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中》第254章


王凝看着穆青青,一瞬间倒也觉得这个丫头可爱得紧,却也没有再调侃她的兴趣,开了口:“我早就说过,你们这所谓的周朝是不得上天眷顾的,江对面到底是正统了一百多年,气运还有盈余呢。”
穆青青斜了王凝一眼,不以为然道:“之所以他们还存在,跟你说的气运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
王凝并不打算反驳什么:“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最近从闽地传来的消息里,有这样一条消息。”
“什么消息?”穆青青好奇的看了过来。
“你还真没注意到啊。”王凝先是说了这么一句,随即在穆青青如刀的注视下,他才是说了正题:“据我掌握的消息,自从半月前,闽地并有一支小股部队活跃起来,如今半月过去,如果没有被剿灭的话,恐怕已经成了大患了。”
穆青青目色一变,跟着道:“你确定你说的是真话,不是期满我?”
王凝道:“我这是好心提醒。”紧跟着在穆青青的逼视下,王凝还是吐了几字真言:“当然我也有我的考虑,我一直都认为你们能够支撑这半年已经很不容易,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这杭州终究是要被对面收回去的……我怎么也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言下之意就是你打算把我们卖了?”
女子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满是杀机。
王凝莞尔:“别人或许我可以不管不顾,但你这样的女子不应该因为某些男人的愚蠢葬送了自己。”
“你的意思是这都是为我做的安排了?”
王凝不置可否:“相处这么久,我多少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所以……”王凝停顿了许久,怔怔看着穆青青,缓缓道:“你想要的那些东西,我并不认为是错的,但你选择的做法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说服自己去认同……所以至少在事不可为的时候,留下一些种子难道不对么?”
穆青青嘿然一声,目中满是鄙夷,近乎是冷笑道:“那么你打算怎么为我留火种?”
“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弃暗投明。”
“怎么个弃暗投明法?为什么我们就是暗,对面那些家伙只能是明?你刚刚说的认同我的想法,又怎么会说出这种话,你到底为的只是自己。”不知是不是突然有疾风掠过,穆青青眼圈有些发红,破天荒的露出几分小女儿的心态出来。
王凝一怔,心里突然有一种负罪感,竟是忘了再说什么反驳的话。
穆青青道:“南方的事情我会关注,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我会不惜代价杀掉他们,我要这天下都认可我的理……”
王凝乍一听到这话,着实有些后悔刚才可能说了某些了不得的话,过分刺激了这位看似坚强,实际上既认死理又爱钻牛角尖的小丫头。
另一方面则是只能对那位苏学士说声抱歉了,不过刚好也趁此机会看看那位的分量,当然还是得派人传个话,免得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杭州城里,将军府内的谈话最终没有分出胜负。视线转向北方,邢州城外。
入目萧瑟,狼烟四起,夕阳的余晖下,地上的血迹越发清晰,这一日的攻城战已经结束,双方暂时偃旗息鼓,做着下一轮进攻与防守的准备。城内,秦瑞和早已经倒下,只是偶尔还能醒过来,来不及问上几句战况相关的话并又会再次晕厥过去。
守将古弘毅如今接过了一应城防事宜,原本的邢州同知暂时接了知州的担子,监管着城内相应的政务。
一切还能井然有序,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回光返照的迹象呢?城中剩下的兵卒已经不足两千,能够动员的青壮如今差不多都到了城墙上,无论是谁都没有信心能够撑到对方撤兵。
也许下一次的碰撞,就将是最后的挣扎了。
与此同时,由唐通带领的靖边军在茅津渡与戎人骑兵开了战,无论如何总算是拦住了一部分人,而已经过了河的那一部分只能期望如今戍卫京城的那三十万人不是草包。
整个中原大地一时间到处都在上演着大战,时局难堪,每个人都在奋力的挣扎着。
真定府往北去的路上,新朝派出的一支使团与戎人遭遇,紧跟着一个不知是好是坏的消息开始在中原大地传播开来。
王凝担忧的事情似乎也有了预兆。
无论如何,这时代已经坏到不能再坏的地步了,有人生,有人死,这股席卷天下的洪流终究迎来了高潮。
这天,要变了……
(本章完)
第324章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完)() 
纵观整个时局,能够看明白的早已经做了预备,不能明白的在某些明白人的裹挟之下,被迫参与进来。熔炉也好,绞肉机也罢,如今整个北方都已经不能再称之为人间了。
所有的动静都围绕着邢州这一个点,想必是迄今为止,只有邢州尚且给人一丁点的小希望。当然在某些不能被人看到的地方,比这更惨烈的挣扎也在上演着。但成规模的抵抗,姑且也只剩下邢州而已。远在西北的凉州,也许因为武胜军的加入,尽管战事胶着,反倒没多少人关注,亦或者西北那种苦寒之地倒也真不如中原之地分量重。
邢州州衙内,秦瑞和悠悠醒了过来,意识到自己还在州衙,身边的人也还是熟悉的人,本能的有少许心安,意识渐渐恢复过来,外面隐约传来的动静也渐渐明晰起来,支着身子下了床,艰难的到了门口,整个人扶着门框滑坐在门槛上,难得的片刻清闲。
天还是那片天,却也有不同之处,滚滚黑烟的袭扰下,那片蔚蓝到底被着了色,看起来并也有些碍眼了。秦瑞和揉了揉剧痛的脑门,大地也在想着之后可能发生的后果,看他发白的脸色,着实有几分惶然。
想着已经撑了将近一月,也是时候践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理想了。
起身回了屋子,换上官服,到了前面的衙门大堂上。整个邢州官场除了值守的几位偏将,其他人都已经到了。
古弘毅第一个看到他进来,赶忙迎了过来,两人共事这么久,算是还比较对脾气,因此也就没有一般文官武将之间那种敬畏加懈怠。
古弘毅担心秦瑞和的身体状况,当下吩咐道:“快去请大夫。”
众人在这样一声惊呼之中回过神来,当下有人出了门去,秦瑞和想拦已经没那个机会了。
古弘毅跟着道:“这里的事情有我们,你还是好好养病才是。”
秦瑞和摆摆手:“哪有让你们在前头搏命,我在后头躲着的道理。”说到这里,秦瑞和扫过在座的人,眼中露出几分难过,这堂上的人已经少了一多半了,或许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当中大部分人都是死在城头。
古弘毅也许是知道秦瑞和在想什么,心里也有几分唏嘘,毕竟这死去的一部分是在城中清洗的时候,死在自家人刀下的。比起屠杀自己存在于内心深处的罪恶,更叫人在意的其实是这些人背负的叛徒的名头。
好在秦瑞和也好,古弘毅也罢,很快并从这种情绪里恢复出来。
“情况怎么样了?”秦瑞和目色一凝,恢复了上位者应有的气势。
“一切都还好,虽然惨痛,但城墙都还在我们手里。另外我们猜测戎人可能要退兵了。”
“何出此言?”
“从前天开始,戎人的攻势突然猛烈起来,一连三天都是如此,我看来他们之所以如此选择,应该是接到了什么命令,所以想着在最快的时间里攻下邢州转而投入另外的地方。”
秦瑞和沉思片刻:“归德府那边还是没有动静吗?”
归德府这三个字现在可以说是邢州城里的一个禁忌,作为邢州附近兵备最为完善,而且最有可能分出兵力支援邢州的地方,最终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一开始大家还是愿意相信可能是己方派出的求援力量没能突破过去,然而到了后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对方根本就没有那个心思,甚至连官面上的说辞都懒得应付。这叫众人心里如何不气。
“目前还没有。”古弘毅尽可能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淡淡开了口。
秦瑞和没有再说什么,转而问道:“山东那边的人如今怎么样了?”
“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打到邢州。”
秦瑞和莞尔一笑,颇有几分无奈:“罢了,如今再说这些已经没什么用了,反倒是撤离的事情,也该做些准备。”
话音刚落,堂上并是一寂,秦瑞和跟着道:“怎么说也不能全折在这里。”余光微微一扫,秦瑞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