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唐生活不可能那么无聊》第103章


植皇翘焯於荚诰校斡茫俊?br />
“什么,军士还兼职农民,这也太儿戏了吧?”张素这个历史盲又一次漏了怯,他根本不知道唐朝的军队是个什么情况,还以为向后世那样都是职业军人。
李二一听黑了脸,说道:“我大唐现在实行的是由前朝沿袭下来的府兵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要不然都被征召了谁还去耕种?没有耕种就没有粮食,肚子都吃不饱了让士卒天天训练又有何用,再说士卒还能一辈子都打战不成?”
张素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心里很是无语,李二就接着说道:“进来某也在思索府兵制的改良之策,前日跟药师他们也都商议过一下,初步打算成立折冲府。”
张素连府兵制到底是怎么回事都还糊里糊涂的,更搞不清楚这折冲府又是什么东西,后世的军队制度倒是知道一些,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放在大唐能行么?
想了想后,张素还是说道:“陛下,小僧觉得府兵制实在太差了,士卒都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刚训练得差不多就得下地去干活,等农闲回来的时候又要重头再来一遍,这样的士卒哪有战斗力可言?”
“所以某才想要改制。”李二的表情颇为不爽,张素就赶紧说道:“陛下,小僧可不是要抨击陛下的决策,而是有一个想法,不过可不可行还得陛下斟酌,毕竟小僧对军队以及相关的各种事情都不太了解。”
“有话快说。”估计怎么改制府兵制也将李二折磨得够呛,所以说话也没好气了。
张素就说道:“陛下,小僧想的是应该让士卒成为职业军人,这样才能保证军队有强大的战斗力。嗯,就叫这为义务兵役制好了。”
“别总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乱七八糟的地方,快说。”李二黑着脸催促,张素就说道:“这义务兵役制就是,首先每个我大唐的子民,都有义务从军保家卫国,这是每个人都该尽的义务。然后,又将士卒分为在军营中服役的现役和在军营外服役的预备役两种。”
后世天朝其实也是义务兵役制,法律中写明了每个年满十八岁的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不过大天朝人口众多,这其实根本没有真正的实行过,就像真想去当兵也都轮不上自己,不像其他小国家,除了身体实在不行之外都得服兵役。
现在大唐人口也不多,可以实行这种方法,张素就说道:“陛下,小僧的想法是这样的,我大唐的男丁年满十八岁之后,就必须进入军队服役一段年限,就算三年好了。在这三年之中,他们就是职业军人,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军事训练,年满三年之后就退役离开军营,转为预备役,在预备役期间,可以向府兵制一样利用闲时进行训练,真打战的时候再将他们给召集起来。”
“服役三年之后,如果表现特别优秀的也可以延长他们的服役时间,提高军衔提高军饷以作奖励。三年的时间并不长,退役之后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活,而且分有批次也不会出现了田地没人耕作的情况。”
第112章 军衔() 
府兵制张素不清楚,不过后世可没听说过有哪个国家因为兵役耽搁了生产,张素就接着说道:“现役军队到底需要多少人可以根据情况来调整,这样一来就省了没必要的开销。还有一点,小僧之前就担忧地方官员会拥兵自重,实行兵役制度也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嗯,怎么说?”李二站起来刚想去另外的地方溜达溜达,没想到张素又将话题转到了这上面,他还在思考这兵役制的利弊,一时间根本没想到这点。
张素就说道:“陛下,如果实行兵役制,可以将大唐的疆域划分为数个军区,一个军区统辖三四个道,比如如果是关内道的人,就让他们分散到河南道和河东道等地方去服役,三年之后这些士卒就可以退役回家,这些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了。”
后世有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的就是这个情况,李二摸了摸慢慢留起来的胡子,说道:“你这兵役制的确大有可为,只不过实施起来需要一点时间,现在可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张素不知道李二觉得实行兵役制是哪方面困难,他自己能想到的就是现在的大部分民众因为不开化,除了历朝强调的忠君思想之外根本不会去想什么保家卫国之类的事情,其实民众对征兵从来都是很抵触,特别是抓壮丁这种行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小僧也觉得要实行义务兵役制也得让人们都明白这个到底才行,如果他们连一点责任感都没有,说什么义务都是虚的。”张素以这样一句话做为结束,本来还想说让李二的儿子到了年龄也去服兵役做表率,不过想象还是算了。
后世有些国家的王子一样服兵役,不过那是讲究人人平等的年代,那些国家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跟现在的封建社会不一样,就算真实行兵役制了,估计也会搞出来如果权贵人士不愿意去服兵役,那就上交一些钱帛代替这样的事情。
活动一下身体,走到单杠跟前,李二抬起手试了试,不跳起来的话完全抓不到扛,为了避免李二不明所以而出丑,张素赶紧说道:“陛下,这单杠是这样用的。”
说完一甩袈裟,轻轻跳起抓住之后开始做引体向上,一连做了五六个,感觉再没力气了的时候才跳下来接着解释道:“陛下,这叫引体向上,可以取到锻炼手臂和背部的作用。”
李二兴致高涨,卷起袖子也要来尝试,边上的侍卫瞪了张素一眼,赶紧上去劝道:“陛下,不可,要是受伤了如何是好。”
张素撇撇嘴表示委屈,这又不是他逼着李二做的,再说人的身体本来就是越小心越脆弱,只是磕磕碰碰的才能健康成长,做个引体向上有什么大不了的?
“让开,朕多年为了上阵杀敌每天五更就要起床练武,什么苦没有吃过。”李二眼睛一横,那些侍卫也不敢在拦着了,有朝张素瞪起了眼睛。
做为马上将军,李二之前的体质可定不错,不过那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了,现在的李二虽然也不缺乏锻炼,身体却已经有些发福,加上多多少少有些隐疾,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让张素意外的是,他在心里没有揣测完李二就一连做了四五个,然后速度才慢慢降了下来,一直做了十个才气喘吁吁的跳了下来,涨红着脸喘着粗气说道:“不行了,没想到这引体向上难度这么大。朕终归还是老了,要是换年轻时候,做上几百个不是什么问题。”
张素忍不住又想撇嘴,这李二跟居然跟程咬金等人一样喜欢吹嘘,不过他现在的力量还不如李二,也不好意进行鄙视了。
力气用尽之后李二发现站着不舒服,于是直接坐在了边上的草地上,接着刚才的话题道:“张素,之前你除了军饷之外还说道了军衔一词,这军衔又是何物,你是怎么想的?”
李二不说他都没想到这个事情,刚才只是随口一说而已,不过现在李二已经不叫他戒色了,说明他现在心情不错,张素觉得应该更加卖力一点才行。
于是就解释道:“陛下,这是我之前构思军服的时候想到的。首先军衔代表着荣誉,他能将军士的兵种、等级都清楚的区分开来,这样一来也能避免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情况。如果在战场上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很快就组织起来,而不是一群人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不知道该听谁指挥。”
“这种情况倒是的确出现过,别说混乱的战场了,即使朝廷派去各地的奖励也会遭遇这种情况。”李二貌似很有感触,所以对此也很关注。
张素就说道:“陛下,军衔就是在军装肩膀等处进行的头衔标志。在肩膀上用一些徽章之类的表示级别,比如刚入伍的普通士卒,军衔就算是列兵,参军一年的就绣上一道竖杠,绣有两道杠的就表示是参军两年的老兵。”
军衔和官职之间张素其实也是一知半解,不过这不影响他忽悠李二,接着说道:“如果士卒表现优异三年之后继续服役,就加上武器之类的做标识,然后几道杠就代表几级士官。军衔越高,就表示级别越高,荣誉越高。”
“再好比李靖伯父、程咬金伯父这些为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就可以授予上将军衔,如果陛下觉得这还不足与表彰,那还可以搞个五星上将之类的,只授给那些功劳特别特别大的人。当然,最大的军衔应该是陛下您,小僧看兵马大元帅这就很适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