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刀圣》第157章


众人离去后,就只剩下长孙无忌、程咬金和尉迟恭三人,再有一个程处默,程咬金本打算着也要进入大理寺牢狱去探望朱灿,却被长孙无忌摇头拒绝道:
“此事只怕不行,大理寺不比刑部,刑部那些人现在已经不放在陛下眼里,所以我们大可以行事大胆一些,可是现在陛下一心一意针对二郎,我们若在这个时候违抗圣命前去探望,只怕反而会引发陛下震怒。还有,那大理寺卿为免牵连自己,只怕也不会让我们进去的。”
闻言,程咬金心想有理,便没有再一意孤行。
尉迟恭沉默片刻,开口道:“那我们现在就一直在这里等待殿下?”
“嗯,也只好如此,殿下过会儿若出来,应当会与我们商议计策,”
话音一顿,长孙无忌又道:
“不过还有一件事,我料想卢侍卫回去之后,二郎那位恩师很快就会得知消息,不知她会做出什么事情,还有老张和城外的朱将军夫妇,他们知道此事后也定然不会束手不理,我只怕以卢侍卫一人会拦不住他们。”
事情千头万绪,也难怪长孙无忌自己也犯难起来。
最终,还是令程咬金父子返回秦王府,尽量稳定住所有人,不可让他们轻举妄动。
程家父子离去之后,长孙无忌独自陷入沉思,他在想若朱灿最终有救,那么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自己刚才虽然当着众人面说要依靠李世民,但这只不过是稳定人心的办法,实则李世民若能在李渊面前保住自己已然不易,又有多少余力去救出朱灿呢?
想来想去,长孙无忌只觉得眼前的局面实在是生平未见过的死局,简直比当年陪伴李世民南征北战时所遇到的许多情况还要难解。
不过纵然再怎样,他们还是不能放弃,李世民自己更加不会放弃。自玄武门之变后,众人只顾忙于许多要紧之事,而长孙无忌一直在李世民身边,却敏锐地察觉到后者内心当中的一些想法,他隐约知道,自某些事情之后,李世民早已将朱灿看做是一个自己心目中极其重要的人物,这一切甚至连李世民自己都未必察觉得到。而如若朱灿死去的话,只怕李世民将会留下终生之憾。
第128章 大理寺() 
笃笃笃!笃笃笃!
清晨,宁静的坊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将许多还在睡梦中的百姓们惊醒。伴随着马蹄声和一阵轻微的叫喊,坊门很快被推开,随即便有大批人马闯了进来。
这里是长安城西北角的义宁坊,不远处就是开远门,也正是当日朱灿师徒先后离开长安城的地方。因为地处长安城一隅,这里并不像东西两市附近的坊间那样繁华,甚至就连坊间的百姓也十分稀少。
然而,这座义宁坊是长安城内一处极为重要的所在,许多百姓知道,这坊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朝廷机构:
大理寺!
作为大唐朝重要的审判机关,与刑部、御史台并列三司之一,同时还掌管着许多重要案件的审判权,大理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讳莫如深的地方。在民间传闻之中,大理寺牢狱之中关押着很多身份重要的囚犯,这些囚犯往往是三司共审,乃至于当今皇帝亲口定罪的要害人物!
真正的大理寺不过是坊间一处并不很大的庭院,只不过在其庭院下方隐藏着许多牢狱而已,然而,正因为那许多传闻,在众多百姓眼中,这座并不宽敞的庭院中隐藏着太多秘密,其上方似乎终年笼罩着一层乌云一般,让人感到一种由衷产生的战栗感。
平日里,义宁坊中的百姓本就很少与大理寺接触,对于其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全都不敢关注,他们只是知道,这里的许多官员分工明确,高低贵贱皆有分明,其主官大理寺卿甚至还是朝堂上的从三品要员。这是一个令所有平民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
这日清晨,突如其来的那阵马蹄声已经让百姓们感到一丝异常,然而没有人胆敢出门去探个究竟,他们只是一个个站在自家门缝后面,单单从那数百人的阵势中便可以知道:长安城有大事发生了。
此时,如果有人敢出门张望一下,便会发觉这日闯进坊间的乃是众多身穿皇宫禁卫军衣甲的将士,而在众多骑兵的簇拥之下,当中一骑上端坐着一个年纪轻轻的男子。这男子不过十六七岁年纪,身材显得略微纤瘦,而且此刻全身被缚,俨然已是个囚犯,然而他的脸上并没有丝毫沮丧落寞之情,反而神情自得,仿佛由心要笑起来一般。
从太极宫离开后,朱灿被众多禁卫军看押着一路向这里赶来。期间,众多禁卫军和走在前方的那个中年男子小心翼翼,仿佛随时担心朱灿会脱困而逃,不过很显然朱灿并没有打算这么做,他甚至还向前方那名中年男子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让对方放心,自己绝不会逃。
骑马走在最前方的那名中年男子正是大理寺卿,也就是之前长孙无忌匆匆与之一叙的二人之一。见到朱灿的笑容,这名大理寺卿先是眉头一皱,继而也隐约明白了什么,心中不由得放下一块大石。
很快,众人已经赶到大理寺,大理寺卿率先下马进入正堂,其中正在办公的几名官员被他迅速召集到一起,继而短暂议论了片刻。
不多时,大理寺卿和手下一名三十多岁的年轻官员一起走了出来,那年轻官员手中握着一张类似于判决书的东西,战战兢兢跟随在大理寺卿身边。
“嗯这位公子,其实我已对你的身份略有知晓,”
最终,那大理寺卿犹豫片刻,向朱灿道:
“你的罪名非比寻常,本官和大理寺均无权力判决,所以按照我朝律例,只好暂时将你关押在此处牢狱,除此之外,一切都要等候陛下裁决才行。”
“嗯,我明白。大人不必为难,一切按旧例去办即可。”
朱灿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冲对方随意笑了笑。
大理寺卿心下舒了口气,随即向身后摆了摆手,很快,在他身后的那名官员将手中那一纸文书揣了起来,随即带领一批禁卫军和朱灿向后院走去。这名年轻官员看来也已经知道了一些事情,所以一路上对朱灿颇为敬畏,竟是连一个正眼都不敢望过去。
朱灿等人走后,大理寺门外还停留下为首一名禁卫军头领和大批将士,那大理寺卿正要说什么,却见那禁卫军头领抢先一句道:
“大人见谅,这犯人身份非同小可,我等奉了陛下之命务必日夜看守,所以今日便要留在这里。我知道这大理寺中也有一些守卫力量,不过为免万无一失,我等还不敢离去。”
大理寺卿微微一愣,随即也不多说什么,转身返回大堂去了。
紧接着,那名禁卫军头领右手一挥,剩余大批禁卫军纷纷四散在大理寺左右,将整个庭院都团团包围起来。
大理寺后院,地底牢狱上方。
这是一间设施简陋的房屋,房屋中有一间暗门通往地下,所有的囚犯就囚禁在这里。或许是因为夏日太过炎热的缘故,房间中不断有一些闷热腐朽的气息从地底传来,闻之令人不禁掩鼻。
当前院的马蹄声传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片紧张气氛。就在不久前,一名正堂官员匆匆跑来通报了一些消息,很快,三名狱官模样的男子已经走出房门,在庭院中跪了下来。
刘思协是一个年纪大概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穿一件灰青色袍服,衣带干净整洁,整个人看起来十分干净利落。炎炎夏日里,只见他脸上的胡须剃得十分干净,甚至都没有一些细微的汗水在脸上,一看就是个生活习惯极为细腻精致之人。
因为祖上有战功蒙胤,刘思协几年前便借机进入大理寺,并成为了一名位列从九品下的狱丞。在整个大理寺的官员阶级中,区区狱丞不过是最底层的存在,平日里就办一些掌管狱史、管理囚徒的工作,可谓卖力不讨好。
然而,对于刘思协而言,这一切已经足够了,回想起祖父一辈从故乡流离失所,继而被卷入无情的战场之上,他感到自己已经十分幸运。
一个看管囚犯的九品狱丞?听上去不怎么样,不过刘思协懂得知足常乐,他知道自己是个小乐而足的小人物,许多人也许还不如自己。只有一件事让刘思协感到不舒服,那就是每每到了夏日,那地底牢狱之中总会传出一阵阵刺鼻的腐朽气息,这对于一个素来喜欢干净整洁的人无疑是一种折磨。
此时,刚一跪倒在地,身后那淡淡的腐朽气息再度传了过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