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酋长到球长》第941章


唷!?br />
听到这人一说,众人纷纷请教,这人却道:“依我看,这件事从始至终就简单的很。因为那些工商之人逐利无义,所以建起了大作坊大工厂,唯利是图。如此一来,岂不与民争利?这数万纺纱之小民,如何求生?若讲仁义,则此事便可不必发生。”
“一方面多多教化,叫人知仁信义,这天下大治唾手可得。一方面,若以仁义治天下,则数万小民之民生,不可不虑。只需番王一道王命,便可砸毁机器,使天下人再不敢用。如此一来,又怎么会有万人暴乱之事?求义,则天下安;求利,则天下乱。可惜偌大一国,竟要分崩离析,渔阳鞞鼓之事不远矣。”
“士农工商,四字便可破这乱局。待这里平静下来,我便要北上此国都城,宣讲圣人之言,学那利子万里传教,开办学堂。若是番王召见,此国必可大治,亦能宣扬教化于万里之外。”
说完长叹一声,摇头道:“只恐番王非是宋之仁宗,而是梁之惠王啊。”
正自感慨间,就听到外面的街头宣讲家们喊道:“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若这白,是众人之智,取于众,这便是共和国兴盛的原因;若这白,是众人之利,取之众,这便是共和国延续的基础!国人们!市民们!大声说出你们的想法,行驶你们作为国人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平民议事会万胜!”
山呼海啸般的掌声过后,又换上了一个人宣讲精英政治的优势,反驳了刚才那个人说的有些过于激进的宣言。但比起前者更为容易让人振奋的宣讲,后面这人显然没有获得多少掌声,但却不厌其烦地解释许多东西,直到下面的人渐渐散去……
数日后,被闽城国人赋予了神圣地位的新议事会大厅中,单纯的党内代表就获得了四分之一新议事会成员数额的墨党正在议事会上宣读自己党派的纲领,顺便提出了种种提案,等待议事会内的众人支持或是反对。
湖霖不是墨党成员,但因为名声仍旧被推选为新的议事会成员,一如一个多月前一样就坐在一个墨党成员的旁边。
最关键的几条提案已经通过,剩下的就是互相插刀子互相使绊子的过程。
经营性的农场主们,为了报答墨党提出的降低地租的提案,支持了墨党禁止雇佣十岁以下童工的提案。
因为他们用不到童工,尤其是农业生产中童工的意义不大,这样可以彰显一下他们的道德。
但是在最低工资的问题上,这些人寸步不让。
本来最低工资、十二小时工作制之类的提案有利于小生产者,理论上可以增加成本也增加他们的竞争力。
但为了报复禁止砸机器法案的问题,小生产者派别们反对了最低工资和十二小时工作制。
不过在票权的问题上,因为钱从哪出的问题,小生产者派别们又支持了墨党的郡议事会票权变革的提案。
作为回报,墨党需要暗中出让一部分公共事物官的位置给这些人。
在城市问题上大量妥协,在农村的守旧食利地租地主问题上寸步不让,成了这场新议事会的基调,也成为了今后闽城从某种意义上要和农村的一部分守旧势力你死我活的基调。
湖霖坐在一旁,听着这些满满都是利益的争论,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无力感。
有些落寞,有些疲惫,甚至有些想要远离这个原本以为会带来美好未来的崭新的议事会。
种种这一切,都不过是把以往暗藏的利益拿到明面上来说,原本一个整个的共和国或是一个整体的闽城,被割裂成一块又一块的利益聚合体,每个组织之间或许前一刻还彼此支持,后一刻便彼此仇视。
吵杂的声音让湖霖感到胸口一阵燥烦,之前他在《禁止新建水力作坊法案》上投了反对票,那是因为他和陈健接触的时间太久,所以知道这是反动的、违背规律的事。
但对于那些破产小市民的同情,却不会因为自己反对而就消失,相反隐隐地有些内疚的情绪,远不如当初站出来喊反对的时候显得那样淡然。
他也很同情更为底层的那些人,但小市民的日子之前过得总比那些底层要强。所以同情底层是固然,而破产小市民跌落至底层,也是另一种同情。
他想不明白的就是,明明陈健告诉他这些都是进步,为什么这种进步带来的却是原本过得不错的小市民跌到了谷底?谁在进步?
当今天看到这个崭新的议事会的时候,他醒悟过来,闽城已经被割裂了。如果闽城作为一个整体,的确是在进步。但对于那些割裂的阶层和群体,却并非所有人都在进步,而是少数人进,多数人退,只不过少数人的少乘以少数人的进,远大于多数人的多乘以多数人的退。
这种苍白无力的感觉,让他陷入一种宿命般的疲惫。
数年前他就疑惑过,也质疑过,新旧时代之交的那些被新时代所抛弃的人怎么办?
这个问题,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答案。
他本以为墨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因为数年前那场分裂的争论会之后他不再是墨党的成员,因而以为墨党有些东西是保密的。
但现在看来,墨党在新议事会上的提案和表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简单粗暴,让他始料未及——早死晚死都是死,所以快点死、加速死、死不了立法帮着死,早死早托生成工厂雇工,到时候就是一家人了……这就是湖霖看来墨党的解决方式。
想法都好,道理都对,唯独缺了两个字。
良心。
第四十章 良心、心凉(中)() 
眼看着数年前陈健和他说起过的棉吃人、蚕吃人、机器吃人一天天变为现实,可眼见这一切发生的他却无能为力,即便被选为新议事会的成员,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被人为加速地发生。
湖霖甚至感觉到浑身有些冷,这种寒冷一如当初他说陈健的心是死的那时候一样,坐在这里听着这些议事会上讨论的条款,深刻感觉到那种渗入骨髓的寒意其实从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
为了棉纺行业的自由竞争,用轧花机毁了棉纺行会的上游,批量制造了大量的因为农场种棉而流入城市的失业廉价雇工;为了防止那时候就出现反噬,为了今后的运输方便,那时候修建运河制造了虚假的美好的未来、隐藏了可能出现的让人害怕的乱局;为了制造棉纱的虚假繁荣和为那些原本的家庭手工业大作坊积累更多的资金,先弄出了宽幅织布机,靠合作社扶植了一批没有土地利益的小作坊主完成积累;为了让棉布卖的更好,出海去寻求走私的市场,成立航海保险公司和南洋公司,保证销售的同时继续积累;当市场繁荣后推出了水力纺纱机,让那些没有土地利益的小作坊主靠着之前的积累成立了水力工厂,靠着之前棉吃人出现的廉价雇工保证利益,弄出一个新生阶层,顺便扩大了那些原本不会支持无心支持但现在肯定支持的雇工阶层数量……
一环环、一步步。湖霖以为那天骂过陈健之后,陈健会有所触动,但现在看来那幅冰冷的画布上涂抹的笔,至今为止就没有停过。
耳边议事会的争论还在继续,湖霖却觉得有些无趣,如果一切都是注定的、不可更改的宿命,那么自己这些人又在争取什么呢?又在折腾什么呢?
既没有外辱,又没有敌寇,放眼四周更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产生威胁的敌人,那么是不是那种不折腾甚至慢一慢、将这些不可更改的宿命从十年拖延到百年来完成,会不会更好呢?
这种迷惘与落寞让湖霖像是吃馒头的时候没有细嚼就咽下去而噎在了食道中一样,闷的耳边越来越模糊,直到一阵阵掌声传来。
他想,不知道又是谁终于说出来一个大家都接受的提案,这可真是难得。
然而等他回过神来,就听到耳边有人道:“柱乾先生,你还坐在这干什么?今天结束了。”
这才茫然地抬起头,发觉很多人已经离开,叫他的是那天在投反对票时给了自己烟叶的那个墨党的年轻人。
湖霖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起身要离开的时候,鬼使神差地问道:“你们觉得你们可以解决闽城的问题吗?或者说解决全国南北三十六郡的种种问题吗?”
“柱乾先生说笑了,我们只是个雇工党。既然被割裂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沿着我们设想的未来前进。我们不是全国的执政,又没有挽救族群的危机,所以我们现在解决不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