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酋长到球长》第891章


傧懔稀?br />
曾经的英国是荷兰不可或缺的盟友,现在不可或缺这四个字已无意义,于是公司董事会对英国的态度变得很强硬。
寸步不让彻底不再考虑合作垄断这件事——为了香料,不惜开战,联省共和国的海军打完了直布罗陀海战正值巅峰。
陈健能听出这个年轻人心中的渴盼,也能想象出这个年轻人的野心,对于这件事他有自己的考虑。
现在亚洲贸易的局势是这样:英国人开始伸手香料贸易,荷兰人想要垄断香料贸易,这两个在香料上分出胜负之前和自己没有利益冲突也不敢有。西班牙的马尼拉对自己来说就是个自动取款机,现在荷兰人就是不顾休战协定去打马尼拉他都得派兵去支持西班牙在马尼拉的合法统治——没有西班牙人万里迢迢从波托西把白银运过来,去哪倾销福建沿海的手工业品换取大量的贵金属?
算来算去,整个亚洲地区的欧洲势力,短期来看和自己最有冲突的反而是逐渐消退日渐萎靡的葡萄牙。
西班牙和荷兰没有取得直接同明王朝贸易的资格,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对于西班牙的商人防范极严,前往马尼拉贸易葡萄牙人获利颇丰,但是直接前往美洲总督区殖民地贸易是不允许的,会被当地的西班牙人扣留和没收货物的。
所以葡萄牙人与望北城和商会公司之间有很大的利益重合区:双方都可以与明王朝合法贸易,所以注定了双方的贸易形式与荷兰人或是西班牙人截然不同。
因为利益重合,双方有很深的矛盾。
马尼拉每抵达一艘福建海商商会的船,葡萄牙人就会少卖一些货物;葡萄牙人在日本的商馆受到了陈健的极大威胁,在天主教的问题上陈健添油加醋在德川家生了把火;陈健在北大年和泰国的作为,严重侵害了葡萄牙在缅甸的利益,葡萄牙已经向泰王提出了驱逐共和国商人的要求和威胁;暂时表面上与荷兰公司交好的行为以及之前雇佣兵的形式陪着荷兰人去马六甲转了一圈的实质性动作,更让葡萄牙怀恨在心;在明朝内部排挤天主教,抢走了耶稣会擅长的科技传播亲近上层士大夫的路子……
可惜现在荷兰已经和西班牙休战了,现在对付葡萄牙在十年之内只能靠自己。
至于说荷兰与英国之间的站队选择,与短期利益没有太大影响。
长期来看,陈健决定还是站在荷兰这边,中立搞点小动作即可。
无它,荷兰人口太少了、国土太小了、商业太发达、商业资本投资回报率远高于工业资本投资回报、民族意识尚未形成、国内政治斗争剧烈……注定了荷兰只能是昙花一现流星划过,蹦跶不起来,所以当然要站在荷兰一边,将来也好收拾——荷兰人需要一直赢,只要输一次就再难翻身。
让英国人和荷兰人去搅合吧,真到了双方分胜负的时候稍微替荷兰人撑撑腰就是。
双方在这件事上并非一拍即合,但彼得逊昆想的是十年之内,陈健想的是十年之后,于是诡异地有了合作的前景。
彼得逊昆等了好一阵后,终于等到了陈健开口。
“你们购买大炮和火枪,以及一批棉布和手工业品的贷款……这个当然是可以的。只是,这一次你们从欧洲赶来,难道没有带够吗?”
“陈先生,董事会在阿姆斯特丹,他们并不能完全掌握亚洲的局势,这也正是设置了全权总督这一职位的目的。总督大人已经向公司董事会申请更多的军舰和士兵以及白银,相信会得到答复的。鉴于海上运输的风险,我们可以利用阿姆斯特丹银行的交易优势,在欧洲偿还这些债务。此外,公司知道您可以在明帝国进行合法的贸易,所以想要和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包括长效的交易方式。”
陈健哼哼地笑了笑,摇头道:“长效的交易方式自然是可以的,但是这种长效的交易方式不可能是在阿姆斯特丹的银行进行结算。你要知道,利息和海运成本。”
“是的,这个需要您或是你的特使与总督谈,我只是传达一下公司的意愿。此外,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望北城进行贸易。”
“这一点是不可能的。望北城不是一座贸易港口,只是一座抵御海盗的军事基地,是明帝国的皇帝授予我在这里驻扎和管辖的权利,并没给给我在这里开市贸易的权利。这是军港,不是贸易港。这里是明帝国的领土,我必须遵守与明帝国之间签署的条约。”
陈健拒绝的极为干脆,不是因为什么条约,而是因为他能在泉州和漳州合法贸易,并不需要把台湾建成一个走私贸易中转站。
不但荷兰人不能来这里贸易,日本人也不行,拒绝的理由就拉着明帝国当虎皮。反正荷兰、日本、西班牙绝不可能在明朝获得合法贸易的地位,想走私等福建海商的贸易公司走上正轨就是执行的最为坚决的缉私海军。
彼得逊昆也没有太感意外,公司很清楚这其中的把戏,也明白陈健不可能吐出来费尽功夫得到的贸易权利。
现在公司的重心在香料上,又不想招惹陈健,他这样说自然有别的目的。
在陈健解释了一番后,彼得逊昆点头道:“陈先生,我想整个世界没有第三家公司能够理解咱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正如您和您的员工们费尽心思取得了明帝国的贸易权,自然不会与那些没有出力的人分享。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在香料群岛与西葡两国奋力厮杀、与当地土著数次谈判,才取得了香料贸易的权利,英国人却想要插手,这并不合理不是吗?”
陈健正色道:“这个比喻并不恰当。我是和明帝国之间签订的条约,明帝国作为一个强大的、非附庸的帝国,有资格也有实力签订任何的条约并且保证条约的实施。如果你们能够取得与明帝国之间的贸易协定,我当然会尊重明帝国的决定,而不是以我们的利益受损而认为这条约是不合理的。一样的,我再次重申,你们与西班牙葡萄牙之间的战争,和英国人之间并无关系。他们是坐享其成也好、道德不堪也好,在国际法真正建立起来之前,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说,崭新的国际法体系认为武力取得的势力范围是合乎国际法的,那么共和国作为国际法的发起国自然会遵守。”
第一百一十三章 离开前的安排(三)() 
彼得逊昆有些错愕,不明白陈健的态度为什么会这么坚决。
纵然他年轻有为,但毕竟不是外交官出身,这些云里雾里的外交辞令让向来遵循武力解决一切问题的公司出身的雇员难以摸清楚陈健的真实意思。
到底是支持英国?还是支持荷兰?
“你要清楚,我不仅仅是个商人,更是共和国的国人议事会成员,在这件事上我不能轻易表态。我有我的倾向,但也只能是倾向,在国人议事大会做出决定之前,我必须遵守这个准则。当然,公司或是私人之间的合作,那又是另一回事,之前所说的支援一部分枪械、火药和货物的事,我是可以做主的。”
彼得逊昆松了口气,只要陈健保持中立不倾向于英国人,公司还是有把握在十年之内于雅加达站稳脚跟的。将来的战争不可避免,但是有了这些人的支持,胜利的把握也会更大一些。
“陈先生,那么您的意思是,只要与独立的国家之前签订的条约,其余人是无权干涉的?”
“是的。”
“那么对于本公司在万丹、班达、雅加达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您是承认的?”
“是的。就算英国人与他们签订了其余的条约,你们的条约我们依旧承认。其中还是有些不同的。万丹和雅加达之间的关系,不同于明帝国的体系,所以你们与雅加达签订的条约我们认同,但我们不会认同你们单独与明帝国朝贡体系内其余国家签订的任何条约,这一点请你务必转告贵总督。”
“比如?”
“比如琉球、朝鲜等几处确定的朝贡国。包括与他们的贸易,必须与明帝国签订条约,而不是单独与他们签订任何形式的条约,那是无效的。同样,包括台湾在内的明帝国土地,我们是租借的,是明帝国的皇帝授予我在此地的驻军和管理权,所以我会与明帝国的军队合作击退任何没有经过合法途径占据此地的敌人,这是条约中我方的义务之一。这一点我请你务必和总督讲清楚,即便发生战争也不是共和国与第三方的战争,而是明帝国与第三方的战争,我方只是遵守与明帝国的条约而履行的义务,并非针对第三方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