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鬼传说》第1300章


陈岩苏没有理会他,转身走到帅椅前,解下佩剑,双手拄着佩剑,四平八稳的坐了下来。
梁英自讨个没趣,但也不介意,他从城门楼内探出身形,向外面挥了挥手,站于街道上的两万都城护卫营将士,全部登上内城墙,摘下肩头背着的火枪,架在箭垛上。
他们的枪口,并非瞄向风军,他们也看不到风军,他们瞄向的是登上外城墙的那三个兵团的将士们。
他们的举动,也等于是明确的告诉第一军团的将士们,他们不是来助阵的,而是来做督战队的,若有人胆敢在战场上临阵脱逃,不用风军杀他们,位于内城墙上的护卫营就先把他们射杀了。
第一军团的第三第四第五兵团,合计三万人,登上外城墙。在城外城上,不用去找掩体,根本没有掩体,的箭垛都被炸飞了,城墙上面,坑坑洼洼,光秃秃的。
向外看,风军的火炮阵地在往前移动,无数的炮兵,正光着膀子,合力地往前推着火炮,在火炮阵地的前方,是推进上来的风军步兵。
和传统列阵推进的步兵不太一样,此时风军的推进,将士们完全都是分散开的,看上去毫无阵型可言,完全是一片散沙,但却是散而不乱,进退有序。
宁南军将士们面面相觑,他们早已习惯了军团列阵推进式的战法,现在风军不站阵列推进,不按常理出牌,他们都颇感茫然,也无法适从。
第一军团是宁南中央军中最精锐的军团没错,但他们长年戍京,远离战场,作战思想落后也是事实。
久经沙场的风军,早已摸索出自己的战法,当两军狭路相逢,正面交锋的时候,列阵推进是有用的,全军将士,同生死共进退,铁板一块,无懈可击。
而在攻坚战的时候,再列阵推进,集中站位,伤亡太大,而分散式的推进,则能大大降低本方的伤亡。
三个兵团的兵团长也没见过这样的推进方式,不过他们毕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悍将,都能沉得住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战法万变,但再变也不离其中。
三名兵团长几乎是同时下令,把城下的火炮搬运上来。
没有集中站位,不必维持队列队序,风军的推进度极快,向城外望去,黑压压的风军真仿佛潮水一般迎面涌来。
“装弹!准备战斗!”三名兵团长各自向麾下下达命令。
看到冲在前面的风军已到城墙的百米之内,三名兵团长又是同一时间大声喊喝道:“开火”
嘭嘭嘭
随着命令传达下去,城头上的射击声连成一片,硝烟四起,遮天蔽日。
城外的风军反应也快,就近找弹坑隐僻,人们趴在弹坑内,尽量缩小自身受攻击的面积,同时架起火铳火枪,向城头上的宁南军展开还击。
战场上,火器的对射你来我往,弹丸在空中飞射的嗖嗖声响成一片。很多风军兵卒趴进弹坑里,人就再也未能站起来,连佩戴的头盔都快被打成了筛子。
反观城头上,也不时有宁南兵中弹,惨叫着哀嚎着从城头上摔下去,坠地时,出嘭嘭的闷响之声。
没过多久,一门门的火炮也被宁南军搬运上城头,城头上坑坑洼洼,根本放不稳火炮,宁南军的兵卒还要临时找来木板石块,先把地先垫平了,再把火炮摆放在上面。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他们的动作,都暴露在城外风军的视线内,也暴露在风军的枪口之下,在宁南军搬运木板石头铺垫城墙的时候,不时有人中弹倒地。
往往到最后,城墙不是被木板和石头垫平的,而是被人们的尸体填平的。
随着风军距离城墙越来越近,有不少风军已开始在城前摆放臼炮。
位于城门楼附近,第三兵团的兵团长正在指挥麾下的将士们作战,突然间,就距离他只有两米的地方,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一颗臼炮的炮弹在城头上爆炸开来。
他身边的一名营尉被当场炸死,他自己的左臂也被弹片击中,疼得闷哼出声,人也是连连摇晃。
“将军”周围的兵卒们见状,急忙上前,把他搀扶住。q11
他看了看自己受伤的手臂,向手下人摆摆手,说道:“无碍!”他转头望向城外,沉声说道:“风军臼炮厉害,先集中攻击风军的臼炮……”
他话还没说完,又有两颗炮弹在附近炸开。他与周围的十数名兵卒,皆被气浪撞到在地。人们被炸得灰头土脸,对他尖声叫道:“将军,风军的火力太猛烈,还是先进城门楼躲躲吧!”
三兵团的兵团长举目向外面望了望,只见城外,风军已经布置起十五六门之多的臼炮,不断的装弹轰炸,另有数十名兵卒正抱着木桶,了疯似的向城门这里飞奔过来。
这是……风军企图炸毁城门!兵团长心头一震,连忙从地上爬起,手指着城外那些抱着木桶的风军,厉声喊喝道:“集中火力,射杀他们!立刻射杀他们”】,、、,
第1323章 攻心() 
上官秀和长孙伯昊明明年龄相仿,但在老谋深算的上官秀面前,长孙伯昊就像个还未长大的孩子,
孟秋晨接见了长孙伯昊派来的使臣,使臣到访风营,除了送来查斯坦的尸体外,还有最的一个使命风军明确的做出表态,究竟何时退兵,
与使臣的会谈当中,孟秋晨一直在打太极,他承诺,己方一定会撤兵,这是或早或晚的事,但就是不给对方明确的撤兵时间,
双方之间的会谈,主要就纠结在这个点上,直到会谈结束,孟秋晨也没给出具体的退兵时日,
当天下午,风军在天京城外为查斯坦准备了隆重的葬礼,
按照阵亡将士的传统,风军用长矛编成担架,将查斯坦的尸体放于担架之上,而后又在尸体上铺了风国的国旗,
十六名兵卒抬着担架,在天京城外缓慢行走,另有上万名的风军将士列着整齐的方阵随行,
走在最前面的将官抽出肋下的佩剑,剑锋指向天际,
后面的风军兵卒齐声喊喝:“风,风,风,大风,大风,大风,风,风,风——”
风国的军人,风军的葬礼仪式,就连尸体上铺盖的旗帜,都是风国国旗,
整场葬礼仪式,风军都在向天京城内的军民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风人与宁南人,没有区别,大家同文同种,都是一家人,宁南人即是风人,风人也即是宁南人,无论是哪一边的人,只要他是为国捐躯的英烈,就值得人去尊重和敬仰,
长孙伯昊退兵,委曲求全,不惜逼死查斯坦,甚至连查斯坦的遗体都不肯留下,如同献宝一样献给风军,
而风军对查斯坦,则是给予了军中近乎于最高规格的葬礼,两厢比较,人们对风军的恨意反而没有那么重了,倒是恨透了长孙伯昊这个软骨头的皇帝,
风军的葬礼队伍围绕着天京,缓缓行进,期间,风军距离天京护城河最近的时候,都不足百米远,这么近的距离,不仅在宁南军火炮射程之内,也在宁南火铳火枪的射程之内,
但诡异的是,由始至终,宁南军方面竟无一人开炮,无一人开枪,城头上的将士们看到风军的葬礼队伍从自己面前走过,人们不约而同地摘下头盔,向城外行注目礼,
“国家有难,我当出征,马革裹尸,壮我雄风,”风军将士齐齐高唱大风歌,把葬礼的气氛也推到了最高潮,
大风歌,纯正的风国军歌,宁南军对这首风国军歌也并不陌生,可是以前听了,从来都没什么感觉,但此时此刻听了,却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为国征战,血洒疆场,九死一生,本已不易,可回到京城,又被陛下活活逼死,这是何等的可悲,
现在人们看查斯坦,已经看不到他生前所犯下的种种过错,倒更像是在看一面镜子,里面映射出来的是自己将来的下场,
陛下苟且偷生,今日能活活逼死查斯坦,明日就能活活逼死自己,可查斯坦还有风军以高规格的葬礼为他送行,而自己呢,自己死时,又有谁会来送行,
思念至此,宁南军将士无不心头酸楚,眼圈湿红,他们即是在哭查斯坦,更是在哭他们自己,
天京城头的守军,不仅有第一军团的将士,也有十三军团的将士,
以前,十三军团的人对自己的这位军团长大人,还真没什么好感,但是现在,人们都深深体会到了唇亡齿寒之感,
细细想来,查斯坦生前对他们着实不错,十三军团如同一盘散沙,军规军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