们向他行礼,一时之间有点茫然,皇帝这顶权力巅峰的帽子一下子砸到他的头上,他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想要放弃,逃跑,但是责任告诉他不能那么做。他曾经答应父皇,要扛起整个天下,但是……但是他真的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突然!突然到他来不及悲伤,来不及痛苦,大唐方圆上千万平方公里,数千万人口的重任就这么突然落到了他瘦弱的肩膀上!
该怎么办?他不知道,他现在脑子里很乱很乱,根本来不及让他细细思考。
“陛下,该让大臣们平身了。”万福在李治耳边轻轻提醒道。
李治跟着万福麻木的开口:“诸位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大臣们起身。
长孙无忌见李治不知所措的站在那儿,叹了口气,轻言安慰了李治几句,得到李治的首肯后,由他来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这一幕,让站在朝臣中的陈飞暗暗皱起了眉头。
长孙无忌今日的所作所为有点越界了。就算李治年轻,现在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你身为舅舅,又是第一宰相,应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