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霸主》第309章


梅隆也确实没法指责联合集团什么——1亿美元已比所有美国财团缴的税多不少了,很多公司都借口股灾受损,将全年所得做成负数,什么税也不想交,政府也不能奈何他们。所以胡佛和梅隆都专门打来电话表示感谢,大家都是道上混的,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绝。联合集团的表现比华尔街要好很多,不但主动提前申报1亿所得税,人家还承诺不裁员!——这对于政府是个很好的维护。
媒体不是傻子,他们对联合集团不裁员的声明给予了很高评价,同时对联合集团收购破产资产、安置员工给予了认可,没有这些收购,这些人连圣诞节都过不了,虽然以后免不了有失业危险,但起码那是明年的事了。还有一大批幸运儿被联合集团聘用去意大利工作,他们都兴高采烈而神采飞扬——这说明他们依然有价值。
于是我们的好总裁这首歌被传唱了起来,很多美国人都有恨不生在意大利的遗憾,那些意大利后裔则忙不迭收拾行李准备回国,美国的空气毕竟不是甜的
12月3日,安东尼奥和里奥顺利抵达纽约,孔蒂尼忙不迭地和他们交代下一步的工作:
第一,开始委托利弗摩尔逐步买入股票,重点是那些列入道琼斯指数,有良好基础的股票——孔蒂尼胃口很大,要求利弗摩尔在不要快速推动股价的前提下尽可能买入20…25亿,一方面他知道1930年1…3月美国股市会迎来一个反弹,这次反弹的力度还不小,短时间内反弹了一倍,重新又到了300点的高度,不过反弹总归是反弹,最终还是要坠入无穷深渊
买入这些股票,一方面是希望开春之后再收割一波,另一方面是拥有这些大型公司的股份后将加大联合集团的话语权,这对关于设备和资产领域的谈判将会有极大改观。附带的效应是在胡佛面前提升说服力:你看,为了政府形象,股票我已帮着买了,你是不是帮着在订单上再说说话?
第二,继续清理并购入二手资产,大头当然是重工业,但确实技术水平不俗、年份新的轻工业产业也可以引入——将美国的产业导入意大利,将意大利部分轻工业导入深圳特区,形成梯次发展。孔蒂尼甚至还特意提了一嘴,可多购买一批价格实惠、成色新的二手汽车运回意大利。
里奥疑惑不解道:“二手资产我清楚,购买能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换大或扩大规模,买二手汽车是什么意思?买了二手汽车不就阻碍了国内汽车行业么?虽然我们生产的小汽车不多,但这会让菲亚特以为我们故意在搞破坏!”
“这是我准备发给员工的礼物,今年我们评先进其他礼物就不发了,凡是够格的都发车,要用他们带动车文化普及,同时推动汽车产业壮大。”孔蒂尼道,“你知道么,汽车产业背后是整个工业和生活链。有了汽车,就要消耗大量的金属和钢铁,要消耗轮胎和汽油,目前因为经济危机,原油很快要迎来收购储,我们要加大对燃油消耗,多买些美国汽车可以形成这种消耗。退一步说,你不觉得很有意思么?一个联合集团的普通工程师或者技师也能开得起轿车,很有宣传效应!至于菲亚特这边,你可以告诉他们,这些汽车后续维修保养就委托菲亚特汽车服务公司负责了,他们也能发点财,联合集团短期内不会插手中低级轿车,只管做好海军上将级高档轿车和4s品牌店服务。”
里奥懂了,这主要是政治账,不是经济账!
“第三,买入便宜的货轮、客轮和油轮,不能买入的油轮或者索价不低的油轮,全租赁过来——理由弗朗西斯科已解释了,只要把油轮全部控制在手里,到时候收储的压力就没那么大,甚至还可以反手赚一笔——你要把石油运到利比亚或意大利收储,我先在运费上狠狠敲你一次,要么你别来,要么你认命!里奥等人会心地笑了,这招数够狠!
第四,继续和华尔街谈44亿合同的事,价格就按4。1折为上限,谈判可以剧烈,但不能破裂,美国人或许会找苏联人去买设备,不要担心,苏联买不多的,但务必把苏联也想要的旧设备弄走!”
最后一句话让里奥和安东尼奥露出一丝狐疑,但仔细思考后明白地点了点头
第六十章 大崩溃(16)() 
孔蒂尼知道得非常清楚,历史上苏联成功抄了美国大危机的底,不但买入了大批设备和专利技术,甚至还引入了将近20万的美国熟练工人和工程师等专业人员,靠着这批设备、技术和人才,苏联在两个5年计划后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大国(规模非水平),这个工业化的底子造就了红军的钢铁洪流,如果还是一战沙俄那点工业底子,二战德国要推平苏联是很容易的。
从着眼于未来考虑,他必须尽可能削弱斯大林的力量,暗杀目前还没什么重要地位的罗斯福和丘吉尔很容易,但暗杀斯大林这种事他从没想过——在重重警卫之下这根本就做不到,而且斯大林也不能杀,杀了之后谁来搞大清洗呢?要限制苏联的力量和钢铁同志的决心只能从限制对手工业化下手,他不能阻止苏联工业化,但可以给斯大林同志添堵。
添堵第一招已发出了:苏联通过联合集团销售的初级产品要征收20%渠道税。理由冠冕堂皇——现在行情不好,联合集团收购了未必卖得出去,所以要多计提一点损失,苏联当然懂也看到了国际行情的变化,目前还在犹豫中,但这第一招其实还隐含着一个暗招:既然定价基础是国际市场行情价格打8折,说明是可以活动的,鉴于目前行情普遍看淡,孔蒂尼有的是办法将行情继续打下来!这边打下来,那边再打8折,就将极大限制苏联的出口创汇能力,如果斯大林老爹还要和以前一样多的款子,那他至少要多掏一倍甚至2倍的资源。
这是从源头上下功夫。
添堵第二招目前正在干:抢在苏联之前,联合集团大肆收购重工业设备,因为苏联手头没有多余外汇,要申请外汇必须走联合集团的口子或是找其他金融体系,这远远没有孔蒂尼坐镇美国直接收购来得快。而且苏联购买什么还需要汇报、讨论、拍板,来来回回没有3星期是不可能做出决断,而孔蒂尼本人就在美国,做出决定只要3小时,对于走投无路的破产银行和企业来说,早一分钟都是好的,这就大大领先了。至于那些轻工业设备,苏联如果想要就让给他们好了,孔蒂尼对此持开放态度——总不能让钢铁同志什么都买不到吧?
历史上苏联能够从容不迫地抄底是因为没人和他竞争,现在不一样了,横空杀出一个联合集团,无论购买资产还是移民出国就业,大家肯定愿意选择更熟悉、更友好、更接近美国的意大利而不是去一点都摸不着头脑的苏联,如果这样还愿意去苏联,那必然是不折不扣的赤色分子——孔蒂尼也不欢迎。
当孔蒂尼先动手抢完最廉价的旧装备后,苏联要想再买就必须买不怎么便宜的旧设备或者新设备了,同样1美元发挥的效应就截然不同,但表面看起来毫无问题,甚至还是在为苏联同志着想。毕竟这世界上没人是傻子,就以坦克为例,你把明显是垃圾放出去,人家鸟都不鸟,但如果按孔蒂尼的设想把多重杠杆悬挂加交错重叠负重轮的新坦克样车展现给苏联同志看,保管他们就走不动路了——好用啊!负重强、行驶稳定、重心低、隐蔽性好,难道不是一种好设计么?
可问题是这种设计真适合苏联人么?大规模战争时期,苏联最需要简单耐用容易生产便于维护的t…34,你把一辆虎式塞过来是什么意思?好当然是好,可等一批人员打光后,去哪里找合格的修理工、坦克兵?哪里能方便快捷地扩产?生产数量恐怕也摸不着2万了,顶多2000一年。伊万们是装备2万辆t…34可怕还是装备2000辆kv(假设具有虎式的性能)可怕?孔蒂尼有自己的理解——绝对是前者!
所以斯大林老爹要想买联合集团订购的新设备,他绝对不介意——这样才能快速榨干布尔什维克的现金流!
添堵第三招是截留人员,光有设备还不行,必须有懂设备的人员,特别是旧装备更需要原来掌握、使用这些设备的人员,孔蒂尼就以联合集团的名义进行招聘,把最好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带去了意大利,由于总裁的信誉和联合集团在危机中不裁员的表态,现在美国劳工阶级对意大利是很仰慕的,听说能到意大利去工作都高兴地不得了,能去意大利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