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安》第374章


是彻底明白过来了,其实当初朕明知道你是被人陷害的,却还是优柔寡断,想着你们两个都是朕的儿子,他是庶子,心有不甘也是正常的,便没有对他施以惩戒,反倒是把你派去了潭州。老二,这么多年里,你有没有恨过朕?”
陆城扯出一个鬼脸,像个孩子似的:“父皇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隆庆皇帝挑眉看向陆城,若是贺长安看到这一幕,简直要觉得这父子俩挑眉的动作是十成十的相像:“假话是什么?真话又是什么?”
“嘿嘿”陆城干笑了一下:“假话是,不恨。”
“那真话呢?”
陆城还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下:“儿臣不孝,真的恨过父皇。只是并不是因为儿臣自己,而是为了母后抱不平。儿臣早就知道恬妃不可能是暗害母妃真正的凶手,相信父皇肯定也知道她就是一直替罪羊罢了。可是父皇却还是放任真凶逍遥这么多年而不去查处,儿臣因为这件事情恨过父皇。”
“是啊,”皇帝调整了一下坐姿,眼神看向远方:“朕登基二十余年,自问所做的事情对得起祖宗基业,对得起黎民百姓,但是扪心自问,朕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所以现在,朕的报应来了,你母后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朕的女儿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开朕,朕的儿子一个贪恋权谋之术,一个只知死读诗书,还有一个竟然醉心于烹饪,老二,你说,这是不是上天对于朕的惩罚?”
陆城一把攥住皇帝的手,那双手上已经有了几块老年斑,皱纹也变得多了,因为瘦削,手背之上的青筋显得狰狞可怖。他的父皇,他曾经抬头都只能够到腰的父皇,到底还是老了。
“龙生九子,九子皆不同。若说大哥他贪恋权谋之术,那只能说他在他母亲的教导下走上了歪路,并不能说是上天对于父皇的惩罚。至于三弟,热爱读书,不理政事,并不是他的错,只能说他天资就不在此。四弟倒是个好的,他不想兄弟之间产生隔膜,索性用这样的方式来换取大家的相安无事,醉心烹饪,父皇还能有机会多尝到一些人间美味,这应当算是美事一桩呢!”陆城笑得很真诚,在他心里,父皇最多有管教不力的因素在,但是兄弟几个走上不同的道路,却不能把所有的罪责都怪到这个父亲头上去。
隆庆皇帝努力地勾了一下嘴角,把自己的手从陆城的手中抽出来,想抚摸小孩子轻轻地揉了揉他的头:“好了,老二,你就不用安慰朕了。朕已经想过了,此生不会再立太子,也免得吧朕属意的接班人架在火上烤。朕的四个儿子中,也只有你能扛得住这江山社稷了,朕会把传位于你的旨意写好,放在晏清宫大殿的匾额后面。带到朕百年之后,你一定要不愧于朕今日的抉择”
第三四五章 母女恩怨() 
第三四五章母女恩怨
此时的陆城;除了跪在地上对坐在座位上这个亦父亦君的男人重重地叩了个头之外;竟然再也说不出什么别的话来。原来;他的很多心思;他的凌云壮志;父皇都是懂的。而父皇之所以那么做;一般是因为他性格本身的优柔寡断,另外一个方面;他也想让自己不站在风口浪尖上;像一块上好的肥肉一样被人盯着看。
“你的王妃身体怎么样了?”隆庆皇帝终于岔开话题。
提到贺长安;陆城的神色也终于不再那么严肃:“启禀父皇,长安她先前已经醒过来了一次了。太医说她身体底子还算是不错的,生完三丫头之后养得也还算好;所以只要用心调养;并不会有大碍。不过先前可真是把儿子吓坏了。”
“没大碍就好,”隆庆皇帝也长长叹了一口气:“贺氏是个有福气的;端看她生的那几个孩子,都是在极好的时候生的;就连朕也觉得你们两个都是有福分的。先前她一直没有生儿子,我觉得还是你子嗣缘分不够。如今你也有儿子了;虽然是庶出;但招哥儿这个‘招’字取得好;希望能给贺氏招来一个嫡子。”
陆城看着隆庆皇帝的眼眸;有些不知道该怎样解释;其实招哥儿应该是他的侄子吧?很多年前他本想着为了留住叶槿的性命;哪怕替陆垣养儿子也在所不惜,可是兜兜转转那么多年过去了,虽然不是为了叶槿,但也殊途同归。
命运有时就是这样可笑。
“不过老二,你要记着,若是贺氏这一胎得了嫡子,你务必要分得清这嫡庶之间的不同。只要你有嫡子,那招哥儿的教养上,就只能本着闲散王爷的方法来,万不能让朱氏生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白白的把孩子教的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皇帝的眼眸又黯淡了一些,说道嫡庶,他就想起了李氏和他的长子陆垣。当初他尚且是魏王还未获封太子的时候,因为与景王同为庶子,他想要给自己增加更多的筹码,所以主动求娶了身为太后侄女的李氏。李氏身为庶女,心胸眼界必然不高,但是他想着,就算把人娶回去当个花瓶似的供起来,他只要李太后的帮助,也就够了。可是后来他发现一切渐渐朝着他无法控制的轨道上走下去了。太后肯帮他,不过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扶持一个带着李家血脉的孩子登上帝位罢了。而陆垣,从小就被太后和李氏灌输权谋之术,更是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作为帝王,他一直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会心软,可是并不代表他能容忍自己的儿子长成这样一个视真心为无物的人。
戳破李氏那些罪行的时候,他其实真的很想当时就赏赐李氏一杯毒酒,了结了她的性命,可是到底还是推迟了三天。一来是一日夫妻百日恩,他不想把事情做的那般决绝,二来,他也想给这个儿子一个机会,至少让他能够再看自己的生母一眼。
可是陆垣到底还是让他失望了,整整两天过去了,他从来没有提出过想要入宫看看自己的母亲,甚至都不曾派人来问问李氏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想到这里,他又不由得有些同情李氏,自从生下了陆垣,她的全部生活重心都放在了陆垣身上,教他权谋,教他手段,这些陆垣都学得很好,可是到头来,她就快要死了,却见不到这个一手教出来的儿子一面
反倒是四公主陆称意,在第三日黄昏的时候,挺着肚子走进了锦瑟宫。
陆称意抬头看看锦瑟宫的一切,那些摆设都没有变化,是很多年前的老样子了,如今都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看起来透着一股凄凉衰败的感觉,正如她即将离开人世的母亲一样。
李氏就躺在那张脏兮破败的架子床上,脸朝着墙壁的方向。她已经整整两天水米未进了,其实就算没有那杯毒酒,她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陆称意的眼角滑出两滴眼泪,这样的李氏,和当年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的庆妃娘娘何其不同?
她从来没有经历过父皇尚在潜邸的那段岁月,她只知道,她出生的时候,母亲就是这后宫之中最风头无两的女人。因为皇后无子,而母亲又有太后这座大靠山,所以母亲不是皇后,但胜似皇后。
小的时候,她几乎是整个皇宫里最任性的孩子,因为不管她想要得到什么奢侈品,母亲和兄长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她。后来长大了,她才渐渐发觉,她想要的根本就不是各式各样的奢侈品,而是母亲和兄长都给不了她的陪伴。
看着这样迅速衰老下去的李氏,陆称意苦笑了一下,母亲没有陪伴她长大,而她也并没有陪伴母亲变老,这是不是就算是扯平了?
架子床旁边的矮几上摆着的饭菜还透着一些热乎气,而且似乎因为是李氏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一顿饭了,那些饭菜看着还格外精致--就像那是李氏最为风光时吃的饭菜,兴许都比不上这一顿。但是李氏却一口都没有动,只是那样合着眼睛朝着墙壁的方向躺着。
陆称意喉头一哽:“娘”
李氏已经被隆庆皇帝贬为庶人了,她也就不能再称呼她为母妃了。陆称意觉得,其实那样也好,从小到大,她都没有像寻常的孩子那样叫过自己的母亲一声“娘”。
李氏听到陆称意的呼唤,幽幽地转过身来,双目无神地盯着正殿的门口:“是亮哥儿来了吗?是亮哥儿来了吗?”
回答李氏的,只有那扇殿门裂缝中传出来的风的呼啸,李氏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就又黯淡了下去。陆称意握住李氏的手,希望她能够看自己一眼:“娘,不是哥哥,是我来看你了。”
李氏上下打量着陆称意,像是很久才认出了这个女儿一般:“你怎么来了?你怀孕了?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